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工冬眠
概述:使用氯丙嗪、异丙嗪、哌替啶组成的合剂,配合物理降温,使机体进入人工冬眠状态,此时机体对各种病理刺激的反应减弱,各组织特别是脑组织对缺氧的耐受力增强,使在病理状况下造成异常收缩的小动脉得以扩张,增进区域性血流灌注,改善微循环。实施方法:轻症可每6-8h肌内注射1个剂量。脉率同治疗前水平或稍快;
-
施必林
停药6个月后,仍可从尿中检出氯丙嗪代谢物。三氟丙嗪的不良反应:主要是锥体外系反应,其他有困倦、体位性低血压、口干、视力模糊。药物相互作用:胃内容物或与抗胆碱药(如苯海索)同服时,可影响其吸收。人工冬眠时,与哌替啶、异丙嗪配成冬眠合剂用于创伤性休克、中毒性休克、烧伤、高烧及甲状腺危象的辅助治疗。
-
氟丙嗪
停药6个月后,仍可从尿中检出氯丙嗪代谢物。三氟丙嗪的不良反应:主要是锥体外系反应,其他有困倦、体位性低血压、口干、视力模糊。药物相互作用:胃内容物或与抗胆碱药(如苯海索)同服时,可影响其吸收。人工冬眠时,与哌替啶、异丙嗪配成冬眠合剂用于创伤性休克、中毒性休克、烧伤、高烧及甲状腺危象的辅助治疗。
-
三氟丙嗪
停药6个月后,仍可从尿中检出氯丙嗪代谢物。三氟丙嗪的不良反应:主要是锥体外系反应,其他有困倦、体位性低血压、口干、视力模糊。药物相互作用:胃内容物或与抗胆碱药(如苯海索)同服时,可影响其吸收。人工冬眠时,与哌替啶、异丙嗪配成冬眠合剂用于创伤性休克、中毒性休克、烧伤、高烧及甲状腺危象的辅助治疗。
-
人工冬眠疗法
概述:使用氯丙嗪、异丙嗪、哌替啶组成的合剂,配合物理降温,使机体进入人工冬眠状态,此时机体对各种病理刺激的反应减弱,各组织特别是脑组织对缺氧的耐受力增强,使在病理状况下造成异常收缩的小动脉得以扩张,增进区域性血流灌注,改善微循环。实施方法:轻症可每6-8h肌内注射1个剂量。脉率同治疗前水平或稍快;
-
麦啶
约40%与血浆蛋白结合。5.与氯丙嗪、异丙嗪等合用进行人工冬眠。静脉注射后可出现外周血管扩张、血压下降。3h皮下或肌内注射1次。临床表现:1.治疗量的不良反应有眩晕、出汗、恶心、呕吐、口干、心动过速、体位性低血压。治疗:哌替啶中毒的治疗要点为:1.可用纳洛酮和巴比妥类药物分别对抗由哌替啶引起的呼吸抑制和惊厥。
-
唛啶
约40%与血浆蛋白结合。5.与氯丙嗪、异丙嗪等合用进行人工冬眠。静脉注射后可出现外周血管扩张、血压下降。3h皮下或肌内注射1次。临床表现:1.治疗量的不良反应有眩晕、出汗、恶心、呕吐、口干、心动过速、体位性低血压。治疗:哌替啶中毒的治疗要点为:1.可用纳洛酮和巴比妥类药物分别对抗由哌替啶引起的呼吸抑制和惊厥。
-
吡利啶
约40%与血浆蛋白结合。5.与氯丙嗪、异丙嗪等合用进行人工冬眠。静脉注射后可出现外周血管扩张、血压下降。3h皮下或肌内注射1次。临床表现:1.治疗量的不良反应有眩晕、出汗、恶心、呕吐、口干、心动过速、体位性低血压。治疗:哌替啶中毒的治疗要点为:1.可用纳洛酮和巴比妥类药物分别对抗由哌替啶引起的呼吸抑制和惊厥。
-
利多尔
约40%与血浆蛋白结合。5.与氯丙嗪、异丙嗪等合用进行人工冬眠。静脉注射后可出现外周血管扩张、血压下降。3h皮下或肌内注射1次。临床表现:1.治疗量的不良反应有眩晕、出汗、恶心、呕吐、口干、心动过速、体位性低血压。治疗:哌替啶中毒的治疗要点为:1.可用纳洛酮和巴比妥类药物分别对抗由哌替啶引起的呼吸抑制和惊厥。
-
美吡利啶
约40%与血浆蛋白结合。5.与氯丙嗪、异丙嗪等合用进行人工冬眠。静脉注射后可出现外周血管扩张、血压下降。3h皮下或肌内注射1次。临床表现:1.治疗量的不良反应有眩晕、出汗、恶心、呕吐、口干、心动过速、体位性低血压。治疗:哌替啶中毒的治疗要点为:1.可用纳洛酮和巴比妥类药物分别对抗由哌替啶引起的呼吸抑制和惊厥。
-
度冷丁
约40%与血浆蛋白结合。5.与氯丙嗪、异丙嗪等合用进行人工冬眠。静脉注射后可出现外周血管扩张、血压下降。3h皮下或肌内注射1次。临床表现:1.治疗量的不良反应有眩晕、出汗、恶心、呕吐、口干、心动过速、体位性低血压。治疗:哌替啶中毒的治疗要点为:1.可用纳洛酮和巴比妥类药物分别对抗由哌替啶引起的呼吸抑制和惊厥。
-
地美露
约40%与血浆蛋白结合。5.与氯丙嗪、异丙嗪等合用进行人工冬眠。静脉注射后可出现外周血管扩张、血压下降。3h皮下或肌内注射1次。临床表现:1.治疗量的不良反应有眩晕、出汗、恶心、呕吐、口干、心动过速、体位性低血压。治疗:哌替啶中毒的治疗要点为:1.可用纳洛酮和巴比妥类药物分别对抗由哌替啶引起的呼吸抑制和惊厥。
-
杜冷丁
