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杜仲科
中文名杜仲科拼音名duzhongke拉丁名Eucommiaceae描述Eucommiaceae杜仲科,双子叶植物,只有杜仲属Eucommia1属,1种,我国特产,参阅读属。中国植物志35(2):116所有属Eucommia.......杜仲属
-
檰芽
《*辞典》:檰芽:出处:《本草图经》拼音名:Mi nY 来源:为杜仲科植物杜仲的初生嫩叶。化学成份:叶含杜仲胶约3%,生物碱0.028%,葡萄糖甙0.072%,果胶7.3%,脂肪2.2%,树脂1.48%,有机酸1.49%,酮糖3.6%(水解前)、5.2%(水解后),醛糖0.95%,维生素C_48毫克%,以及咖啡酸、绿原酸、鞣质。
-
杜仲属
中文名杜仲属拼音名duzhongshu拉丁名Eucommia中国植物志35(2):116描述EucommiaOliv.杜仲属,杜仲科,只有杜仲E.ulmoidesOliv.1种,特产我国西部、西北部至东部。枝有片状髓心;叶脱落,互生,单叶,无托叶,有锯齿;雌花单生于每一苞腋内,雌蕊由2个合生心皮所组成,子房扁,长椭圆形,1室,有胚珠2颗;属下物种杜仲
-
丝棉皮
概述:丝棉皮为中药名,出自苏州医学院等《中草药手册》,为《神农本草经》记载的杜仲之别名。别名:木绵、思仲、丝棉皮、扯丝皮。性味归经:甘、微辛,温。主治腰膝酸痛,筋骨痿弱,阳痿,尿频,先兆流产,高血压病。运用:杜仲初生的嫩叶名檰芽,治风毒脚气,风冷痔血。炒杜仲降压作用比生杜仲大,煎剂比酊剂作用强。
-
山茱萸目
山茱萸目(Cornales)包括山茱萸科(含珙桐科Nyssaceae、八角枫科Alangiaceae)、绣球科等3科。本目被认为是菊亚纲核心群的姐妹群,置于菊亚纲的基部。该科的系统位置存在争议,Engler和Hutchinson系统均置于荨麻目,Cronquist系统单立杜仲目,置于金缕梅亚纲,Takhtajan系统也立杜仲目,但置于山茱萸亚纲。
-
丝连皮
概述:丝连皮为中药名,出自《中药志》,为《神农本草经》记载的杜仲之别名。化学成分:树皮含杜仲胶,足反式异戊二烯聚合的橡胶类物质,还有抗高血压的主要成分松脂醇二葡萄糖苷(Pinoresinoldiglucoside)愈创木酚基甘油、橄榄树脂素等及其糖苷、去氢栀子苷、杜仲多糖、桃叶珊瑚苷、绿原酸、山柰酚、氨基酸等。
-
杜仲
雌花子房狭长,单生于新枝基部;入肝、肾经。化学成分:杜仲树皮含杜仲胶,足反式异戊二烯聚合的橡胶类物质,还有抗高血压的主要成分松脂醇二葡萄糖苷(Pinoresinoldiglucoside)愈创木酚基甘油、橄榄树脂素等及其糖苷、去氢栀子苷、杜仲多糖、桃叶珊瑚苷、绿原酸、山柰酚、氨基酸等。功能与主治:补肝肾,强筋骨,安胎。
-
木绵
概述:木绵为中药名,出自《名医别录》,为《神农本草经》记载的杜仲之别名。化学成分:树皮含杜仲胶,足反式异戊二烯聚合的橡胶类物质,还有抗高血压的主要成分松脂醇二葡萄糖苷(Pinoresinoldiglucoside)愈创木酚基甘油、橄榄树脂素等及其糖苷、去氢栀子苷、杜仲多糖、桃叶珊瑚苷、绿原酸、山柰酚、氨基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