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花柱草属
中文名花柱草属拼音名huazhucaoshu拉丁名Stylidium中国植物志73(2):181描述StylidiumSw.exWilld.花柱草属,花柱草科,约100种,大部产大洋洲,其中花柱草S.uliginosumSw.和狭叶花柱草S.tenellumSw.2种,我国南部亦产之,常见于湿地上。花两性,排成顶生的总状花序、穗状花序或伞房花序;子房下位,2室,每室有胚珠多颗;
-
黄花小二仙草
拼音名:HuánɡHuāXiǎoèrXiānCǎo英文名:ChinesisHaloragis别名:石崩来源:药材基源:为小二仙草科植物黄花小二仙草的全草。茎上部的叶互生。圆锥花序顶生,为细瘦的总状花序及穗状花序组成;花两性,极小,近无柄,基部具一小苞片;子房下位,4室。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500m左右的荒山砂地上。止咳平喘。
-
野扇花属
中文名野扇花属拼音名yeshanhuashu拉丁名Sarcococca中国植物志45(1):41描述SarcococcaLindl.野扇花属,黄杨科,约16-20种,分布于印度,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越南、菲律宾、斯里兰卡,我国有S.balansaeGagnep.,S.hookerianaBaill.,S.ruscifoliaStapf和S.saligna(Don)Muell.-Arg.等5种,产西南部至台湾。雄蕊4-6;
-
半边莲属
中文名半边莲属拼音名banbianlianshu拉丁名Lobelia中国植物志73(2):145描述LobeliaL.半边莲属,半边莲科,250种以上,广布于全球,大部生热带或亚热带地区,我国有20种,产长江以南,北部绝少,有些入药,如半边莲L.chinensisLour.有利水,消肿,解毒之功,可治蛇伤、肿毒等症;草本或亚灌木;胚珠多数,生于中轴胎座上;
-
婆婆纳属
中文名婆婆纳属拼音名poponashu拉丁名Veronica中国植物志67(2):252描述VeronicaL.婆婆纳属,玄参科,约250种,分布于温带和寒带,少数产热带地区,我国约61种,南北均有分布,有些供观赏用,其中水苦荬V.anagallisL.的嫩叶可食,为救荒植物之一。花排成项生或腋生的总状花序或穗状花序,或有时单生;
-
虎尾兰属
这些植物除供观赏外,叶内的纤维可编绳。多年生草本,有根茎;叶基生,直立,扁平或圆柱状,常有绿色的横带,花葶纤细,约与叶等长;花排成总状花序或穗状花序;雄蕊6,着生于花被管的喉部;子房上位,3室,每室有胚珠1颗;本属在Engler系统中置于百合科。属下物种虎尾兰、虎尾兰(原变种)、金边虎尾兰、柱叶虎尾兰
-
鸭嘴草属
中文名鸭嘴草属拼音名yazuicaoshu拉丁名Ischaemum中国植物志10(2):154描述IschaemumL.鸭嘴草属,禾本科,约50种,主产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我国有15种,分布于东南部至西南部,有些种类可为饲料。总状花序有2至数个,指状排列或成对,通常彼此紧贴而似一单生的穗状花序;无柄小穗的颖近相等,第一颖长椭圆形,边内弯;
-
蓼属
中文名蓼属拼音名liaoshu拉丁名Polygonum中国植物志25(1):3描述PolygonumL.蓼属,蓼科,广义的有300种,狭义的50种,广布于全球,我国约120种,各省均产之,有些种类入药。花小,生于具节的短柄上,排成总状花序、穗状花序或头状花序;瘦果三棱形或两面凸起。
