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鹅毛
功能主治:治痈肿疮毒,疥癣,瘰疬,噎膈,惊痫。(《纲目拾遗》)④治男妇溜脓肥疮,脓窠疮,蜡梨头,遍身风癞,瘾疹,疥癣,瘙痒异常,麻木不仁,诸风手足酸痛,皮肤破烂,阴囊痒极,并妇人阴疮湿痒:苦参一斤(为末),鹅毛(香抽炒存性)六两。
-
血余膏
《疡科纲要》卷下:组成:壮人头发净4两,猪毛净4两,羊毛净4两,鸡毛净4两,鹅毛净4两(各洗净,晒干,鸡毛、鹅毛须去中心硬梗),猪板油(去膜,净)2两,桐油2两,麻油20两,白川占2两,龙脑香1钱,麝香1钱。主治:恶疮久不收口,及臁疮多年不收,瘰疬久溃,疮口多水无脓者。可再加三灵丹掺药。
-
倭竹属
中文名倭竹属拼音名wozhushu拉丁名Shibataea中国植物志09(1):314描述ShibataeaMakino倭竹属,禾本科,约5种,分布于东亚,我国华东地区全产。枝短细,每主校常具二节,上部节生一叶,下部节则生一膜质线状之枝鞘;假小穗簇生于枝腋内,其基部托以数苞片;小穗含1-6小花,上部小花退化;雄蕊3,花丝分离;
-
小春膏
《解围元薮》卷四:方名:小春膏组成:桐油1斤,黄丹4两,川山甲1两,蜈蚣10条,白鹅毛2两,血余5钱(化尽倾水内,俟冷收杯内,隔汤化开),乳香1两,没药1两,血竭1两,车米1两,韶粉1两。主治:痛风寒湿,大风肿块。制备方法:桐油煎滚即入黄丹,随下川山甲、又下蜈蚣、白鹅毛,血余再入、乳没、血竭、车米、韶粉。
-
麝香矾雄散
《杨氏家藏方》卷十一:方名:麝香矾雄散组成:胆矾2钱,雄黄2钱,麝香1钱(别研),龙骨1钱。主治:牙齿动摇,齿腭宣露,骨槽风毒,宣蚀溃烂,不能入食者。用法用量:每用1字,以鹅毛蘸药扫患处,每日1-2次。若小儿走马疳,唇龈蚀烂者,先泡青盐汤洗净,后用新棉拭干掺药。制备方法:上为极细末。
-
玉凤花属
中文名玉凤花属拼音名yufenghuashu拉丁名Habenaria中国植物志17:422描述HabenriaWilld.玉凤花属,兰科,约600种,全球热带至温带地区均产之,我国约有70种,以西南为最多。花大小变化较大,通常多朵排成顶生的总状花序;唇瓣通常3裂,基部一般有距,极罕无距;花粉块2,由许多小块疏松粘合而成,有花粉块柄和粘盘。
-
草丹散
处方:黄虢丹2钱半,硇砂半钱,巴豆肉10个(纸压去油)。制法:上同入罐子中,以慢火熬3-4沸,取下,续研细石灰3钱和毕。功能主治:酒渣鼻并鼻上赘肉,面粉刺、雀斑。用法用量:酒渣,鹅毛蘸扫红处,每日1次;粉刺、雀斑,小竹杖挑药点,才见微肿便洗去;摘录:方出《直指》卷二十一,名见《医统》卷六十二
-
催脓散
处方:番木鳖(切碎)5钱,草乌(去芦)5钱。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痘疹后脓毒已成,势不能散者。用法用量:水调,用鹅毛蘸搽之,中留一头,豆许大,以待出脓。频搽之,不过半日即破,用此催脓速愈。摘录:《治疹全书》卷下
-
腊鼠膏
处方:腊鼠(大者连毛)1枚,铅丹(研)半两,琥珀(研)半两,乳香(研)1两,芦荟(研)1两,石螺壳1两,车螫壳1两,蛤蜊壳1两。制法:上除鼠外为末,用清油1斤,黄蜡并腊月羊脂、猪脂各4两,并鼠入银石器内同熬浓,去滓;次入麝香、珍珠末各1分,调匀。功能主治:除热灭瘢。主烫火疮。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四
-
腊脂涂方
