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草
概述:血草为中药名,出自福建省晋江专区民卫组《中草药手册》,为《救荒本草》记载的费菜之别名。别名:费菜、土三七、八仙草、吐血草、活血丹。化学成分:全草含甲基异石榴皮碱(Methylisopelletierine)、景天碱(Sedinine)、景天胺(Sedamine)等生物碱,齐墩果酸,谷甾醇,没食子酸,景天庚糖及黄酮类等。
-
人血七
拼音名:RénXuèQī别名:野人血草、大人血七、大金盆、野人血。基生叶叶柄长约7.5-10cm;化学成份:全草含有四氢黄连碱(tetrahydrocoptisine),血根碱(sanguinarine),白屈菜红碱(chelerythrine),黄连碱(coptisine),别隐品碱(allocrytopine),原阿片碱(protopine)等。性味:苦;平归经:肝经功能主治:活血散瘀;
-
豆叶七
豆叶七此药为罂粟科植物人血草(Stylophorumlasiocarpum)的干燥全草。因其叶羽状深裂,略似豆科的羽状复叶,故得此名。基生叶数枚.羽状深裂;分布于木鱼、断江坪、红坪、老君山、大岩屋、松拍、新华等地。该药具有括血调经、行气散瘀、止血止痛的功效。用于咯血、吐血、尿血、便血、小便不通、月经不调、跌打损伤等。
-
费菜
出处:《救荒本草》拼音名:F iC i别名:养心草、倒山黑豆(《福建民间草药》),马三七、白三七、胡椒七(《湖南药物志》),七叶草(《闽东本草》),晏海豆丬、回生草(《福建中草药》),血草(福建晋江《中草药手册》)。(福建晋江《中草药手册》)③治咳血,吐血,鼻衄,齿衄:鲜费菜全草三两。
-
黄花仔
出处:《闽南民间草药》拼音名:Hu nɡHuāZǎi别名:吸血草(《闽南民间草药》),索仔草(《实用中草药》)。来源:为锦葵科植物粘毛黄花稔或心叶黄花稔的叶或根。花腋生,单生建成对,或数朵聚生于腋生的短小枝上,成一具叶的假总状花序;功能主治:《实用中草药》:活血行气,清热解毒。共捣烂敷患处,日换一、二次。
-
肿足蕨
拼音名:ZhǒnɡZ Ju 别名:活血草、金毛狗[河南]、黄鼠狼[贵州]、石猪鬃来源:蕨类金星蕨科肿足蕨属植物肿足蕨Hypodematiumcrenatum(Forsk.)Kuhn,以全草或根状茎入药。夏秋采集,洗净晒干。性味:微苦、涩,平。功能主治:祛风利湿,止血,解毒。用于风湿关节痛;外用治疮毒,外伤出血。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猪殃殃
别名:拉拉藤、锯锯藤、细叶茜草、锯子草、小锯子草、活血草、小禾镰草、锯耳草来源:茜草科拉拉藤属植物猪殃殃GaliumaparineL.var.tenerum(Gren.etGodr.)Reichb.以全草入药。性味:辛、苦,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用于水湿肿满或小便淋痛不畅等症,可配合杠板归、车前草、海金沙、金钱草等药同用。
-
鸡爪七
鸡爪七此药为景天科植物大苞叶景天(Sedumamplibracteatum)的带根全草。又因其有活血散瘀的功效,民间又将其称为“活血草”。聚伞花序常分3枝.每枝上生花l—4朵,花黄色。分布于大九湖、酒壶坪、老君山、关门山、宋洛、松柏、板仓、大岩屋、新华等地。用于跌打损伤、劳伤腰痛、月经不调、闭经等。
-
荷包牡丹根
《*辞典》:荷包牡丹根:出处:《汪连仕采药书》拼音名:H BāoMǔDānGēn别名:土当归(《纲目拾遗》)。蒴果细长圆形,种子细小,有冠毛。生境分布:东北、西北、华北及云南均有栽培。化学成份:全株含隐品碱、原阿片碱、血根碱、黄连碱,以及白屈菜红碱、白屈菜玉红碱、白屈菜黄碱、华紫堇碱、斯氏紫堇碱、牛心果碱等。
-
红骨参
《全国中草药汇编》:红骨参:拼音名:H nɡGǔShēn别名:长冠鼠尾、紫参、毛丹参来源:唇形科红骨参SalviaplectranthoidesGriff.,以根入药。生境分布:陕西、湖北、四川、贵州、云南。小叶近圆形至披针形,长0.5-5cm,无毛或下面脉上被微柔毛,具腺点。治风寒湿痹,手足麻木,软战摇动,筋骨疼痛,半身不遂,痿软流痰。
