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落新妇
落新妇落新妇RhizomaAstilbis(英)ChineseAstilbeRhizome别名红升麻、马尾参、野开麻、虎麻。圆锥花序,密生棕色长柔毛或间有腺毛,花密集;7月,果期8~采制夏、秋季采挖,除去须根,晒干。化学成分含矮茶素(岩白菜素,bergenin)、鞣质、2-羟基苯乙酸等。功能主治祛风,清热,止咳。用于风热感冒、头身疼痛、发热咳嗽。
-
红升麻
《全国中草药汇编》:红升麻:拼音名:H nɡShēnɡM 别名:金毛三七、三花七、阴阳虎、虎麻、术活、铁杆升麻来源:为虎耳草科落新妇属植物落新妇Astilbechinensis(Maxim.晒干备用。被褐色长柔毛并杂以腺毛;茎生叶2-3,较小,与基生叶相似,仅叶柄较短,基部钻形。苞片卵形,较花萼长1.5mm,萼筒浅杯状,5深裂;
-
落新妇属
落新妇属,虎耳草科,25种,分布于亚洲和北美,我国约15种,分布甚广,落新妇A.chinensisFranch.etSav.为最常见的代表,花美丽,供庭园观赏用。雌蕊2或3,分离或合生;属下物种阿里山落新妇、长果落新妇、大果落新妇、大落新妇、多花落新妇、落新妇、蜕叶金腰、溪畔落新妇(原变种)、溪畔落新归、狭叶落新妇、腺萼落新妇
-
龙头七1
龙头七1此药为虎耳草科植物落新妇(Astilberubra)的根茎。叶为2—3回3出复叶。花密生于圆锥花序上,花瓣5,线形,紫红色。种子纺锤形,棕色。分布于三岔口、老君山、宋洛、木鱼、松柏、田家山、大九湖、关门山、盘龙等地。生长于海拔l000—2000米的山坡草丛中或林下。该药具有活血祛瘀功效。用于跌打损伤等。
-
落新妇根
出处:《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拼音名:Lu XīnF Gēn别名:猪痾三七、金毛三七、野升麻(《浙江民间常用草药》),阴阳虎(江西《草药手册》)。化学成份:落新妇根含有淀粉、鞣质、岩白菜素,根和根茎中岩白菜素(即矮地茶素1号)的含量达1%以上。②江西《草药手册》:治劳伤过度,筋骨酸痛,毒蛇咬伤,跌打损伤。
-
土茯苓
性味归经:甘、淡,平。1.治梅毒,筋骨挛痛,肾炎水肿,乙型肝炎,脚气,腹泻,淋浊,带下,钩端螺旋体病。用土茯苓一两,有热加黄苓、黄连,气虚加四君子汤,血虚加四物汤,煎水代茶饮。土茯苓为眼科常用清热解毒药,具有清热解毒,除湿通络的功效:(1)用于湿热毒邪所致火疳,花翳白陷,气翳,瞳神紧小,云雾移睛等。
-
金毛七
金毛七此药为虎耳草科植物多花落新妇(Astilblemyriantha)的根茎。地下有粗壮的根状茎。基生叶为2—3回3出复叶,小叶卵形或宽卵形,边缘有锯齿。大型圆锥状花序,长达60厘米,宽达凹厘米,密生有短柔毛和腺毛,花两性或单性。分布于大岩屋等地。该药具有祛风发表、镇痛的功效。用于伤风感冒、头痛、偏头痛等。
-
愈伤灵胶囊
中药部颁标准:拼音名:YushanglingJiaonang标准编号:WS3-B-1662-93处方:土鳖虫60g红花120g自然铜(煅)30g冰片12g黄瓜子(炒)120g续断60g三七180g当归90g落新妇提取物50.4g制法:以上九味,除冰片、落新妇提取物外,其余红花等七味粉碎成细粉,将冰片、落新妇提取物分别研细,与上述粉末配研,过筛,混匀,装入胶囊
-
仙遗粮
概述:仙遗粮为中药名,出自《滇南本草》,为《滇南本草》记载的土茯苓之别名。别名:白余粮、冷饭团、仙遗粮、饭团根。性味归经:甘、淡,平。1.治梅毒,筋骨挛痛,肾炎水肿,乙型肝炎,脚气,腹泻,淋浊,带下,钩端螺旋体病。2.治湿热疮毒,痈肿,丹毒,瘰疬;化学成分:本品含落新妇苷、黄杞苷、莽草酸等。
-
茴芹属
中文名茴芹属拼音名huiqinshu拉丁名Pimpinella中国植物志55(2):67描述PimpinellaL.茴芹属,伞形科,约150种,广布于亚洲、非洲、欧洲,少数分布到南美,我国约有40种,南北均有分布。多年生,稀为二年生或一年生草本;单叶或复叶,三出式分裂或一至二回羽状分裂;
-
白余粮
概述:白余粮为中药名,出自《本草经集注》,为《滇南本草》记载的土茯苓之别名。别名:白余粮、冷饭团、仙遗粮、饭团根。性味归经:甘、淡,平。1.治梅毒,筋骨挛痛,肾炎水肿,乙型肝炎,脚气,腹泻,淋浊,带下,钩端螺旋体病。2.治湿热疮毒,痈肿,丹毒,瘰疬;化学成分:本品含落新妇苷、黄杞苷、莽草酸等。
-
野高粱
出处:《云南中草药》拼音名:YěGāoLiɑnɡ别名:水滨升麻、假升麻、假淫羊藿(《云南中草药》),红升麻、野泽兰(《云南中草药选》)。来源:为虎耳草科植物溪畔落新妇的根或全草。种子多数。生境分布:生于山谷水沟边或潮湿处。功能主治:①《云南中草药》:行气止痛,活血散瘀。治慢性胃炎,跌打损伤。治风湿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