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叶钩藤
来源:为茜草科植物大叶钩藤的带钩茎枝。秋、冬季采集,切段,晒干.子房下位,纺锤形,2室。蒴果有长柄,纺锤形,长1~1.5厦米,有粗毛。生境分布:生于灌木林或杂木林中。化学成份:含钩藤碱。性味:《云南中草药选》:甘苦,凉。功能主治:《云南中草药选》:清热平肝,熄风镇惊。治抽搐,高血压,神经性头痛,骨髓炎。
-
钩藤
质硬,茎断面有黄白色髓部。性味归经:钩藤性凉,味甘。钩藤的功效与主治:钩藤具有清热平肝,息风定惊的功效,用于头痛眩晕、感冒夹惊、惊痢抽搐、妊娠子痢、高血压症。本品既能清肝热,又能平肝阳,临床常配夏枯草、黄芩等,以清肝热;还含硬毛钩藤碱等。钩基部的枝上可见叶柄脱落后的窝点状痕迹和环状的托叶痕。
-
大叶钩藤根
出处:《云南中草药选》拼音名:D Y GōuT nɡGēn来源:茜草科植物大叶钩藤的根。性味:甘苦,凉。功能主治:舒筋活血。治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跌打损伤。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8钱。摘录:《*辞典》
-
钩藤属
中文名钩藤属拼音名goutengshu拉丁名Uncaria中国植物志71(1):247描述UncariaSchreber钩藤属,茜草科,约70种,分布于热带地区,我国有13种似上,产西南部至台湾,其中钩藤U.rhynchophyllaMiq.和华钩藤U.sinensisHavil.等数种均入药,为小儿的镇痉剂。花组成腋生、单生或圆锥花序式的球形头状花序;种子有翅。
-
钩藤碱
钩藤碱是从中药钩藤中分离的具有降压作用的一种生物碱成分。存在于茜草科植物钩藤Uncariarhynchophylla(Miq.)Jacks.带钩枝条,大叶钩藤UncariamacrophyllaWall.带钩茎枝。有显著的降压作用,并有抑制呼吸中枢和离体肠管及兴奋大鼠子宫的作用。临床上用以治疗高血压病,对轻中度高血压疗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