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颈部水囊瘤切除术
手术名称:颈部囊性淋巴管瘤切除术别名:颈部囊状淋巴管瘤切除术;多数位于颈外侧、颈后三角的锁骨上窝。麻醉和体位:多采用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肿瘤壁薄不可钳夹牵拉,以免剥破,使囊液外溢增加剥离的困难,可用纱布推开囊壁以辨认其界限。颈内静脉壁薄极易损伤,须格外注意。注意引流是否充分,及时处理积液或血肿。
-
颈部囊性淋巴管瘤切除术
手术名称:颈部囊性淋巴管瘤切除术别名:颈部囊状淋巴管瘤切除术;多数位于颈外侧、颈后三角的锁骨上窝。麻醉和体位:多采用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肿瘤壁薄不可钳夹牵拉,以免剥破,使囊液外溢增加剥离的困难,可用纱布推开囊壁以辨认其界限。颈内静脉壁薄极易损伤,须格外注意。注意引流是否充分,及时处理积液或血肿。
-
颈部囊状淋巴管瘤切除术
手术名称:颈部囊性淋巴管瘤切除术别名:颈部囊状淋巴管瘤切除术;多数位于颈外侧、颈后三角的锁骨上窝。麻醉和体位:多采用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肿瘤壁薄不可钳夹牵拉,以免剥破,使囊液外溢增加剥离的困难,可用纱布推开囊壁以辨认其界限。颈内静脉壁薄极易损伤,须格外注意。注意引流是否充分,及时处理积液或血肿。
-
颈部水囊状淋巴管瘤切除术
手术名称:颈部囊性淋巴管瘤切除术别名:颈部囊状淋巴管瘤切除术;多数位于颈外侧、颈后三角的锁骨上窝。麻醉和体位:多采用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肿瘤壁薄不可钳夹牵拉,以免剥破,使囊液外溢增加剥离的困难,可用纱布推开囊壁以辨认其界限。颈内静脉壁薄极易损伤,须格外注意。注意引流是否充分,及时处理积液或血肿。
-
胫骨结节骨钉插入术
适应症:胫骨结节骨钉插入术适应于胫骨结节处疼痛持续存在,并严重影响膝关节功能,经限制活动或固定等非手术疗法无效者,可考虑手术治疗。胫骨结节骨骺炎多见于10~2.切取及插入骨钉:于胫骨结节远侧纵行切开骨膜并稍向两侧剥离,用电锯或骨刀自该处胫骨切取长约3.5cm如火柴棒样骨钉2枚,骨钉之底部应较其顶端略宽。
-
Bosworth手术
适应症:胫骨结节骨钉插入术适应于胫骨结节处疼痛持续存在,并严重影响膝关节功能,经限制活动或固定等非手术疗法无效者,可考虑手术治疗。胫骨结节骨骺炎多见于10~2.切取及插入骨钉:于胫骨结节远侧纵行切开骨膜并稍向两侧剥离,用电锯或骨刀自该处胫骨切取长约3.5cm如火柴棒样骨钉2枚,骨钉之底部应较其顶端略宽。
-
未愈合的胫骨结节切除术
手术名称:未愈合的胫骨结节切除术分类:小儿外科/骨骺和骺板疾病的手术/胫骨结节骨软骨病的手术ICD编码:77.07概述:胫骨结节骨软骨病极少需要手术治疗,绝大多数病例经限制活动,局部理疗,石膏固定,即可消除症状,恢复正常活动。麻醉和体位:硬膜外腔阻滞麻醉和仰卧位,于大腿近端上气囊止血带。
-
立体定向脑内金属异物摘除术
手术名称:立体定向脑内金属异物摘除术分类:神经外科/立体定向手术ICD编码:01.3910概述: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脑清创时曾应用磁铁吸出脑内金属异物。禁忌症:1.金属异物位于脑的大血管或脑干旁,或邻近运动、言语区,无局部刺激症状,或CT检查未发现局部感染,如行定向手术有造成严重脑功能障碍和生命危险者。
