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鸭跖草科
中文名鸭跖草科拼音名yazhicaoke拉丁名Commelinaceae描述Commelinaceae鸭跖草科,单子叶植物,38属,500种,大部产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我国连引入的有15属,51种,全国均有分布,惟东南部最盛。叶互生,有鞘;果为一蒴果;(参阅《植物分类学报》第12卷,第4期,洪德元著“国产鸭跖草科植物”一文。
-
吊竹梅
《全国中草药汇编》:吊竹梅:拼音名:Di oZh M i别名:花叶竹夹菜、红莲、鸭舌红、金发草、白带草、紫背鸭跖草、红竹壳菜、百毒散来源:鸭跖草科水竹草属植物水竹草ZebrinapendulaSchnizl.的全草。用于肺结核咳嗽咯血,咽喉肿痛,急性结膜炎,细菌性痢疾,肾炎水肿,尿路感染,白带,瘭疽,毒蛇咬伤。果为蒴果。性味:甘;
-
红毛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红毛草:拼音名:H nɡM oCǎo别名:竹叶草、百日晒、肉草、七日一枝花、鸭舌头、小号鸡舌癀、细竹壳菜、血见愁[广西]来源:鸭跖草科水竹草属植物裸花水竹草Murdannianudiflora(L.用于肺热咳嗽,咳血,扁桃体炎,咽喉炎,急性肠炎。单叶互生;苞片早落;3.《四川中药志》:清肺热,行血,消肿毒。
-
紫鸭跖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紫鸭跖草:拼音名:ZǐYāZh Cǎo别名:血见愁、紫露草来源:鸭跖草科紫鸭跖草TradescantiavirginianaL.,以全草入药。主治蛇泡疮,疮疡,毒蛇咬伤,跌打风湿。苞片线状披针形,长约7mm;蒴果椭圆形,有3条棱线。性味:淡;跌打损伤。《泉州本草》)各家论述:1.《广西中药志》:活血,止血,解蛇毒。
-
竹叶莲
《全国中草药汇编》:竹叶莲:拼音名:Zh Y Li n别名:地藕来源:鸭跖草科杜若属植物杜若PolliajaponicaThunb.,以全草和根入药。功能主治:理气止痛,疏风消肿。用于胸胁气痛,胃痛,腰痛,头肿痛,流泪;原形态:竹叶花,多年生草本。总苞片卵状披针形,膜质;花梗长约5mm;2.《湖南药物志》:根茎:养肾,益阴。
-
竹节草
蓼科植物萹蓄的全草·《中医大辞典》·竹节草:竹节草为中药名,出自《江苏省植物药材志》,为《神农本草经》记载的萹蓄之别名。2.治肠蛔虫症,胆道蛔虫症,蛲虫病,钩虫病。化学成分:本品含萹蓄苷、槲皮苷、伞形花内酯、牡荆素、鼠李糖-3-半乳糖苷、儿茶精、没食子酸、咖啡酸、草酸、绿原酸、对香豆酸等。
-
竹叶菜
《中医大辞典》·竹叶菜:竹叶菜为中药名,出自《本草纲目》,为《本草拾遗》记载的鸭跖草之别名。鲜草捣敷;来源:为鸭跖草科植物饭包草的全草。有清热解毒、利水消肿、凉血的功效;可治小便不通、淋沥作痛、水肿、脚气、感冒、丹毒、腮腺炎、黄疸肝炎、热痢、鼻衄、尿血、血崩、咽喉肿痛、赤痢、疔疮肿毒、蛇咬伤等症。
-
饭包草
拼音名:F nBāoCǎo别名:大号日头舅、竹叶菜、千日菜、火柴头来源:鸭跖草科饭包草CommelinabengalensisL.,以全草入药。生境分布:河北、陕西、江苏、浙江、福建。性味:苦,寒。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湿消肿。主治小便短赤涩痛,赤痢,疔疮。外用适量捣烂敷患处。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黄竹参
拼音名:HuánɡZhúShēn别名:土牛膝、土洋参、鸡冠参来源:药材基源:为鸭跖草科植物细竹蒿草的根。茎生叶较小,生于茎的中部,叶片条状披针形,长3-7cm,宽约7mm,先端渐尖,基部鞘状抱茎,鞘长1.5-2cm被长睫毛。蒴果卵状三棱形,长约4mm,每室有2颗种子。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00-2000m的疏林草地及林下。
-
鸡冠参
