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纵裂
纵裂longitudinaldivision,longitudinalfission是动物沿体轴平行方向分裂的现象。是横裂的反义词。原生动物鞭毛虫类的分裂属于这种类型。另外纤毛虫类的固着性种类,也有例外是纵裂的。刺胞动物的水螅形种类(海葵等)一般也进行纵裂。
-
前交通动脉瘤夹闭术
瘤顶指向前方的动脉瘤,分离出动脉瘤后,选择适合的瘤夹,张开瘤夹叶片,一片从瘤颈与视交叉之间伸入,另一片则在瘤颈之上,瘤夹与前交通动脉平行,缓缓夹闭(下丘脑穿动脉在动脉的后方,不致被夹闭)。或缓缓吸除从纵裂和胼胝体池中流出的脑脊液,此时应耐心,不可用力牵拉脑组织造成创伤。2支汇入矢状窦的桥静脉。
-
鞍结节脑膜瘤切除术
7支(平均3.6支)穿支,多起自颈内动脉后面或后内侧面,分布于垂体柄(垂体上动脉)、视神经、视交叉、视束和乳头体前区。③脉络膜前动脉段(自脉络膜前动脉起点至颈内动脉分叉):发出1~2.体位经额下或纵裂入路手术者,取仰卧位,头高20°,稍后仰;肿瘤全切后,重要结构保留完好(图4.3.3.2-5)。
-
鞍上脑膜瘤切除术
7支(平均3.6支)穿支,多起自颈内动脉后面或后内侧面,分布于垂体柄(垂体上动脉)、视神经、视交叉、视束和乳头体前区。③脉络膜前动脉段(自脉络膜前动脉起点至颈内动脉分叉):发出1~2.体位经额下或纵裂入路手术者,取仰卧位,头高20°,稍后仰;肿瘤全切后,重要结构保留完好(图4.3.3.2-5)。
-
椎管中隔切除术
手术名称:椎管中隔切除术分类:小儿外科/脊柱的手术/脊髓纵裂的手术ICD编码:03.59概述:椎管中隔切除术用于脊髓纵裂的手术治疗。③X线表现,椎体呈各种畸形如半椎体、骨桥、脊柱裂和椎体或椎板融合等。4.切除中隔:用神经剥离器轻轻地将骨嵴与两侧硬脊膜分开,用尖嘴咬骨钳多次少量地咬除骨嵴或用电动磨钻将骨嵴磨去。
-
大脑前动脉瘤夹闭术
手术名称:大脑前动脉瘤夹闭术分类:神经外科/脑血管疾病的手术/颅内动脉瘤手术ICD编码:38.8104概述:大脑前动脉以前交通动脉为界分为大脑前动脉近侧段(A1)和远侧段(A2)。也可在瘤囊上开一小孔,用吸引器对准小孔吸空瘤囊,然后迅速夹闭瘤颈(图4.4.2.5-7)。扩容可输入全血、血浆、白蛋白和血浆代用品。
-
单价染色体
减数分裂中未配对的游离染色体,在单倍体或杂种中常可见到,由于没有同源染色体存在,所以不能配对,因此就成为单价染色体。通常单价染色体比二价染色体行动迟缓,在第一次减数分裂中期时偏离赤道板,在第一次减数分裂后期或不纵裂而移到一极,或纵裂而分向两极,或成为静止染色体。
-
甲藻门
甲藻门的分类与分布甲藻门(Pyrrophyta)约有1500种,常见的有多甲藻属(Peridinium)和角甲藻属(Ceratium)。近年来,由于近海水域的富营养化,导致甲藻爆发式的增长繁殖(如夜光藻Noctilucascintillans、海洋原甲藻Prorocentrummicans等),形成水华,使水变色,发出腥臭味,形成赤潮。细胞壁厚,由多块板片组成。
-
大脑镰旁脑膜瘤切除术
手术名称:大脑镰旁脑膜瘤切除术分类:神经外科/颅内肿瘤手术/幕上肿瘤手术ICD编码:01.5104概述:起源于大脑镰旁的脑膜瘤占颅内脑膜瘤的7.86%~术前准备:要与矢状窦旁脑膜瘤、大脑半球上部的神经胶质瘤鉴别,并查清肿瘤是一侧性的还是双侧性的,范围大小以及血液供应等情况,以便做出合理的手术设计。5天行术前栓塞。
