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瓦松
别名:瓦花、瓦塔、向天草、昨叶何草。性味:酸,平。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和对照药材溶液各5μl、对照品溶液2μl,分别点于同一用1%氢氧化钠溶液制备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甲苯一乙酸乙酯一甲酸(25:20: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三氯化铝乙醇溶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
-
瓦花
概述:瓦花为中药名,出自《摘元方》,为《新修本草》记载的瓦松之别名。别名:瓦花、瓦塔、向天草、昨叶何草来源及产地:景天科植物瓦松Orostachysfimbriatus(Turcz.)Berg.性味归经:酸,平。1.治鼻衄,吐血,便血,血痢,肝炎,淋浊。化学成分:瓦松全草含槲皮素,槲皮素-3-葡萄糖苷,山柰酚,草酸,景天庚酮糖苷等。
-
瓦塔
概述:瓦塔为中药,出自《河北药材》,为《新修本草》瓦松之别名。别名:瓦花、瓦塔、向天草、昨叶何草。我国各地均有分布。性味:酸,平。入肝、肺经。功能主治:凉血,止血,利湿,敛疮。1.治鼻衄,吐血,便血,血痢,肝炎,淋浊。化学成分:瓦松全草含槲皮素,槲皮素-3-葡萄糖苷,山柰酚,草酸,景天庚酮糖苷等。
-
向天草
概述:向天草为中药名,出自《庚辛玉册》,为《新修本草》记载的瓦松之别名。别名:瓦花、瓦塔、向天草、昨叶何草。性味归经:酸,平。入肝、肺经。功能主治:功在凉血,止血,利湿,敛疮。1.治鼻衄,吐血,便血,血痢,肝炎,淋浊。化学成分:瓦松全草含槲皮素,槲皮素-3-葡萄糖苷,山柰酚,草酸,景天庚酮糖苷等。
-
辽瓦松
拼音名:LiáoWǎSōnɡ别名:瓦松、干滴落、酸塔、酸溜溜。花茎不分枝,高10-35cm,其上有互生叶,线形或披针状线形,长1.5-3.5cm,宽2-4mm,先端渐尖,有白色软骨质刺。苞片线形至线状披针形,与花同长或较长;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屋顶上或向阳的石质山坡上,或固定沙丘、沙质草原。大肠经功能主治:凉血;
-
却毒汤
处方:瓦松马齿苋甘草(生)各15克川文蛤川椒苍术防风葱白枳壳侧柏叶各9克焰消30克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杀虫止痒。治肛门、皮肤瘙痒。摘录:《医宗金鉴》卷六十九《回春》卷四:组成:五倍子3钱,花椒3钱,防风3钱,侧柏叶3钱,枳壳3钱,葱白3钱,苍术3钱,瓦松5钱,马齿苋5钱,甘草5钱,皮消1两。主治:痔漏。
-
参龟丸
处方:人参1两,瓦松(干者)3钱(此物最不易干、佩身半月即干,妙在取人之气),茯苓5两,活龟1个。制法:将上药各为末,以绵纸同龟包十余层,则龟不能出,微火焙之,龟死则用武火焙之。功能主治:各种痔漏。注意:忌房事三月,鹅肉则终身忌之,犯之则痛生,急以瓦松数条,加皮消数钱,煎汤热熏温洗可救。
-
青盐煎
《医统》卷六十四:方名:青盐煎组成:嫩槐枝1斤,瓦松1斤,青盐1斤。主治:肾不足,齿动欲坠。用法用量:每日擦牙最效。制备方法:上以槐枝、瓦松2味切片,用清水煮半桶至3-4碗许,去滓,纳青盐煮干。取起研末,以瓷瓶收置暖处。
-
瓦松属
中文名瓦松属拼音名wasongshu拉丁名Orostachys中国植物志34(1):40描述OrostachysFisch.瓦松属,景天科,约20种,分布亚洲温带地区,我国有8种,产东部、东北部和西北部及西藏。多年生、肉质草本;花多数,排成顶生、圆柱状的总状花序或圆锥花序;雄蕊10枚,与花瓣等长,心皮5枚,分离,有细长的花柱;
-
止射丹