处方:腊日猪脾脂(不得经水,细锉,用干净器研烂)。制法:上药净瓶盛,以油单盖。埋幽阴地近水处,深1尺许,经夏取出。功能主治:烫火所伤。用法用量:用时以鹅毛扫所损处。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四
-
泥金刮毒膏
《疮疡经验全书》卷七:方名:泥金刮毒膏组成:韭菜地上蚯蚓粪3钱,玄明粉2钱,滑石1钱。主治:天泡疮。制备方法:上为细末,用新汲井水调匀。鹅毛润患上,两三日,然后再用茶洗净,将槟榔、天花粉、黄连、黄柏末各1钱,面粉4钱和匀。
-
神功至宝丹
《纲目拾遗》卷九引王秋泉方:方名:神功至宝丹组成:苦参1斤(为末),鹅毛(香油炒存性)6两。主治:溜脓肥疮,脓窠疮,瘌痢头,遍身风癞瘾疹疥癣,瘙痒异常,麻木不仁,诸风手足痠痛,皮肤破烂,阴囊痒极,并妇人阴痒湿痒。制备方法:上用黄米糊为丸,朱砂为衣。用药禁忌:戒暴怒、房劳、炙痠、发毒之物。
-
提痰药
《惠直堂方》卷二:方名:提痰药组成:白矾3钱(瓷器盛水少许化开),巴豆仁3粒。主治:双单喉蛾。用法用量:每用1-2分,醋水调匀,鹅毛蘸扫喉内。其痰自出,然后用药吹之。制备方法:上将巴豆分作6块,投入矾内,用罐盛煅,矾枯取起,去豆研细密贮。
-
清神返魂汤
《灵验良方汇编》卷下:方名:清神返魂汤组成:当归4钱,川芎2钱,人参1钱,桃仁10粒,炙甘草4分,荆齐4分,焦姜4分,肉桂3分(2服即去)。主治:产妇血崩,昏乱将绝,或晕厥,牙关紧。如气欲绝,灌药不下,急将鹅毛插喉,渐渐灌之,不拘帖数可活。加减:两手脉伏,或右手脉绝,加麦冬、五味子。
-
鼠油膏
《杨氏家藏方》卷十四:方名:鼠油膏组成:鼠1枚(熬取油),蜣螂1钱,皂角(烧灰)1钱,定粉1钱,龙骨1钱,乳香少许(别研)。用法用量:贴药疮口内,其上更用磁石末盖之,箭头自出。制备方法:上为细末,以鼠油和成膏子。《普济方》卷二七七:方名:鼠油膏组成:香油1斤,大鼠2个(去皮肠)。主治:汤烫、火烧疮。
-
无名精
无名精释名亦名天蔓菁、天门精、地菘、玉门精、麦句姜、蟾蜍兰、蛤蟆蓝、蚵草、豕首、彘颅、活鹿草、刘草、皱面草、母猪芥。果实名鹤虱,根名杜牛膝。气味(叶、根)甘、寒、无毒。李明珍说:“微辛、甘、有小毒”。用天名精晒干研细,每服一、二钱,茅花泡汤调服。用天名精根、叶捣汁,鹅毛蘸取扫入喉部。4、疔疮肿毒。
-
冰黄膏
《疮疡经验全书》卷三处方黄连60克冰片0.9克麝香0.6克轻粉1.5克硫黄末3克制法用水400毫升,先煎黄连至200毫升,滤去滓,再慢火煎至50毫升;后四味俱研细末,与黄连汁调和。功能主治主妇人阴蚀疮。用法用量用时以鹅毛蘸取,涂阴道内。
-
蟾灰散
《圣济总录》卷一七二:蟾灰散:处方:虾蟆1个(烧灰留性),青橘皮(汤浸,去白,焙)1分,甘草(锉)1分,青黛(研)1分。功能主治:小儿齿疳。牙龈腐烂,恶血口臭,牙齿脱落。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二《幼幼新书》卷二十五引丁左藏方:方名:蟾灰散组成:干虾蟆1个(大者,烧存性),五倍子1钱,麝香少许。
-
吹云散
处方:黄丹(水飞)1钱,轻粉3分,片脑1厘。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痘疮眼生翳障,或红或白,肿痛。用法用量:鹅毛管吹耳内,如左眼患吹入右耳,右眼患吹入左耳,每日3次。兼服通明散,须得早治,迟则必难。摘录:《古今医鉴》卷十四
-
敷涎膏
处方:黄丹、腻粉。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小儿鹅口、木舌。用法用量:用蜜调蒸2次。睡时以鹅毛涂敷舌上。摘录:《朱氏集验方》卷十一
