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酮甙
黄酮甙为黄酮类化合物泛指两个芳环通过三碳链相互联结而成的一系列化合物。天然黄酮类多数为上述基本母核的衍生物,少数黄酮类结构较复杂,如水飞蓟素为黄体木脂体类化合物,而榕碱为生物碱型黄酮类。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多方面的生理活性,主要有:(1)止咳平喘祛痰作用,如杜鹃素、川陈皮索。
-
罗勒
在台湾人口中的「九层塔」,其实就是「罗勒」,而罗勒可是西方的香草之王。全草含总黄酮甙0.6%-1.1%,甙元主要为槲皮素(quercetin)和山柰酚(kaempferol),咖啡酸(caffeicacid),绿原酸(chlorogenicacid),多酚类化合物(polyphenols)[4],芸香甙(rutin),异槲皮甙(iso-quercitrin),迷迭香酸(rosmarinicacid)[3]。
-
甙
甙(Glycosides)又称配糖体或苷,是由糖或糖的衍生物(如糖醛酸)的半缩醛羟基与另一非糖物质中的羟基以缩醛键(甙键)脱水缩合而成的环状缩醛衍生物。少数具甜味,如甘草皂甙。甙元不溶于水,能溶于有机溶剂。某些甙类如皂甙、黄酮甙等可与醋酸铅或碱式醋酸铅试剂生成沉淀,此沉淀脱铅后又可恢复成原来的甙。
-
配糖体
甙(Glycosides)又称配糖体或苷,是由糖或糖的衍生物(如糖醛酸)的半缩醛羟基与另一非糖物质中的羟基以缩醛键(甙键)脱水缩合而成的环状缩醛衍生物。少数具甜味,如甘草皂甙。甙元不溶于水,能溶于有机溶剂。某些甙类如皂甙、黄酮甙等可与醋酸铅或碱式醋酸铅试剂生成沉淀,此沉淀脱铅后又可恢复成原来的甙。
-
苷
甙(Glycosides)又称配糖体或苷,是由糖或糖的衍生物(如糖醛酸)的半缩醛羟基与另一非糖物质中的羟基以缩醛键(甙键)脱水缩合而成的环状缩醛衍生物。少数具甜味,如甘草皂甙。甙元不溶于水,能溶于有机溶剂。某些甙类如皂甙、黄酮甙等可与醋酸铅或碱式醋酸铅试剂生成沉淀,此沉淀脱铅后又可恢复成原来的甙。
-
柿叶
《*辞典》:柿叶:出处:《滇南本草》拼音名:Sh Y 来源:为柿科植物柿的叶片。化学成份:含黄酮甙、鞣质、酚类、树脂、香豆精类化合物、还原糖、多糖、挥发油、有机酸(白桦脂酸、齐墩果酸、熊果酸)、叶绿素。②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取经霜打落之柿树叶洗净晒干,研细末,早晚各服1钱,1个月为一疗程。
-
金盏菊花
下部叶匙形,全缘;花期4-7月。花中分出的黄酮甙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杆菌、大肠杆菌,一种酵母菌及藤黄八叠球菌均有抗菌作用。2.降血脂作用:金盏菊中的皂甙给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口服15-50g/kg,共12星期,可降低血清胆固醇、游离脂肪酸、磷脂、 -脂蛋白、总脂质和三酸甘油,对肝脏总脂质、胆固醇和三酸甘油也有降低作用。
-
水黄杨木
《中医大辞典》·水黄杨木:水黄杨木为中药名,出自《贵州草药》,为《贵州药用植物目录》记载的乌棒子之别名。来源:为远志科植物尾叶远志的根。其中黄酮甙可能为主要的抗菌及平喘成分,而皂甙、鞣质具祛痰镇咳作用。"功能主治:①《贵州草药》:"清热利湿,通淋。第2组乌棒子醇浸片、大血藤及淫羊藿片各9片。
-
石椒草
