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月桂酸
正十二酸;十二烷酸英文名称:Dodecanoicacid;石油醚和水。生产方法:工业生产方法可归纳为两类:一是从天然植物油脂经过皂化或高温高压下分解得到;日本主要以椰子油和棕榈核仁油为原料制取月桂酸。十二醇衍生物的一些表面活性剂也是消毒杀菌剂;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溴化铵(新洁尔灭);食品添加剂;
-
月桂山梨坦(司盘20)
月桂山梨坦(司盘20)药典标准:品名:中文名:月桂山梨坦(司盘20)汉语拼音:YueguiShanlitan(Sipan20)英文名:SorbitanLaurate(Span20)分子式与分子量:C18H34O6346.46CAS号:[1338-39-2]来源及含量:本品为山梨坦与单月桂酸形成酯的混合物,系山梨醇脱水,在碳酸氢钠催化下,与月桂酸酯化而制得;
-
木槿皮
别名:川槿皮来源及产地:锦葵科植物木槿HibiscussyriacusL.的茎皮或根皮。主产四川。2.治痔疮,脱肛,阴囊湿疹,煎水熏洗;叶柄长5-25mm,被星状柔毛;种子肾形,背部被黄色长柔毛。又含脂肪酸包括肉豆蔻酸(myristicacid),棕榈酸(palmiticaicd),月桂酸(lauricacid);性微寒归经:大肠;4.《饮片新参》:治黄疸。
-
十二烷酸
正十二酸;十二烷酸英文名称:Dodecanoicacid;石油醚和水。生产方法:工业生产方法可归纳为两类:一是从天然植物油脂经过皂化或高温高压下分解得到;日本主要以椰子油和棕榈核仁油为原料制取月桂酸。十二醇衍生物的一些表面活性剂也是消毒杀菌剂;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溴化铵(新洁尔灭);食品添加剂;
-
十二酸
正十二酸;十二烷酸英文名称:Dodecanoicacid;石油醚和水。生产方法:工业生产方法可归纳为两类:一是从天然植物油脂经过皂化或高温高压下分解得到;日本主要以椰子油和棕榈核仁油为原料制取月桂酸。十二醇衍生物的一些表面活性剂也是消毒杀菌剂;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溴化铵(新洁尔灭);食品添加剂;
-
朱顶红
原形态:花朱顶红多年生草本。佛焰苞状总苞片2枚,披针形,长5-7.5cm;雄蕊6,着生于花被管喉部,短于花被裂片,花丝丝状,花药线形或线状长圆形,丁字形着生;蒴果球形,3瓣开裂;糖类:阿拉伯糖(arabinose),半乳糖(galactose),葡萄糖(glucose),半乳糖醛酸(galacturonicacid);有小毒功能主治:解毒消肿。
-
斯盘-20
概述:斯盘-20化学名称为失水山梨醇月桂酸酯,又称S-20乳化剂、斯本-20、司盘-20,简称S-20,琥珀色至棕褐色油状液体,相对密度0.99~稍溶于异丙醇、四氯乙烯、二甲苯、棉籽油、矿物油中。在丙二醇中呈混浊状。以山梨醇为原料,先在真空加热下进行脱水环化,生成失水山梨糖醇,然后与月桂酸进行酯化反应而得。
-
失水山梨醇月桂酸酯
概述:斯盘-20化学名称为失水山梨醇月桂酸酯,又称S-20乳化剂、斯本-20、司盘-20,简称S-20,琥珀色至棕褐色油状液体,相对密度0.99~稍溶于异丙醇、四氯乙烯、二甲苯、棉籽油、矿物油中。在丙二醇中呈混浊状。以山梨醇为原料,先在真空加热下进行脱水环化,生成失水山梨糖醇,然后与月桂酸进行酯化反应而得。