拼音名:JīGuānShēn别名:露水草、鸡心贝母、假苍山贝、钗蛋贝来源:药材基源:为鸭跖草科植物蓝耳草的根或全草。蒴果倒卵状三棱形,先端被细长硬毛,每室有种子1-2颗。药理作用:抗突变化和用,从露水叶中分离出的蜕皮甾酮在鼠伤寒沙门菌TA1535和TA1537试可减少两种诱突变剂亚硝酸钠和盐阿的平所诱导的逆变带数目。
-
聚花草
拼音名:JùHuāCǎo别名:水竹菜、水打不死、水竹叶草、竹叶藤、塘壳菜、过江竹来源:药材基源:为鸭跖草科植物聚花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FloscopascandensLour.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晒干或鲜用。苞片叶状;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300-1400m的山谷或林下湿地。性味:苦;目赤肿痛;
-
阔叶水竹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urdanniascapiflora(Roxb.)Royle[AneilemascapiflorumWight]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挖,洗净,晒干。原形态:葶花水竹叶簇生草本。萼片3,分离,卵状披针形,长约5mm;发育雄蕊3;花期秋季。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荒地或疏林中。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块根有止咳功能。用于咳嗽、吐血。
-
露水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露水草:拼音名:L Shu Cǎo别名:珍珠露水草、换肺散、鸡冠参、蓝耳草、蛛毛蓝耳草、蛛丝毛蓝耳草来源:鸭跖草科蓝耳草属植物露水草CyanotisarachnoidesC.B.Clarke,以根入药。原形态:黑穗画眉草,多年生草本,秆丛生,直立或基部稍膝曲,高30-60cm,径约1.5-2.5mm,基部常压扁,具2-3节。性味:甘;
-
马耳草
《中医大辞典》·马耳草:马耳草为中药名,出自《吉林中草药》,为《神农本草经》记载的荩草之别名。功能主治:止咳定喘,解毒杀虫。原形态:饭包草多年生草本。叶片椭圆状卵形或卵形,长3-6.5cm,宽1.5-3.5cm,先端钝或急尖,基部圆形或渐狭而成阔柄状,全缘,边缘有毛,两面被短柔毛或疏长毛或近无毛;性味:苦;
-
牛轭草
拼音名:NiúèCǎo别名:红茅草、地蓝花来源:药材基源:为鸭跖草科植物狭叶水竹草的全草。聚伞花序近于头状,顶生,分枝长2.5-7cm,有明显的苞片脱落痕迹;蒴果印形,有棱,长约4mm,先端尖锐,每室有2颗种子。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400m以下的潮湿山坡、溪旁。性味:甘;主小儿高热;肺热咳嗽;目赤肿痛;
-
霹水草
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拼音名:PīShu Cǎo别名:如意草(《滇南本草》),鸡冠参(《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鸭跖草科植物蓝耳草的根。洗净晒干。小苞片钩镰状矩圆形,短尖;③《云南思茅中草药选》:舒筋活络,祛风湿,利尿,治风湿性关节炎,腰膝湿痹,肾炎水肿。②治虚烧不退:露水草、盘龙参,水煎服;
-
珊瑚草
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拼音名:ShānH Cǎo别名:缠百合来源:为鸭跖草科植物竹叶吉祥草的花。单叶互生,狭披针形,长5~雌花少数,生于花序的基部,大于雄花,包藏于佛焰苞状的叶腋内,有不发育雄蕊3;生境分布:生于山坡阴湿处。功能主治:《昆明民间常用草药》:调和气血,止痛。治月经不调,神经性头痛。
-
珊瑚草花
