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桂皮
[功用]温经,通脉,发汗《*辞典》:桂皮:出处:《本草经集注》拼音名:GuìPí来源:为樟科植物天竺桂、阴香、细叶香桂或川桂等的树皮。一种品种未注明的桂皮在试管内对许兰氏黄癣菌及其蒙古变种、共心性毛癣菌等多种致病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水浸剂比煎剂作用强,醚及醇浸出液比水浸剂作用强。
-
川桂
别名:官桂皮[四川]、桂皮来源:樟科樟属植物银叶樟(川桂皮)CinnamomumargenteumGamble和三条筋树CinnamomumtamalaNeesetEberm.,以树皮入药。夏至前后采收。性味:辛、甘,温。功能主治:温经散寒,行气活血,止痛。用于感受风寒,胃腹冷痛,痛经,风湿关节疼痛;外用治跌打损伤,骨折。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枸杞麦冬烧鲳鱼
概述:枸杞麦冬烧鲳鱼以枸杞子、麦冬、鲳鱼为主要原料,具有滋阴补肾、清心除烦、益胃生津、润肤益颜的功效,适用于肝肾弓损、腰膝酸软、头晕、目眩、目昏多泪、虚劳咳痰、消渴、遗精等症,可用于肺结核、结膜炎、巩膜炎、高血压、糖尿病、肺气肿等症的辅助治疗。食用方法:日常食用。功效:鲳鱼性平,味甘,归脾、胃经。
-
三皮汤
《袖珍》卷二引《圣惠》:方名:三皮汤组成:青皮、桂皮、陈皮等分。主治:肚腹绞痛不可忍者。用法用量:上件先煎青皮数沸,次煎桂皮,又下陈皮,去滓服之。
-
灵宝辟瘟丹
处方:苍术1斤,降香4两,雄黄2两,朱砂1两,硫黄1两,消石1两,柏叶8两,菖蒲根4两,丹参3两,桂皮2两,藿香2两,白芷4两,桃头4两(5月5日午时收),雄狐黄2两,蕲艾4两,商陆根2两,大黄2两,羌活2两,独活2两,雌黄1两,赤小豆2两,仙茅2两,唵叭香(无亦可免)。功能主治:辟瘟。摘录:《遵生八笺》卷四引《道藏》
-
鹿羹
处方:鹿肉不拘多少。主头肉又治烦惫多梦,蹄治脚膝酸,血治肺痿吐血及崩带下。用法用量:上洗净控干,先以盐、酒(多)、醋(少)浴过,用花椒、莳萝、茴香、红豆、桂花(如无,桂皮代之),俱为细末,量肉多少下之,却将酒、醋、酱油拌匀,加葱白数茎,入银器或瓦器内,密封其口,用重汤慢火煮,候软烂,方可食。
-
辟瘟集祥香
处方:苍术12斤,桃枝(向东南者)12斤,白芷8斤,山奈8斤,檀香3斤,降香3斤,甘松3斤,大茴香3斤,桂皮3斤,香附3斤,乌头2斤,贯众1斤,鬼箭羽1斤,白蒺藜1斤,雄黄8两,雌黄8两。功能主治:天行瘟疫,瘟病,闻之易愈,并不传染。摘录:《卫生鸿宝》卷一
-
辟瘟线香
处方:苍术12斤,桃枝12斤,香芷8斤,山奈8斤,甘松2斤,大茴2斤,桂皮2斤,香附2斤,檀香2斤,降香2斤,乌头2斤,白蒺藜1斤,贯仲1斤,鬼箭1斤,雄黄8两,雌黄8两,榆面量用。制法:上为细末,作成线香。功能主治:熏治蛇虫毒气、瘴气、六畜瘟疫。
-
五加三皮散
《外科大成》卷四:方名:五加三皮散组成:五加皮2两,桂皮1两,绵皮1钱5分,良姜5钱,砂仁5钱。主治:跌扑损伤。用法用量:每服3茶匙,黄酒调服。加减:如骨碎,加丹皮1两,乳香、没药、血竭各1钱。制备方法:上为末。
-
苯丙素酚类
苯丙素酚类是天然存在的一类含有1个或几个C6-C3基团的酚性物质,它们的生源是由苯丙氨酸衍生而来的。最广泛分布的是羟基桂皮酸类,它们是组成木质素的基本单位。
-
卤汁