-
S-20乳化剂
概述:斯盘-20化学名称为失水山梨醇月桂酸酯,又称S-20乳化剂、斯本-20、司盘-20,简称S-20,琥珀色至棕褐色油状液体,相对密度0.99~稍溶于异丙醇、四氯乙烯、二甲苯、棉籽油、矿物油中。在丙二醇中呈混浊状。以山梨醇为原料,先在真空加热下进行脱水环化,生成失水山梨糖醇,然后与月桂酸进行酯化反应而得。
-
斯本-20
概述:斯盘-20化学名称为失水山梨醇月桂酸酯,又称S-20乳化剂、斯本-20、司盘-20,简称S-20,琥珀色至棕褐色油状液体,相对密度0.99~稍溶于异丙醇、四氯乙烯、二甲苯、棉籽油、矿物油中。在丙二醇中呈混浊状。以山梨醇为原料,先在真空加热下进行脱水环化,生成失水山梨糖醇,然后与月桂酸进行酯化反应而得。
-
司本-20
概述:斯盘-20化学名称为失水山梨醇月桂酸酯,又称S-20乳化剂、斯本-20、司盘-20,简称S-20,琥珀色至棕褐色油状液体,相对密度0.99~稍溶于异丙醇、四氯乙烯、二甲苯、棉籽油、矿物油中。在丙二醇中呈混浊状。以山梨醇为原料,先在真空加热下进行脱水环化,生成失水山梨糖醇,然后与月桂酸进行酯化反应而得。
-
司盘-20
概述:斯盘-20化学名称为失水山梨醇月桂酸酯,又称S-20乳化剂、斯本-20、司盘-20,简称S-20,琥珀色至棕褐色油状液体,相对密度0.99~稍溶于异丙醇、四氯乙烯、二甲苯、棉籽油、矿物油中。在丙二醇中呈混浊状。以山梨醇为原料,先在真空加热下进行脱水环化,生成失水山梨糖醇,然后与月桂酸进行酯化反应而得。
-
皂化值
皂化值指1克油脂完全皂化时所需氢氧化钾的毫克数。表示在1克油脂等中游离的和化合在酯内的脂肪酸的含量。例如棕榈油主要是棕榈酸和油酸的甘油酯,它的皂化值是195~205;棕榈仁油主要是月桂酸、豆蔻酸和油酸的甘油酯,它的皂化值是245~255。测定时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钾酒精溶液,加热充分皂化后,再用标准酸溶液反滴定。
-
棕榈仁油
密度:0.930(15/15℃)熔点:24-30℃性状:白色脂肪。用途:用于制肥皂、脂肪醇、脂肪胺等。精油可供食用。制备或来源:由油棕果实的果仁所得的脂肪。主要是月桂酸、肉豆蔻酸和油酸的甘油酯,与棕榈油显然不同。碘值:14-22皂化值:245-255
-
大腹子
概述:大腹子为中药名,出自《岭表录异》。入脾、胃、大肠经。功能主治:杀虫,破积,下气,行水。治绦虫病,姜片虫病,蛔虫病,蛲虫病,食积气滞,痢疾,疟疾,水肿,脚气,乳糜尿。还含甘露、儿茶精、多种原矢车菊素的二、三聚体、肉豆蔻酸、月桂酸、脯氨酸等。药理作用:槟榔碱驱除猪肉绦虫效果好,使全虫各部都瘫痪。
-
川槿皮
即《本草纲目》记载的木槿皮。别名:川槿皮来源及产地:锦葵科植物木槿HibiscussyriacusL.的茎皮或根皮。性味归经:甘、苦,微寒。入肝、脾、大肠经。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杀虫止痒。1.治黄疸,痢疾,肠风泻血,肺痈,肠痈,赤白带下。化学成分:茎皮含月桂酸、肉豆蔻酸、棕榈酸、铁屎米酮。根皮含鞣质、黏液质。
-
鹅臎
化学成份:尾脂腺(又名尾腺或羽脂腺)分泌一种含脂蜡的液体,其组成为:水分60.807%,固形物39.193%,蛋白质17.966%,乙醚溶出部分18.777%、溶性灰分0.371%,不溶性灰分0.336%,高级醇7.423%,油酸5.848%,低级脂肪酸0.373%,卵磷脂0.233%。功能主治:《日华子本草》:治聤耳及聋,纳之。