-
胼胝体AVM切除术
胼胝体AVM的静脉引流可分三型:①引流至深部室管膜下静脉、透明隔静脉、大脑内静脉,到大脑大静脉,是最常见的类型;额顶皮瓣,骨瓣长约6cm,宽约4cm,硬脑膜呈半圆形切口,基底位于矢状窦侧(图4.4.3.3.1-5),取大脑纵裂前方入路。要用电凝将所有供血动脉加以离断。从正常脑组织中游离病变时要按向上向前的方向进行。
-
胼胝体动静脉畸形切除术
胼胝体AVM的静脉引流可分三型:①引流至深部室管膜下静脉、透明隔静脉、大脑内静脉,到大脑大静脉,是最常见的类型;额顶皮瓣,骨瓣长约6cm,宽约4cm,硬脑膜呈半圆形切口,基底位于矢状窦侧(图4.4.3.3.1-5),取大脑纵裂前方入路。要用电凝将所有供血动脉加以离断。从正常脑组织中游离病变时要按向上向前的方向进行。
-
大脑内侧面AVM切除术
手术名称:大脑内侧面动静脉畸形切除术别名:大脑内侧面AVM切除术分类:神经外科/脑血管疾病的手术/颅内动静脉畸形手术ICD编码:38.6102概述:大脑内侧面的AVM虽然亦属幕上浅部AVM,但由于病变位于大脑纵裂内,术中不易显露,且有大脑上静脉(引流静脉)的阻挡,在寻找供血动脉和切除时都有一定困难。③顶枕叶内侧AVM。
-
大脑镰旁脑膜瘤
概述:大脑镰旁脑膜瘤是指位于大脑纵裂并与大脑镰相连的一类临床上常见的脑膜瘤,除了肿瘤生长地很大或呈斑块样生长外,很少累及上矢状窦,常突入一侧大脑半球内,有时可向双侧发展。肿瘤可由大脑镰脑膜动脉供血,也可由脑内动脉供血,其前部可来自眼动脉分支,后部来自枕动脉,中部可有脑膜中动脉供血。
-
大脑内侧面动静脉畸形切除术
手术名称:大脑内侧面动静脉畸形切除术别名:大脑内侧面AVM切除术分类:神经外科/脑血管疾病的手术/颅内动静脉畸形手术ICD编码:38.6102概述:大脑内侧面的AVM虽然亦属幕上浅部AVM,但由于病变位于大脑纵裂内,术中不易显露,且有大脑上静脉(引流静脉)的阻挡,在寻找供血动脉和切除时都有一定困难。③顶枕叶内侧AVM。
-
大脑镰旁硬脑脊膜肉瘤
概述:大脑镰旁脑膜瘤是指位于大脑纵裂并与大脑镰相连的一类临床上常见的脑膜瘤,除了肿瘤生长地很大或呈斑块样生长外,很少累及上矢状窦,常突入一侧大脑半球内,有时可向双侧发展。肿瘤可由大脑镰脑膜动脉供血,也可由脑内动脉供血,其前部可来自眼动脉分支,后部来自枕动脉,中部可有脑膜中动脉供血。
-
大脑镰旁脑脊膜瘤
概述:大脑镰旁脑膜瘤是指位于大脑纵裂并与大脑镰相连的一类临床上常见的脑膜瘤,除了肿瘤生长地很大或呈斑块样生长外,很少累及上矢状窦,常突入一侧大脑半球内,有时可向双侧发展。肿瘤可由大脑镰脑膜动脉供血,也可由脑内动脉供血,其前部可来自眼动脉分支,后部来自枕动脉,中部可有脑膜中动脉供血。
-
镰旁脑膜瘤
概述:大脑镰旁脑膜瘤是指位于大脑纵裂并与大脑镰相连的一类临床上常见的脑膜瘤,除了肿瘤生长地很大或呈斑块样生长外,很少累及上矢状窦,常突入一侧大脑半球内,有时可向双侧发展。肿瘤可由大脑镰脑膜动脉供血,也可由脑内动脉供血,其前部可来自眼动脉分支,后部来自枕动脉,中部可有脑膜中动脉供血。
-
大脑镰旁硬脑膜肉瘤
概述:大脑镰旁脑膜瘤是指位于大脑纵裂并与大脑镰相连的一类临床上常见的脑膜瘤,除了肿瘤生长地很大或呈斑块样生长外,很少累及上矢状窦,常突入一侧大脑半球内,有时可向双侧发展。肿瘤可由大脑镰脑膜动脉供血,也可由脑内动脉供血,其前部可来自眼动脉分支,后部来自枕动脉,中部可有脑膜中动脉供血。
