-
呼吸道合胞病毒
英文名:respiratorysyncytialvirus别名:RSV正常值:中和试验、荧光试验、ELISA法:阴性。化验结果意义:阳性:呼吸道病毒感染(合胞病毒性肺炎、合胞病毒性毛细支气管炎)。
-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
概述: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又称呼吸道融合病毒感染,可使培养细胞发生特征性融合细胞,是婴儿严重的下呼吸道感染,少数可伴有皮疹。免疫功能低下婴儿,老年人,RSV可由鼻咽部延及各级支气管和肺泡,从而发展为严重的支气管炎、细支气管炎和肺炎。上皮细胞胞质或胞核内可见包涵体。继发细菌感染者应及时给予有效抗菌药物。
-
呼吸道融合病毒感染
概述: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又称呼吸道融合病毒感染,可使培养细胞发生特征性融合细胞,是婴儿严重的下呼吸道感染,少数可伴有皮疹。免疫功能低下婴儿,老年人,RSV可由鼻咽部延及各级支气管和肺泡,从而发展为严重的支气管炎、细支气管炎和肺炎。上皮细胞胞质或胞核内可见包涵体。继发细菌感染者应及时给予有效抗菌药物。
-
呼吸道合胞体病毒感染
概述: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又称呼吸道融合病毒感染,可使培养细胞发生特征性融合细胞,是婴儿严重的下呼吸道感染,少数可伴有皮疹。免疫功能低下婴儿,老年人,RSV可由鼻咽部延及各级支气管和肺泡,从而发展为严重的支气管炎、细支气管炎和肺炎。上皮细胞胞质或胞核内可见包涵体。继发细菌感染者应及时给予有效抗菌药物。
-
其他病毒肺炎
疾病代码:ICD:J17.1*疾病分类:呼吸内科疾病概述:除前述常见病毒性肺炎外,人类病毒性肺炎尚可由其他病毒如呼吸道合胞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鼻病毒等引起。阿昔洛韦(无环鸟苷)为一化学合成的抗病毒药,阿糖腺苷为嘌呤核苷类化合物,两者具有广泛的抗病毒作用。免疫抑制患者伴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病死率可达30%左右。
-
呼吸道合胞病毒抗体
(3)呼吸道合胞病毒抗原:用呼吸道合胞病毒Long株感染Vero细胞,当病变呈++++时收获,经100g/L去氧胆胆酸胆酸钠处理,低速离心,收集上清即为ELISA抗原,用同批正常细胞同法制备正常细胞抗原。(7)洗涤液:即0.5%Tween-20生理盐水(NS-T),其配法为100ml生理盐水中加入0.5mlTween20。
-
anti-RSV
(3)呼吸道合胞病毒抗原:用呼吸道合胞病毒Long株感染Vero细胞,当病变呈++++时收获,经100g/L去氧胆胆酸胆酸钠处理,低速离心,收集上清即为ELISA抗原,用同批正常细胞同法制备正常细胞抗原。(7)洗涤液:即0.5%Tween-20生理盐水(NS-T),其配法为100ml生理盐水中加入0.5mlTween20。
-
副流感病毒抗体
概述:副流感病毒(parainluenzavirus,PIV)是主要引起婴幼儿和儿童上呼吸道感染和严重的下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其结构为单负链RNA病毒,有囊膜,囊膜上有两种刺突,即HN蛋白和F蛋白。(7)洗涤液:即0.5%Tween-20生理盐水(NS-T),其配法为100ml生理盐水中加入0.5mlTween20。单份血清中和抗体效价≤1∶160。
-
冠状病毒感染
概述:冠状病毒感染是由冠状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接种疫苗后反而使自然感染者的病情加重等均提示其发病可能与免疫反应有关。上皮细胞胞质或胞核内可见包涵体。利巴韦林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核苷类抗病毒药,对某些类型的疱疹病毒、痘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肠病毒等病毒有效。
-
左旋韦林
左旋韦林的适应证:用于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等引起的病毒性肺炎与支气管炎、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性感冒、咽喉炎、流行性腮腺炎等)、病毒性秋季腹泻、病毒性脑炎、麻疹、风疹、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病毒性角膜炎、牛痘苗性角膜炎、急性流行性结膜炎、流行性出血热、拉沙热、皮肤疱疹病毒的治疗及辅助治疗。
-
副粘病毒科
病毒囊膜上有2种糖蛋白突起和1种基质蛋白(M),糖蛋白突起的长度一般为8-12nm,其中有1种糖蛋白突起在副流感病毒和腮腺炎病毒中具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活性,称为HN。在麻疹病毒中仅有血凝素活性,称为H蛋白。如呼吸道病毒属的仙台病毒有6个基因,腮腺炎病毒属SV5有7个基因,肺病毒属的呼吸道合胞病毒有10个基因。
-
冠形病毒感染