-
报春花科
叶对生、互生或 生,有时全部基生,单叶或分裂,无托叶;花两性,辐射对称,单生或伞形花序式排列于花葶上,或为顶生或腋生的总状花序、圆锥花序或穗状花序;子房上位,稀半下位,1室;果为蒴果。
-
小雪人参
《*辞典》:小雪人参: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拼音名:XiǎoXuěR nShēn别名:白土子(《贵州民间药物》)。原形态:山豆花,又名:白胡枝子、小叶带毛乌梢。复叶互生;无瓣花腋生,无花梗,成簇聚的头状花序。生境分布:生于山坡丛林间。功能主治:①《贵州民间药物》:滋补。治虚痨、虚肿。②《贵州草药》:健脾补虚。
-
荛花属
中文名荛花属拼音名yaohuashu拉丁名Wikstroemia中国植物志52(1):292描述WikstroemiaEndl.荛花属,瑞香科,约70种,分布于亚洲东南部、大洋洲和太平洋岛屿,我国有40种,产华南、西南至河北,尤以长江流域以南各省区较多,其韧皮纤维为制纸的原料。叶对生或稀互生;花两性,无花瓣,排成顶生或腋生的短总状花序或穗状花序;
-
香雪兰属
中文名香雪兰属拼音名xiangxuelanshu拉丁名Freesia中国植物志16(1):129描述FreesiaKlatt香雪兰属,鸢尾科,20种,产南非,我国引入栽培的有香雪兰F.refractaKlatt等2种,广州常见栽培,华北则盆栽于温室内。花淡黄色,芳香,偏生于总轴之一侧,排成疏散、总状花序式的穗状花序;苞片佛焰苞状,干膜质;蒴果小,室裂。
-
长柄芥属
中文名长柄芥属拼音名changbingjieshu拉丁名Macropodium中国植物志33:12描述MacropodiumR.Br.长柄芥属,十字花科,2种,分布于中亚、萨哈林岛、日本北部,我国新疆有长柄芥M.nivaleR.Br.1种。总状花序或近穗状花序,伸长,有多数花;萼片直立,顶端下稍有棱角,不成囊状;子房有6-14胚珠,具子房柄,柱头很小,无柄;
-
岩菖蒲属
中文名岩菖蒲属拼音名yanchangpushu拉丁名Tofieldia中国植物志14:9描述TofieldiaHuds.岩菖蒲属,百合科,20种,分布于北温带,我国有岩菖蒲T.thibeticaFranch.等3种,产西南部至东北部。花小,绿色或白色,排成稳状花序或总状花序,有小苞片;花被片6,分离或于基部极短地合生,扩展,宿存:雄蕊6,花药背着,内向;
-
柳穿鱼属
叶对生或 生或上部的互生,羽状脉,全缘、齿状或分裂;花的颜色各式,排成顶生的总状花序或穗状花序;花冠管长,基部有长距,裂片二唇形,上唇直立,2裂,下唇中央向上唇隆起并扩大,几乎封住喉部,使花冠呈假面状,顶端3裂,在隆起处密被腺毛;雄蕊4,前面一对较长,药室并行,裂后叉开;蒴果于顶部下孔裂或纵裂。
-
水柳属
中文名水柳属拼音名shuiliushu拉丁名Homonoia中国植物志44(2):87描述HomonoiaLour.水柳属,大戟科,约5种,分布于印度、马来西亚,我国有水柳H.ripariaLour.和H.pseudoverticillataMerr.2种,产云南、广西、广东和台湾,前者喜生于溪涧中的石上,有固堤之功。花小,单性异株,无花瓣和花盘,组成总状花序和穗状花序;
-
马钱科
