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狂症
狂症有如下三证:①肝火挟痰:苔黄腻,脉弦大滑数。治以清肝泻火,宁心涤痰。可选用生铁落饮或龙胆泻肝汤加减。可选用礞石滚痰丸、大承气汤或当归龙荟丸加减。③火盛伤阴:舌质红,脉细数。证见狂病日久,时而反复,形体消瘦,唇干舌躁。治以滋阴降火,安神定志。可选用大补阴丸或二阴煎合定志丸加减。
-
唇上端
兑端穴在督脉的位置兑端穴在上唇部的位置兑端穴在上唇部的位置兑端穴在上唇部的位置(骨骼)兑端穴在上唇部的位置(肌肉)唇上端穴的取法:正坐仰靠,于人中沟下端之红唇与皮肤移行处取穴。兑端穴主要用于口唇及神志疾患等:如口噤鼓颔、口唇动、口疮、口臭、齿龈肿痛、消渴、鼻炎、晕厥、癫疾、狂症、癔病及遗尿等。
-
生铁落饮
功在除烦下气。主治狂证,痰火热狂,风气发涌所生白沫潮痰。《医略六书》卷二十二方之生铁落饮:组成:生铁落1斤(砧上铁花,入水2斗,煮至1斗),生石膏5钱,生地黄1两,羚羊角钱半,青防风钱半,白茯神2钱(去木),白龙齿3钱(煅),黑元参3钱,真金箔1帖。用法用量:入铁落饮中煮至2升,去滓,冲竹沥1升,分温3服。
-
精神科中医中药治疗常规
名称:精神科中医中药治疗常规适应证:精神科中医中药治疗常规适用于各种精神病及神经症。治以清肝泻火,宁心涤痰。(2)根据病情选用下述穴位:主穴翳风、听宫、耳门、听会、头颞、安眠、百会、印堂、定神。配穴:四肢穴、内关、合谷、劳宫、中渚、神门、手三里、涌泉、太冲、照海、三阴交、丰隆、足三里、阴陵泉。
-
失心丸
《续名家方选》:组成:郁金5钱,大黄5钱,黄连1钱,干漆1钱。主治:失心癫、痫、狂症。制备方法:上为细末,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
降龙丹
处方:黑铅1两(熔开,投水银1两,不住手炒,炒至成粉为度),朱砂5钱,蛇含石5钱(火内煅过),金箔500片,银箔500片。
-
桂苓饮子
处方:桂枝、猪苓、知母、泽泻、黄柏、甘草梢、滑石。功能主治:伤寒初得,邪热结于膀胱之如狂症,无大热,狂言、烦躁不安,精采不与人相当。用法用量:《寿世保元》本方用猪苓二钱,泽泻二钱,桂枝八分,甘草八分,黄柏一钱五分,知母一钱五分,滑石三钱;并有白术一钱五分,山栀三钱。摘录:《鲁府禁方》卷一
-
盐酸哌甲酯片
盐酸哌甲酯片药典标准:品名:中文名:盐酸哌甲酯片汉语拼音:YansuanPaijiazhiPian英文名:MethylphenidateHydrochlorideTablets含量或效价规定:本品含盐酸哌甲酯(C14H19NO2·HCl)应为标示量的90.0%~检查:应符合片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2010年版药典二部附录ⅠA)。类别:精神兴奋药。
-
龙脑安神丸
中药部颁标准:拼音名:LongnaoAnshenWan标准编号:WS3-B-0524-91处方:人参40g麦冬40g胆南星40g地骨皮40g甘草40g郁金60g钩藤60g全蝎40g茯苓60g桑白皮20g朱砂4g牛黄10g广角20g麝香2g芒硝4g冰片6g制法:以上十六味,除牛黄、麝香、芒硝、冰片外、朱砂水飞或粉碎成极细粉;男子妇人语涩舌强,日进3服,食后,温凉水化下。
-
一醉散
《朱氏集验方》卷十二:方名:一醉散组成:贝母、香白芷各等分。主治:狂症。主治:小儿急、慢惊风,潮发进退,并十岁儿,风狂胡走,挥扬手足。出汗为效。《普济方》卷二八一:方名:一醉散组成:全蝎14个(瓦上焙干),蝉蜕14个(去头足),地龙14条(去沙),白僵蚕14个(直者),凌霄14个(全者),防风1两,紫菀1两。
-
克雷丕林
德国克雷丕林(Kraepelin,1856—1926)总结了前人成果,并对许多患者进行了长期临床观察,详细描述了早发性痴呆和噪狂症的临床特点、病程和预后,以及妄想痴呆与妄想狂的区别。在他所著的精神病学中,对精神疾病作了系统的分类,为精神病的分类学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
披麻草根
《*辞典》:披麻草根:出处:《云南中草药选》拼音名:PīM CǎoGēn来源:为百合科植物大理藜芦的根。药理作用:云南产披麻草(品种未鉴定)根浸液对鼠皮下注射,有镇痛作用;功能主治:散瘀消肿,镇痛止血,祛痰,开窍。治跌打损伤,骨折,外伤出血,截瘫,癫痫。治狂症,感冒鼻塞,血崩。其形态特点为叶宽1.5~
-
壮骨
壮骨为经穴别名。《经穴纂要》云出《针灸甲乙经》。兑端为经穴名(DuìduānGV27)。穴在口部上唇尖端,故名。正坐仰靠取穴。如口噤鼓颔、口唇动、口疮、口臭、齿龈肿痛、消渴、鼻炎、晕厥、癫疾、狂症、癔病及遗尿等。本穴配合谷、颊车治牙痛;配迎香、合谷治鼻塞;配本神、后溪治癫痫。一般针尖向上斜刺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