概述:冠状病毒感染是由冠状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接种疫苗后反而使自然感染者的病情加重等均提示其发病可能与免疫反应有关。上皮细胞胞质或胞核内可见包涵体。利巴韦林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核苷类抗病毒药,对某些类型的疱疹病毒、痘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肠病毒等病毒有效。
-
日冕病毒感染
概述:冠状病毒感染是由冠状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接种疫苗后反而使自然感染者的病情加重等均提示其发病可能与免疫反应有关。上皮细胞胞质或胞核内可见包涵体。利巴韦林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核苷类抗病毒药,对某些类型的疱疹病毒、痘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肠病毒等病毒有效。
-
日冕形病毒感染
概述:冠状病毒感染是由冠状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接种疫苗后反而使自然感染者的病情加重等均提示其发病可能与免疫反应有关。上皮细胞胞质或胞核内可见包涵体。利巴韦林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核苷类抗病毒药,对某些类型的疱疹病毒、痘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肠病毒等病毒有效。
-
新生儿感染性肺炎(出生后感染性肺炎)
疾病分类:儿科疾病概述:新生儿感染性肺炎包括出生前(宫内和分娩过程)和出生后感染性肺炎,可由病毒、细菌。原虫或衣原体引起。2、供氧有低氧血证时可用鼻导管、面罩、头罩和鼻塞CPAP给氧,呼吸衰竭时可行机械通气,使动脉血PaO2维持在6.65—10.7kPa(50—80mmHg)3、抗病原体治疗细菌性肺炎者可参照败血症选用抗生素。
-
上呼吸道病毒感染
概述:上呼吸道病毒感染(acuteupperrespiratoryinfection)即病毒性感冒,是由一组病毒引起的常见感染性疾病。对症状严重者可对症治疗,发热、头痛、肌肉疼痛明显者可服用对乙酰氨基酚或阿司匹林;进食不佳者可适当短期补液,如葡萄糖氯化钠或葡萄糖注射液,同时加入维生素C与氯化钾输注。
-
病毒性感冒
概述:上呼吸道病毒感染(acuteupperrespiratoryinfection)即病毒性感冒,是由一组病毒引起的常见感染性疾病。对症状严重者可对症治疗,发热、头痛、肌肉疼痛明显者可服用对乙酰氨基酚或阿司匹林;进食不佳者可适当短期补液,如葡萄糖氯化钠或葡萄糖注射液,同时加入维生素C与氯化钾输注。
-
儿童毛细支气管炎
概述:儿童毛细支气管炎的主要病原为呼吸道合胞病毒,少数病例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症状轻重不等,重者呼吸困难发展较快。查体:喘憋发作时呼吸快而浅,有明显鼻翼扇动及三凹征,重症患儿有明显的面色苍白、口周发青及口唇发绀。雾化吸入可稀释痰液,雾化后拍背吸痰,对清除痰液保持呼吸道通畅效果明显。提倡母乳喂养。
-
上呼吸道感染
疾病分类:呼吸内科疾病概述: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系指自鼻腔至喉部之间的急性炎症的总称,是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咽痛可用复方硼砂溶液漱口,华素片、银黄含片或溶菌酶片等,或气雾吸入。止咳常用复方甘草合剂10ml,3/d,溴己新(必嗽平)16mg,3/d,沐舒痰60mg,3/d,干咳可用可待因糖浆5ml或咳快好20mg,2~
-
人呼吸道合胞病毒
1957年,Chanock从1名患支气管肺炎婴儿和1名患支气管炎婴儿的呼吸道分泌物中分离出与CCA抗原性相同的病毒,由于该病毒在组织培养中繁殖时能引起明显的细胞融合现象,故1961年定名为人呼吸道合胞病毒。
-
肺病毒属
HRSV与MPV的主要区别是,宿主范围不同,HRSV感染人,而MPV感染小鼠;两者没有交叉中和反应。例如,BRSV和HRSV两种病毒都能在培养的牛和人细胞中有效生长,尽管有一些特异性证据。两种病毒无抗原亲源性,但能以抗原性为基础识别。HRSV有两个抗原亚组,分别为A和B组,它们氨基酸序列一致性范围从96%(N)到53%(G)。
-
病毒性呼吸道感染
常见的病原有鼻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冠状病毒、腺病毒、呼肠病毒、库克萨基病毒和ECHO病毒等。病毒性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表现:病毒性呼吸道感染主要表现有:①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即普通感冒。③支气管炎和细支气管炎,有发热、咳嗽、咯痰、哮喘及紫绀等。有继发细菌感染者应用抗菌药。
-
HRSV
1957年,Chanock从1名患支气管肺炎婴儿和1名患支气管炎婴儿的呼吸道分泌物中分离出与CCA抗原性相同的病毒,由于该病毒在组织培养中繁殖时能引起明显的细胞融合现象,故1961年定名为人呼吸道合胞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