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千屈菜科
子房上位,2-6室,有胚珠多颗;中国植物志52(2):67所有属Ammannia.......水苋菜属Cuphea.........萼距花属Heimia.........黄薇属Lafoensia......丽薇属Lagerstroemia..紫薇属Lawsonia.......散沫花属Lythrum........千屈菜属Pemphis........水芫花属Peplis.........荸艾属Rotala.........节节菜属Woodfordia.....虾子花属
-
水豆瓣
《中华本草》·水豆瓣:拼音名:ShuǐDòuBàn别名:水苋菜、水泉、水指甲、水马桑、肉矮陀陀、红格草、田马齿苋、水红莲草、引水草、水底金、水猪母乳来源:药材基源:为千屈菜科植物圆叶节节菜的全草。苞片叶状,卵形或卵状长圆形,与花等长,小苞片2枚,披针形或钻形,与萼筒几等长;性味:味甘;牙龈肿痛;月经不调;
-
对叶莲
千屈菜科植物千屈菜的全草·《中医大辞典》·对叶莲:对叶莲为中药名,出自《贵州民间药物》,为《救荒本草》记载的千屈菜之别名。化学成分:本品含千屈菜苷、牡荆素、邻苯二甲酸、二丁酯、荭草素、异荭草素、并没食子酸、绿原酸、胆碱、鞣质等。徐长卿能增加小鼠心肌营养血流量,并能降低狗、兔、大鼠血压。
-
百日红
苋科植物千日红的花序或全草·《中医大辞典》·百日红:百日红为中药名,出自《中国药用植物志》,为《植物名实图考》记载的千日红之别名。茜草科植物龙船花的花·《中医大辞典》·百日红:百日红为中药名,出自《广西本草选编》,为《生草药性备要》记载的龙船花之别名。①治高血压病,月经不调,经闭。
-
水苋菜
《全国中草药汇编》·水苋菜:拼音名:ShuǐXiànCài别名:水马桑、水豆瓣、肉矮陀陀来源:千屈菜科节节草属植物圆叶节节菜Rotalarotundifola(Buch.-Ham.备注:(1)云南思茅以本品作调经活血药,治月经不调,闭经,痛经取得一定疗效,如配茜草、益母草可治疗月经不调、痛经。⑤治骨折:水苋菜全草,捣烂敷。
-
大叶紫薇
拼音名:DàYèZǐWēi来源:药材基源:为千屈菜科植物大叶紫薇的根及叶。L.flos-reginaeRetz.]采收和储藏:根,秋、冬季采挖,洗净,切片,晒干。叶互生或近对生;侧脉7-17对,在叶缘糨拱连接。栽培技术用扦插繁殖。还含并没食子鞣质类成分:紫薇鞣质(lagerstannin)A、B、C和石榴皮葡萄糖酸鞣质(punigluconin);
-
水马齿苋
拼音名:ShuǐMǎChǐXiàn别名:碌耳草、水泉来源:药材基源:为千屈菜科植物节节菜的全草。苞片长圆状倒卵形,长4-5mm,小苞片2枚,线状披针形,长为萼之半或过之;蒴果椭圆形,稍有棱,长约1.5mm,常2瓣裂。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稻田中或湿地上。性味:味酸;性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
-
虾子花
《全国中草药汇编》:虾子花:拼音名:XiāZǐHuā别名:红蜂蜜花、吴福花、野红花、破血药、沙花、虾花来源:千屈菜科虾子花Woodfordiafruticosa(L.生境分布:贵州、云南。主治妇女血崩,月经不调,风湿关节炎,腰肌劳损,鼻衄,咳血。聚伞花序腋生,圆锥状,长约3cm,花序轴被毛:小苞片早落;性味:味微甘;舒筋活络。
-
虾子花叶
拼音名:XiāZǐHuāYè来源:药材基源:为千屈菜科植物虾子花的叶。花两性,具长约3mm的花梗;黄酮醇甙:槲皮素-3-O- -L-吡喃阿拉伯糖甙(quercetin-3-O- -L-arabinopyranoside),槲皮素-3-O- -D-吡喃木糖甙(quercetin-3-O- -D-xylopyrancoide),杨梅树皮素-3- -L-吡喃阿拉伯糖甙(myricetin-3-O- -L-arabinopyrancoide);
-
毛千屈菜