《中医大辞典》·石椒草:石椒草为中药名,出自《滇南本草》。别名:石胡椒、羊膻草、九牛二虎草。秋季割取全草,洗净切段晒干。用于感冒,扁桃体炎,腮腺炎,支气管炎,胃痛腹胀,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腰痛,跌打损伤。根圆柱形略扭曲,有纵纹及黑色圆形小突起。②取本品粉末10g,加60%乙醇100ml,冷浸过夜,滤过。
-
甜橙
《*辞典》:甜橙:出处:《滇南本草》整理本拼音名:Ti nCh nɡ别名:黄果(《滇诲虞衡志》),橙子(《滇南本草》),新会橙(《植物名实图考》),广橘(《中国树木分类学》)。内酯中有双内酯苦味成分柠檬苦素即黄柏内酯及其衍生物柠檬苦素酸单内酯。归经:入厥阴肝经。
-
蛇白蔹
)Trautv.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挖根部,除去地上部分及泥土,剥去根皮,晒干;单叶互生;茎含蛇葡萄紫罗兰酮糖甙(ampelopsisionoside),蛇葡萄鼠李糖甙(ampelopsisrhamnoside),它乔糖甙(tachioside),异它乔糖甙(isotachioside),南烛木糖甙(lyoniside),2-苯乙基-D-芸香甙(2-phenylethyl-D-rutinoside)。性味:辛;
-
一枝香
概述:一枝香为药名,是水蔓青的全草及毛大丁草、徐长卿的别名。1.治感冒发热,咳嗽痰多,水肿,淋浊,小便不通,泄泻,痢疾,气滞食积。入肝胃经。注射液及牡丹酚对小鼠均有止痛作用,注射液尚有镇静作用,还可抗惊厥、解热等,所含牡丹酚可抑制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还可抗炎、抗变态反应等。苞片狭线状披针形至线形;
-
含羞草根
夏、秋采集,洗净,晒干。总生物碱和根煎剂对亚洲甲型流感病毒有明显抑制作用,对鼻病毒17型有抑制,对腺病毒7型不敏感(人胚肾原代单层细胞培养法)。功能主治:止咳化痰,利湿通络,和胃,消积。(《云南中草药》)②治经闭,慢性胃炎,小儿消化不良,头痛失眠,眼花:含羞草根三至五钱。
-
水蔓青
《中华本草》·水蔓青:拼音名:ShuǐMànQīnɡ别名:狼尾拉花、气管炎草、一枝香、斩龙剑、蜈蚣草、追风草、一支香、勒马回、哮喘草来源:药材基源:为玄参科植物水蔓的全草。花冠蓝色紫色,少白色,长5-6mm,筒部宽长2mm,喉部有柔毛,裂片宽度不等,后1枚卵圆形,期余3枚卵形;蒴果扁圆形,种子细小。性味:味苦;
-
舒血宁注射液
(2)取银杏内酯A含量测定项下的供试品溶液作为供试品溶液。检查pH值应为4.5~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分别计算三种黄酮甙元的含量,以下式换算成总黄酮醇甙的含量:总黄酮醇甙含量=(槲皮素含量+山柰素含量+异鼠李素含量)×2.51本品含总黄酮醇甙应为标示量的90.0~
-
蔓胡颓子
《全国中草药汇编》:蔓胡颓子:拼音名:M nH Tu Zǐ别名:耳环果、羊奶果、甜棒槌、砂糖罐、桂香柳来源:胡颓子科蔓胡颓子ElaeagnusglabraThunb.,以果、根、叶入药。生境分布:河南及长江流域各省,南达广东、广西、台湾。根:利水通淋,散瘀消肿。单叶互生;性味:酸;平归经:大肠经功能主治:收敛止泻;治肠炎腹泻。
-
南蛇藤叶
《*辞典》:南蛇藤叶:出处:《中国药植志》拼音名:N nSh T nɡY 来源:为卫矛科植物南蛇藤的叶片。化学成份:含5种黄酮甙:山柰酚-7-鼠李糖甙,山柰酚-3,7-二鼠李糖甙,山柰酚-3-葡萄糖-7-鼠李糖甙,槲皮素-8-葡萄糖-7-鼠李糖甙,槲皮素-3,7-二鼠李糖甙。功能主治:《中国药植志》:治毒蛇咬伤。
-
全叶青兰