中文名马钱科拼音名maqianke拉丁名Loganiaceae描述Loganiaceae马钱科,双子叶植物,约35属,750种,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地区,少数分布于温带地区,我国有9属,33种,产西南部至东部,其中马钱子属Strychnos和胡蔓藤属Golsemium有剧毒,醉鱼草属Buddleja可毒鱼或供观赏用。托叶极退化;果为一蒴果、浆果或核果。
-
毛薯
《*辞典》:毛薯:出处:《南宁市药物志》拼音名:M oShǔ别名:参薯、黎洞薯、大薯、薯子(《广州植物志》),脚板薯、鸡窝薯(《南宁市药物志》),红毛薯(《广西药植名录》)。雌花序为简单的穗状花序。功能主治:①《南宁市药物志》:块茎能促进溃疡的肉芽生长。②《广西药植名录》:补脾肺,涩精气,消肿,止痛。
-
山龙眼科
花两性,稀单性,通常左右对称,少有辐射对称,单生或成对生于叶腋内,排成总状花序、头状花序、穗状花序或伞形花序;单性花则在雌花中有时具不育雄蕊;果为一坚果、核果、蒴果或蓇葖果;中国植物志24:6所有属Grevillea......银桦属Helicia........山龙眼属Heliciopsis....假山龙眼属Macadamia......澳洲坚果属
-
皂荚属
中文名皂荚属拼音名zaojiashu拉丁名Gleditsia中国植物志39:80描述GleditsisL.皂荚属,云实科,约16种,分布于热带和温带地区,我国有6种,广布于南北各省区,材坚而耐腐,纹理粗糙,供器具和薪炭用;托叶早落;花杂性或单性异株,组成侧生的总状花序或穗状花序,很少为圆锥花序;雄蕊6-10,伸出,花药丁字着生;
-
头顶一朵花
拼音名:TóuDǐnɡYìDuǒHuā来源:药材基源:为报春花科植物管茎过路黄的全草。叶片披针形,长4-9cm,宽1-2.5(-3)cm,先端多少渐尖,基部狭,下延,上面疏被具节小刚毛或变无毛,下面被柔毛,沿叶脉较密,侧脉每边3-5条,在下面稍明显。缩短的总状花序生于茎端和枝端,成头状花序状;性味:酸;主无名肿毒;毒蛇咬伤;
-
巴豆属
中文名巴豆属拼音名badoushu拉丁名Croton中国植物志44(2):123描述CrotonL.巴豆属,大戟科,约750种,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我国约19种,产西南部至东南部,南部尤盛,其中巴豆C.tigliumL.和鸡骨香C.crassifoliusGeisel2种入药。花单性同株,稀异株,排成总状花序或穗状花序;花盘5裂呈腺体状;无退化雌蕊;
-
红毛七属
中文名红毛七属拼音名hongmaoqishu拉丁名Caulophyllum中国植物志29:304描述CaulophyllumMichx.红毛七属,小檗科,2种,产亚洲东北部和北美,其中C.robustumMaxim.我国东北、西北和东部亦产之。花黄色,为短的总状花序或穗状花序;雄蕊6枚,分离,花药顶部2活瓣开裂;蒴果膜质,成熟前把球形、核果状的种子露出。
-
苜蓿属
花小,组成腋生的短总状花序或头状花序;荚果旋卷,常呈贝壳状或弯镰状,不开裂,平滑或有刺,有种子1至数颗。属下物种草原苜蓿、短刺小苜蓿、褐斑苜蓿、花苜蓿、阔荚苜蓿、毛荚苜蓿、木本苜蓿、南苜蓿、青海苜蓿、天兰苜蓿、天蓝苜蓿、小苜蓿、小苜蓿(原变种)、野苜蓿、野苜蓿(原变种)、杂交苜蓿、早花苜蓿、紫苜蓿
-
甘草属
中文名甘草属拼音名gancaoshu拉丁名Glycyrrhiza中国植物志42(2):167描述GlycyrrhizaL.甘草属,蝶形花科,30种,分布于温带和亚热带地区,我国有6种,产西南、西北至东北部,其中甘草G.uralensisFisch.为著名的国药之一,有和中缓急,润肺,解毒,调和诸药之功。花组成腋生的总状花序或穗状花序;
-
鹿草
