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冻绿刺
《*辞典》:冻绿刺:出处:《湖南药物志》拼音名:D nɡLǜC 别名:鸭屎树、野苦楝子、洞皮树、臭李子、老鹤眼来源:为鼠李科植物圆叶鼠李的茎叶、根皮。5对在下面突起,脉上着生较密毛茸;子房上位,花柱2裂。花期春、夏。生境分布:野生于山坡丛林间。性味:苦涩,微寒,无毒。功能主治:杀虫,下气,祛痰,消食。
-
兔儿风
出处:《峨嵋药植》拼音名:T rFēnɡ别名:心肺草、石凤丹(四川)。来源:为菊科植物光叶兔儿风的全草。幼叶及老叶叶柄基部被棕黄色长毛茸。头状花序小,排列为圆锥花序;总苞片数枚,膜质,披针形,长3~生境分布:生山地。性味:甘,寒。(四川)功能主治:①《峨嵋药植》:治跌打损伤。②养阴清肺,治肺痨咳嗽吐血。
-
乌梅
生乌梅长于生津止渴,敛肺止咳,安蛔。虚热烦渴;蛔厥腹痛;(《中华本草》)乌梅的食用价值:乌梅是药食同源的制品,是青梅经过加工后的中药材之一,其性温,味酸涩,有生津、止渴、敛肺、涩肠、安蛔虫等功效,可治疗肺虚久咳,口干烦渴,痢疾,慢性腹泻,胆道蛔虫等病症。本品形如乌梅,皮肉鼓起,表面焦黑色。
-
吕宋楸毛
来源:为大戟科植物粗糠柴的果实的腺毛及毛茸。药理作用:兽医用作驱虫:果的醇提取物在体外、体内具有杀绦虫作用,对吸虫(如姜片虫、肝片吸虫、大片吸虫、双腔吸虫等)亦有效,而对线虫(如蛔虫)则无效;
-
沙塘木
出处:《广西药植名录》拼音名:ShāT nɡM 别名:降真香(《广西药植名录》)。幼枝及花序被有毛茸。化学成份:心材含β-谷甾醇0.003%。在动物身上,对C-1498骨髓性白血病、X-5563浆细胞性骨髓瘤、腺癌755等有效。功能主治:①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行气活血,健脾,止咳。治风湿性腰腿痛,跌打瘀痛,心胃气痛。
-
虻虫
原形态:1.华虻,雌虫体长16-18mm,灰黑色。腹部暗灰黄色,有较多的金黄色毛茸及少数黑色毛茸。4.镇痛作用,虻虫提取物A或B组分100mg/kg灌胃,能明显对抗苯醌(phenylquinone)所致小鼠扭体反应,其B组分作用较强。或用文火微炒用。少腹蓄血;5.《本经》:主逐瘀血,破下血积、坚痞、症瘕,寒热,通利血脉及九窍。
-
江西金钱草
出处:《中药通报》51:20,1959拼音名:JiānɡXīJīnQi nCǎo别名:南昌金钱草(《中药通报》),满天星、野芹菜、破铜钱、小金钱(《江西中药》)。来源:为伞形科植物白毛天胡荽的全草。用于砂淋有着效。临床应用:①治疗急性传染性肝炎第1天取满天星1两煎服,第2天起加老鸦草(酢浆草)1两煎服,每日1剂,连服半月。
-
葎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葎草:拼音名:LǜCǎo别名:拉拉秧、拉拉藤、五爪龙、簕草、大叶五爪龙、拉狗蛋、割人藤来源:桑科葎草属植物葎草Humulusscandens(Lour.完整叶片展平后为近肾形五角状,掌状深裂,裂片5-7,边缘有粗锯齿,两面均有毛茸,下面有黄色小腺点;皮肤瘙痒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鲜品30-60g;
-
双股箭
《*辞典》:双股箭: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拼音名:ShuānɡGǔJi n别名:大一枝箭、小接骨丹来源:为菊科植物心叶兔耳风的根。根茎较粗壮,密被棕色毛茸,须根多数。头状花序3~花序基部具苞叶1枚,线状倒披针形。生境分布:生于山野丛林中。附方:治风湿筋骨疼痛,跌打损伤:双股箭三至五钱,水煎服,或外包疼痛处。
