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睡莲科
有根状茎。叶互生或对生,叶片心形、戟状或盾形,沉水叶(如存在)叉状细裂。雌蕊心皮3~中国植物志27:2所有属Brasenia.......莼属Euryale........芡属Nelumbo........莲属Nuphar.........萍蓬草属Nymphaea.......睡莲属睡莲科的分类睡莲属(Nymphaea)叶柄、叶脉和果实无刺;子房半下位,花多色,昼开夜合,故称睡莲。
-
莲科
莲科(Nelumbonaceae)最初本科被置于广义的睡莲科中,现多数学者赞同独立成科,但置于哪一目意见不一,Judd将其置于山龙眼目(Proteales)。莲(荷花)(NelumbonuciferaGaertn.),具根茎(藕)、叶(荷叶)盾状圆形,心皮埋藏在花托中(莲蓬),种子(莲子)卵形。我国南北各省都有分布和栽培。
-
芡实
气微,味淡。9月,果期7~芡实的炮制:唐代有蒸后晒干,去皮取仁(《食疗本草》)。现在主要的炮制方法有清炒、麸炒等。芡实的功效及主治:芡实具有益肾固精、补脾止泻、祛湿止带的功能。治遗精,滑精,尿频,遗尿,白浊,带下,久泻。性状:本品呈类球形,多为破粒,完整者直径5~总灰分同药材。性味与归经:甘、涩,平。
-
藕节
入肝、肺、胃经。藕节的功效与主治:藕节具有止血,化瘀的功效,治吐血,衄血,咳血,尿血,便血,血痢,崩漏:煎服,炒炭9~藕节药典标准:品名:藕节OujieNELUMBINISRHIZOMATISNODUS来源:本品为睡莲科植物莲NelumbonuciferaGaerth.的干燥根茎节部。浸出物:同药材,不得少于20.0%性味与归经:甘、涩,平。
-
莲花
《*辞典》:莲花:出处:《日华子本草》拼音名:Li nHuā别名:菡萏(《诗经》),荷花(《毛诗传》),水花(崔豹《古今注》)。化学成份:花含槲皮素、木犀草素、异槲皮甙、木犀草素葡萄糖甙、山柰酚、山柰酚-3-半乳糖葡萄糖甙、山柰酚-3-二葡萄糖甙等多种黄酮类。②《日用本草》:涩精气。⑥《山东中药》:活血祛瘀。
-
荷叶碱
荷叶碱是荷叶中的一种阿朴啡型生物碱,为荷叶中的主要降脂活性成分;以晒干粉碎的荷叶为原料,采用纤维素酶预处理、稀盐酸浸提、超声波辅助提取、氯仿萃取一系列方法提取而成。药理作用中医学认为,荷叶性味苦涩,平,归肝、脾、胃、心经。有清暑利湿、升发清阳、凉血止血等功效。
-
光藕节
概述:光藕节为中药名,出自《江苏省植物药材志》,即《药性论》记载的藕节的别名。来源及产地:睡莲科植物莲NelumbonuciferaGaertn.根茎的节部。性味归经:甘、涩,平。入肝、肺、胃经。功能主治:功在止血,化瘀。主治吐血,衄血,咳血,尿血,便血,血痢,崩漏。化学成分:本品含鞣质、天门冬素及淀粉等。
-
莲须
概述:莲须为中药名,出《本草通玄》。入心、肾经。莲须的功效与主治:莲须具有清心,固肾,涩精,止血的功效,治遗精,滑精,尿频,遗尿,吐血,衄血,血崩,白带。莲须的药理作用:莲须煎剂在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有抑制作用。可见螺纹导管。性味与归经:甘、涩,平。出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
莲子心
性味归经:莲子心味苦,性寒;莲子心的化学成分:莲子心含莲心碱、甲基莲心碱、去甲基衡州乌药碱、荷叶碱、牛角花碱、莲子碱等多种生物碱,又含金丝桃苷及芸香苷等。(2)取本品粉末2g,加甲醇30ml,超声处理3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出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
荷叶
荷叶的功效与主治:荷叶具有解暑清热,升发清阳,散瘀止血的功效:荷叶治中暑,暑湿泄泻,头痛,眩晕,吐血,咯血,衄血,便血,尿血,崩漏:煎服,3~还含枸橼酸、酒石酸、β-谷甾醇、鞣质等。上表皮细胞表面观多角形,外壁乳头状或短绒毛状突起,呈双圆圈状;以乙腈一水一三乙胺冰醋酸(27:70.6:1.6:0.78)为流动相;
