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草菇
概述Padi-StrawMushroom(Volvariellavolvacea)草菇为真菌植物门真菌草菇的子实体,属担子菌纲、伞菌目、光柄菇科、苞脚菇属。性寒功能主治清热解暑;草菇还能消食祛热,补脾益气,清暑热,滋阴壮阳,增加乳汁,防止坏血病,促进创伤愈合,护肝健胃,增强人体免疫力,是优良的食药兼用型的营养保健食品。
-
酒龙胆
概述:酒龙胆为龙胆的炮制品,方法为酒炙。龙胆味苦,性寒,归肝、胆经,具有清热燥湿,泻肝胆火的功效,用于湿热黄疸,阴肿阴痒,带下,湿疹瘙痒,肝火目赤,耳鸣耳聋,胁痛口苦,强中,惊风抽搐。用于肝胆实火所致的头胀头痛,耳鸣耳聋,以及风热目赤肿痛等。龙胆的炮制研究:龙胆和三花龙胆含龙胆苦苷等成分。
-
坚龙胆
概述:坚龙胆为中药名,是中药龙胆的一种。萼裂片不整齐,2枚大,倒卵状长圆形,基部狭缩成爪;用于肝胆实火所致的头胀头痛,耳鸣耳聋,以及风热目赤肿痛等。龙胆味苦,性寒,归肝、胆经,具有清热燥湿,泻肝胆火的功效,用于湿热黄疸,阴肿阴痒,带下,湿疹瘙痒,肝火目赤,耳鸣耳聋,胁痛口苦,强中,惊风抽搐。
-
制玳瑁
玳瑁味甘,性寒,归心、肝经,具有清热解毒、镇惊平肝的功能。玳瑁的性味归经:《中药炮制学》:玳瑁味甘,性寒。《本草汇言》:入手少阴、足厥阴经。如治急风中恶、神志不清、四肢厥冷的玳瑁丸(《太平圣惠方》);滑石粉炒玳瑁的炮制作用:玳瑁多生用,用于热病神昏,谵语惊狂,斑疹吐衄,惊风抽搐,痈肿疮毒。
-
滑石粉炒玳瑁
玳瑁味甘,性寒,归心、肝经,具有清热解毒、镇惊平肝的功能。玳瑁的性味归经:《中药炮制学》:玳瑁味甘,性寒。《本草汇言》:入手少阴、足厥阴经。如治急风中恶、神志不清、四肢厥冷的玳瑁丸(《太平圣惠方》);滑石粉炒玳瑁的炮制作用:玳瑁多生用,用于热病神昏,谵语惊狂,斑疹吐衄,惊风抽搐,痈肿疮毒。
-
玳瑁
颈角板短宽;玳瑁的性味归经:《中药炮制学》:玳瑁味甘,性寒。(《中华本草》)玳瑁组方精选:治急风及中恶,不识人,面青,四肢逆冷:生玳瑁五两(捣罗为末),安息香五两(用酒煮似糊,用绢滤去滓),朱砂二两(细研,水飞过),雄黄半两(细研),琥珀一两(细研),麝香一两(细研),龙脑一钱(细研)。
-
瑇瑁
颈角板短宽;玳瑁的性味归经:《中药炮制学》:玳瑁味甘,性寒。(《中华本草》)玳瑁组方精选:治急风及中恶,不识人,面青,四肢逆冷:生玳瑁五两(捣罗为末),安息香五两(用酒煮似糊,用绢滤去滓),朱砂二两(细研,水飞过),雄黄半两(细研),琥珀一两(细研),麝香一两(细研),龙脑一钱(细研)。
-
瑇蝐
颈角板短宽;玳瑁的性味归经:《中药炮制学》:玳瑁味甘,性寒。(《中华本草》)玳瑁组方精选:治急风及中恶,不识人,面青,四肢逆冷:生玳瑁五两(捣罗为末),安息香五两(用酒煮似糊,用绢滤去滓),朱砂二两(细研,水飞过),雄黄半两(细研),琥珀一两(细研),麝香一两(细研),龙脑一钱(细研)。
-
瑇瑁甲
颈角板短宽;玳瑁的性味归经:《中药炮制学》:玳瑁味甘,性寒。(《中华本草》)玳瑁组方精选:治急风及中恶,不识人,面青,四肢逆冷:生玳瑁五两(捣罗为末),安息香五两(用酒煮似糊,用绢滤去滓),朱砂二两(细研,水飞过),雄黄半两(细研),琥珀一两(细研),麝香一两(细研),龙脑一钱(细研)。
-
明玳瑁
颈角板短宽;玳瑁的性味归经:《中药炮制学》:玳瑁味甘,性寒。(《中华本草》)玳瑁组方精选:治急风及中恶,不识人,面青,四肢逆冷:生玳瑁五两(捣罗为末),安息香五两(用酒煮似糊,用绢滤去滓),朱砂二两(细研,水飞过),雄黄半两(细研),琥珀一两(细研),麝香一两(细研),龙脑一钱(细研)。
-
文甲
颈角板短宽;玳瑁的性味归经:《中药炮制学》:玳瑁味甘,性寒。(《中华本草》)玳瑁组方精选:治急风及中恶,不识人,面青,四肢逆冷:生玳瑁五两(捣罗为末),安息香五两(用酒煮似糊,用绢滤去滓),朱砂二两(细研,水飞过),雄黄半两(细研),琥珀一两(细研),麝香一两(细研),龙脑一钱(细研)。
