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百棒
3.三对节。化学成分:根含白屈菜红碱、二氢白屈菜红碱、茵芋碱、小檗碱等生物碱,还含飞龙掌血内酯(Toddalolactone)、去二羟基飞龙掌血内酯、茴芹香豆素、异茴芹香豆素等香豆精类和橙皮苷等黄酮类。性味:甘,寒,有小毒。别名:三台花、三台红花、三百棒、大常山、大罗伞。3.治跌打损伤,骨折,无名肿毒,以鲜品捣敷;
-
见血飞
芸香科植物飞龙掌血的根或叶·见血飞:见血飞为中药名,出自《分类草药性》,为《植物名实图考》记载的飞龙掌血之别名。化学成分:根含白屈菜红碱、二氢白屈菜红碱、茵芋碱、小檗碱等生物碱,还含飞龙掌血内酯(Toddalolactone)、去二羟基飞龙掌血内酯、茴芹香豆素、异茴芹香豆素等香豆精类和橙皮苷等黄酮类。
-
三台红花
或抱茎三对节C.serratum(L.《*辞典》·三台红花:出处:《云南中草药》拼音名:SānTáiHónɡHuā别名:大罗伞、大常山、山利桐(《广西药植名录》),三百棒、山枇杷(《贵州草药》),火山麻、三台花(《云南中草药》)。药理作用:水提取物有阻断组织胺对豚鼠回肠及气管的收缩作用,但无阻断乙酰胆碱和氯化钡的作用。
-
白背三七
《*辞典》·白背三七:出处:《云南中草药》拼音名:BáiBèiSānQī别名:大肥牛(《广州植物志》),土生地、白仔菜药、散血姜(《广西药植图志》),土田七(《广西中药志》),三百棒、地滚子,大救驾、百步还阳、石三七、树三七(《云南中草药》),大绿叶、接骨丹(《云南中草药选》)。
-
飞龙掌血
三出复叶互生,具柄;性味:辛、微苦,温,有小毒。功能主治:散瘀止血,祛风除湿。飞龙掌血中毒:飞龙掌血又名血见愁、见血飞、三百棒、下山虎、大救驾等,为芸香科藤本植物,含有丁香油醇、白屈菜碱、二氢白屈菜红碱、飞龙掌血内脂、飞龙掌血素等。2.对症治疗:有呼吸困难者,给予呼吸兴奋剂、吸氧,必要时人工呼吸。
-
景天三七根
出处:《中国药植图鉴》拼音名:JǐnɡTiānSānQīGēn别名:生三七、广三七(《南京民间药草》),小种三七,三百棒(《贵州民间方药集》)。来源:为景天科植物景天三七的根,全年可采,但以秋末至次年春初挖取者为佳。生境分布:产于江苏、浙江、贵州等地。性状:根肉质,呈块状;治吐血,衄血,外伤出血,筋骨伤痛。
-
小花花椒
拼音名:XiǎoHuāHuāJiāo别名:刺三百棒、野花椒、见血飞、蛇总管来源:药材基源:为芸香科植物小花花椒的根皮、树皮或果实。叶轴浑圆,腹面略被短柔毛;雄花的雄蕊5,较花瓣长约2倍,花丝线形,花药广椭圆形,药隔顶部有色泽较深的腺点1颗,退化心皮短小;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200m以上的山坡林中较湿润处。
-
神农药酒
其他应符合酒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ⅠM)。功能与主治:祛风散寒,活血化瘀,舒筋活络。用于风寒湿痹,关于肿痛,肌肉劳损。用法与主治:口服,一次25ml,一日2次。注意:孕妇及阴虚火旺者忌服。湖北省药品检验所起草
-
大常山
中药三对节的别名·大常山:大常山为中药名,出自《广西药用植物名录》。性味:苦,凉,有小毒。常山味苦、辛,性寒,有毒,归肺、肝、心经,具有涌吐痰涎,截疟的功效,用于痰饮停聚,胸膈痞塞,疟疾。炒黄或酒炙后可减轻恶心呕吐的副作用,毒性降低,既可单用浸酒或酒煎服以治疟疾,也可配伍以祛痰截疟。
-
三台花
概述:三台花为中药名,出自《云南中草药》,即《文山中草药》记载的三对节之别名。别名:三台花、三台红花、三百棒、大常山、大罗伞。性味:苦,凉,有小毒。功能主治:清热毒,祛风湿,截疟,接骨。本品配胡椒、草果少许,于疟发前一小时煎服。3.治跌打损伤,骨折,无名肿毒,以鲜品捣敷;甘露醇有脱水作用。
-
蛤叶薯
拼音名:HáYèShǔ别名:单边救主、三百棒来源:药材基源:为薯蓣科植物山葛薯的根茎。茎左旋,光滑无毛。单叶互生;花单性,雌雄异株。雄花序穗状或总状,有时分枝,单生,很少2-3个生于叶腋;雄蕊6,着生于花被管基部,花丝长约1.25mm,向外弯曲;蒴果三棱形,每棱翅状近半月形,长1.5-2cm,宽l.0-1.5cm;性味:辛;