向上的叶及接头状花序下部的叶渐小,无柄,披针形,边缘有锯齿或不规则羽状分裂;总苞半球形,直径5-6cm,总苞片通常12层,覆瓦状排列,向内层渐长,附属物卵形、宽三角形或近菱形,长宽可达7mm,两面被稠密的白色长柔毛;化学成份:1.全草含常春藤皂甙元(hederagenin),土大黄氧甙(rhapollticoside)A、B、C、D。
-
篦齿蒿
出处:始载于《内蒙古中草药》拼音名:BìChǐHāo英文名:PectinateNeopallasiaherb别名:恶臭蒿、粘蒿、籽蒿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栉叶蒿的地上部分。中内的两性花9-16个,有4-8个着生于圆锥状花序托的下部,能育,其余的生托顶,不育,全部两性花冠5齿裂。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荒漠、河谷砾石地或山坡荒地。
-
黄三七
《全国中草药汇编》:黄三七:拼音名:Hu nɡSānQī别名:太白黄连、土黄连[陕西太白山]来源:毛茛科黄三七属植物黄三七Soulieavaginata(Maxim.秋季采,洗净,晒干。茎直立,无毛或近无毛,近基部有2-4片膜质鞘,在鞘之上通常生2叶;总状花序。化学成份:根茎含铁破锣皂甙(beesioside)Ⅲ、Ⅳ。骨蒸潮热;湿热泄泻;
-
黄蓉花属
中文名黄蓉花属拼音名huangronghuashu拉丁名Dalechampia中国植物志44(2):119描述DalechampiaL.黄蓉花属,大戟科,约110种,主产巴西南部,少数分布于非洲、印度和爪哇,我国只有黄蓉花D.bidentataBI.var.yunnanensisPaxetHoffm.1种,产云南南部。
-
孩儿茶
12厘米,均被长伏毛,叶轴基部具长圆形腺体;总状花序腋生;35%,儿茶鞣酸24%,以及黑儿茶萤光素、槲皮素、没食子酸、并没食子酸、焦性儿茶酚、儿茶红等鞣质。功能主治:清热,化痰,止血,消食,生肌,定痛。在17例溃疡病合并出血的病例中,除1例因大量出血初服此剂未能止血即改用其他治法外,其余16例在2~
-
还亮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还亮草:拼音名:H iLi nɡCǎo别名:飞燕草、鱼灯苏、蛇衔草、车子野芫荽来源:毛茛科翠雀花属植物还亮草DelphiniumanthriscifoliumHance的全草。基部苞片叶状;叶灰绿色,展平后,为二至王回羽状复叶;叶片菱状卵形或三角状卵形,长2.3-9cm,宽3.5-8cm,两面疏被短柔毛;性味:味辛;或煎汤洗。
-
红花
其中亚油酸含量高达84%,居食用油之冠,有降血脂和血清胆固醇,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是高级营养油和烹饪油。7月,果期7~运用:红花的果实称红花子,又名红蓝子、白平子,酒拌晒干、研末蜜丸服,治妇女瘀滞腹痛。红花醇提取液小鼠静脉注射LD50为5.3g/kg(相当生药量),红花煎剂小鼠腹腔注射最小致死量为1.2g/kg。
-
五加科
刺揪Kalopanaxsepemlobus(Thunb.)Koidz.的木材供建筑、家具和枕木用,鹅掌柴(鸭脚木)scheffleraoctophyllaHarms的木材可为火柴杆和小家具用;叶互生,稀对生或 生,单叶或羽状复叶或掌状复叶;花小,两性或单性,辐射对称,常排成伞形花序或头状花序,稀为穗状花序和总状花序;参阅《中国植物志》第64卷。
-
溪桫属