-
腔静脉损伤修复术
手术名称:腔静脉损伤修复术别名:repairofvenaecavaejnjury分类:心血管外科/胸内大血管创伤手术/腔静脉损伤的手术治疗ICD编码:39.3201概述:单独腔静脉损伤报道很少,多合并动脉损伤。麻醉和体位:全身麻醉和气管内插管。
-
疼痛扣带束毁损术
手术名称:疼痛扣带束毁损术分类:神经外科/立体定向手术/疼痛的定向手术ICD编码:92.3911概述:扣带束在边缘系中对控制行为与情绪状态具有重要作用,而疼痛又与情绪关系密切,因此,切断或破坏扣带束,对伴有焦虑、抑郁等精神情绪障碍的顽固性疼痛有治疗作用。麻醉和体位:一般用局部麻醉和仰卧位,亦可采取坐位。
-
骨缺损GBR膜植入术
手术名称:骨缺损GBR膜植入术别名:骨缺损GBR膜种植术分类:口腔科/拔牙术及牙槽外科/牙种植体手术/种植体植入术/引导骨再生膜技术ICD编码:24.502适应症:骨缺损GBR膜植入术适用于:1.术前增加种植区因失牙后或外伤缺损之骨量。麻醉方法,一般采用神经阻滞麻醉和局部浸润麻醉。上颌切口位于腭侧,距牙槽嵴2~
-
骨缺损GBR膜种植术
手术名称:骨缺损GBR膜植入术别名:骨缺损GBR膜种植术分类:口腔科/拔牙术及牙槽外科/牙种植体手术/种植体植入术/引导骨再生膜技术ICD编码:24.502适应症:骨缺损GBR膜植入术适用于:1.术前增加种植区因失牙后或外伤缺损之骨量。麻醉方法,一般采用神经阻滞麻醉和局部浸润麻醉。上颌切口位于腭侧,距牙槽嵴2~
-
疼痛丘脑板内核群毁损术
一般认为,疼痛的传导系统有二:一是在种系发生上比较新的外侧部分,组成脊髓丘脑侧束上行,经丘脑感觉核(腹后外侧核)抵达顶叶皮质,称为特异性脊髓丘脑投射系统;麻醉和体位:一般用局部麻醉和仰卧位,亦可采取坐位。头架正中矢状面尽可能与头颅中线重合。2.侧卧位或平卧位,病人无呕吐反应者可取头高位。
-
跗中关节短缩截骨术
手术名称:跗中关节短缩截骨术分类:小儿外科/儿童足部畸形的手术/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手术ICD编码:77.38概述:跗中关节短缩截骨术用于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手术治疗。足内侧后方的关节囊挛缩,足内侧和跖侧韧带如内侧三角韧带、跟舟韧带、弹簧韧带及后侧的跟腓韧带、距腓韧带均挛缩。麻醉和体位:全身麻醉和俯卧位。
-
假性主动脉瘤切除术
麻醉和体位:全身麻醉和气管插管。在分离主动脉弓时应沿主动脉外壁进行,注意避免其周围结构,包括肺动脉,迷走神经和喉返神经损伤,远端宜靠近损伤区,尽可能保留更多肋间血管血流。6.先开放下端和锁骨下动脉阻闭钳,排除人造血管腔内积气,然后缓慢松开上端阻闭钳,重建降主动脉血流(图6.2.2.1-2)。
-
剖胸探查术
手术名称:开胸探查术别名:剖胸探查术分类:心血管外科/心脏创伤手术/穿透性心脏伤的手术治疗/心脏穿透伤的手术治疗ICD编码:37.1102概述:穿透性心脏伤以战时多见,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约占胸部穿透伤的3.3%(75/2267);麻醉和体位:全身麻醉和气管插管,采取仰卧位。若无心脏压塞,则无切开心包必要。
-
开胸探查术
手术名称:开胸探查术别名:剖胸探查术分类:心血管外科/心脏创伤手术/穿透性心脏伤的手术治疗/心脏穿透伤的手术治疗ICD编码:37.1102概述:穿透性心脏伤以战时多见,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约占胸部穿透伤的3.3%(75/2267);麻醉和体位:全身麻醉和气管插管,采取仰卧位。若无心脏压塞,则无切开心包必要。