-
牡荆叶
概述:牡荆叶牡荆叶为中药名,出《名医别录》。治感冒发热,风湿痛,久痢,急性胃肠炎,慢性支气管炎,血淋,乳痈初起:煎服,9~性状:本品为掌状复叶,小叶5片或3片,披针形或椭圆状披针形,中间小叶长5~鉴别:本品横切面:上表皮细胞排列较整齐,上、下表面均有毛茸,下表面毛茸较多。性味与归经:微苦、辛,平。
-
光刺兔唇花
拼音名:GuānɡCìTùChúnHuā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光刺兔唇花的全草。叶片菱形,基部楔形,三出5浅裂,裂片分裂成卵状长圆形的小裂片,先端刺状渐尖,具长1.5-2mm的小刺尖,叶片上面无毛或被稀疏的小刺状毛茸,下面被具腺疏柔毛。苞片长4-12mm,锥状,无毛;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砾石山坡上。性味:味甘;
-
滇常山
《全国中草药汇编》:滇常山:拼音名:DiānCh nɡShān别名:臭牡丹、矮桐子、臭茉莉、滇赪桐来源:马鞭草科赪桐属植物滇常山ClerodendronyunnanenseHuexHand.-Mazz.,以根及叶入药。幼枝皮黄绿色,有锈色毛茸,外皮不易剥离,为面髓部直径红3mm。叶柄密被短毛茸叶气臭,味辛、微苦。膀胱经功能主治:祛风,利湿,行气。
-
猫须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猫须草:拼音名:MāoXūCǎo别名:肾茶、猫须公来源:唇形科猫须草属植物猫须草Clerodendranthusspicatus(Thunb.)C.Y.Wu[ClerodendronspicatusThunb.;苞片圆卵形,长约3.5mm,先端柔尖,下面密被短柔毛,边缘具缘毛;化学成份:全草含三萜类,甾醇类,黄酮类,按发油及其他成分。
-
四川红淡叶
拼音名:SìChuānHónɡDànYè来源:药材基源:为山茶科植物川黄瑞木的叶。叶片革质,长圆状卵形,长10-14m,宽3-4.5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全缘,上面无毛,下面被黄褐色长柔毛,侧脉11-12对,两面隆起。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山地、沟边及林中。叶柄短,被绣色长毛茸。性味:苦;凉功能主治:凉血止血;
-
风轮菜
外用治疔疮肿毒、皮肤瘙痒、外伤出血。茎基部匍匐生根,上部上升,多分枝,四棱形,密被短柔毛及腺毛,叶对生;家兔草酸血在滴加氯化钙及正丁醇提取液后,亦使血凝时间显着缩短,外用于兔、狗动脉出血或切割肝、脾之出血也有止血作用。②取本品粉末1g,加甲醇10ml,置水浴上加热回流30min,滤过。性凉功能主治:疏风清热;
-
白毛藤
泡酒服并捣敷。粉及煎剂对小鼠艾氏腹水瘤有抑制作用。基部合生;果期11月。β-苦茄碱有抗小白鼠肉瘤-180的作用。另据报道,叶中分离到一个甾体生物碱糖甙,水解后除得到西红柿烯胺外,还有它的脱氢化合物西红柿-3,5-二烯胺和小量的雅姆皂甙元。(《杨春涯经验方》)④治风湿关节痛:排风藤一两,忍冬一两,五加皮一两。
-
锈毛钝果寄生
拼音名:XiùMáoDùnGuǒJìShēnɡ别名:李万寄生、板栗寄生、梨寄生、茶树寄生、李寄生来源:药材基源:为桑寄生科植物锈毛钝果寄生的带叶茎枝。浆果卵球形,长约6mm,直径4mm,两端圆钝,黄色,果皮具颗粒状体,被星状毛。叶片长椭圆形,长3-8cm,宽1.2-3.2cm,中脉于下表面突起,侧脉不显着,叶背密被锈色毛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