-
金银忍冬
[XylosteummaackiiRupr.]采收和储藏:5-6月采花,夏、秋季采茎叶,鲜用或切段晒干。本植物的花(北金银花)的抗菌作用也较强,对绿脓植菌、4种痢疾植菌、大肠杆菌、枯草杆菌、伤寒和鼠伤寒杆菌、金黄色和白色葡萄球菌、甲型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和八叠球菌的抑制作用与正品金银花相似[2]。有清热解毒的功能。
-
水曲柳
树皮厚,灰褐色,纵裂。小叶7-11枚,纸质,长圆形至卵状长圆形,长5-20cm,宽2-5cm,先端渐尖或尾尖,基部楔形至钝圆,稍歪斜,叶缘具细锯齿,上面无毛或疏被白色硬毛,下面沿脉被黄色曲柔毛,至少在中脉基部簇生密集的曲柔毛。主湿热泻痢;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树皮:味苦,性寒。有清热燥湿,清肝明目的功能。
-
海粉
《全国中草药汇编》:海粉:拼音名:HǎiFěn别名:海兔粉、蓝斑背肛海兔来源:软体动物门腹足纲海兔科海兔Notarchus(Bursatella)leachiicirrosusStimpson[N.注意:1.《本经逢原》:“性寒滑,脾虚人勿食。”(《慈航活人书》)各家论述:1.《医学入门》:治肺燥郁胀咳喘,热痰能降,湿痰能燥,块痰能软,顽痰能消。
-
虾蟆
一作夺命穴别名。眼大而突出,眼间距窄,两眼之间有横斑;治痈肿,热疖,口疮,瘰疬,泻痢,疳积。(《纲目》)②治湿瘑:干虾蟆一个,烧灰,细研为末,以猪脂调,涂敷疮上,日三、五度。(《外台秘要》)各家论述:《本草衍义补遗》:"虾蟆味甘性寒,南人多食之,《本草》明言可食,不患热病,由是病人煮食之矣。
-
芦笋
概述:芦笋芦笋为中药名,出《本草图经》。性味归经:芦笋味甘,性寒。芦笋的营养成分:芦笋营养丰富,每500克含蛋白质7克、脂肪0.5克、碳水化合物76.5克、粗纤维10克、硫胺素0.05毫克、核黄素0.2毫克、维生素C20毫克、维生素E26.5毫克、尼克酸2毫克,还含有钙、磷、铁等十几种矿物质和谷氨酸、天冬氨酸等17种氨基酸。
-
香蕉
2.香蕉性寒能清肠热,味甘能润肠通便,可治疗热病烦渴等症;花乳白色或略带浅紫色,离生花被片近圆形,全线,先端有锥状急尖,合生花被片的中间二侧生小裂片,长约为中央裂片的1/2。2.原产我国南部。对强制性不动所诱发的大鼠胃溃疡也有保护作用,但对强的松诱发者则无效。3.《本草求原》:止渴润肺解酒,清脾滑肠;
-
桑椹
性味归经:桑椹味甘、酸,性寒;桑椹的功效与主治:桑椹具有滋补肝肾,养血祛风,生津润肠的功效,治眩晕,失眠,耳聋,目昏,消渴,便秘,瘰疬、肠燥便秘。5.桑椹主入肝肾,善滋阴养血、生津润燥,适于肝肾阴血不足及津亏消渴,肠燥等症;用于肝肾阴虚,眩晕耳鸣,心悸失眠,须发早白,津伤口渴,内热消渴,肠燥便秘。
-
青叶胆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性味归经:青叶胆味苦,性寒。青叶胆的化学成分:云南当药含油橄榄酸、氧蒽酮的羟基和甲氧基衍生物及其苷类,还含有具生理作用的内酯碳苷类和黄酮酸苷类。雄蕊4,着生于花冠基部,花丝扁平,花药蓝色;性状:本品长15~花冠4,深裂,黄色,裂片卵状披针形,内侧基部具2腺窝;
-
龙胆
龙胆味苦,性寒,归肝、胆经,具有清热燥湿,泻肝胆火的功效,用于湿热黄疸,阴肿阴痒,带下,湿疹瘙痒,肝火目赤,耳鸣耳聋,胁痛口苦,强中,惊风抽搐。《中华本草》:三花龙胆与上龙胆和条叶龙胆不同点在于:中上部叶近革质,线状披针形至线形,基部圆形。薄壁细胞中不含草酸钙结晶。《中药大辞典》:内服:煎汤,1~
-
葛仙米
葛仙米的别名天仙菜、珍珠菜、水木耳、天仙米、水耳子、田木耳《全国中草药汇编》:葛仙米拼音名GěXiānMǐ别名地软、地木耳、地耳来源藻类蓝藻纲念珠藻科念珠藻属植物念珠藻NostoccommuneVauch.,以全植物入药。性寒不宜多食。葛仙米的食疗功效葛仙米性味甘、淡、寒,有清热明目作用,能治目赤红肿、夜盲症、烫伤。