-
帕金森病的定向手术
手术名称:帕金森病的定向手术别名:自发性帕金森病的定向手术;麻醉和体位:一般用局部麻醉和仰卧位,亦可采取坐位。3.脑室造影:经颅骨钻孔穿刺侧脑室前角,行压力充气脑室造影或注入阳性造影剂8~丘脑腹外侧核对震颤及僵直有效,对运动迟缓效果不肯定。2.侧卧位或平卧位,病人无呕吐反应者可取头高位。
-
自发性帕金森病的定向手术
手术名称:帕金森病的定向手术别名:自发性帕金森病的定向手术;麻醉和体位:一般用局部麻醉和仰卧位,亦可采取坐位。3.脑室造影:经颅骨钻孔穿刺侧脑室前角,行压力充气脑室造影或注入阳性造影剂8~丘脑腹外侧核对震颤及僵直有效,对运动迟缓效果不肯定。2.侧卧位或平卧位,病人无呕吐反应者可取头高位。
-
震颤麻痹的定向手术
手术名称:帕金森病的定向手术别名:自发性帕金森病的定向手术;麻醉和体位:一般用局部麻醉和仰卧位,亦可采取坐位。3.脑室造影:经颅骨钻孔穿刺侧脑室前角,行压力充气脑室造影或注入阳性造影剂8~丘脑腹外侧核对震颤及僵直有效,对运动迟缓效果不肯定。2.侧卧位或平卧位,病人无呕吐反应者可取头高位。
-
原发性帕金森病的定向手术
手术名称:帕金森病的定向手术别名:自发性帕金森病的定向手术;麻醉和体位:一般用局部麻醉和仰卧位,亦可采取坐位。3.脑室造影:经颅骨钻孔穿刺侧脑室前角,行压力充气脑室造影或注入阳性造影剂8~丘脑腹外侧核对震颤及僵直有效,对运动迟缓效果不肯定。2.侧卧位或平卧位,病人无呕吐反应者可取头高位。
-
Lewy体帕金森病的定向手术
手术名称:帕金森病的定向手术别名:自发性帕金森病的定向手术;麻醉和体位:一般用局部麻醉和仰卧位,亦可采取坐位。3.脑室造影:经颅骨钻孔穿刺侧脑室前角,行压力充气脑室造影或注入阳性造影剂8~丘脑腹外侧核对震颤及僵直有效,对运动迟缓效果不肯定。2.侧卧位或平卧位,病人无呕吐反应者可取头高位。
-
姑息手术
概述:目前常见的姑息手术有标准或改良锁骨下动脉与肺动脉分流术、中心分流术和右心室流出道补片加宽。麻醉和体位:全身麻醉和气管插管维持呼吸。在吻合时要先后部分钳闭肺动脉干和升主动脉,先吻合肺动脉端后向管内注入肝素,后吻合至升主动脉,均为端-侧吻合,待主动脉吻合到最后一针,开放肺动脉排尽管内气体后结扎。
-
巨型膀胱阴道瘘修补术
手术名称:巨型膀胱阴道瘘修补术别名:repairoflargevesico-vaginalfistula分类:妇产科/妇科手术/阴道及经阴道手术/阴道损伤性疾病手术/膀胱阴道瘘修补术ICD编码:57.8402概述:膀胱阴道瘘为尿瘘最常见者,多数因产伤所致,位于阴道中、上段,亦有紧贴耻骨后方者,从阴道修补为主。麻醉和体位:持续硬膜外麻醉。
-
功能性咽鼓管阻塞手术
手术名称:功能性咽鼓管阻塞手术别名:功能性欧氏管阻塞手术;39mm,由骨部与软骨部构成。2.鼻咽部检查咽鼓管咽口无异常,Valsalva通气法见咽鼓管不通或微通,饮水加压法咽鼓管均通畅,声导抗测试为鼓室B型曲线,纯音测听骨气导间距20~取仰卧垂头位,用Davis开口器张口,1%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和腭大孔神经阻滞麻醉。
-
功能性耳咽管阻塞手术
手术名称:功能性咽鼓管阻塞手术别名:功能性欧氏管阻塞手术;39mm,由骨部与软骨部构成。2.鼻咽部检查咽鼓管咽口无异常,Valsalva通气法见咽鼓管不通或微通,饮水加压法咽鼓管均通畅,声导抗测试为鼓室B型曲线,纯音测听骨气导间距20~取仰卧垂头位,用Davis开口器张口,1%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和腭大孔神经阻滞麻醉。
