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
蜡梅花
蜡梅花蜡梅花FlosChimonanthiPraecocis(英)WintersweetFlower别名黄梅花、蜡花、巴豆花。叶对生,椭圆状卵形至卵状披针形,长7~采制花期采收花蕾,晒干或烘干。中部以下由多数膜质鳞片包被,鳞片略呈三角形,黄棕色,复瓦状排列。功能主治解暑生津,顺气止咳。用于暑热心烦、口渴、百日咳、肝胃气痛、水火烫伤。
-
华佗膏
中药部颁标准:别名/通用名:癣湿药膏拼音名:HuatuoGao标准编号:WS3-B-1927-95处方:蜡梅油30g樟脑25g水杨酸50g苯甲酸100g制法:以上四味,另取凡士林800g及石蜡适量,加热熔化,滤过,加入水杨酸、苯甲酸、樟脑、蜡梅油,搅拌至全部溶解,滤过,搅成糊状,放冷,即得。不良反应:注意事项:1.本品为外用药,禁止内服。
-
蜡梅丸
明 方贤着《奇效良方》:蜡梅丸:处方:蜡梅花末、干姜末、甘草末、枇杷叶末、百药煎末、乌梅肉末,各一两。功能主治:止渴生津。摘录:明 方贤着《奇效良方》《普济方》卷一一七引《十便良方》:方名:蜡梅丸组成:蜡梅花(末)1两,干姜(末)1两,甘草(末)1两,枇杷叶1两,百药煎1两,乌梅肉(末)1两,蜡5两。
-
夏蜡梅
《*辞典》:夏蜡梅: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拼音名:Xi L M i别名:牡丹木、大叶柴来源:为蜡梅科植物夏蜡梅的花和根。生境分布:适宜较阴湿而带腐殖质的土壤。附方:治胃气痛:夏蜡梅花或根四钱,白马骨(茜草科六月雪)、竖漆柴(金缕梅科檵木)根各三至四钱,寒扭(蔷薇科高梁泡)根四至五钱,仙鹤草二至三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