来源及产地:唇形科植物全叶青兰DracocephalumintegrifoliumBge.的全草。治老年慢性气管炎。或制成每毫升含生药2.5克的雾化剂行气雾吸入,每次喷雾用量按生药7克计算,15次为一疗程,前10次为每天1次,后5次为隔天1次,或制成注射液行穴位注射,取膻中、定喘、身柱等穴,每穴0.5毫升,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
水翁叶
《*辞典》:水翁叶:出处:《岭南采药录》拼音名:ShuǐWēnɡY 来源:桃金娘科植物水翁的叶片。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水翁花条。化学成份:含黄酮甙、酚类、氨基酸、糖。性味:味苦涩。功能主治:洗疥癞,杀虫,行气,敷乳疮。用法用量:外用:煎水洗或捣敷。
-
五色梅根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活血祛风。治感冒发热,腮腺炎,瘰疬,胃痛,风湿痹痛,跌打损伤。《*辞典》·五色梅根:出处:《广西中药志》拼音名:WǔSèMéiGēn来源:为马鞭草科植物马缨丹的根。原形态:植物形态详"五色梅"条。性味: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甘苦,寒。治脚气,风湿骨痛及风肿。外用:煎水含漱。
-
咸虾花
《*辞典》:咸虾花:出处:《广西药植名录》拼音名:Xi nXiāHuā别名:大叶咸虾花、狗仔菜(《广州植物志》),万重花、狗狗木根(《广西药植名录》),狗仔花(《广西中草药》)。叶互生,无柄或具短柄,卵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2~功能主治:治风热感冒,疟疾,热泻,肝阳头痛。治热泻,头痛,感冒风热。水煎分三次服。
-
烟锅草
《*辞典》:烟锅草:出处:《陕西中草药》拼音名:YānGuōCǎo来源:为毛莨科植物东亚唐松草的根。生境分布:生于丘陵或山地林边和山谷沟边。例如:日本德岛产品的叶、茎,根含唐松草碱,长野产品的茎、叶含高唐碱,高知产品含唐松草碱和小檗碱。性味:《陕西中草药》:苦,寒,有小毒。治牙痛,急性皮炎,湿疹。
-
洋蓍草
头状花序排列呈伞房状,总苞倒卵形,长4~挥发油中除含薁外,还有l-α-及d-α-蒎烯、β-蒎烯,l-柠檬烯、l-龙脑、龙脑的乙酸酯和其他酯、l-樟脑、1,8-桉叶素、丁香油酚、侧柏酮、石竹烯、水杨酸、缬草酸、异缬草酸、甲酸、乙酸、甲醇、乙醇、甲醛、糠醛、丙酮等。治蛇犬咬伤,疮疖痈肿,跌打损伤,月经不调,阴虚骨蒸。
-
硬叶吊兰
拼音名:YìnɡYèDiàoLán别名:吊兰子、大凉药、大甩头、卧吊兰、石吊兰来源: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硬叶吊兰的全草或种子。唇瓣贴生于蕊柱脚上,基部浅囊状,3裂,侧裂片狭长,先端尖,中裂片近圆形,反卷,唇盘基部具褐色斑点,中间具2条平行的褶片。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山谷岩石上或附生树上。散瘀调经。
-
香菜
香菜的别名:胡荽、芫荽、胡菜、香荽、天星、园荽、胡莱香菜的推荐食用量:每次15~香菜的食疗功效:中医认为,香菜性温、味辛,入肺、脾、胃经,具有发汗透疹、消食下气、益脾健胃的作用,食积气滞、脘胀冷痛者宜食之,治风寒初起,或麻疹因风寒外束、不得透发者,但多食损目。香菜辛、温,归肺、脾经;
-
橙皮甙