-
月见草
油内含月桂酸、肉豆蔻酸、棕榈酸、硬脂酸、癸酸、山萮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花生酸、辛酸、γ-亚麻酸。药理作用:月见草油可降低高脂血症大鼠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和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使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中成药·药品说明书:适应症:用于高甘油三酯血症、高胆固醇血症、动脉粥样硬化及肥胖症等。
-
醍醐
脂肪是醍醐的主要成分,其中含饱和脂肪酸:丁酸、己酸、辛酸、月桂酸、肉豆蔻酸、棕榈酸、硬脂酸,以及不饱和的油酸(以上都是偶数C的脂肪酸)。③《唐本草》:性冷。功能主治:养营,滋阴,润燥,止渴。治虚劳肺痿,咳唾脓血,消渴,便秘,风痹,皮肤瘙痒。③《日华子本草》:止惊悸,心热,头疼,明目,敷脑顶心。
-
紫楠叶
单叶互生,革质;种子含油0.6%,内月桂酸(lauricacid)0.2%,肉豆蔻酸(myrislieacid)0.2%,棕榈酸(palmiticacid)13.8%,十六碳烯酸(hexadecenoicacid)0.8%,硬脂酸(stearicacid)0.4%,油酸(oleicacid)32.9%,亚油酸(linoleicacid)49.8%,亚麻酸(linolenicacid)1.8%,癸酸(capricacid)微量。性味:辛;
-
月桂酸铅皂
月桂酸铅皂为白垩状白色粉末。熔点104.7℃。微溶于水或乙醇。由月桂酸钠皂与醋酸铅溶液反应制得。用作橡胶和塑料的添加剂。分子式:Pb[CH3(CH2)10COO]2
-
石蟾蜍
拼音名:ShíChánChú别名:瓜蒌来源:药材基源:为葫芦科植物趾叶栝楼的带根全草。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00-1500m的山谷疏林中、灌丛或路旁草地中。化学成份:种子含脂肪酸(fattyacid),包括月桂酸(lauricacid),硬脂酸(stearicacid),棕榈酸(palmiticacid),油酸(oleicacid),亚油酸(linoleicacid)。咽喉肿痛;
-
月桂酸锌皂
分子式:Zn[CH3(CH2)10COO]2月桂酸锌皂为白色粉末。熔点128℃。由月桂酸钠皂与硫酸锌溶液反应制得。用于橡胶混炼。
-
落花生油
200毫升1次顿服或2次分服,治疗成人肠扭转2例,小儿蛔虫性肠阻塞7例,亦均治愈。用时取花生油注射于下列穴位上:一组:肝俞、脾俞、三阴交;取穴可随症加减。④防治传染性急性结膜炎用经过过滤和高压消毒的花生油行耳穴注射。⑤用于麻醉用生花生油穴位注射,循经取穴或局部取穴,如阑尾手术取足三里、内麻点、大横(右)。
-
小果排草
拼音名:XiǎoGuǒPáiCǎo别名:合血香来源:药材基源:为报春花科植物小果香草的全草。叶片卵形,菱状卵形或卵状椭圆形,向上渐次变狭成卵状披针形,长1.5-3(-6)cm,宽0.7-3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或阔楔形,很少近圆形,边缘微呈波状,无毛或幼时上面疏被小刚毛,下面被短柄腺体,两面网脉明显。性味:甘;止咳平喘。