《青囊秘诀》卷下:组成:黄芩3钱,槐花3钱,荆芥3钱,瓦松1条,生地1两,当归1两。主治:痔疮出血。用法用量:每服3钱。徐徐自愈。制备方法:水煎服。连服四剂则血干矣。或此方加十倍,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
洗疳汤
《古今医鉴》卷十五:方名:洗疳汤组成:川楝、黄连、瓦松、花椒、葱根、艾叶各等分。主治:下疳疮。用法用量:水煎,倾入盆内,用青布1块展洗疮上。
-
清溪秘传北庭丹
《金鉴》卷六十六:方名:清溪秘传北庭丹别名:北庭丹组成:番硇砂5分,人中白5分,瓦上青苔1钱,瓦松1钱,溏鸡矢1钱。用法用量:用磁针刺破舌菌,用丹少许点上,再以蒲黄盖之。制备方法:将药装在罐内,将口封严,外用盐泥封固,以炭火煅红,待三炷香为度,候冷开罐,将药取出,入麝香、冰片各1分,共为细末。
-
灵苗汤
处方:瓦松(即屋上无根种草是也)。功能主治:沙淋。用法用量:上捣细、浓煎汤,乘热熏洗小腹,约两时辰即通。摘录:《医方类聚》卷一三三引《吴氏集验方》
-
滇瓦花
别名:瓦松、石花、指甲菜、指甲草来源:景天科景天属植物滇瓦花SedummulticauleWall.,以全草入药。夏秋采,鲜用或晒干。性味:甘、辛,凉。功能主治:祛风清热,口腔炎,角膜云翳,高血压,风热头痛,风湿关节痛;外用治湿疹,疮毒。注意:本品长期服用,可致白血球降低。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槐花汤
《洞天奥旨》卷十五:槐花汤:处方:槐枝花。功能主治:鹅掌风。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酒毒便血,经年不效者。摘录:《魏氏家藏方》卷七《治痘全书》卷十三:方名:槐花汤组成:槐花、麝香、赤小豆。主治:痘疮,余热温壮,齿龈宣肿,牙疼不能嚼物,面赤而黄,或烦。
-
天棚散
《鲁府禁方》卷四:组成:干瓦松(经霜者)。主治:疥癣诸疮。用法用量:不拘多少,用鸡蛋黄,煎取自然油,调搽患处。制备方法:烧灰为末。
-
无比神验方
《圣惠》卷四十一:别名:槐桃膏组成:羊粪2两半(半生半烧灰),瓦松2两半(烧灰,半曝干),铁粉2两,胡桃仁1斤,槐胶1两。用法用量:取此油调前羊粪等药,每日将头洗净后涂之,不久即生尺余。制备方法:上药前3味为细散,其胡桃仁,槐胶2味,则捣为1团,填于小口瓶子中令实;附注:槐桃膏(《圣济总录》卷一○一)。
-
青龙银杏酒
《鲁府禁方》卷二:方名:青龙银杏酒组成:天棚草(即瓦松嫩者,去根、尖)3钱,银杏(即白果,去壳)7个。主治:五淋白浊,疼痛苦楚。用法用量:上2味,共一处,顺研极烂,滚黄酒调饮。1服即愈。
-
昨叶荷草散
《三因》卷十五:方名:昨叶荷草散组成:昨叶荷草(即瓦松,晒干)1两,枯矾1钱,雄黄半钱。主治:一切癣,无间风湿气血。用法用量:以羊蹄菜根先蘸醋揩癣上,令痒破,即以药末乘湿涂敷。制备方法:上为末。
-
洗痔肿痛方
《外科正宗》卷八:方名:洗痔肿痛方组成:鱼腥草1两,苦楝根1两,朴消1两,马齿苋1两,瓦松花1两。主治:诸痔肿痛。用法用量:水5大碗,煎3碗,先熏后洗。
-
回疳散
处方:鹿角(煅)1两,白矾(枯)1两,头发5钱(烧存性)。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疳烂通鼻孔。用法用量:先用花椒汤洗净,掺药于疳上。3-4次即愈。如疮不收口,瓦松烧存性,为末,搽即收。摘录:《仙拈集》卷二
-
温肾丹
《辨证录》卷十三:方名:温肾丹组成:鹿茸2个,附子2个,青盐2两,人参2两,瓦松2枝,红枣4个。主治:胸间生疮,因不慎酒色,遂成漏窍,长流血液,久则形神困惫,腰痛难伸,行同伛偻。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以酒送下。制备方法:上各为末,红枣煮熟捣和为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