)Raf.果实、柠檬CitruslimonBurm.果实、藜檬CitruslimoniaOsbeck.果皮、枸橼CitrusmedicaL.成熟果实、佛手CitrusmedicaL.var.sarcodactylia(Noot.)Swingle果实、蕉柑CitrustankanHayata果实、茜草科植物粟猪殃殃GaliummollugoL.地上部分、十字花科植物荠菜Capsellabursa-pastoris(L.)Medic.带根全草。
-
胡菜
香菜的别名:胡荽、芫荽、胡菜、香荽、天星、园荽、胡莱香菜的推荐食用量:每次15~香菜的食疗功效:中医认为,香菜性温、味辛,入肺、脾、胃经,具有发汗透疹、消食下气、益脾健胃的作用,食积气滞、脘胀冷痛者宜食之,治风寒初起,或麻疹因风寒外束、不得透发者,但多食损目。香菜辛、温,归肺、脾经;
-
笔仔草
出处:《福建民间草药》拼音名:BǐZǎiCǎo别名:竹篙草(《岭南科学杂志》),黄毛草(《广州植物志》),墙头竹、猫仔草、牛尾草(《福建民间草药》),金丝茅《中国主要植物图说 禾本科》),笔毛草、猴毛草、眉毛草、金黄草、胡毛草(《闽东本草》),猫毛草(《广东中药》Ⅱ),牛毛草、竹叶草(《福建中草药》)。
-
茶花
拼音名:CháHuā来源:药材基源:为山茶科植物茶Camelliasinensis(L.单叶互生;生境分布:原产我国南部,现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各地广为栽培。化学成份:花粉中含茶花粉黄酮(pollenitin)即是3,5,8,4'-四羟基-7-甲氧基黄酮(3,5,8,4'-tetrahydroxy-7-metho-xyflavone),茶花粉黄酮甙(pollenin)A和B;肝经功能主治:清肺平肝。
-
大沙叶
《全国中草药汇编》:大沙叶:拼音名:D ShāY 别名:大叶满天星来源:茜草科大沙叶属植物满天星PavettahongkongensisBrem.,以全株、根、叶入药。用于中暑,感冒发热,肝炎,跌打损伤。先端不明显4裂,花冠简长约15mm,先端4裂,裂片卵开,长4-5mm,内面基部被疏柔毛;3.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解毒,活血去瘀。
-
倒卵叶五加
拼音名:DǎoLuǎnYèWǔJiā别名:老虎刺、蛇不过、倒刨牛、母猪刺来源:药材基源:为五加科植物倒卵叶五加的根或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canthopanaxobouatusHoo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挖,除去小枝及叶,切段,晒干。叶有5小叶,在长枝上互生,在短枝上簇生;性温功能主治:健脾益气;
-
榧枝叶
拼音名:FěiZhīYè来源:药材基源:为红豆杉科植物榧树的枝叶。小枝近对生或 生,一年生小枝绿色,二至三年生小枝黄绿色、淡褐色或暗绿黄色,稀淡褐色。雌雄异株,雄球花单生叶腋,雌球花成对生于叶腋,基部各有2对交叉对生的苞片及外侧的一小苞片,胚珠直立,单生于假种皮上。功能主治:祛风除湿。
-
金钱苦叶草
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拼音名:JīnQi nKǔY Cǎo来源:为虎耳草料植物猫眼草的全草。聚伞花序顶生,花序外有叶状的苞片,花茎高5~雌蕊2心皮,花柱极短,子房与萼筒结合。生境分布:常生于向北山坡溪旁石隙或林下之裸岩上。待疮破口出脓后,再用大叶山鸡尾巴草(乌毛蕨科狗脊)根,去毛剥皮,捣细加白糖敷患处。
-
辣薄荷