红卤主要用料包括酱油、米酒、水、盐、葱、姜、糖(或冰糖)、大茴香(八角)、桂皮、花椒、丁香、草果等。白卤的用料则不加酱油与糖,仅以水及一些调味料和中药调制卤成。卤汁适合的人群:一般人群均可食用卤汁的食用建议:1.卤汤的盛器要清洁,一锅卤汤连续卤浸食品5次后味已淡薄,必须重配上述诸料熬制;
-
九风汤
处方:天台乌药、沉香(少许)、香附子、甘草、陈皮、青皮、木香、木通、槟榔、厚朴、桂皮、人参、藿香、白茯苓、半夏、菖蒲各等分。功能主治:诸风疾。用法用量:水1盏半,加生姜3片,大枣2个,煎8分,不拘时候,通口服,滓再煎服。摘录:《普济方》卷一一五
-
利凯片
药品说明书:适应症:本品每6片其内层含细菌淀粉酶原粉75mg、活性乳酸菌酶1000为120mg、蛋白酶复合剂1500为30mg、脂肪酶AP6为30mg、铝酸镁210mg、莨菪浸膏30mg、莪术粉18mg、甘草粉150mg、黄柏粉90mg、龙胆粉60mg;主治胃酸过多、厌食、消化不良及胃痛。
-
起右汤
《便览》卷一:方名:起右汤组成:陈皮、半夏、南星、茯苓、甘草、人参、白术、乌药、羌活、秦艽、桂皮、酒芩、酒柏、防风、白芷。主治:中风,痪右者,气虚痰盛,言语謇涩。加减:肥白人,加熟附子3分;言语难,加菖蒲、桔梗;手足不遂,加威灵仙、续断;血少,加川芎、当归;足肿,加防己;大便燥,常服搜风顺气丸。
-
L-苯丙氨酸解氨酶
L-苯丙氨酸解氨酶缩写PAL。是催化直接脱掉L-苯丙氨酸上的氨而生成反式桂皮酸的酶。是1961年J.Koukol,E.Conn在大麦中发现的。在很多情况下,其反应成为酚类化合物合成的有步骤的速率阶段。在组织中的活性可随外界因素而发生显著变化,用光照,病伤害,植物激素处理等会使活性显著增加。此外也已指出有非活性的酶的存在。
-
宁嗽糖
《济众新编》卷七:组成:百合2两,天门冬1两,桂皮3钱,胡椒3钱,橘皮3钱,桔梗2钱。功效:补虚乏,益气力,润五脏,消痰止嗽;主治:肺气喘嗽,肺痿咳嗽。制备方法:上为细末,糯米1斗造稀糖,同和再熬成软糖。
-
胃宁片
药品说明书:适应症:每片含氢氧化铝0.2g、氧化镁0.15g、颠茄浸膏4.25mg、姜粉25mg、桂皮粉25mg。用于治疗胃酸过多、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用量用法:口服:每次2~4次,饭前或胃痛时服。
-
桂椒锭
处方:橘皮1两5钱,天门冬1两,桂皮5钱,干姜2钱,胡椒2钱,丁香1钱。制法:上为细末,干柿100个(去核),同和捣为泥,作锭用之。功能主治:补脾开胃,消滞温中,解酒毒。主痰喘嗽,胸腹冷痛。摘录:《济众新编》卷七
-
桂粟饮
处方:粟米1升(水沉净洗,炒极热),桂皮(去粗皮)5钱。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解烦热,止渴,止泻,实大肠,止霍乱。主用法用量:每服1合,温蜜水调下。摘录:《济众新编》卷七
-
香面叶
拼音名:XiānɡMi nY 别名:黄脉山胡椒、毛叶三条筋、香油树、假桂皮来源:樟科香面叶Linderacaudata(Wall.生境分布:云南。性味:微甘、辛,温。功能主治:止血生肌,理气止痛。主治跌打损伤,外伤出血,胸痛,咳嗽。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撒布患处。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浙樟