-
莼
《*辞典》:莼:出处:《别录》拼音名:Ch n别名:茆((诗经》),屏风(《楚辞》),凫葵(《毛诗传》),虊(《说文》),水葵(陆玑《诗疏》),水芹(《齐民要术》),露葵(《颜氏家训》),丝莼(《唐本草》),马蹄草、缺盆草(《经验良方》),锦带(《纲目》),马粟草(《现代实用中药》)。久食损毛发。
-
莼菜
概述:莼菜为睡莲科植物药菜的嫩茎叶,多年生宿根水生草本植物,鲜美滑嫩,为珍贵蔬菜之一。莼菜的食疗功效:莼菜性寒、味甘,入肝、脾经,有清热利水、消肿解毒、止呕等作用。主治高血压病,泻痢,胃痛,呕吐,反胃,痈疽疔肿,热疖。
-
荷蒂
拼音名:H D 来源:本品为睡莲科植物莲NelumbonuciferaGaertn.的荷叶中央近梗处剪下的叶片。性味:性味苦平。功能主治:和胃安胎,止血止带。可用于胎动不安及崩漏带下等症。有升举之功,又可用于清气下陷之久泻脱肛等症。用法用量:四只至十只,煎服。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莲衣
《*辞典》:莲衣:出处:《药品化义》拼音名:Li nYī别名:莲皮(《本草再新》)来源:为睡莲科植物莲的种皮。性味:①《药品化义》:味涩。②《本草再新》:味苦而涩,性凉,无毒。功能主治:①《药品化义》:能敛,诸天血后,佐参以补脾阴,使统血归经。②《本草再新》:治心胃之浮火,利肠分之湿热。
-
藕
《全国中草药汇编》:藕:拼音名:ǒu来源:本品为睡莲科植物莲NelumbonuciferaGaertn.的根状茎。用于热病烦渴,咯血,衄血,吐血,便血,尿血。性味:甘;生食宜鲜嫩,煮食宜壮老,用砂锅桑柴缓火爆极烂,入炼白蜜收干食之,最补心脾。若阴虚、肝旺、内热、血少及诸失血证,但日熬浓藕汤饮之,久久自愈,不服他药可也。
-
藕蔤
出处:《纲目》拼音名:ǒuM 别名:蔤(《尔雅》),藕丝菜(《纲目》)。来源:为睡莲科植物莲的细瘦根茎。性味:《纲目》:甘,平,无毒。功能主治:①汪颖《食物本草》:解烦毒,下瘀血。摘录:《*辞典》
-
芡实根
《*辞典》:芡实根:出处:《纲目》拼音名:Qi nSh Gēn别名:役菜(《食性本草》)来源:为睡莲科植物芡的根。性味:①《纲目》:咸甘,平,无毒。功能主治:治疝气,白浊,白带,无名肿毒。①《食性本草》:主小腹结气痛。②《重庆草药》:补脾益肾。附方:①治偏坠气块:鸡头根切片,煮熟,盐醋食之。
-
芡实茎
《*辞典》:芡实茎:出处:《纲目》拼音名:Qi nSh Jīnɡ别名:花耿(《本草图经》),鸡头菜(《纲目》)。来源:为睡莲科植物芡的花茎。性味:《纲目》:咸甘,平,无毒。功能主治:《纲目》:止烦渴,除虚热,生熟皆宜。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
-
芡实叶
《*辞典》:芡实叶:出处:《纲目》拼音名:Qi nSh Y 别名:鸡头盘(《本草图经》),刺荷叶(《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来源:为睡莲科植物芡实的叶。功能主治:治胞衣不下,吐血。附方:①妇女产后,催衣,止血,亦治吐血:芡实叶一张,烧灰和开水服或兑酒吞下。(《重庆草药》)②治胞衣不下:芡叶、荷叶各五钱,水煎服。
-
睡莲
《*辞典》:睡莲:出处:《纲目拾遗》拼音名:Shu Li n别名:睡莲菜、瑞莲(《岭南杂记》),子午莲(《纲目拾遗》),茈碧花(《植物名实图考》)。雄蕊多数,3~花期夏季。生境分布:生长于池沼湖泊中。药理作用:同属植物白睡莲全植物的水提取物对垂体后叶素所致实验性高血压的犬和兔,有明显的降压作用,而毒性则颇低。
-
生津和胃方
《慈禧光绪医方选议》:组成:大梨3个(捣汁),藕1支(捣汁),荷梗3尺,橘络1钱,甘草8分,生姜3片(捣汁),莲子心10根,元参2钱。功效:清热止咳、生津和胃。莲子心、荷梗、藕均系睡莲科植物,莲之籽、梗、根,具清热解暑,健胃除烦之作用:生姜止呕散寒,孙思邈誉为 呕家圣药;梨能生津润燥;橘可通络化痰。