中文名溪桫属拼音名xisuoshu拉丁名Chisocheton中国植物志43(3):98描述ChisochetonBl.溪桫属,楝科,约100种,分布于印度、中南半岛、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其中溪桫C.paniculatusHiern1种,我国广西和云南亦产之。花杂性异株,排成广歧的圆锥花序或穗状花序式的总状花序;雄蕊管长管状,顶4-8裂,花药4-8,与裂片互生;
-
莎草属
中文名莎草属拼音名shacaoshu拉丁名Cyperus中国植物志11:125描述CyperusL.莎草属,莎草科,约55种,全产温带和热带地,我国约30余种,各省均产之,但主产地为东南部至西南部,其中莎草O.rotundusL.的地下茎名香附,入药,茳芏C.malaccensisLam.和高秆莎草C.exaltatusRetz.等的秆可织席或缚物。小坚果三棱形。
-
千里光
菊科植物千里光的全草·《中医大辞典》·千里光:千里光为中药名,出自《本草图经》。煎服:15~头状花序;总苞钟形;精密量取对照品溶液2ml,置5ml量瓶中,精密加入内标溶液Iml,加0.5%甲酸溶液至刻度,摇匀,吸取2μl,注入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计算校正因子。用于痈肿疮毒,感冒发热,目赤肿痛,泄泻痢疾,皮肤湿疹。
-
白花苋属
中文名白花苋属拼音名baihuaxianshu拉丁名Aerva中国植物志25(2):222描述AervaForsk.白花苋属,苋料,10种,分布于亚洲和非洲的热带至温带地区,我国有A.sanguinolenta(L.草本或亚灌木,有时攀援状,被毛;花小,为单生或圆锥花序式排列的穗状花序或为无柄、腋生的头状花序;属下物种白花苋、海南白花苋、少毛白花苋
-
龙胆木属
中文名龙胆木属拼音名longdanmushu拉丁名Richeriella中国植物志44(1):74描述RicheriellaPaxetHoffm.龙胆木属,大戟科,2种,分布于印度、马来西亚至菲律宾,其中R.gracilis(Merr.)PaxetHoffm.我国海南亦产之。叶互生,全缘,近革质,羽状脉,托叶早落;雄蕊5,花丝分离,花药外向,纵裂;退化子房2-3裂;种子无种阜。
-
山楝属
中文名山楝属拼音名shanlianshu拉丁名Aphanamixis中国植物志43(3):75描述AphanamixisBI.山楝属,楝科,约25种,分布于印度、中南半岛、马来西亚,其中A.grandifoliaBI.和A.polystachya(Wall.叶为奇数羽状复叶,小叶全缘,偏斜;花小,单性异株,球形,无柄;雌花为穗状花序或总状花序;雄蕊管近球形,花药3或6;
-
龙血树属
中文名龙血树属拼音名longxueshushu拉丁名Dracaena中国植物志14:274描述DracaenaVand.exL.龙血树属,龙舌兰科,150种,分布于东半球热带地区,我国有龙血树D.angustifoliaRoxb.等5种,产云南、海南和台湾,本属植物有些种类的木质部受伤后分泌出的树脂,可提取中药“血竭”,为伤科要药。雄蕊6枚,花丝丝状,花药背着;
-
玉蜀黍属
玉蜀黍属,禾本科,只有玉蜀黍Z.maysL.1种,原产地可能为美洲,现广植于世界各地,为重要谷物之一,供食用,茎叶为牛马的饲料,因栽培历史悠久,变种甚多。颖有睫毛;雌花序单生于叶腋内,为粗厚、具叶状苞片的穗状花序,总轴厚,海绵质;小穗有1小花,无柄,密排于圆柱状的总轴上而成多数的纵列;属下物种玉蜀黍
-
鼠李科