出处:本品以竹叶吉祥草之名始载于《植物名实图考》卷二十三蔓草类,云:“生云南山中。绿蔓,竹叶垂条,开花如吉祥草,六瓣,红白相间。叶片披针形至卵状披针形,长7-20cm,宽1.5-5.5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叶鞘极短,抱茎,被疏睫毛。蒴果卵状三棱形,长约12mm,先端有芒状突尖;性凉归经:肝经功能主治:调和气血;
-
水竹叶
《*辞典》:水竹叶:出处:《本草拾遗》拼音名:ShuǐZh Y 别名:鸡舌草、鸡舌癀(《泉州本草》)。夏、秋采收,晒干。蒴果椭圆形,压扁状,背裂,长约8毫米,粟柄上部呈三棱;治肺热喘咳,赤白下痢,小便不利,咽喉肿痛,痈疖疔肿。(④方以下出福州台江区《验方汇集》)⑦治指头炎未成脓者:鲜水竹叶茎叶一握,醋糟少许。
-
痰火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痰火草:别名:围夹草、癌草来源:鸭跖草科水竹草属植物大苞水竹叶Murdanniabracteata(C.B.Clarke)O.Kuntze[Aneilemabracteata(C.B.Clarke)O.Kuntze],以全草入药。四季可采,晒干。性味:甘、淡,凉。功能主治:化痰散结。用于淋巴结结核。
-
细竹蒿草
《*辞典》:细竹蒿草:出处:《广西药植名录》拼音名:X Zh HāoCǎo别名:斑茅胆草、十二妹(《广西中兽医药植》),云茅草、红韭菜(《广西药植名录》)。来源:为鸭跖草科植物细竹蒿草的全草或根。苞片脱落;发育雄蕊2,花丝被毛,退化雄蕊3,秃净。生境分布:生于溪边、草坡。功能主治:《广西药植名录》:凉血,止血。
-
珍珠露水草
《*辞典》:珍珠露水草:出处:《云南中草药》拼音名:ZhēnZhūL Shu Cǎo别名:露水草、鸡冠参来源:为鸭跖草科植物蛛丝毛蓝耳草的根。鲜用或晒干。原形态:草本,高20~根出叶披针形;茎生叶互生,基部下延呈膜质鞘,全缘。生境分布:生于向阳疏林草丛中。功能主治:温经通络,除湿止痛。治风湿性关节炎,四肢麻木。
-
竹叶参
《全国中草药汇编》:竹叶参:拼音名:Zh Y Shēn别名:黄竹参来源:鸭跖草科紫背鹿衔草Murdanniadivergens(C.B.Clarke)Bruckn.[AneilemadivergensC.B.Clarke],以根入药。生境分布:贵州、云南。各家论述:1.《陕西中草药》:滋阴补虚,祛风湿,活络镇痛。治虚劳,骨蒸潮热,肺结核,心慌气短,风湿腰腿痛,坐骨神经痛。
-
竹叶吉祥草
拼音名:Zh Y J Xi nɡCǎo别名:竹叶红参、马耳朵草、珊瑚草、白龙须、缠百合来源:鸭跖草科竹叶吉祥草属植物竹叶吉祥草Spatholirionlongifolium(Gagnep.)Dunn,以花序入药。夏季采收,晒干。性味:涩,凉。功能主治:调经,止痛。用于月经不调,神经性头痛。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竹叶子
拼音名:ZhúYèZi别名:水百步还魂、大叶竹菜、猪鼻孔、酸猪草、小竹叶菜、笋壳莱、叶上花、小青竹标来源:药材基源:为鸭跖草科植物竹叶子的全草。叶片心形,长4-14cm,宽3-15cm,先端尾状渐尖,基部心形,上面近无毛,下面多少被疏柔毛,边缘密被睫毛。蒴果卵状三棱形,长4-5mm,被疏长毛,先端喙长约3mm,纵裂;
-
鞘苞花属
中文名鞘苞花属拼音名qiaobaohuashu拉丁名Amischophacelus中国植物志13(3):120描述AmischophacelusRaoetKammathy鞘苞花属,鸭跖草科,2种,产东半球热带地区,我国有鞘苞花A.axillaris(L.一年生草本;苞片线形,透明;萼片3,分离;蒴果包在叶鞘内,顶端尖,有喙状突出物,或中央凹陷而有3个角状突起;种子有孔。
-
穿鞘花属
中文名穿鞘花属拼音名chuanqiaohuashu拉丁名Amischotolype中国植物志13(3):70描述AmischotolypeHassk.穿鞘花属,鸭跖草科,20种,分布于非洲及亚洲的热带地区,我国有穿鞘花A.Hispida(Less.etRich.)Hong等2种,产云南、广东和台湾。直立草本;萼片3,分离;雄蕊6,全部发育,花药纵裂,花丝有毛;蒴果室背开裂为3个果瓣.