别名:水滨柳、铁菱角来源:千屈菜科千屈菜属植物毛千屈菜LythrumsalicariaL.var.tomentosaDC.,以根状茎及全草入药。秋季采,洗净晒干。性味:甘、苦,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全草:用于痢疾、血崩、高热。根状茎:外用治宫颈炎、烧烫伤。用法用量:5钱~根状茎适量,水煎外洗。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紫薇叶
《*辞典》:紫薇叶:出处:《湖南药物志》拼音名:ZǐWēiY 来源:为千屈菜科植物紫薇的叶。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紫薇花条。如白喉患者同时有真菌感染,德洒明碱与其他抗菌素(如红霉素)合用,则抗菌作用可显着增强。(湖南药物志》)③治创伤出血:紫薇叶一两,野南瓜根一两,六月冻一两,胎发灰一钱半,研细末,外用。
-
千屈菜属
中文名千屈菜属拼音名qianqucaishu拉丁名Lythrum中国植物志52(2):78描述LythrumL.千屈菜属,千屈菜科,约35种,广布于全球,其中千屈菜L.salicariaL.多枝千屈莱L.virgatumL.等4种,我国西南部至北部亦产之,供观赏用。而且,几乎在所有的花柱异长花的植物中长雄蕊的花粉粒也较大些,长花柱的柱头面的乳突体也较大些。
-
千屈菜
千屈菜概述:千屈菜为中药名,出自《救荒本草》。别名:对叶莲、败毒草。来源:千屈菜科植物千屈菜LythrumSalicariaL.的全草。9月割取地上部分,晒干。性味:苦,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化学成分:本品含千屈菜苷、牡荆素、邻苯二甲酸、二丁酯、荭草素、异荭草素、并没食子酸、绿原酸、胆碱、鞣质等。
-
节节菜属
中文名节节菜属拼音名jiejiecaishu拉丁名Rotala中国植物志52(2):72描述RotalaL.节节菜属,千屈菜科,约50种,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我国有7种,产西南部至台湾和东北部。花小,辐射对称,单生或簇生叶腋内或组成顶生的穗状花序或总状花序;雄蕊1-6;蒴果室间开裂成2-5瓣,在放大镜下可见果壁有密的横纹。
-
虾子花属
中文名虾子花属拼音名xiazihuashu拉丁名Woodfordia中国植物志52(2):86描述WoodfordiaSalisb.虾子花属,千屈菜科,2种,1种产埃塞俄比亚,另1种虾子花W.fruticosa(L.萼长管状,有颜色,稍弯曲,近基部紧缩,口部偏斜,6(4)齿裂,裂齿直立,齿间有微小附属体;子房长椭圆形,包藏于萼管内,2室,有胚珠多数;
-
水芫花属
中文名水芫花属拼音名shuiyuanhuashu拉丁名Pemphis中国植物志52(2):89描述PemphisForst.水芫花属,千屈菜科,2种,其中水芫花P.acidulaJ.R.etG.Forst.分布于东半球热带海岸,我国台湾亦产之,另一种产非洲的马达加斯加。花柱长,柱头头状,蒴果球形,包藏于萼管内,或上半部突出萼外,盖裂;属下物种水芫花
-
拘那花
《*辞典》:拘那花:出处:《植物名实图考》拼音名:JūN Huā别名:九芎(《台湾府志》),苞饭花(《植物名实图考》),九荆(《植物名汇》)。雄蕊多数,生于萼筒基部,通常外 5枚较长;子房上位。化学成份:木材含水分10.29%、灰分1.11%、总氮0.149%、木质素29.91%、纤维素51.01%、戊聚糖16.80%。
-
指甲花叶
《*辞典》:指甲花叶:出处:《国药提要》拼音名:ZhīJiɑHuāY 来源:为千屈菜科植物指甲花的叶。蒴果球形,直径5~生境分布:分布我国南部,广东、广西、福建、台湾常有栽植。药理作用:指甲花醒与维生素K结构相似,故有止血作用;种子据云有缓慢的大脑兴奋作用,可用于青年记忆或全身精神功能不足。
-
紫薇
拼音名:ZǐWēi别名:搔痒树、紫荆皮[四川]、紫金标[江西]来源:千屈菜科紫薇属植物紫薇LagerstroemiaindicaL.,以根、树皮入药。夏秋采剥落的树皮,晒干;性味:微苦、涩,平。功能主治:活血,止血,解毒,消肿。用于各种出血,骨折,乳腺炎,湿疹,肝炎,肝硬化腹水。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紫薇根