-
姜矾散
《永乐大典》卷一○三七引《全婴方》:姜矾散:处方:生姜5两(切片子),白矾2两半。制法:上药调少时,晒干,不见火,为末。功能主治:小儿火瘅,并一切风疹,赤游肿。用法用量:生姜自然汁调,鹅毛拂之。摘录:《永乐大典》卷一○三七引《全婴方》《金鉴》卷六十二:方名:姜矾散组成:枯巩、干姜各等分。
-
木通膏
《圣惠》卷六十三:组成:木通2两(锉),露蜂房2两,连翘2两(锉),黄芩2两(锉),商陆2两(锉),黄耆2两(锉),牛蒡根2两(锉),乳头香2两(细研),松脂2两,蜡1两,黄丹7两,羊肾脂3两,绯帛1尺(烧灰,细研),消石1两(细研),曲头棘针100枚。主治:发背及诸痈疽疮。主治:耳聋。主治:诸疮肿,四时可用。
-
石霜膏
《医方类聚》卷一八四引《吴氏集验方》:组成:风化石灰、百草霜各等分。主治:便毒虏气。用法用量:以米醋调,鹅毛顺手扫起。制备方法:上为末。
-
如神千金方
《外科发挥》卷七:组成:好信石(色黄明者)3钱(打如豆大),明白矾1两(为末),好黄丹(水飞,炒变色)5钱,蝎梢7个(净洗,瓦上焙干,研末),草乌(紧实光滑者,去皮,生研末)1钱。主治:痔漏。用法用量:如欲敷药,先煎甘草汤,或葱椒煎汤,洗净患处,然后用生麻油调前药,以鹅毛扫药痔上,每日敷药3次。
-
妙用膏
《百一》卷十六:方名:妙用膏组成:真清麻油、古文钱20-30文。主治:恶疮。项上有瘿及漏疮。用法用量:将古文钱入油中,久浸年深。每用以鹅毛扫患处。附注:方中麻油用量原缺。
-
神效赛空青
《饲鹤亭集方》:方名:神效赛空青组成:犀黄2分,月石2分,麝香5分,廉珠1钱,蕤仁霜1钱,琥珀1钱5分,熊胆1钱5分,海螵蛸1钱5分,冰片3钱,辰砂3钱,甘石6两,地粟粉2两。用法用量:用时纳入眼眶,遍擦润泽;或以人乳调点亦可。制备方法:上为细末,用川连汁调,装鹅毛管听用。
-
胜金透关散
《普济方》卷五十四引《卫生家宝》:方名:胜金透关散组成:川乌头1个(炮,去皮脐,一方草乌用尖),华阴细辛各2钱,胆矾半钱,活鼠1个(系定,热汤浸死,破喉开,取胆,真红色者是)。主治:多年久患耳聋不可治者。制备方法:上为末,用鼠胆调和匀,再焙令干,研细,却入麝香半字,用鹅毛管吹入耳中;
-
白鹅
处方:鹅1只或数只(以白鹅为佳)。制法:先用食物(加小鱼类等)进行佯装喂食(实际并不给它吃),以促使鹅的唾液分泌,然后立即将鹅逮住,倒置(头低尾高),掰开鹅口,其鹅涎即从口中流出,用洁净碗装。功能主治:据报道,用本方治疗鹅口疮,疗效极佳。一般涂1次即愈。摘录:《外治方》
-
丹胞散
处方:猪胞1个(连尿去1半)。功能主治:茎上生疮臭烂者。用法用量:用新砖两口,炭火煅新砖,将猪胞连尿于砖上焙,不住手来回移放于两口砖上, 流不歇,以尿干为度;研为末,入黄丹1钱,先用葱汤以鹅毛抹洗,以旧锦帛渗干。此药搽3-5次立见效。摘录:《普济方》卷三○一
-
癫狂霹雳散
处方:雄黄5分,雌黄5分,冰片5分,西牛黄5分,生山栀20枚,白急性子1钱,生白砒4分,生绿豆180粒。如一时未吐,以硬鹅毛蘸桐油搅喉探吐,吐后人倦,安卧半日,欲食,少少进微温米饮,切勿多,亦勿热,越日方进米粥。吐后每多口渴,不可饮茶,即取清童便饮之,或服自己小便,名 回酒,皆能洗涤余浊,兼解毒药。
-
鹅翎散
处方:番木鳖(麻油煮)1两,干漆(煅令烟尽)3钱,白鹅毛1只(烧存性,至不见星为度),苦参2两,皂角刺2两。制法:上为散,分作50服。功能主治:疠风恶疾,赤肿腐烂。用法用量:清晨温酒或清茶送下。摘录:《张氏医通》卷十四
-
二粉散