披针形至卵状披针形,长2.2-3.5cm,宽1-1.8cm,先端急尖,基部近圆形或楔形,叶缘具细锯齿,叶两面均被腺鳞及疏被毛茸,上面绿色,下面淡绿色。化学成份:叶含氨基酸,精油及一些其他成分:1.氨基酸:天冬酰胺(asparagin),甘氨酸(glycine),天冬氨酸(asparticacid),谷氨酸(glutamicacid)和丙氨酸(alanine)。解毒散结。
-
竻慈姑
《*辞典》:竻慈姑:出处:《岭南采药录》拼音名:L C Gū别名:天河芋(《岭南采药录》),刺芋(《广州植物志》),水竻钩(《陆川本草》),勒蒙、竻芋、竻藕(《南宁市药物志》)。45厘米,幼时戟形或箭形,而有阔或狭的基生裂片,老时常宽甚于长,羽状深裂,基部心形,裂片披针形,长渐尖,有主脉1条,沿背脉有刺;
-
空心莲子草
空心莲子草空心莲子草HerbaAlternantherae(英)AlligatorAlternantheraHerb别名水花生、喜旱莲子草、空心苋。苞片和小苞片干膜质,宿存;雄蕊5,基部合生成杯状,退化雄蕊顶端分裂成3~11月采收,除去杂质,洗净,晒干或鲜用。性味性寒,味苦。功能主治清热,凉血,解毒。用于流行性乙型脑炎早期、流行性出血热初期、麻疹。
-
含羞草
含羞草含羞草HerbaMimosaePudicae(英)SensitiveplantHerb别名性羞草、感应草。托叶披针形,有刺毛。头状花序长圆形,2~4荚节,每节2种子,成熟时节间脱落。采制夏、秋季采收,洗净,晒干。预试含黄酮甙、酚类、氨基酸、有机酸。功能主治安神镇静,散瘀止痛,止血收敛。用于神经衰弱、跌打损伤、咯血、带状疱疹。
-
天保宁
药品说明书:别名:天保宁,银杏黄酮甙,银杏叶片,百路达,银可络,达纳康,斯泰隆适应症:冠脉循环不全引起的症状,如心绞痛、胸闷、胸痛、气短;脑循环不全引起的神经、精神障碍,如头痛、眩晕、老年性痴呆、认知记忆功能衰退及脑中风的防治。动脉硬化及高血压病所致的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脑栓塞、脑血管痉挛的治疗。
-
银杏黄酮甙
药品说明书:别名:天保宁,银杏黄酮甙,银杏叶片适应症:冠脉循环不全引起的症状,如心绞痛、胸闷、胸痛、气短;脑循环不全引起的神经、精神障碍,如头痛、眩晕、老年性痴呆、认知记忆功能衰退及脑中风的防治。动脉硬化及高血压病所致的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脑栓塞、脑血管痉挛的治疗。规格:片剂9.6mgx18片,30片。
-
芦丁
概述:芦丁亦称芸香甙。存在于豆科植物槐SophorajaponicaL.花蕾和果实、芸香科植物芸香RutagraveolensL.全草、蓼科植物荞麦FagopyrumesulentumMoench籽苗。药品说明书:别名:路丁;芸香甙,芦丁适应症:主要用于治疗脆性增加的毛细血管出血症。常用的复方片剂,具有一定的疗效。复方芦丁片:口服:1~
-
毛披树
药品说明书:别名:毛披树,毛冬青适应症:本品有扩张血管、增加冠脉血流量并使血压下降的作用。用于冠心病、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脑血栓形成。规格:毛冬青注射液:每支2ml,含黄酮甙40mg(相当于毛冬青根240g)。用于冠心病、心绞痛、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
楮叶
《*辞典》:楮叶:出处:《别录》拼音名:ChǔY 别名:构叶(《子母秘录》),谷树叶(《简便单方》),酱黄叶(《生草药性备要》)。(《圣惠方》)②治鼻衄数升不断者:楮叶捣取汁坎三升,不止再三饮。久衄亦瘥。(《经验良方》)⑧治一切眼翳:三月收穀木软叶,晒干为末,入麝香少许,每以黍米大注眦内。煎汤熏洗。