-
侧脑室内和室旁AVM切除术
手术名称:侧脑室内和室旁动静脉畸形切除术别名:侧脑室内和室旁AVM切除术分类:神经外科/脑血管疾病的手术/颅内动静脉畸形手术/大脑半球深部动静脉畸形切除术ICD编码:38.6105概述:侧脑室内和室旁AVM在脑深部AVM中并不少见,在侧脑室的前角、体部、三角区和下角均可见到,但以三角区和下角者最为多见。
-
侧脑室内和室旁动静脉畸形切除术
手术名称:侧脑室内和室旁动静脉畸形切除术别名:侧脑室内和室旁AVM切除术分类:神经外科/脑血管疾病的手术/颅内动静脉畸形手术/大脑半球深部动静脉畸形切除术ICD编码:38.6105概述:侧脑室内和室旁AVM在脑深部AVM中并不少见,在侧脑室的前角、体部、三角区和下角均可见到,但以三角区和下角者最为多见。
-
苦檀子
《全国中草药汇编》:苦檀子:拼音名:KǔT nZǐ别名:苦蚕子、冲天子来源:豆科鸡血藤属植物厚果鸡血藤MillettiapachycarpaBenth.,以根、叶及种子入药。近脐点周围有不规则的突起,使子叶纵裂而不平。大毒归经:脾;消积杀虫。小儿疳积用法用量:外用:适量,研末调敷。2.《贵州民间药物》:解郁,除风邪,止痛。
-
银杏
银杏银杏科银杏属,多年生落叶果树,乔木。嫁接用实生苗或分株苗为砧木。用白果七个煨熟以熟艾作成七丸,每果中放入艾丸一颗,纸包再次煨香,去艾吃下。用白果仁四两,白茯苓、桑白皮各二两,乌豆半升(炒),蜜半斤,一起煮熟,晒干为还想,以乳汁半碗拌湿,九蒸九晒,做成丸子,如绿豆大,每服三、五十丸,开水送下。
-
担子
在有隔担子中,分为4个细胞纵裂而各形成隔壁,并于各细胞的顶端生出小柄着生担孢子的银耳型担子(如银耳目担子),即并列四室担子,以及按其横隔壁纵向并列的四个细胞各自生出小柄产生担孢子的木耳型担子(如木耳目担子),即直列四室担子(原菌丝体)。
-
胼胝体和透明隔肿瘤切除术
禁忌症:1.浸润性胼胝体肿瘤晚期,病人不能承受手术者。如硬脑膜外与矢状窦间有出血或渗血,可填入明胶海绵,用细丝线将硬脑膜外层与骨膜或帽状腱膜缝合作悬吊(图4.3.1.10-5)。在大脑镰下多可见到胼胝体肿瘤(图4.3.1.10-6),可将肿瘤表面或包膜上的血管电凝后在囊内或分块切除,并根据肿瘤的性质行全切或部分切除。
-
脆甲症
概述:脆甲症(brittlenail,onychorrhexis)是多种原因引起的获得性甲病。全身性疾病如缺铁性贫血、外周循环障碍、甲状腺功能低下、维生素A或B缺陷,局部因素多为接触过度的热水及碱性肥皂刺激等均可引起本病。脆甲症的临床表现:脆甲症患者甲板菲薄,发生纵裂与层状分离。相关药品:维生素A相关检查:维生素A
-
大脑后动脉瘤夹闭术
手术名称:大脑后动脉瘤夹闭术分类:神经外科/脑血管疾病的手术/颅内动脉瘤手术ICD编码:38.8108概述:发生于大脑后动脉P1段的动脉瘤,其手术入路和显露方法与基底动脉分叉部动脉瘤相同,在此不予赘述。麻醉和体位:全麻。在矢状窦的后部一般没有重要的桥静脉汇入,在牵离枕叶时多无困难。
-
甲脆折
概述:脆甲症(brittlenail,onychorrhexis)是多种原因引起的获得性甲病。全身性疾病如缺铁性贫血、外周循环障碍、甲状腺功能低下、维生素A或B缺陷,局部因素多为接触过度的热水及碱性肥皂刺激等均可引起本病。脆甲症的临床表现:脆甲症患者甲板菲薄,发生纵裂与层状分离。相关药品:维生素A相关检查:维生素A