《外科启玄》卷十二方之二粉散:《外科启玄》卷十二方之二粉散组成为铅粉五钱,轻粉五分,枯矾三分,菜子油适量。前三味为末,用油溶于碗内,次用艾叶一两,于炭火上烧烟,熏碗内药粉,待艾尽为度,覆地上出火毒,取粉,每日清晨搽面。治妇女面生粉花疮。患眼便开,其疮自愈。用法用量:将金汁调,鹅毛蘸敷上。
-
两枳二陈汤
处方:陈皮2钱,半夏2钱,白茯苓1钱半,南星1钱,枳壳1钱,枳实1钱,甘草1钱。功能主治:关格,上焦痰壅,两手脉盛。用法用量:上锉1剂,水煎服。用鹅毛于病人咽喉探吐之,如病虚弱,不可用也。摘录:《古今医鉴》卷八
-
参翎丸
别名:参毛丸处方:纯白鹅毛(用纯白鹅1只,男用雄,女用雌,挦其毛,不可失一根,炒为末),苦参皮1斤(酒煮,为末)。制法:黄米、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麻风。用法用量:参毛丸(《赤水玄珠》卷三十)。摘录:《解围元薮》卷三
-
元明醋
《喉科紫珍集》卷上:组成:元明粉。主治:连珠喉风,喉痰壅塞。用法用量:和好醋,灌入喉中,鹅毛探搅。痰出即愈。
-
水轮散
《幼幼新书》卷二十五引《庄氏家传》:组成:赤脚蜈蚣(瓦上慢火焙干)。主治:小儿赤丹,流如火焰红赤。用法用量:新汲水调,鹅毛扫。头焦即止。制备方法:上为末,入石硫末少许。
-
水黄膏
《医部全录》卷二○二引《疮疡全书》:组成:黄连2两(水2碗,文武火煎至1碗,滤去滓,再重汤慢火煎至1酒杯),冰片3分,麝香3分,轻粉5分,硫黄末1钱。《普济方》卷二八○引《德生堂方》:组成:真狼毒5钱,倭黄3钱,轻粉2钱,水银3钱,末茶(先研如泥)。用法用量:用少许于手心搽捏,时闻药气,则疮愈矣。
-
仙螺膏
《遵生八笺》卷十八:组成:大田螺1个。主治:痔漏脏毒成3-5孔出水者。用法用量:用鹅毛搽疮口,即收。制备方法:将片脑1分,入田螺肉,即化为水。附注:用蝉蜕、白芷捣烂,将孔塞满,再用此方。
-
人参天麻汤
《治疹全书》卷下:组成:人参、天麻、白术、陈皮、半夏、僵蚕、钩藤、防风、厚朴、全蝎。功效:和中保元,平肝补脾。主治:疹后服凉药太过,脾气不足,中气虚衰,变成慢惊风。其证牙关紧急,痰涎壅盛,目直上视,手足搐搦,发无休止;如不开者,以艾炷灸颊车各3壮,又以醋调胆矾末,鹅毛蘸探之;
-
厌生方
《串雅补》卷二:组成:血管鹅毛(烧存性,为细末)3钱。功效:绝孕。用法用量:产后,酒送下。1服永不受孕。
-
驱风破毒散
《疮疡经验全书》卷一:方名:驱风破毒散组成:白矾、巴豆(去壳油)、红内硝、草乌尖、薄荷、猪牙皂角各等分。主治:牙槽风。用法用量:先以鹅毛搅出风痰,再用本药吹之。制备方法:上为细末。
-
消赤散
《普济方》卷二七八引《家藏经验方》:方名:消赤散组成:黄丹1钱(生),草乌2钱半,牡蛎4钱(火煅),蛤粉8钱(生)。主治:诸疮一时赤肿作痛。用法用量:每用3钱,汲井花水调,用鹅毛扫敷。制备方法:上为细末。
-
通关神应散
《卫生鸿宝》卷二:方名:通关神应散组成:山慈姑、硼砂、海巴(煅)、川连(入姜汁内煨熟)、珍珠(煅)、明矾(煅)、冰片、辰砂(水飞)、红铁皮(即铁锈,以有锈之铁煅,醋淬,刮下)各等分。主治:一切咽喉肿痛,乳蛾,喉痹,缠喉风。用法用量:每用3-5厘,以鹅毛管吹于患处。制备方法:上为细末,瓶贮。
-
西瓜硝
概述:西瓜硝为中药名,出自清·叶小峰《本草再新》,即《疡医大全》卷十七方记载的西瓜霜的别名。制法:将西瓜装入大小适中的黄泥钵中,切盖,以皮硝装满瓜内,仍以瓜盖盖严,竹签固定,再以一样大的黄泥钵合上,外用皮纸条和泥,把缝封固,放阴处,数日后钵外析出白霜,以鹅毛扫下,收贮,再析再扫,至钵外无霜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