-
薅田藨根
治感冒高热,咽喉肿痛,风湿痹痛,肝炎,泻痢,肾炎水肿,尿路感染、结石,咳血,吐血,妇人崩漏,跌打损伤,疔疮肿毒。(《江西民间草药》)④治冷痹,久年关节疼痛:薅田藨根五斤,煎汤去渣,同老母鸡(去毛及肠杂)一只炖服。治疗54例,27例从小便中排出结石,19例症状消失但无明显排石,7例无效改用手术治疗。
-
红香藤
基生小苞片卵形,副萼状小苞片披针形,均被锈色柔毛,脱落;雄蕊单体或2体;种子肾形,扁平。生境分布:生于林缘及灌木丛中。化学成份:皮含生物碱、黄酮甙、酚类、糖类。性味:《陆川本革》:辛涩,温。功能主治:①《陆川本草》:茎:行气,止痛,破积。治心胃气痛,久伤积痛。气喘衄血。树脂:止血。治肚痛,心气痛。
-
胡荽子
《*辞典》:胡荽子:出处:《千金 食治》拼音名:H SuīZǐ别名:芫荽子(《普济方》)。小分果背面隆起,腹面中央下凹,具3条纵行的棱线,中央较直,两侧呈弧形弯曲,有时可见悬果柄。④《分类草药性》:治小儿痘疹不出,辟四时不正之气,发表散寒,治鼻塞不通。(《浙江中医》(3):32,1959)②治痢亦治泻血:芫荽子一合。
-
辣子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辣子草:拼音名:L ZiCǎo别名:向阳花、珍珠草、铜锤草来源:菊科辣子草GalinsogaparvifloraCav.,以全草入药。生境分布:浙江、江西、四川、云南、贵州、西藏。单叶对生,叶柄长1-2cm;总苞半球形;花托凸起,有披针形托片。性味:味淡;止咳平喘;治扁桃体炎,咽喉炎,急性黄疸型肝炎,外伤出血。
-
楝花
出处:《纲目》拼音名:Li nHuā来源:为楝科植物川楝或苦楝的花。化学成份:花含黄酮甙:印楝花甙即杨梅树皮素-3 -L-阿拉伯糖甙,槲皮素-3-半乳糖甙,山奈酚-3-葡萄糖甙。功能主治:《纲目》:热痱,焙末掺之。
-
栾华
《*辞典》:栾华:出处:《本经》拼音名:Lu nHu 来源:为无患子科植物栾树的花。单数羽状复叶互生,有时呈2回或不完全的2回羽状复叶;15,纸质,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3.5~化学成份:果实含甾醇、皂甙、黄酮甙、花色甙、鞣质和聚糖醛酸。种仁含油38%,皂化后分出甾醇和棕榈酸。注意:《本草经集注》:决明为使。
-
蔓胡颓子叶
《*辞典》:蔓胡颓子叶:出处: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拼音名:M nH Tu ZǐY 来源:为胡颓子科植物蔓胡颓子的枝叶。小鼠腹腔注射无止咳作用(氨水喷雾引咳法),口服也无祛痰作用(酚红法)性味:①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酸,平。功能主治:①《广西药植名录》:退热。治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感冒咳嗽。
-
毛白杨
苞片卵圆形,尖裂,具长柔毛;雌花序长4~蒴果长卵形,2裂。生境分布:分布辽宁及华北、西北、华东等地,一般为栽培。化学成份:树皮含总甙、皂甙、强心甙、黄酮甙、酚类、蛋白质、氨基酸。临床应用:治疗慢性气管炎:取鲜白杨树皮2两,加水煎沸半小时后加入鲜蛤蟆草2两,再煎15分钟,滤出药液,药渣再加水煎沸15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