-
脊髓纵裂和双干脊髓手术
手术名称:脊髓纵裂和双干脊髓手术分类:神经外科/脊柱脊髓先天性畸形手术ICD编码:03.5901概述:脊髓纵裂是分开两半的脊髓被包在一个硬脊膜管内,中间有一个软性的纤维隔;适应症:脊髓纵裂和双干脊髓手术适用于:先天性脊髓纵裂畸形合并神经功能障碍,经MRI检查确诊者。麻药中加少量副肾素。
-
畸形牙
畸形中央尖、畸形舌侧窝、畸形舌侧尖、牙中牙,同属于牙齿形态异常(畸形牙)。2.探查不敏感,有小孔穿髓者,探之敏感,甚至出血。2.检查上颌侧切牙、中切牙,可见畸形舌侧窝、畸形舌侧尖。3.可见纵裂沟的牙体异常。2.牙内陷引起牙髓炎者,按牙髓病治疗。x线摄片显示根尖周正常。3.未愈:治疗后症状及体征无改善。
-
动物的胚胎发育
动物的生活史包括生殖细胞发生、受精、胚胎发育及幼体到成体形成。此为新个体发育的开端。而体内受精是在雌体内进行。相对的一极是营养物质集中的区域,称植物极。卵黄多,分布集于一端或集于卵的中央,阻止了分裂面将卵完全分开,因之称为不完全卵裂,即卵裂集中在动物极或卵的表面,前者称盘状卵裂,后者称表面卵裂。
-
石刷把
《全国中草药汇编》:石刷把:拼音名:Sh ShuāBǎ别名:松叶兰、铁刷把、石龙须、铁扫帚来源:蕨类松叶兰属植物松叶蕨PsilotumnudumGriseb.,以全草入药。全年可采,晒干。用于跌打损伤,风湿关节痛,坐骨神经痛,经闭。5钱,水煎或浸酒服。孢子叶阔卵形,二叉。中柱为星状中柱。性味:甘;2.《四川中药志》:通经活血。
-
连香树果
拼音名:LiánXiānɡShùGuǒ别名:芭蕉香清、山白果来源:药材基源:为连香树科植物连香树的成熟果实。花腋生,先叶开放或与叶同放,单性,雌雄异株;2.栽培技术用种子或扦插繁殖。化学成份:连香树的叶中含麦芽醇(maltol),糖类,山梨糖醇(sorbitol)和焦性儿茶酚(catechol);
-
树花
拼音名:ShùHuā别名:白参、天花菌、八担柴来源:药材基源:为白蘑科真菌裂褶菌的子实体。沿边缘纵裂反卷,白色、灰褐色至淡肉桂色。均可恢复老龄小鼠低下的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裂褶菌多糖1mg/kg腹腔注射荷肉瘤S180小鼠,连续10天,可抑制肿瘤重量达99%,此抑制作用为非细胞毒作用,而是免疫调节作用的结果。性味:甘;
-
鹅掌揪根
出处:出自《贵州草药》拼音名:éZhǎnɡJiūGēn英文名:RootofChineseTuliptree,ChineseTuliptree来源:药材基源:为木兰科植物鹅掌揪的根。叶片马褂状,长7-12cm,宽8-18cm,先端2浅裂,近基部2-3侧裂,幼叶下面被白色细毛,后脱落。聚合果纺锤形,长约7cm;生境分布:生态环境:1.生于山地林中,或成小片纯林。
-
胼胝体切开术
手术名称:胼胝体切开术别名:胼胝体切断术分类:神经外科/癫痫的外科治疗ICD编码:01.3201概述:胼胝体是最大的联合纤维(commissurefibers),其横行纤维在半球间形成宽而厚的致密板,大约有两亿神经纤维组成。顶叶表面进入矢状窦的引流静脉不能切断,尽可能在其前或后进入纵裂,将右顶叶向外牵开。3.脑水肿和脑梗死。
-
檀香
概述:檀香檀香为中药名,出《名医别录》。生药性状:心材呈圆柱形或稍扁,长50~檀香具有理气,散寒,和胃,止痛的功效,治心腹疼痛,噎膈,呕吐,胸膈痞闷不舒,寒疝气痛。4.5g,后下。檀香萜醇有较强的抗菌作用,曾用作尿道消毒药,治疗白浊等症。含量测定:取本品刨花(厚1mm)30g,照挥发油测定法(附录ⅩD)测定。