-
芡实米
2.芡实可以加强小肠吸收功能,提高尿木糖排泄率,增加血清胡萝卜素浓度;2.芡实有较强的收涩作用,便秘、尿赤者及妇女产后皆不宜食。芡实米的食疗功效性平、味甘涩、无毒,人脾、肾经;具有固肾涩精,补脾止泄,利湿健中之功效;主治腰膝痹痛,遗精,淋浊,带下,小便不禁,大便泄泻等病症。
-
子午莲
概述:子午莲为中药名,出自《本草纲目拾遗》,为《本草纲目拾遗》记载的睡莲之别名。别名:瑞莲、子午莲、茈碧花来源及产地:睡莲科植物睡莲NymphaeatetragonaGeorgi的花。我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功能主治:主治小儿急、慢惊风,并可消暑解酲。用法用量:煎服:7~
-
炒莲子肉
炒莲子肉气味甘香,用于脾虚泄泻,肾虚遗精,妇女带下。炒莲子肉的炮制方法:宋代有麸炒香(《圣济总录》)。明代有去心并炒焦黄(《先醒斋广笔记》)。现在主要的炮制方法有清炒等。莲子的性味归经:莲子肉味甘、涩,性平。莲子的功效与主治:莲子肉具有补脾止泻、益肾涩精、养心安神的功能。如启脾丸(《中国药典》)。
-
炒莲子
炒莲子肉气味甘香,用于脾虚泄泻,肾虚遗精,妇女带下。炒莲子肉的炮制方法:宋代有麸炒香(《圣济总录》)。明代有去心并炒焦黄(《先醒斋广笔记》)。现在主要的炮制方法有清炒等。莲子的性味归经:莲子肉味甘、涩,性平。莲子的功效与主治:莲子肉具有补脾止泻、益肾涩精、养心安神的功能。如启脾丸(《中国药典》)。
-
莲房
用于崩漏,尿血,痔疮出血,产后瘀阻,恶露不尽。临床多用莲房炭,制炭后收涩力增强。如本品用甜酒煎服,治胎衣不下(《岭南采药录》);如治疗血崩的莲壳散(《儒门事亲》)、莲房饮方(《温热经纬》);莲房具有消瘀,止血,收敛的功效:莲房治瘀血腹痛,血崩,月经过多,胎漏下血,血淋,尿血,痔疮脱肛:煎服,4.5~
-
莲房炭
概述:莲房炭为莲房的炮制品。莲房炭的炮制方法:炒炭:取净莲房碎块,置炒制容器内,用武火加热,炒至外表焦黑色,内部棕褐色,喷淋少许清水,灭尽火星,取出晾干。用于崩漏,尿血,痔疮出血,产后瘀阻,恶露不尽。多用于胎衣不下、痔疮及产后恶露不绝。如治疗血崩的莲壳散(《儒门事亲》)、莲房饮方(《温热经纬》);
-
荷梗
《全国中草药汇编》:荷梗:拼音名:H Gěnɡ来源:本品为睡莲科植物莲NelumbonuciferaGaertn.的叶柄。主暑湿胸闷不舒;附方:治中暑神昏不语,身热汗微,气喘等证:黄连一钱二分,香薷一钱,扁豆衣三钱,厚朴一钱(姜汁炒),杏仁二钱(去皮、尖,研),陈皮一钱五分,制夏一钱五分,益元散三钱入煎,加荷梗七寸为引。
-
荷花
拼音名:H Huā别名:莲花来源:本品为睡莲科植物莲NelumbonuciferaGaertn.的大花蕾。7月采含苞未放的大花蕾或将开发的花,阴干。性味:苦、甘,温。功能主治:祛湿,止血。用于跌损呕血,天疱疮。外用适量,捣烂敷患处。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荷叶蒂
《*辞典》:荷叶蒂:出处:《本草拾遗》拼音名:H Y D 别名:荷鼻(《本草拾遗》),莲蒂(《岭南采药录》)。对麻醉犬静脉注射5~治血痢,泄泻,妊娠、胎动不安。①《本草拾遗》:主安胎,去恶血,留好血,血痢,煮服之。⑥《四川中药志》:通经,行气,清热。(《普济方》)②治小便出血:荷叶蒂七枚,烧存性,酒调服。
-
龙骨莲
《*辞典》:龙骨莲: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拼音名:L nɡGǔLi n别名:水龙骨、子母莲、野藕来源:为睡莲科植物龙骨莲的根茎。原形态:多年生水生草本。萼片5,花冠状,黄色,广卵形,长约2厘米,宿存;雄蕊多数;种子多数。生境分布:生于池沼、水塘。性味:性凉,味甘微苦。功能主治:治痨伤虚损,有滋补清热之功。
-
萍蓬草