-
金雀花
《全国中草药汇编》:金雀花:拼音名:JīnQu Huā别名:生血草[云南]、一颗血来源:豆科金雀花属植物金雀花ParochetuscommunisBuch.-Ham.夏秋采,洗净晒干或鲜用。性味:酸、涩,温。功能主治:补肾壮阳,接骨止血。用于肾虚阳痿;外用治创伤出血,跌打骨折。5钱,外用适量,鲜全草捣烂或干品研粉敷患处。
-
小金狗
拼音名:XiǎoJīnGǒu别名:金丝矮陀陀、黄鼠狼、金毛狗、活血草、青蕨、金毛狮子草、石猪鬃、小爬岩姜来源:药材基源:为肿足蕨科植物肿足蕨的全草或根茎。根茎横生,连同叶柄基部密被红棕色、膜质、全缘的披针形鳞片。羽轴下侧的小羽片较上侧的为大,末回小羽片长圆形,基部的较大,向上逐渐缩小,羽裂;风湿痹痛;
-
茜草
性味归经:茜草味苦,性寒;茜草的功效与主治:茜草具有凉血止血,活血通经,止咳化痰的功效:茜草治咯血,吐血,衄血,尿血,便血,崩漏,经闭,风湿痹痛,血栓性脉管炎,黄疸,慢性支气管炎:煎服,6~茜草的药理作用:茜草根煎剂对小鼠有镇咳、祛痰作用,对离体兔小肠有解痉作用;功能与主治:凉血,祛瘀,止血,通经。
-
大人血七
《全国中草药汇编》:大人血七:拼音名:D R nXu Qī别名:人血七、大金盆来源:罂粟科金罂粟属植物人血草Stylophorumlasiocarpum(Oliv.)Fedde,以全草入药。秋季采集,晒干。性味:苦、涩,平。功能主治:活血调经,散淤止痛。用于月经不调,跌打损伤。外用适量,干品研粉活鲜品捣烂敷患处。
-
二郎剑
拼音名:èrLánɡJiàn别名:见血草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长穗兔耳风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insliaeahenryiDiels.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鲜用或切段晒干。茎暗紫色,具柔毛。头状花序2-3呈聚伞状,由多个小聚伞花序组成长穗状花序;总苞片约4层,狭披针形;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山坡、林下。
-
荷青花
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拼音名:H QīnɡHuā别名:刀豆三七,水菖三七(《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拐枣七、大叶老鼠七(《陕西中草药》)。生物碱为:隐品碱、别隐品碱、原阿片碱、黄连碱、小檗碱、血根碱、白屈菜红碱、白屈菜玉红碱、白凤菜黄碱、白屈菜碱、人血草碱、四氢小檗碱。治风湿性关节炎,劳伤,跌打损伤。
-
水红袍
《全国中草药汇编》:水红袍:拼音名:ShuǐH nɡP o来源:报春花科排草属植物水红袍LysimachiacircaeoidesHeml.,以全草入药。花期采集,鲜用或晒干。花冠白色,阔钟状,长4.5-5.5mm,基部合生部分长约2mm,裂片菱状卵形,先端锐尖,具褐色腺条,裂片间的弯缺成锐角;肝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散瘀止血。跌打损伤;
-
香排草
拼音名:XiānɡPáiCǎo别名:排香、排香草、香草、排草、毛柄珍珠菜、合血草、满山香来源:药材基源:为报春花科植物细梗香草的全草。花萼5深裂,长2-4mm,深裂近达基部,裂片卵形或披针形,先端渐尖;小白鼠感染甲1型流感病毒FM1株后,给予水煎液,在小鼠体内具有一定抑毒作用。性味:甘;行气止痛;风湿痹痛;
-
心叶黄花仔
拼音名:XīnYèHuánɡHuāZǎi别名:吸血草、白痴头婆、索仔草、娃儿草、小桐麻、大黄花母、生毛英仔草、软枝虱母头、生毛虱母头、小号山胶播、圆叶金、午时花、圆叶咳觑草、黄花少四味、倒地麻、大花黄花稔、心叶拔毒散。蒴果直径6-8mm,分果片10,先端具2长芒,芒长3-4mm,突出萼外,被倒生刚毛。性味:甘;解毒消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