-
分裂生殖
分裂生殖是无性生殖方式之一。单细胞的生物通过细胞分裂(横裂或纵裂)形成两个与母体一样的子体如细菌(横裂)、眼虫(纵裂)等,群体类生物的分裂生殖是群体中每个细胞同时进行分裂,进一步发育成和母体相同的新群体,如盘藻、实球藻等。
-
胼胝体切断术
手术名称:胼胝体切开术别名:胼胝体切断术分类:神经外科/癫痫的外科治疗ICD编码:01.3201概述:胼胝体是最大的联合纤维(commissurefibers),其横行纤维在半球间形成宽而厚的致密板,大约有两亿神经纤维组成。顶叶表面进入矢状窦的引流静脉不能切断,尽可能在其前或后进入纵裂,将右顶叶向外牵开。3.脑水肿和脑梗死。
-
大理木香
拼音名:DàLǐMùXiānɡ别名:理木香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菜木香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olomiaeaedulis(Franch.)Shih[]采收和储藏:秋、冬季采收,切片晒干。单叶互生;总苞片约5层,革质而有褐色膜质边缘,先端钝或尖;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900-4000m的山坡荒地或草地。性温功能主治:行气;
-
羯布罗香
出处:羯布罗香与龙脑香一样系外来药物。《本草衍义》引《大唐西域记》云:"西方秣罗矩咤国,在南印度境,有羯布罗香。树皮灰白色,纵裂;叶互生,革质;化学成份:油树中含龙脑香醇酮(dipterocarpol)。性味:辛;凉归经:心;热病神昏;惊痫痰迷;气闭耳聋;目赤翳障;参见"梅花冰片"及"龙脑膏香"条。
-
长叶紫珠
出处:《福建民间草药》拼音名:Ch nɡY ZǐZhū别名:山枇杷(《福建民间草药》),牛舌癀(《闽南民间草药》),野枇杷(《中国药植图鉴》)。生境分布:生于平地或山麓。性味:《福建民间草药》:苦辛,温,有小毒。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活血,止血。水煎或调酒服。③治风寒咳嗽:长叶紫珠鲜叶一两,糖适量。
-
鸡腿蘑
概述鸡腿蘑是毛头鬼伞的俗称,属真菌门、担了菌亚门、层菌纲、伞菌目、鬼伞科,子实体。原形态菌盖宽4-6cm,幼期呈圆柱形,后呈钟形,白色,顶部淡土黄色,表部具平伏淡褐色翘起的鳞片。菌柄长7-25cm,直径约2cm,类白色,有时可见菌环。鸡腿蘑的食疗作用中医学认为,鸡腿蘑性味甘平,能益胃清神、增进食欲、消食化痔。
-
黄连花
出处:出自《黑龙江中药》拼音名:HuánɡLiánHuā英文名:HerbofDahurianLoosestrife别名:黄连花来源:药材基源:为报春花科植物黄连花的带根全草。花萼5深裂近达基部,裂片狭卵状三角形,边缘有一圈黑色线条,有腺状缘毛;雄蕊比花冠短,花丝下半部合生成筒,密被小腺体,花药中着,卵状长圆形,纵裂;性味:味酸;
-
长梗石柑