-
假紫万年青属
中文名假紫万年青属拼音名jiaziwannianqingshu拉丁名Belosynapsis中国植物志13(3):118描述BelosynapsisHassk.假紫万年青属,鸭跖草科,4种,分布于亚洲南部,其中假紫万年青B.ciliata(Bl.)RollaRao我国广东、广西、云南和台湾亦产之。花瓣3,完全分离;子房3室,每室有胚珠2颗;蒴果室背开裂;种子上常有小窝孔。
-
鸭跖草属
中文名鸭跖草属拼音名yazhicaoshu拉丁名Commelina中国植物志13(3):125描述CommelinaL.鸭跖草属,鸭跖草科,230种,主产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我国有6种,全国均产之,东南部尤盛,其中鸭跖草C.communisL.入药有消肿利水,清热解毒之效。花瓣3,分离,其中1片较大而有柄;雄蕊3枚发育,其他2-3枚为退化雄蕊;
-
蓝耳草属
中文名蓝耳草属拼音名lanercaoshu拉丁名Cyanotis中国植物志13(3):121描述CyanotisDon蓝耳草属,鸭跖草科,约30种,分布于东半球热带地区,我国有篮耳草C.vaga(Lour.花排成稠密的聚伞花序,为覆瓦状、2列、钩镰状的苞片所覆盖;雄蕊6,全发育,花丝被念珠状长绒毛,极稀无毛;蒴果3爿裂,每室有种子1-2颗。
-
网籽草属
中文名网籽草属拼音名wangzicaoshu拉丁名Dictyospermum中国植物志13(3):115描述Dictyospermumwight网籽草属,鸭跖草科,约10种,产亚洲热带、亚热带地区,我国有毛果网籽草D.scaberrimum(BI.聚伞花序多花,组成顶生的圆锥花序或簇生于总苞片腋内;能育雄蕊位于后方,3或2枚,退化雄蕊2或3枚,顶端2裂,横叉开;
-
聚花草属
中文名聚花草属拼音名juhuacaoshu拉丁名Floscopa中国植物志13(3):80描述FloscopaLour.聚花草属,鸭跖草科,15种,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半藤状或直立草本,喜生于湿地上;花小而多,排成顶生或腋生、密锥花序式的圆锥花序,有小苞片;雄蕊5-6,全发育,花丝无毛;子房2室,每室有胚珠1颗;属下物种聚花草、云南聚花草
-
水竹叶属
中文名水竹叶属拼音名shuizhuyeshu拉丁名Murdannia中国植物志13(3):92描述MurdanniaRoyle水竹叶属,鸭跖草科,约50种,分布于东半球的热带、亚热带地区,我国有水竹叶M.triquetra(Wall.花紫色或黄色,排成腋生或顶生的圆锥花序,苞片非佛焰苞状;萼片3,分离;退化雄蕊2-4;蒴果3室,每室有种子2至数颗,排成1或2列。
-
杜若属
中文名杜若属拼音名duruoshu拉丁名Pollia中国植物志13(3):83描述PolliaThunb.杜若属,鸭跖草科,16种,分布于东半球热带地区;叶大,披针形;花排成顶生的圆锥花序;雄蕊6或其中3枚为退化雄蕊,花丝无毛;子房3室,每室有胚珠2至多颗;属下物种长柄杜若、长花枝杜若、川杜若、大杜若、杜若、密花杜若、伞花杜若
-
孔药花属
中文名孔药花属拼音名kongyaohuashu拉丁名Porandra中国植物志13(3):73描述PorandraHong孔药花属,鸭跖草科,有孔药花P.ramosaHong等2种,产我国云南、广西。本属和穿鞘花属AmischotolypeHassk.极相似,不同之处为茎细长,攀援,上部多分枝;花药室顶孔开裂。属下物种孔药花、攀援孔药花、小叶孔药花
-
竹叶吉祥草属
中文名竹叶吉祥草属拼音名zhuyejixiangcaoshu拉丁名Spatholirion中国植物志13(3):79描述SpatholirionRidl.竹叶吉祥草属,鸭跖草科,2种,分布于泰国、印度支那半岛,我国有竹叶吉祥草S.longifolium(Gagnep.)Dunn1种,产西南部至东南部。侧枝很长,大部分节上无花序;子房每室有胚珠8颗。属下物种竹叶吉祥草
-
竹叶子属