-
功能性欧氏管阻塞手术
手术名称:功能性咽鼓管阻塞手术别名:功能性欧氏管阻塞手术;39mm,由骨部与软骨部构成。2.鼻咽部检查咽鼓管咽口无异常,Valsalva通气法见咽鼓管不通或微通,饮水加压法咽鼓管均通畅,声导抗测试为鼓室B型曲线,纯音测听骨气导间距20~取仰卧垂头位,用Davis开口器张口,1%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和腭大孔神经阻滞麻醉。
-
咽鼓管异常开放手术
手术名称:咽鼓管异常开放症手术别名:咽鼓管异常开放手术;39mm,由骨部与软骨部构成。棘孔在峡口外下方,卵圆孔在峡口的前下方,颈内动脉管在峡口后外方。取仰卧垂头位,用Davis开口器张口,1%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和腭大孔神经阻滞麻醉。3.用丝线将肌腱固定缝合在翼突前方,借以长期保持咽口松弛,恢复咽鼓管闭合状态。
-
咽鼓管异常开放症手术
手术名称:咽鼓管异常开放症手术别名:咽鼓管异常开放手术;39mm,由骨部与软骨部构成。棘孔在峡口外下方,卵圆孔在峡口的前下方,颈内动脉管在峡口后外方。取仰卧垂头位,用Davis开口器张口,1%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和腭大孔神经阻滞麻醉。3.用丝线将肌腱固定缝合在翼突前方,借以长期保持咽口松弛,恢复咽鼓管闭合状态。
-
欧氏管异常开放症手术
手术名称:咽鼓管异常开放症手术别名:咽鼓管异常开放手术;39mm,由骨部与软骨部构成。棘孔在峡口外下方,卵圆孔在峡口的前下方,颈内动脉管在峡口后外方。取仰卧垂头位,用Davis开口器张口,1%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和腭大孔神经阻滞麻醉。3.用丝线将肌腱固定缝合在翼突前方,借以长期保持咽口松弛,恢复咽鼓管闭合状态。
-
耳咽管异常开放症手术
手术名称:咽鼓管异常开放症手术别名:咽鼓管异常开放手术;39mm,由骨部与软骨部构成。棘孔在峡口外下方,卵圆孔在峡口的前下方,颈内动脉管在峡口后外方。取仰卧垂头位,用Davis开口器张口,1%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和腭大孔神经阻滞麻醉。3.用丝线将肌腱固定缝合在翼突前方,借以长期保持咽口松弛,恢复咽鼓管闭合状态。
-
丁卡因
概述:丁卡因是一种局部麻醉药,其局部麻醉作用大于普鲁卡因,高度脂溶性。用于粘膜表面麻醉、传导阻滞麻醉、硬膜外麻醉和蛛网膜下腔麻醉;药品说明书:别名:阿尼辛;4.吸入氧气或混有二氧化碳的氧气,发生呼吸、循环紊乱者,予以强心剂及呼吸兴奋剂。3.麻醉剂中加入少量肾上腺素,使毛细血管收缩,减少药物吸收。
-
大脑后动脉瘤夹闭术
手术名称:大脑后动脉瘤夹闭术分类:神经外科/脑血管疾病的手术/颅内动脉瘤手术ICD编码:38.8108概述:发生于大脑后动脉P1段的动脉瘤,其手术入路和显露方法与基底动脉分叉部动脉瘤相同,在此不予赘述。麻醉和体位:全麻。在矢状窦的后部一般没有重要的桥静脉汇入,在牵离枕叶时多无困难。
-
下颌骨骨折临床路径(县级医院2012年版)