拼音名:ChánɡGěnɡShíGān来源:药材基源:为天南星科植物长梗石柑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thoskerriiBuchetexGagnep.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收,切段,晒干。浆果椭圆状、倒卵状,红色,有种子1-9颗。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300-500m的山谷密林中,附生于石上。功能主治:祛风除湿;主风湿骨痛;
-
金背枇杷果
出处:出自《陕西中草药志》。拼音名:JīnBèiPíPáGuǒ英文名:FruitofPrzewalskRhododendron来源:药材基源:为杜鹃花科植物陇蜀杜鹃的果实。蒴果圆柱形,长1.2-1.5cm,具6个槽,花柱宿存。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900-4000m的高山阴坡混交林中,也有单独成林的。性味:味苦;和胃止呕。主肺热咳嗽;
-
金花树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lastusdunnianusLevl.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切段,鲜用或晒干。5(-7)基出脉,背面侧脉隆起,细脉网状,被黄色小腺点。花萼漏斗形,具4棱,长约3mm,被小腺点,裂片反折,卵形或椭圆状卵形,长约1.5mm;性味:味苦;性凉功能主治:祛风;主风湿痹痛;湿热泻痢;跌打损伤;
-
金银忍冬
[XylosteummaackiiRupr.]采收和储藏:5-6月采花,夏、秋季采茎叶,鲜用或切段晒干。本植物的花(北金银花)的抗菌作用也较强,对绿脓植菌、4种痢疾植菌、大肠杆菌、枯草杆菌、伤寒和鼠伤寒杆菌、金黄色和白色葡萄球菌、甲型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和八叠球菌的抑制作用与正品金银花相似[2]。有清热解毒的功能。
-
黄栎
《全国中草药汇编》:黄栎:拼音名:Hu nɡL 别名:黄栗树、黄椆来源:壳斗科黄栎QuercusdelavayiFranch.,以树皮入药。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700-3000m的常绿阔叶林或松栎混交林中,在沟谷地带生长最好。性味:微苦;性微温功能主治:平喘。研末,每次3-6g。附方:治哮喘:黄栎树皮、水冬瓜树皮各一两。
-
四角蒲桃
拼音名:SìJiǎoPúTáo别名:念劬蒲桃、山石榴来源:药材基源:为桃金娘科植物四角蒲桃的根。羽状脉,侧脉9-13对。聚伞花序组成圆锥花序,生于无叶的枝上,长3-5cm;雄蕊多数,长3mm,花药丁字着生,纵裂;子房下位。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中海拔山谷或溪边。性味:味辛;性微温功能主治:祛风除湿;主风湿痹痛;
-
花南星
拼音名:HuāNánXīnɡ别名:由拔、大叶天南星、大叶半夏、蛇磨芋、南星七、虎爪南星、绿南星、半边莲、独脚莲、虎芋、麻芋子、血理箭、芋儿南星、黑南星、蛇杆棒、金半夏、狗爪半夏、花包谷、烂屁股来源:药材基源:为天南星科植物浅裂南星的块茎。幼时可见周围着生小块茎,长大后小块茎即脱落而留有疤痕。小儿惊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