中文名竹叶子属拼音名zhuyezishu拉丁名Streptolirion中国植物志13(3):76描述StreptolirionEdgew.竹叶子属,鸭跖草科,1种,分布于东喜马拉雅、印度支那至朝鲜,我国有竹叶子S.volubileEdgew.1种,产西南部、中部、西北至东北部。子房3室,每室有叠生的胚珠2;蒴果长椭圆形。属下物种红毛竹叶子、竹叶子、竹叶子(原亚种)
-
耳环草
概述:耳环草为中药名,出自《世医得效方》,为《本草拾遗》记载的鸭跖草之别名。性味归经:甘,淡微寒。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水消肿,止血。1.治风热感冒,咽喉肿痛,腮腺炎,黄疸型肝炎,急性肠炎,痢疾,水肿尿少,热淋涩痛,脚气,泌尿系感染,尿血,衄血,崩漏,白带。化学成分:全草含左旋黑麦草内酯等。
-
三瓣果属
中文名三瓣果属拼音名sanbanguoshu拉丁名Tricarpelema中国植物志13(3):112描述TricarpelemaJ.K.Morton三瓣果属,鸭跖草科.多年生草本,根茎长而横走;花排成蝎尾状聚伞花序,再组成顶生的圆锥花序;能育雄蕊3枚,位于前方,退化雄蕊3枚,位于后方,顶端2裂,花丝无毛;蒴果圆柱状,顶有喙,3爿裂,每室有种子1列,4-7颗。
-
鸭跖草
鸭跖草具有清热解毒,利水消肿,止血的功效:鸭跖草治风热感冒,咽喉肿痛,腮腺炎,黄疸型肝炎,急性肠炎,痢疾,水肿尿少,热淋涩痛,脚气,泌尿系感染,尿血,衄血,崩漏,白带:煎服,9~本品呈不规则的段。叶互生,多皱缩、破碎,完整叶片展平后呈卵状披针形或披针形,全缘,基部下延成膜质叶鞘,抱茎,叶脉平行。
-
蚌花
拼音名:B nɡHuā来源:鸭跖草科紫万年青属植物紫万年青Rhoeodiscolor(L’Her.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或将花蒸约10分钟,晒干。性味:甘、淡,凉。功能主治:清热化痰,凉血止痢。用于肺燥咳嗽,咯血,百日咳,淋巴结结核,痢疾,便血。用法用量:鲜叶1~2两,或干花20~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蚌兰花
出处:出自《岭南采药录》拼音名:BànɡLánHuā英文名:OysterRhoeo别名:蚌花、紫万年青花、荷包兰、蚌兰衣、菱角花、红蚌兰花、州部队来源:药材基源:为鸭跖草科植物紫万年青的花。聚伞花序生于叶的基部,大部藏于叶内;(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各家论述:1.《岭南采药录》:治便血,咳血,和猪肉煎汤服之。
-
蚌兰叶
《*辞典》:蚌兰叶:出处:《广东中药》Ⅱ拼音名:B nɡL nY 别名:红蚌兰叶(广东中药》Ⅱ)来源:为鸭跖草科植物紫万年青的叶。叶互生而紧贴,披针形,长15~苞片2,蚌壳状,大而压扁,长3~蒴果,开裂。生境分布:多栽培供观赏。治肺热燥咳,吐血,便血,尿血,痢疾,跌打损伤。②《南宁市药物志》:清热止血。
-
穿鞘花
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叶片椭圆状披针形或披针形,稀宽卵形,长15-27cm,宽3-6(-8)cm,先端渐尖,基部渐狭成带翅的柄,两面及近边缘处和叶下面主脉的下半部密被褐黄色细长硬毛。蒴果倒卵状三棱形,长约7mm,上部被硬粗毛,先端具细小尖头。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100-1700m的山坡林阴处或沟谷林下。
-
大苞甲跖草
拼音名:DàBāoJiǎZhíCǎo别名:七节风、竹叶菜、来源:药材基源:为鸭跖草科植物大苞鸭跖草的全草。叶片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长10-16cm,宽2-4.5cm,先端长渐尖,基部渐狭两面被疏柔毛或短刚毛;蒴果倒卵状三棱形,长约4mm,3瓣裂,每室有1颗种子。性味:味甘,性寒功能主治:利水消肿;清热解毒;凉血止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