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芦荟大黄素
在乙醚及苯中呈黄色,氨水及硫酸中呈绯红色。制法芦荟大黄素可由芦荟汁低温干燥物用乙酸乙酯提取粗品,然后经硅胶柱层析(石油醚-乙酸乙酯)洗脱精制得到。药理药效(一)抗肿瘤活性(二)抗菌活性(三)免疫抑制作用(四)泻下作用(五)、降脂减肥作用。(七)、在仓鼠成纤维细胞诱变性测定中本品表现为遗传毒性作用。
-
鹿角芦荟
出处:《植物名实图考》载有“象鼻草”,云:“生云南,一名象鼻莲。总状花序,具长的总柄;药理作用:1.泻下作用:鹿角芦荟叶粉末给雄性大鼠口服,有泻下作用,半数有效量为900mg/kg。泻下作用的有效成分为芦荟大黄素甙。鹿角芦荟叶多糖成分中的大芦荟聚糖A、B对正常小鼠和四氧嘧啶诱导的高血糖小鼠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
-
芦荟
蒴果三角形,长约8mm。采收与初加工:夏末秋初将叶自基部切断,收集流出的叶汁,干燥。外治湿癣。芦荟具有泻热通便,清肝,消积杀虫的功效。芦荟叶含芦蔡甙(aloin)、异芦荟甙、β-芦荟甙、芦荟大黄素(aloe-emodim)及芦荟糖甙A、B(aloinosideA、B)等。性味与归经:苦,寒。用于热结便秘,惊痫抽搐,小儿疳积;
-
九制大黄丸
本品每1g含大黄以芦荟大黄素(C15H10O5)、大黄酸(C15H8O6)、大黄素(C15H10O5)、大黄酚(C15H10O4)和大黄素甲醚(C16H12O5)的总量计,不得少于12.0mg。用于胃肠积滞,湿热下痢,口渴不休,停食停水,胸热心烦,大便燥结,小便赤黄。九制大黄丸的功能主治:通便润燥,消食化滞。别名:九制大黄丸、清宁丸、青麟丸。
-
小儿化食口服液
小儿化食口服液药典标准:品名:小儿化食口服液Xiao'erHuashiKoufuye处方:六神曲(炒焦)10g、焦山楂10g、焦麦芽10g、焦槟榔10g、醋莪术5g、三棱(麸炒)5g、大黄10g、炒牵牛子20g制法:以上八味,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三次各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1~2,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
-
雪三七
《全国中草药汇编》:雪三七:拼音名:XuěSānQī别名:黑七来源:蓼科雪三七RheumlidjiangenseSam.,以根入药。生境分布:云南。性味:苦、涩,寒。基生叶卵形或宽卵形,长10-15cm,宽8-13cm,近革质,先端圆钝,基部心形,边缘具弱皱波,上面具短硬毛,下面沿叶脉具硬毛,具3-5条基出脉;散瘀止痛;跌打损伤;
-
望江南子
《*辞典》:望江南子:出处:《现代实用中药》拼音名:W nɡJiānɡN nZǐ别名:槐豆(《救荒本草》),野鸡子豆(《福建民间草药》),金角子、金角儿(《江苏植药志》),江南豆(《中国药植图鉴》),水爪豆(《广西药植名录》),风寒豆、黄豇豆(《江苏药材志》)。药理作用:种子有致泻作用,与含大黄素有关;
-
大黄浸膏
制法:取大黄(最粗粉)1000g,照流浸膏剂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ⅠO),用60%乙醇作溶剂,浸渍12小时后,以每分钟1~另取大黄对照药材0.1g,加乙醇20ml,浸泡1小时,滤过,取滤液5ml,蒸干,残渣加水10ml、盐酸1ml,自“加热回流30分钟”起,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
-
地柏草
概述:地柏草为中药名,出自《广东中药》,为《救荒本草》记载的山扁豆之别名。性味:甘,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湿通便。1.治湿热黄疸,肝热目赤,肾炎水肿,小便不利,习惯性便秘。2.治疗疮痈肿,蛇咬伤。使用注意:孕妇慎用。药理作用:果实含芦荟大黄素等蒽醌类衍生物,故有泻下、抗菌、消炎作用。
-
芦荟甙
(1)硼砂试验:滤液5ml,加硼砂0.2g,加热溶解,取溶液数滴加于10ml中,显绿色荧光(schntetn反应)。工艺流程芦荟鲜叶→清洗、消毒、去边角→打浆→胶体磨→离心过滤→贮罐→灭菌→原汁→脱色→微滤→超滤→反渗透→芦荟多糖溶液→浓缩↓↑↓皮渣→酶解→提取芦荟甙溶液→精制→芦荟甙贮藏置阴凉干燥处。
-
芦荟苷
(1)硼砂试验:滤液5ml,加硼砂0.2g,加热溶解,取溶液数滴加于10ml中,显绿色荧光(schntetn反应)。工艺流程芦荟鲜叶→清洗、消毒、去边角→打浆→胶体磨→离心过滤→贮罐→灭菌→原汁→脱色→微滤→超滤→反渗透→芦荟多糖溶液→浓缩↓↑↓皮渣→酶解→提取芦荟甙溶液→精制→芦荟甙贮藏置阴凉干燥处。
-
山扁豆
1.治湿热黄疸,肝热目赤,肾炎水肿,小便不利,习惯性便秘。《全国中草药汇编》·山扁豆:拼音名:ShānBiǎnDòu别名:假牛甘、细杠木、水皂角、黄瓜香、鸡毛箭来源:为豆科决明属植物含羞草决明CassiamimosoidesL.,以全草入药。胃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健脾利湿,通便。3.《贵州草药》:清热消肿,利水通淋。
-
臭李皮
拼音名:ChòuLǐPí别名:鼠李皮。叶片纸质,卵圆形或椭圆形,长4-13cm,宽2-6cm,先端突尖或渐尖,基部楔形或近圆形,边缘具细锯齿,齿端常有红色腺体,上面无毛,亮绿色,下面沿脉被白色疏柔毛,淡绿色,侧脉4-6对,网脉明显。药理作用:鼠李树皮水浸膏对小鼠有泻下作用。性味:苦;小毒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热毒疮痈;
-
婆罗门皂荚
《*辞典》:婆罗门皂荚:出处:《本草拾遗》拼音名:P Lu M nZ oJi 别名:忽野檐默、阿梨去伐、波斯皂荚(《酉阳杂俎》),阿勒勃(《本草拾遗》),清泻山扁豆(《国药的药理学》)。心木含阿勒勃素、芦荟大黄素甙及大黄酸。据介绍,本品为-种止痛轻泻剂,但久煎(一般煎8小时以上)后则无泻下作用,反有收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