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狗头骨
⑤《医学入门》:补虚壮阳,治头风眩,主崩中带下,血痢,烧灰,酒下。(《圣惠方》紫笋茶散)②治久痢、劳痢:狗头骨(烧灰为末)、干姜、莨菪(焦炒见烟)。(《千金方》)④治妇人赤白带下久不止:狗头烧灰细研,每于空心及晚食前,以暖酒调下一钱。(《仁斋直指方》)⑨治鼻中息肉:狗头灰方寸匕,苦丁香半钱。
-
平肌散
制法:上药为细末。功能主治:《证治准绳·疡医》卷二方之平肌散主治疮疡久不收敛。《直指》卷二十二方之平肌散:组成:老狗头骨1分,露蜂房1分,生发(各烧存性)1分,新桑白皮半分。《活法机要》方之平肌散:组成:密陀僧1两,花蕊石(二物同煅赤)1两,白龙骨1两,乳香(另研)1钱,轻粉1钱,黄丹2钱半,黄连2钱半。
-
狗头骨丸
《普济方》卷三三一引《仁存方》:狗头骨丸:处方:黄狗头骨1付(烧为灰,存性,不可白),紫石英2两,赤石脂2两,禹余粮2两,代赭石(各煅,醋淬)2两,香附子(炒焦)2两,当归2两,白薇2两,卷柏2两,牛膝2两,附子(炮)2两,覆盆子2两,熟艾(醋煮)2两,牡蛎(煅)2两,熟地黄2两,海螵蛸1钱,麝香1钱。
-
白附丸
《幼幼新书》卷十引《刘氏家传》:白附丸:别名:真珠膏、人参丸处方:白附子(生)2个,天南星(炮)半两,全蝎37枚,人参2钱,白僵蚕(麸炒)14个,朱砂1钱,脑、麝、乳香各少许。功能主治:白崩经久,脉微者。牛胆,须入3-4次者佳),大陈半夏半两,粉白南星1两(切作片,用腊雪水浸7日,去水晒干),枯白矾2钱半。
-
青砂散
《幼幼新书》卷三十七引张涣方:方名:青砂散组成:青黛(研)1两,朱砂(细研)1两,硫黄(研)半两,水银(以枣瓤研令星尽)半两,胡粉(研)1两,赤小豆1两。主治:小儿身体头面热毒疮。制备方法:上为细散。
-
紫笋茶散
《圣惠》卷五十九:方名:紫笋茶散组成:紫笋茶1两(捣为末),腊月狗头骨1两半(烧灰)。主治:久赤白痢。用法用量:每服2钱,以粥饮调下,不拘时候。制备方法:上为细末。
-
黍谷回春膏
主治:阳气虚弱,腰软脚痠,溺冷便溏,神衰痿惫。用法用量:摊贴涌泉、肾俞、丹田等穴。
-
通肠痔漏方
《吴氏医方类编》卷五:方名:通肠痔漏方组成:龟版(酥炙)1两,槐花(炒黄)1两,肥皂核(炒黄色)1两,戍盖1个(即狗头骨,用羊酥油炙)。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心白汤送下,每日3次。加减:如漏流脓,加酥炙番木鳖3钱同丸。制备方法:上为末,醋煮鳖汤为丸,如梧桐子大。
-
三骨散
《圣惠》卷九十三:方名:三骨散组成:狗头骨1两,羊骨1两,鹿骨1两。主治:小儿赤白痢不止。用法用量:每服半钱,以粥饮调下,不拘时候。制备方法:上药并烧为灰,细研。
-
小曲散
《医学入门》卷八:方名:小曲散组成:小麦曲5分,锅煤5分,狗头骨1分,乳香1分,五倍子1分。功效:夹骨接骨。主治:折伤。用法用量:用热酒调敷痛处。不可敷破处。加减:重者,加天灵盖少许。制备方法:上为末。
-
芸薹
芸薹释名寒菜、胡菜、薹菜、薹芥、油菜。2、天火热疮(初起如痱,渐如水泡,似火烧疮,赤色)。3、风热肿毒。病在冬日,则用芸薹子研水服。5、血痢腹痛。用芸薹叶捣汁二合,加蜜一合,温服。6、肠风下血。7、产后血晕。用芸薹子一两、小黄米(炒)二合、龙骨少许,共研为末,加醋调成膏,摊纸上贴患处。10、汤火伤。
-
搐鼻香
处方:牡蛎(煅)、紫梢花、韶脑、母丁香、黄狗头骨(煅)、蛇床子、破故纸、桂心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鸡头子大。功能主治:子宫久冷,赤白带下。用法用量:每用1丸。摘录:《元戎》
-
封裹虎骨膏
处方:虎骨连项锁骨1穿,鲮鲤甲连项锁骨1穿,败龟背骨1个(以上3味烧成灰,研细为末),狗头骨(火煅)、花乳石2两(煅令化),雄鼠粪(尖者,炒)1两,日炙沙2两(即雨后地卷皮是也,净者,火煅)。用法用量:每用1大匙,醋煮粟米入药,乘热搅匀,摊在帛子上,裹痛处,1日1次洗换新药。摘录:《普济方》卷三一○
-
狗头骨圆
处方:赤石脂、败龟(烧存性)、干姜,各半两;肉豆蔻(面裹.煨)、附子(炮.狗头骨(一具.炮制:上为末,醋糊圆,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久患下痢,所下杂色,昼夜不止;或其人久虚,频下肠垢,谓之恶痢,并能治之。用法用量:每服五、七十圆,米饮空心下。摘录:《宋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