约40%与血浆蛋白结合。5.与氯丙嗪、异丙嗪等合用进行人工冬眠。静脉注射后可出现外周血管扩张、血压下降。3h皮下或肌内注射1次。临床表现:1.治疗量的不良反应有眩晕、出汗、恶心、呕吐、口干、心动过速、体位性低血压。治疗:哌替啶中毒的治疗要点为:1.可用纳洛酮和巴比妥类药物分别对抗由哌替啶引起的呼吸抑制和惊厥。
-
溴苯丙啶
约40%与血浆蛋白结合。5.与氯丙嗪、异丙嗪等合用进行人工冬眠。静脉注射后可出现外周血管扩张、血压下降。3h皮下或肌内注射1次。临床表现:1.治疗量的不良反应有眩晕、出汗、恶心、呕吐、口干、心动过速、体位性低血压。治疗:哌替啶中毒的治疗要点为:1.可用纳洛酮和巴比妥类药物分别对抗由哌替啶引起的呼吸抑制和惊厥。
-
DEM
约40%与血浆蛋白结合。5.与氯丙嗪、异丙嗪等合用进行人工冬眠。静脉注射后可出现外周血管扩张、血压下降。3h皮下或肌内注射1次。临床表现:1.治疗量的不良反应有眩晕、出汗、恶心、呕吐、口干、心动过速、体位性低血压。治疗:哌替啶中毒的治疗要点为:1.可用纳洛酮和巴比妥类药物分别对抗由哌替啶引起的呼吸抑制和惊厥。
-
哌啶
实验室监测方法:气相色谱法,参照《分析化学手册》(第四分册,色谱分析),化学工业出版社环境标准:前苏联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0.2mg/m3[皮]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5.不宜与异丙嗪多次合用,否则可致呼吸抑制,引起休克等不良反应。
-
唛啶利多尔
药品说明书:别名:地美露;唛啶,美吡利啶,利多尔,吡利啶,唛啶利多尔外文名:Pethidine,Alodan,Dolantin,Demerol,Lydol,Mepadin,Meperidine适应症:1.各种剧痛的止痛,如创伤、烧伤、烫伤、术后疼痛等。5.与氯丙嗪、异丙嗪等合用进行人工冬眠。2.不良反应有头昏、头痛、出汗、口干、恶心、呕吐等。
-
阻断
阻断block一般含有阻遏的意思。在临床上多指心脏传导阻滞。感觉神经传导通路的阻断被应用于外科手术时的无痛法(传递阻断法),而植物性神经系统的阻断被应用于植物性神经症的治疗和人工冬眠术中。关于在突触出现阻断的机制已试图从递质释放的阻断、原生质膜对离子通透性的变化、对递质的颉颃作用等方面进行解释。
-
乙酰昔马嗪
乙酰丙嗪说明书:药品名称:乙酰丙嗪英文名称:Acepromazine别名:乙酰昔马嗪;乙酰普马嗪;Acetylpromazine分类:神经系统药物抗精神、抗抑郁、抗焦虑症药物吩噻嗪类药剂型:10mg。注射剂:20mg/2ml。乙酰丙嗪的药理作用:基本与氯丙嗪相似,抗精神病作用比氯丙嗪弱。与异丙嗪、哌替啶并用作为人工冬眠药。
-
乙酰丙嗪
乙酰丙嗪说明书:药品名称:乙酰丙嗪英文名称:Acepromazine别名:乙酰昔马嗪;乙酰普马嗪;Acetylpromazine分类:神经系统药物抗精神、抗抑郁、抗焦虑症药物吩噻嗪类药剂型:10mg。注射剂:20mg/2ml。乙酰丙嗪的药理作用:基本与氯丙嗪相似,抗精神病作用比氯丙嗪弱。与异丙嗪、哌替啶并用作为人工冬眠药。
-
乙酰普马嗪
乙酰丙嗪说明书:药品名称:乙酰丙嗪英文名称:Acepromazine别名:乙酰昔马嗪;乙酰普马嗪;Acetylpromazine分类:神经系统药物抗精神、抗抑郁、抗焦虑症药物吩噻嗪类药剂型:10mg。注射剂:20mg/2ml。乙酰丙嗪的药理作用:基本与氯丙嗪相似,抗精神病作用比氯丙嗪弱。与异丙嗪、哌替啶并用作为人工冬眠药。
-
非那刚
药品说明书:别名:非那刚;盐酸普鲁米近,盐酸异丙嗪,普鲁米近,异丙嗪外文名:Promethazine适应症:1.用于各种过敏症(如哮喘、荨麻疹等)、孕期呕吐、乘船等引起的眩晕。不良反应:不良反应有困倦、思睡、口干,偶有胃肠刺激症状、皮炎。此时可用安定静注,忌用中枢兴奋药。药物相互作用:避免与度冷丁、阿托品多次合用。
-
沈渔邨
沈渔邨,女,1924年2月出生,汉族,浙江省杭州市人,195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院医学系,精神病学家、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1997年11月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卫生部精神卫生咨询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医学科学评议组成员,《中华精神科杂志》总编辑。九十年代是北京医科大学首批8位名医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