别名:桂皮来源:樟科浙樟CinnamomumchekiangensisNakai,以树皮、根入药。生境分布:浙江、江西、湖南。性味:辛,温。功能主治:祛寒镇痛,行气健胃。主治腹痛,风湿痛,创伤出血。外用根皮研细末外敷伤处。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青云生肌膏
《济众新编》卷五:方名:青云生肌膏组成:水银1钱,桂皮(烧存性)1钱,朱砂3分,黄蜡1两,松香1两,真油1合半。功效:去恶疮。制备方法:上同煎成膏。
-
甜醋
甜醋(Sweetenedblackvinegar)以广东的八珍甜醋最为著名,原料与熏醋相同,先制成熏坯,再以熏坯和白坯各半,并加入花椒、八角、桂皮、草果和片糖,再熬制而成。酸味醇和,香甜可口,兼有补益作用。
-
五香粉
主要原辅料有八角、桂皮、花椒、小茴香、姜及芜荽子、甘草、橘皮等。它香味浓郁,有辛辣味、还有些许甜味。优质五香粉色泽呈褐红或棕黄色,辛辣味浓,粉末细而均匀,无杂质,无霉变。5克五香粉的营养价值:五香粉汇集了各种原料的优点,气味芳香,具辛温之性,有健脾温中、消炎利尿等功效,对提高机体抵抗力有一定帮助。
-
川式蒜泥汁
川式蒜泥汁的味道:蒜香味川式蒜泥汁的特色:蒜香清爽,咸鲜微辣。川式蒜泥汁的制作:主料:酱油40克,冰糖15克、花椒3克、桂皮2克、甘草2克,蒜泥30克,红油辣椒40克,味精4克,香油5克,葱花5克。川式蒜泥汁的做法:将上等酱油40克加入冰糖15克、花椒3克、桂皮2克、甘草2克,浸泡1个月,去掉杂质;
-
保活丸
《痘疹仁端录》卷三处方猪苓5钱,泽泻5钱,白术5钱,茯苓5钱,山楂5钱,香附5钱,陈皮5钱,青皮5钱,益智5钱,草果仁5钱,小茴香5钱,神曲5钱,桂皮4钱,木香4钱,藿香4钱,甘松4钱。制法上以蜜1两,生姜汁1钟,炼熟为丸,如龙眼大。功能主治温中益气。主呕吐泄泻,腹痛。泻多,米饮送下;腹痛,陈皮汤送下。
-
百和香
处方:沉水香5两,甲香2两,丁子香2两,鸡骨香2两,兜娄婆香2两,熏陆香2两,白檀香2两,熟捷香2两,炭末2两,零陵香1两,藿香1两,青桂皮1两,白渐香(柴也)1两,青木香1两,甘松香1两,雀头香半两,苏合香半两,安息香半两,麝香半两,燕香半两。功能主治:令身体香。
-
调中人参丸
处方:人参1分,青木香1分,桂皮(去粗皮)1分,羌活(去芦头)1分,大麻仁1分,酸枣仁(去皮)1分。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咽喉中痒,咳嗽,状如伤寒。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后生姜汤送下,日2次。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二四
-
桂皮散
处方:桂皮(炙)1两,栝楼根(锉)3分,白茯苓(去黑皮)3分,人参半两。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小儿下痢,兼渴不止。用法用量:每服半钱,粟米饮调下,徐徐服。摘录:《普济方》卷三九八
-
参耆麻桂红蓝汤
处方:人参3钱,甘草1钱,黄耆3钱,桂皮1钱,丹皮1钱,红花1钱,升麻1钱。功能主治:痘症,肿消眼闭者。用法用量:流水煎半杯,温服。摘录:《四圣悬枢》卷三
-
活血红花汤
处方:红花、苏木、山栀、黄柏、黄芩、桂皮、芍药、川芎、白芷、桃仁、甘草、当归、乳香、没药。功能主治:棒疮。用法用量:用酒2大钟煎熟,次入童便1钟,再煎数沸,次入乳、没,1滚就起,服之。摘录:《外科启玄》卷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