拼音名:P nɡP nɡCǎo来源:睡莲科萍蓬草Nupharpumilum(Timm.)DC.,以根状茎入药。生境分布:黑龙江、吉林、江苏、浙江、江西、广东等省,西至新疆。性味:甘,寒。功能主治:退虚热,除蒸止汗,止咳,止血,祛瘀调经。主治痨热,骨蒸,盗汗,肺结核咳嗽,神经衰弱,月经不调,刀伤。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萍蓬草根
《*辞典》:萍蓬草根:出处:《本草拾遗》拼音名:P nɡP nɡCǎoGēn别名:水栗子(《纲目》)来源:为睡莲科植物萍蓬草的根茎。秋季采收。性味:甘,寒。②《纲目》:甘,寒,无毒。功能主治:补虚,健胃,调经。治病后体弱,消化不良,月经失调。治月经不调,腰腿痛。治体虚衰弱,消化不良,月经不调。
-
萍蓬草子
《*辞典》:萍蓬草子:出处:《纲目》拼音名:P nɡP nɡCǎoZǐ别名:水粟包(《纲目》),萍蓬子(姚可成《食物本草》)。原形态:萍蓬草(《本草拾遗》),又名:水粟(《纲目》),萍蓬莲、黄金莲、水面一盏灯、水萍蓬、矮萍蓬。药理作用:同属植物日本萍蓬草,又名川骨,含脱氧萍蓬草素(碱),有麻痹呼吸中枢的作用。
-
石莲子
《全国中草药汇编》:石莲子:拼音名:Sh Li nZǐ别名:甜石莲、莲实、壳莲子、带皮莲子来源:本品为睡莲科植物莲NelumbonuciferaGaertn.的老熟果实。10月莲子成熟时,割下莲蓬,取出果实晒干;或拾取落入泥中之莲实,洗净晒干。性味:甘、微苦,平。功能主治:健脾止泻。用于慢性痢疾,食欲不振。
-
外胚乳
外胚乳是胚乳的一种。是珠心的一部分于胚囊外面发展起来的养分贮藏组织,具有复核。见于睡莲科,胡椒科,藜科,石竹科,美人蕉科。是内胚乳的反义词。
-
莲属
中文名莲属拼音名lianshu拉丁名Nelumbo中国植物志27:3描述NelumboAdans.莲属,睡莲科,2种,一种产亚洲、大洋洲,另一种产美洲,我国栽培的有莲N.nuciferaGaertn.1种,除花供观赏外,地下茎(莲藕)、种子和嫩叶均供食用及入药。心皮多数(9-17或更多),埋藏于一大而平顶、蜂窝状、海绵质的花托内,每一心皮顶有一孔;
-
睡莲属
根茎平生或直立;花瓣和雄蕊多数,着生于子房之近顶;心皮多数,藏于肉质的花托内,并愈合成一多室、半下位的子房,顶冠以放射状的花柱;果为一海绵质的浆果,于水中成熟;种子多数。属下物种白睡莲、白睡莲(原变种)、齿叶睡莲、齿叶睡莲(原变种)、红睡莲、黄睡莲、柔毛齿叶睡莲、睡莲、雪白睡莲、延药睡莲
-
马粟草
概述:马粟草为中药名,出自《现代实用中药》,为《名医别录》记载的莼之别名。别名:丝莼、马蹄草、缺盆草、锦带、马粟草来源及产地:睡莲科植物莼菜BraseniaschreberiJ.F.Gmel.的茎叶。性味归经:甘,凉。叶背分泌黏液,其组成中含L-阿拉伯糖、L-岩藻糖、D-半乳糖、D-葡萄糖醛酸、D-甘露糖、L-鼠李糖、D-木糖等。
-
丝莼
概述:丝莼为中药名,出自《新修本草》,即《名医别录》记载的莼的别名。别名:丝莼、马蹄草、缺盆草、锦带、马粟草。性味归经:甘,凉。入肝、脾经。功能主治:清热利湿,解毒,止呕。2.治痈疽疔毒。叶背分泌黏液,其组成中含L-阿拉伯糖、L-岩藻糖、D-半乳糖、D-葡萄糖醛酸、D-甘露糖、L-鼠李糖、D-木糖等。
-
炒芡实
现在主要的炮制方法有清炒、麸炒等。炒芡实的炮制作用:芡实生品性平,涩而不滞,补脾肾而兼能祛湿,常用于遗精,带下,白浊,小便不禁,兼有湿浊者尤宜。如治脾气虚弱,泄泻急迫,不能稍停的甘缓汤(《罗氏会约医镜》);治肾虚精关不固的滑精,腰膝酸软,头昏耳鸣,四肢无力等的锁阳固精丸(《中国药典》)。
-
麸炒芡实
麸炒芡实的炮制作用:芡实生品性平,涩而不滞,补脾肾而兼能祛湿,常用于遗精,带下,白浊,小便不禁,兼有湿浊者尤宜。如治脾气虚弱,泄泻急迫,不能稍停的甘缓汤(《罗氏会约医镜》);治肾虚精关不固的滑精,腰膝酸软,头昏耳鸣,四肢无力等的锁阳固精丸(《中国药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