基本信息:《下颌骨骨折临床路径(县级医院2012年版)》由卫生部于2012年12月27日《关于印发唇裂等口腔科9个病种县级医院版临床路径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2〕157号)印发。明确感染患者,可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调整抗菌药物。肝肾功能不全者、有胃肠道疾病史者慎用;4.输血:视术中出血情况而定,一般不考虑输血。
-
下颌体颊侧开窗解剖下牙神经血管束种植
磨牙缺失,如牙槽嵴距下颌管上壁的距离(简称“管嵴距”)>12mm者,可在下颌管以上区域直接种植,以种植体离下颌管上壁2~2.解剖神经血管束:在颏孔外围用电钻环切一骨环,分离解剖出孔前之颏神经,在下颌管上下用电锯切开宽约1cm之外骨板,去除外骨板,用小剥离器分离下牙槽神经血管束,用神经钩将其拉出。
-
下颌体颊侧开窗解剖下牙神经血管束磨牙种植术
磨牙缺失,如牙槽嵴距下颌管上壁的距离(简称“管嵴距”)>12mm者,可在下颌管以上区域直接种植,以种植体离下颌管上壁2~2.解剖神经血管束:在颏孔外围用电钻环切一骨环,分离解剖出孔前之颏神经,在下颌管上下用电锯切开宽约1cm之外骨板,去除外骨板,用小剥离器分离下牙槽神经血管束,用神经钩将其拉出。
-
扭转痉挛的定向手术
手术名称:扭转痉挛的定向手术分类:神经外科/立体定向手术/锥体外系疾病的定向手术ICD编码:92.3902概述:扭转痉挛的发病机制可能与节段上α冲动亢进,过度促发α运动神经元有关。一般用局部麻醉和仰卧位,亦可采取坐位。头架正中矢状面尽可能与头颅中线重合。2.侧卧位或平卧位,病人无呕吐反应者可取头高位。
-
颞下颌关节低位成形术
手术名称:低位颞下颌关节成形术别名:颞下颌关节低位成形术;(3)耳周切口:耳周切口自耳屏前向上,至耳 上附着处转向后,沿耳郭附着根部向后下至乳突尖(图10.6.1.5-0-29)。此外,作颌下切口显露时,同时沿腮腺筋膜将腮腺下极与胸锁乳突肌分开,则可将腮腺与嚼肌一同向上翻起,使升支及髁颈得到更好的显露。
-
低位颞下颌关节成形术
手术名称:低位颞下颌关节成形术别名:颞下颌关节低位成形术;(3)耳周切口:耳周切口自耳屏前向上,至耳 上附着处转向后,沿耳郭附着根部向后下至乳突尖(图10.6.1.5-0-29)。此外,作颌下切口显露时,同时沿腮腺筋膜将腮腺下极与胸锁乳突肌分开,则可将腮腺与嚼肌一同向上翻起,使升支及髁颈得到更好的显露。
-
静脉窦损伤修复术
手术名称:静脉窦损伤修补术别名:静脉窦修补术;麻醉和体位:要采用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和降低血压的措施。3.在移除静脉窦表面的骨折片前,在窦的两侧各做一经硬脑膜的牵引缝线(图4.2.1.10-4),并准备好肌肉片或筋膜片。但对后2/3的上矢状窦和主侧横窦的损伤应尽可能争取修复,采用自体大隐静脉或人工血管进行吻合。
-
静脉窦损伤修补术
手术名称:静脉窦损伤修补术别名:静脉窦修补术;麻醉和体位:要采用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和降低血压的措施。3.在移除静脉窦表面的骨折片前,在窦的两侧各做一经硬脑膜的牵引缝线(图4.2.1.10-4),并准备好肌肉片或筋膜片。但对后2/3的上矢状窦和主侧横窦的损伤应尽可能争取修复,采用自体大隐静脉或人工血管进行吻合。
-
静脉窦修补术
手术名称:静脉窦损伤修补术别名:静脉窦修补术;麻醉和体位:要采用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和降低血压的措施。3.在移除静脉窦表面的骨折片前,在窦的两侧各做一经硬脑膜的牵引缝线(图4.2.1.10-4),并准备好肌肉片或筋膜片。但对后2/3的上矢状窦和主侧横窦的损伤应尽可能争取修复,采用自体大隐静脉或人工血管进行吻合。