中文名鼠李科拼音名shulike拉丁名Rhamnaceae描述Rhamnaceae鼠李科,双子叶植物,约58属,900种,广布于全球,我国有15属,约135种,南北均产之,其中如枣ZiziphusjujubaMill.和枳椇HoveniadulcisThunb.的果和肉质的花序柄可食,亦入药;叶通常互生,单叶;果为蒴果或核果。
-
山道年蒿
来源:为菊科植物山道年蒿的花序和叶。采得的花蕾,需立即利用火炕、烤烟房、干燥室等烘干,或摊开放通风处迅速阴干,不可日晒或堆放。头状花序长卵圆形或椭圆形,长1.5~苞片中央部分黄绿色至棕绿色,有棱线,边缘带白色。生境分布:生于砂质土壤。用法用量:现多制为驱蛔糖浆、驱蛔片等成药,可按照规定剂量服用。
-
木奶果属
中文名木奶果属拼音名munaiguoshu拉丁名Baccaurea中国植物志44(1):130描述BaccaureaLour.木奶果属,大戟科,约70种,分布于印度、马来西亚至我国西南部,其中木奶果B.sapidaMuell.-Arg.、B.ramifloraLour.和B.cavalerieiLevl.3种,我国西部和海南亦有分布、灌木或乔木;雄蕊4-8,花丝短,分离;退化雌蕊被毛;
-
鹅掌柴属
中文名鹅掌柴属拼音名ezhangchaishu拉丁名Schefflera中国植物志54:25描述ScheffleraJ.R.etG.Forst.鹅掌柴属,五加科,约200种。但主产地为云南,其中鹅掌柴(鸭脚木)S.octophylla(Lour.叶为掌状复叶;花排成伞形花序、总状花序,稀为头状花序或穗状花序,此等花序通常再组成圆锥花序;核果球形或卵状,有种子5-7颗。
-
荆芥属
中文名荆芥属拼音名jingjieshu拉丁名Nepeta中国植物志65(2):270描述NepetaL.荆芥属,唇形科,约250种,主要分布于欧亚温带,东自日本西至大西洋东岸,中心在地中海、近东及中亚,在非洲自北非延至热带山区,我国约40余种,各省均产之,但主要集中于西南及新疆等地。
-
岩匙属
多年生草本,有延长、婉蜒状的根;花排成总状花序式的头状花序,生于顶生的花序柄上,有线状披针形的小苞片;萼有鳞片状的苞片,5深裂;雄蕊5,与等数、匙形、被毛的退化雄蕊合生成一环,生于花冠的基部,花丝延长,基部有毛,花药2室,纵裂;子房3室,每室有胚珠极多数,花柱圆柱状,柱头盘状。属下物种岩匙
-
牛戳口
基生叶和下部茎生叶全角为长椭圆形、披针形或披针状椭圆形,向下渐狭成翼柄长20-25cm,宽7-9cm,羽关半裂、深裂或几全裂,侧裂片4-8对,半长椭圆形,中部侧裂片较大,宽1-2cm,全部侧裂片边缘具大形或小形三角形刺齿及缘毛状针刺,有时边缘刺齿裂度较深而使叶呈现近乎二回羽裂状态;总苞钟状,直径约2cm;跌打损伤;
-
松毛火绒草
苞叶多数,与上部叶等长或较长,卵圆状披针形,宽达4mm,先端尖,两面被白色或干后黄色的厚茸毛,先端常近无毛,较花序长2-3倍,开展成径为2.5-7cm的苞叶群,有时成分散的复苞叶群。头状花序,径4-6mm,常10-40个密集;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000-2500m的干燥草坡、开旷草地、针叶林下和丘陵顶部。活血祛瘀。
-
香茶菜属
聚伞花序3至多花,排列成疏离的总状、狭圆锥状或开展圆锥状花序,稀密集成穗状花序;花冠筒伸出,下倾或下曲,斜向,基部上方浅囊状或呈短距,至喉部等宽或略收缩,冠檐二唇形,上唇外反,先端具4圆裂,下唇全缘,通常较上唇长,内凹,常呈舟状;小坚果近圆球形、卵球形或长圆状三棱形,无毛或顶端略具毛,光滑或具小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