-
羊耳菊
功能主治:祛风散寒,利湿,行气止痛。《全国中草药汇编》·羊耳菊:拼音名:YánɡěrJú别名:白牛胆、大力王、毛柴胡[湖南]、叶下白、山白芷[广东、福建]、冲天白、小茅香、大茅香、牛耳风、羊耳风、白面风、白背风、绵毛旋覆花、天鹅绒、毛舌头、毛山肖来源:为菊科旋覆花属植物羊耳菊InulacappaDC.,以根或全草入药。
-
椰子油
《*辞典》:椰子油:出处:《纲目拾遗》拼音名:YēZiY u来源:为棕榈种植物椰子的胚乳,经碾碎烘蒸后所榨取的油。油中含游离脂肪酸20%,羊油酸2%,棕榈酸7%,羊脂酸9%,脂蜡酸5%,羊蜡酸10%,油酸2%,月桂酸45%。椰子油的甾醇中含豆甾三烯醇4.5%,豆甾醇及岩藻甾醇31.5%,α-菠菜甾醇及甾醇6%,β-谷甾醇58%。
-
紫柚木
拼音名:ZǐYóuMù来源:药材基源:为马鞭草科植物柚木的茎、叶。小枝四棱形,具4深槽,被灰黄色或灰褐色星状绒毛。单叶对生;侧脉7-15对。花期6-8月,果期9-12月。在对一种藤壶(Balanusimprovisus)半数致死量试验中,拉杷醇对之有明显拮抗作用,它对这种藤壶壳[45Ca]和[14C]吸收抑制作用很强。性味:味苦;祛风止痒。
-
合成洗衣粉
合成洗衣粉是用合成表面活性剂与助剂配成粘稠的料浆,然后用喷雾干燥方法制成成品。它的主要成分是烷基苯磺酸钠25%,甲苯磺酸钠2.5%,月桂酸单乙醇酸胺3%,三聚磷酸钠30%,无水硅酸钠10%,CMC2%,荧光增白剂0.2%,硫酸钠27.3%。加酶洗衣粉加酶洗衣粉除了含有洗衣粉中的化学成分外,还含碱性蛋白酶。
-
山胡椒属
叶互生,全缘或3裂,羽状脉、三出脉或离基三出脉;花单性,雌雄异株;伞形花序在叶腋单生,或在腋芽两侧及短枝上簇生;总苞片4,交互对生;雌花:退化雄蕊9,有时达12-15,线形或条片状,第三 基部有2个具柄腺体;果为浆果状核果,着生于盘状或浅杯状的果托(花被筒)上。
-
月桂酸铜皂
月桂酸铜皂为浅蓝色粉末。Cu[CH3(CH2)10COO]2熔点111℃。略溶于水,溶于乙醇。由月桂酸钠皂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制得。用作防水剂、润滑脂添加剂及涂料中的杀真菌添加剂。
-
白楠木
拼音名:BáiNánMù别名:美人柴、粘柴来源:药材基源:为樟科植物刨花润楠的茎。小枝绿带褐色,干时常黑色,无毛或新枝基部有浅棕色小柔毛;先端渐尖或尾状渐尖,尖头稍钝,基部楔形,革质,下面浅绿色,嫩时除中脉,侧脉外密被灰黄色贴伏绢毛,老时仍被贴伏小绢毛。花破裂片6,卵状披针形或狭披针形,长约6mm,先端钝;
-
山白芷
别名:白牛胆、毛老虎、白背风、山白芷、小茅香来源及产地:菊科植物羊耳菊Inulacappa(BUCh-Ham.)DC.的根或全草。功能主治:祛风散寒,利湿,行气止痛。1.治风寒感冒,咳嗽,哮喘,风湿痹痛,神经性头痛,胃痛,胸膈满闷,痢疾,泄泻,早期血吸虫病。根皮含羽扇豆醇、月桂酸、肉豆蔻酸、齐墩果酸、β-谷甾醇等。
-
海豘鱼
100枚,齿末端尖锐,稍向后曲。生境分布:群栖于海中,性很活泼。肉中的肌红蛋白的N端氨基酸为甘氨酸。其总脂肪酸组成如下:饱和脂酸-异戊酸:皮下脂肪3.2,头部脂肪13.9;无论老幼海豚,其皮下脂肪中的维生素A含率都足与鳕鱼肝油相匹敌。功能主治:《本草拾遗》:肉,主瘴疟,作脯食之,皮中脂,摩恶疮、疥癣、痔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