-
夜明砂
性味归经:夜明砂味辛,性寒;(2)据文献记载,前人用本品治雀目及内外障翳,常将本品研末,纳入猪肝内,煮食饮汁。2.大管鼻蝠,体形小。翼膜宽从趾基起。多为小群栖居。散瘀消积。各家论述:1.《本草纲目》:夜明砂及蝙蝠皆厥阴肝经血分药也,能活血消积,故所治目翳盲障,疟疾疳惊,淋带,瘰疬,痈肿,皆厥阴之病也。
-
绿豆
用于暑热烦渴,疮毒痈肿等症。小叶3,叶片阔卵形至菱状卵形,侧生小叶偏斜,长6-10cm,宽2.5-7.5cm,先端渐尖,基部圆形、楔形或截形,两面疏被长硬毛;或生研绞汁。已发起,蜜水调敷。3.《本草求真》:绿豆味甘性寒,据书备极称善,有言能厚肠胃、润皮肤、和五脏及资脾胃,按此虽用参、芪、归、术,不是过也。
-
木耳菜
70克木耳菜的营养成分:木耳莱营养丰富,每500克含蛋白质8.3克、脂肪1克、碳水化合物15.2克、粗纤维3.4克、钙1005毫克、磷142毫克、铁10.8毫克、胡萝卜素22,3毫克、硫胺素0.39毫克、核黄素0.64毫克、尼克酸4.9毫克、维生素C500毫克。2.孕妇及脾胃虚寒者慎食木耳菜。木耳菜味甘、酸、性寒,归心、肝、脾、大肠、小肠经;
-
更衣丸
《先醒斋医学广笔记》卷一:更衣丸:别名:朱砂芦荟丸(《医略六书》卷十八)。备注:方中芦荟苦寒,泻下通便,兼清肝火,朱砂甘寒生津,宁心安神。因芦荟气味秽恶,故用好酒少许以辟秽和胃。各家论述:芦荟,木之脂也,味苦性寒,阳明、厥阴药也,专能泄热降火,润燥通肠,而以麦冬之寒滑多脂者助之,其便有不立通者乎?
-
茄瓜
2.防治胃癌:茄子含有龙葵碱,能抑制消化系统肿瘤的增殖,对于防治胃癌有一定效果。茄子的食疗功效:茄子性寒、味甘,无毒,具有去血瘀、消肿止痛、祛风通络、止血等功效。用于热毒痈疮、皮肤溃疡、口舌生疮、痔疮下血、便血、衄血等症。100厘米,基部木质化,上部分枝,绿色或紫色,无刺或有疏刺,全体被星状柔毛。
-
昆仑瓜
2.防治胃癌:茄子含有龙葵碱,能抑制消化系统肿瘤的增殖,对于防治胃癌有一定效果。茄子的食疗功效:茄子性寒、味甘,无毒,具有去血瘀、消肿止痛、祛风通络、止血等功效。用于热毒痈疮、皮肤溃疡、口舌生疮、痔疮下血、便血、衄血等症。100厘米,基部木质化,上部分枝,绿色或紫色,无刺或有疏刺,全体被星状柔毛。
-
草鳖甲
2.防治胃癌:茄子含有龙葵碱,能抑制消化系统肿瘤的增殖,对于防治胃癌有一定效果。茄子的食疗功效:茄子性寒、味甘,无毒,具有去血瘀、消肿止痛、祛风通络、止血等功效。用于热毒痈疮、皮肤溃疡、口舌生疮、痔疮下血、便血、衄血等症。100厘米,基部木质化,上部分枝,绿色或紫色,无刺或有疏刺,全体被星状柔毛。
-
酪酥
2.防治胃癌:茄子含有龙葵碱,能抑制消化系统肿瘤的增殖,对于防治胃癌有一定效果。茄子的食疗功效:茄子性寒、味甘,无毒,具有去血瘀、消肿止痛、祛风通络、止血等功效。用于热毒痈疮、皮肤溃疡、口舌生疮、痔疮下血、便血、衄血等症。100厘米,基部木质化,上部分枝,绿色或紫色,无刺或有疏刺,全体被星状柔毛。
-
矮瓜
2.防治胃癌:茄子含有龙葵碱,能抑制消化系统肿瘤的增殖,对于防治胃癌有一定效果。茄子的食疗功效:茄子性寒、味甘,无毒,具有去血瘀、消肿止痛、祛风通络、止血等功效。用于热毒痈疮、皮肤溃疡、口舌生疮、痔疮下血、便血、衄血等症。100厘米,基部木质化,上部分枝,绿色或紫色,无刺或有疏刺,全体被星状柔毛。
-
落苏
2.防治胃癌:茄子含有龙葵碱,能抑制消化系统肿瘤的增殖,对于防治胃癌有一定效果。茄子的食疗功效:茄子性寒、味甘,无毒,具有去血瘀、消肿止痛、祛风通络、止血等功效。用于热毒痈疮、皮肤溃疡、口舌生疮、痔疮下血、便血、衄血等症。100厘米,基部木质化,上部分枝,绿色或紫色,无刺或有疏刺,全体被星状柔毛。
-
茄子
2.防治胃癌:茄子含有龙葵碱,能抑制消化系统肿瘤的增殖,对于防治胃癌有一定效果。茄子的食疗功效:茄子性寒、味甘,无毒,具有去血瘀、消肿止痛、祛风通络、止血等功效。用于热毒痈疮、皮肤溃疡、口舌生疮、痔疮下血、便血、衄血等症。100厘米,基部木质化,上部分枝,绿色或紫色,无刺或有疏刺,全体被星状柔毛。