-
梧桐根
性味:①《草木便方》:甘,②《重庆草药》:味淡,性平,无毒。治风湿关节疼痛,肠风下血,月经不调,跌打损伤。(《福建民间草药》)②治哮喘:梧桐根五钱至一两。(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③治骨折:梧桐根皮、三百棒、震天雷、大血藤,捣敷或水煎服。⑤治肿毒:梧桐根、水桐根、桂花树根皮、薴麻根。
-
鸭舌鱼鳖
拼音名:YāShéYúBiē别名:苍条鱼鳖、卧龙草、马牙齿、三百棒、石豇豆、回阳生、金扁担、金挖耳、手指背、石菜叶来源:药材基源:为水龙骨科植物石蕨的全草。根茎细长,横生,密被披针形鳞片,长渐尖,基部盾状着生,边缘有细齿。性味:微苦;主肺热咳嗽;咽喉肿痛;目赤羞明;小儿惊风;小便不利;
-
波缘楤木
叶大,二回羽状复叶,长达80cm,每羽片有小叶5-15,基部有1对小叶,叶片卵形至卵状披针形,长5-14cm,宽2.5-6cm,先端长渐尖或尾尖状,基部圆形,侧生小叶基部歪斜,上面学绿色,下面灰白色,两面均无毛,边缘有波状齿;通经止痛;祛风除湿。主跌打损伤;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有活血通经、行瘀止痛的功能。
-
苍条鱼鳖
出处:《浙江中药资源名录》拼音名:CānɡTi oY Biē别名:蚂蝗连天蕨、拟石苇(《广西中兽医药植》),石豇豆(《陕西植药调查》),卧龙草、马牙齿、瓜子草、打不死、三百棒(《湖南药物志》),马黄七、回阳生、连天草、小肺金、小线蕨(《广西药植名录》),鸭舌韦、鸭舌鱼鳖(《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
三对节
性味:苦,凉,有小毒。《全国中草药汇编》·三对节:拼音名:SānDuìJié别名:三台红花、三台花、对节生、大叶土常山来源:为马鞭草赪桐属植物三对节Clerodendronserratum(L.10厘米,基部通常下延,稍抱茎,边缘有疏锯齿,主脉紫色或绿色,背面突起,两面均被短柔毛。3片大形叶状苞片,小苞片倒卵形,常带粉红色;
-
土田七
《广西中药志》·土田七:土田七为中药名,出自《广西中药志》。为《峨眉山药用植物》记载的峨参之别名。治脾虚腹胀,四肢无力,肺虚咳喘,咳嗽咯血,老人尿频,水肿,腰痛,跌打损伤。化学成分:本品含峨参内酯(Anthricin)、异峨参内酯及糖类等。晒干备用。治跌打瘀痛,风湿骨痛,吐血,衄血,月经过多,虫蛇咬伤。
-
小筋骨藤
《*辞典》:小筋骨藤:出处:《云南中草药》拼音名:XiǎoJīnGǔT nɡ别名:小黄鳝藤(《云南中草药》)。单叶对生;生境分布:生于山地树荫下。功能主治:舒筋活络,接骨。(性味以下出《云南中草药》)②治断指:三百棒、缬草状景天各四份,小筋骨藤二分(均用鲜品),切碎,加白酒数滴,捣烂,包敷,每三天换药一次。
-
白三百棒
出处:《云南中草药》拼音名:B iSānBǎiB nɡ别名:红三百棒来源:为堇菜科植物如意草的全草。秋季采集。洗净晒干。原形态:宿根直立草本,高约15厘米。生境分布:生于山间。性味:辛麻,温。功能主治:温经通络,止血接骨。外用治开放性骨折。附方:治外伤出血:白三百棒研末撒布患处。
-
土生地
概述:土生地为中药名,出自《广西药用植物图志》。为《云南中草药》记载的白背三七之别名。别名:三百棒、鸡菜、土生地、土田七来源及产地:菊科植物白子菜Gynuradivaricata(L.)DC.的根或全草。性味:甘,寒,有小毒。功能主治:清热凉血,舒筋散瘀。1.治痈肿,跌打损伤,骨折,创伤出血,水火烫伤。
-
白子菜
拼音名BáiZǐCài别名白背三七、白东枫、玉枇杷、三百棒、厚面皮、鸡菜、大肥牛、白番苋、白红菜、疔拔来源菊科土三七属植物白子菜Gynuradivaricata(L.性味甘、淡,寒。用于支气管肺炎,小儿高热,百日咳,目赤肿痛,风湿关节痛,崩漏;外用治跌打损伤,骨折,外伤出血,乳腺炎,疮疡疔肿,烧烫伤。5钱,水煎或泡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