-
下颌升支骨及硅胶植入颞下颌关节再建术
3.双侧关节强直。颞下颌关节手术径路:进入颞下颌关节手术途径有许多种,但基本手术进路有耳前、耳后、耳周、口内和颌下切口。显露关节囊:在切口内沿外耳道软骨与腮腺筋膜之间向深部分离,暴露出颧弓根部。术中注意要点:1.切取下颌升支后缘半层或全层骨块,截开线位于下颌孔后,以防损伤下牙槽神经血管束。
-
下颌升支骨及硅胶植入颞下颌关节重建术
3.双侧关节强直。颞下颌关节手术径路:进入颞下颌关节手术途径有许多种,但基本手术进路有耳前、耳后、耳周、口内和颌下切口。显露关节囊:在切口内沿外耳道软骨与腮腺筋膜之间向深部分离,暴露出颧弓根部。术中注意要点:1.切取下颌升支后缘半层或全层骨块,截开线位于下颌孔后,以防损伤下牙槽神经血管束。
-
心脏破裂修补术
手术名称:心脏破裂伤修复术别名:心脏破裂修补术;心破裂修复术;尽快建立体外循环和应用心脏停搏液诱导心脏停搏。先修剪去无生机的坏死心肌,按心肌缺损程度将涤纶补片剪裁相应大小,应用3-0无创缝线在破口缘有生机心肌组织上做一圈间断褥式缝合,外圈缝线均带有小垫片,缝线结扎于涤纶补片上(图6.1.1.2.1-4)。
-
心脏破裂伤修复术
手术名称:心脏破裂伤修复术别名:心脏破裂修补术;心破裂修复术;尽快建立体外循环和应用心脏停搏液诱导心脏停搏。先修剪去无生机的坏死心肌,按心肌缺损程度将涤纶补片剪裁相应大小,应用3-0无创缝线在破口缘有生机心肌组织上做一圈间断褥式缝合,外圈缝线均带有小垫片,缝线结扎于涤纶补片上(图6.1.1.2.1-4)。
-
心破裂修复术
手术名称:心脏破裂伤修复术别名:心脏破裂修补术;心破裂修复术;尽快建立体外循环和应用心脏停搏液诱导心脏停搏。先修剪去无生机的坏死心肌,按心肌缺损程度将涤纶补片剪裁相应大小,应用3-0无创缝线在破口缘有生机心肌组织上做一圈间断褥式缝合,外圈缝线均带有小垫片,缝线结扎于涤纶补片上(图6.1.1.2.1-4)。
-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
手术名称: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别名:laparoscopicappendicectomy分类:小儿外科/阑尾切除术ICD编码:47.0101概述:急性阑尾炎是小儿最常见的急腹症。麻醉和体位:麻醉采用气管插管全麻。血管内凝不彻底,剪断系膜时发生阑尾动脉出血。4.穿刺孔疝:一般发生在脐部切口,内容物通常为网膜,其原因有:①脐部穿刺孔大而直;
-
床突旁颈内动脉瘤夹闭术
在眼动脉段的内侧发出垂体上动脉。麻醉和体位:全身麻醉,用亚低温,连续监测脑电图和诱发电位,当阻断颈内动脉时适当升高血压以促进侧支循环,手术开始时给予甘露醇以助脑松弛和脑保护。亦可经动脉腔内向颈内动脉送入一个球囊,在需要阻断时将球囊充盈,但这需要一个短暂的时间,遇有大出血时不及上述阻断器操作灵便。
-
内窥镜下鼻源性眶内脓肿引流术
眶上壁:前部为额骨眶面,后部为蝶骨小翼。(2)骨膜与总腱环:眶骨上的骨膜在眶上、下裂处变为较厚的结缔组织膜,将裂隙盖后只留神经和血管通过的小孔,而通过这些孔的神经和血管的外膜又与结缔组织膜融为一体,使颅脑与眼眶隔离,围绕眶尖部有一由骨膜增厚形成的结缔组织环,眼球的四条直肌都起始于该环,故称为总腱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