《*辞典》:紫薇根:出处:《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拼音名:ZǐWēiGēn来源:为千屈菜科植物紫薇的根,全年可采。功能主治:治痈肿疮毒,牙痛,痢疾。注意:孕妇忌服。(①方以下出《湖南药物志》)④治赤白痢疾,急性传染性黄疸型肝炎:紫薇根、叶各五钱,煎服。(江西《中草药学》)⑤解黄藤中毒:紫薇根水煎服。
-
紫薇花
《*辞典》:紫薇花:出处:《滇南本草》拼音名:ZǐWēiHuā别名:鹭鸶花、五里香、红薇花、百日红(《曲洧旧闻》),佛相花(《八闽通志》)、满堂红(涌小品》),怕痒花、猴刺脱(《群芳谱》),紫梢(《民间常用草药汇编》),痒痒花(《滇南本草》整理本),宝幡花、五爪金龙(湖南药物志)。生境分布:多栽培于庭园。
-
水苋菜属
中文名水苋菜属拼音名shuixiancaishu拉丁名Ammannia中国植物志52(2):68描述AmmanniaL.水苋菜属,千屈菜科,约30种,分布于全球,我国约有5种,分布甚广,南部较盛,多生于湿地或水田中。一年生草本;花瓣4,小或缺;胚珠多数;蒴果球形或长椭圆形,膜质,下半部为宿存萼包围,成熟时横裂或不规则开裂,果壁无平行的横纹;
-
萼距花属
中文名萼距花属拼音名ejuhuashu拉丁名Cuphea中国植物志52(2):82描述CupheaP.Br.萼距花属,千屈菜科,约300种,分布于南北美洲,我国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引入栽培有萼距花C.hookerianaWalp.等7种,此外,台湾还有1种C.cartagenesis(Jacq.)Macb.草本或灌木,多数有粘质的腺毛;花左右对称,单生或排成总状花序;
-
黄薇属
中文名黄薇属拼音名huangweishu拉丁名Heimia中国植物志52(2):90描述HeimiaLinketOtto黄薇属,千屈菜科,3种,分布于美洲,我国引入栽培的有黄薇H.myrtifoliaCham.etSchlecht.1种。叶对生,部分互生或 生,近无柄;裂片间有角状附属体;花柱较雄蕊长;蒴果球形或近球形,3-6瓣裂,室背开裂;种子小,多数。
-
丽薇属
中文名丽薇属拼音名liweishu拉丁名Lafoensia中国植物志52(2):87描述LafoensiaVand.丽薇属,千屈菜科,约12种,产热带美洲,我国引入栽培的丽薇L.vandellianaCham.etSchlecht.1种。叶交互对生,下面中脉近顶部处常有1腺体或小孔;花单生或数朵集成带叶的圆锥花序;子房有极短的柄或明显具柄,1室或不完全2室;胚珠多数;
-
紫薇属
中文名紫薇属拼音名ziweishu拉丁名Lagerstroemia中国植物志52(2):92描述LagerstroemiaL.紫薇属,千屈菜科,约55种,分布亚洲东部至南部和澳大利亚北部,我国有16种,引入栽培的有2种,产西南部至台湾,其中紫薇L.indicaL.各地极常栽培供观赏用;花瓣通常6片,或和花萼裂片同数,常具皱,基部有细长的爪;雄蕊6枚至极多数;
-
耳水苋
《全国中草药汇编》:耳水苋:别名:水旱莲来源:千屈菜科耳水苋AmmanniaauriculataWilld.,以全草入药。生境分布:长江流域各地。功能主治:治急、慢性膀胱炎,白带过多。用法用量:4~8钱。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肉矮陀陀
概述:肉矮陀陀为中药名,出自《贵州民间药物》,为清·刘士季《草木便方》记载的水苋菜之别名。别名:水马桑、水豆瓣、肉矮陀陀。)Koehne的全草。性味:甘、淡,凉。功能主治:功在清热利湿,调经活血,消肿解毒。1.治肺热咳嗽,痢疾,黄疸型肝炎,尿路感染,水鼓。2.治月经不调,痛经。药理作用:本品有抑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