-
姜黄连
概述:姜黄连为黄连的炮制品,方法为姜炙法。黄连味苦,性寒,归心、脾、胃、肝、胆、大肠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用于湿热痞满,呕吐吞酸,泻痢,黄疸,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心悸不宁,血热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痈肿疗疮;因此推论炮制加酒量和加热温度对黄连中生物碱含量及溶出率均有影响。
-
萸黄连
黄连味苦,性寒,归心、脾、胃、肝、胆、大肠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用于湿热痞满,呕吐吞酸,泻痢,黄疸,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心悸不宁,血热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痈肿疗疮;萸黄连舒肝和胃止呕。黄连经酒、姜汁、吴茱萸汁炮制后,主要化学成分小檗碱、巴马汀、药根碱含量均无明显变化。
-
酒黄连
黄连味苦,性寒,归心、脾、胃、肝、胆、大肠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用于湿热痞满,呕吐吞酸,泻痢,黄疸,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心悸不宁,血热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痈肿疗疮;酒黄连善清上焦火热。黄连经酒、姜汁、吴茱萸汁炮制后,主要化学成分小檗碱、巴马汀、药根碱含量均无明显变化。
-
吴萸连
黄连味苦,性寒,归心、脾、胃、肝、胆、大肠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用于湿热痞满,呕吐吞酸,泻痢,黄疸,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心悸不宁,血热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痈肿疗疮;萸黄连舒肝和胃止呕。黄连经酒、姜汁、吴茱萸汁炮制后,主要化学成分小檗碱、巴马汀、药根碱含量均无明显变化。
-
桑白皮
桑白皮治小儿鹅口疮:鲜根皮捣汁涂敷。桑白皮为眼科常用利水渗湿药,具有泻肺平喘,利尿消肿的功效:(1)用于肺经郁热所致金疳、火疳,常与地骨皮配伍,如泻白散。薄壁细胞含淀粉粒,有的细胞含草酸钙方晶。但大鼠口服则无效。而正丁醇提取物或水提取物给小鼠灌胃或腹腔注射10g/kg,或静脉注射5g/kg均未引起死亡。
-
美人蕉根
《*辞典》:美人蕉根:出处:《南宁市药物志》拼音名:MěiR nJiāoGēn别名:观音姜(《南宁市药物志》),小芭蕉头(《四川中药志》)。单叶互生,叶大,具有鞘的叶柄;花冠通常红色,管长约1厘米,裂片3,披针形,长约3厘米;①《生草药性备要》:退热毒,敷大疮,又利小水。②治红崩,白带,虚火牙痛:小芭蕉头、糯米。
-
急性细菌性痢疾的眼部表现
疾病别名菌痢疾病分类眼科疾病概述急性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由志贺菌属又称痢疾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性疾病。中毒性痢疾可出现视网膜动脉痉挛、视网膜水肿,少数有结膜炎、虹膜睫状体炎或视神经炎。2、忌粗纤维、胀气食物。如煎、炸及腌、熏的大块鱼肉,对肠壁有直接刺激,使肠壁损伤加剧;5、忌性寒滑肠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