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腮腺肿瘤
症状:触诊包块呈结节性或囊性。必要时应作腮腺造影、核素扫描或B型超声检查。4.一般术前不作活检,必要时作术中冰冻活检确定性质。(二)麻醉一般采用气管内插管麻醉。2、如寻找面神经下颌缘支,可在下颌角上下1.5cm宽度的范围内,在颈阔肌与深筋膜之间,钝性分离寻找。2、出现暂时性面瘫可用维生素B类药物。
-
涎腺肿瘤
在口腔颌面肿瘤中,涎腺肿瘤发生的比例较高,为常见病,任何年龄都可发生涎腺肿瘤,95%来自腺上皮,其它来源肿瘤少见。⑷腮腺深叶肿瘤可有咽侧或软腭膨隆,下颌后凹肿瘤位于下颌支后缘和乳突之间,受到骨性结构的限制,触诊时肿物活动受限,界限亦不清楚,应注意与恶性肿瘤鉴别。⑵良性肿瘤常为无自觉症状包块。
-
腮腺切除术Ⅰ
手术名称:腮腺切除术Ⅰ别名:腮腺摘除术Ⅰ分类:口腔科/涎腺手术/腮腺手术/腮腺切除术ICD编码:26.3202适应症:、下述腮腺疾患应考虑施行腮腺切除术但要保留面神经:①慢性腮腺炎反复发作、导管扩张或腺体破坏明显、保守治疗效果不佳的病例;钝性分离的方向要与面神经总干走行一致,以免损伤面神经。
-
腮腺摘除术Ⅰ
手术名称:腮腺切除术Ⅰ别名:腮腺摘除术Ⅰ分类:口腔科/涎腺手术/腮腺手术/腮腺切除术ICD编码:26.3202适应症:、下述腮腺疾患应考虑施行腮腺切除术但要保留面神经:①慢性腮腺炎反复发作、导管扩张或腺体破坏明显、保守治疗效果不佳的病例;钝性分离的方向要与面神经总干走行一致,以免损伤面神经。
-
腮腺切除术Ⅲ
手术名称:腮腺切除术Ⅲ别名:腮腺摘除术Ⅲ分类:口腔科/涎腺手术/腮腺手术/腮腺切除术ICD编码:26.3204适应症:腮腺切除术Ⅲ适应症同腮腺切除术Ⅰ、Ⅱ。7.腮腺深叶切除:首先将面神经主干及其分支从腮腺实质中完全分离出来并加以保护,继而从腮腺深叶的四周、紧贴包膜仔细地进行钝性分离,直至将腮腺深叶整块取出。
-
腮腺摘除术Ⅲ
手术名称:腮腺切除术Ⅲ别名:腮腺摘除术Ⅲ分类:口腔科/涎腺手术/腮腺手术/腮腺切除术ICD编码:26.3204适应症:腮腺切除术Ⅲ适应症同腮腺切除术Ⅰ、Ⅱ。7.腮腺深叶切除:首先将面神经主干及其分支从腮腺实质中完全分离出来并加以保护,继而从腮腺深叶的四周、紧贴包膜仔细地进行钝性分离,直至将腮腺深叶整块取出。
-
腮腺切除术Ⅱ
手术名称:腮腺切除术Ⅱ别名:腮腺摘除术Ⅱ分类:口腔科/涎腺手术/腮腺手术/腮腺切除术ICD编码:26.3203适应症:腮腺切除术Ⅱ适应症详见腮腺切除术Ⅰ手术适应证。此外,尚可在下颌角下后方于颈阔肌与颈深筋膜浅层之间行钝性分离,显露面后静脉后,向上剥离少许,在腮腺下极的外上方,寻找横越面后静脉之面神经下颌缘支。
-
腮腺摘除术Ⅱ
手术名称:腮腺切除术Ⅱ别名:腮腺摘除术Ⅱ分类:口腔科/涎腺手术/腮腺手术/腮腺切除术ICD编码:26.3203适应症:腮腺切除术Ⅱ适应症详见腮腺切除术Ⅰ手术适应证。此外,尚可在下颌角下后方于颈阔肌与颈深筋膜浅层之间行钝性分离,显露面后静脉后,向上剥离少许,在腮腺下极的外上方,寻找横越面后静脉之面神经下颌缘支。
-
寰椎横突肥大
概述:寰椎横突肥大为病因不明的颈椎横突增生,常为单侧性,偶亦有双侧增生者。此点与腮腺肿瘤可资鉴别;也从不发生面瘫,此点又可排除腮腺恶性肿瘤。最好拍摄体层片。如X线摄片显示对比不清楚时,可考虑在突起的硬块处置一金属片或插入短针灸针直达骨面后再行拍摄,有助于确定该肿块是否为寰椎横突抑或是其他新生物。
-
腺样囊性癌
概述:腺样囊性癌(adenoidcysticcarcinoma)又称圆柱瘤(cylindroma)或圆柱瘤型腺癌(adeno-carcinomaofcylindromatype)。腺样囊性癌中,除筛状结构外,还可见瘤细胞排列密集呈实性小条索、小团块和小导管样结构。腭部小涎腺44例,占腭部涎腺肿瘤的24%。肿块的形状和特点可类似混合瘤,圆形或结节状,光滑。
-
腮腺CT检查技术
操作名称:腮腺CT检查技术适应证:腮腺CT检查技术适用于:1.良性腮腺肿瘤。3.去除头部的金属饰物等,避免伪影干扰。2.检查方法及扫描参数(1)平扫:①扫描体位:仰卧位或俯卧位。②扫描方式:横断面或冠状面连续扫描。100ml,离子或非离子型含碘对比剂,儿童按体重用量为2ml/kg。(4)病灶层面放大摄片(必要时)。
-
腮腺混合瘤
来源于腮腺上皮。疾病描述:腮腺混合瘤或称多形性腺瘤是一种含有腮腺组织、粘液和软骨样组织的腮腺肿瘤,故称“混合瘤”。生长缓慢,可数年或十余年不发生变化。如发生恶变,肿瘤常突然生长迅速,并与周围组织粘连而固定。晚期的恶变肿瘤可破溃,出现疼痛或面神经麻痹等症状,并在颈侧区有淋巴结转移。
-
黏液表皮样癌
疾病分类:口腔科疾病概述:黏液表皮样癌根据黏液细胞的比例、细胞的分化、有丝分裂像的多少,以及肿瘤的生长方式,分为高分化和低分化两类。腮腺肿瘤侵犯面神经时,可出现面瘫。腮腺肿瘤常累及面神经,颈淋巴结转移率高,且可出现血到转移。高分化者不必做选择性颈淋巴清扫术,低分化者则应考虑选择性颈淋巴清扫术。
-
管状腺瘤
概述:管状腺瘤(canalicularadenoma)是一类少见的涎腺良性肿瘤,以前大多将其混杂在基底细胞腺瘤中,WHO新分类中将其列为单独的一类肿瘤。小涎腺肿瘤在正常组织内切除,腮腺肿瘤可酌情作腺叶切除或区域性切除术,保留面神经。29例中,位于上唇23例,紧邻上唇3例,下唇、硬腭及腮腺区各1例。有些病例颇似黏液囊肿。
-
腮腺多形性腺瘤临床路径(2009年版)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口腔医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选择腮腺肿物及浅叶切除+面神经解剖术或包括腮腺肿瘤及瘤周正常腮腺切除的部分腮腺切除术,其适应证为:1.腮腺浅叶多形性腺瘤;(2)凝血功能;(3)血生化;:1.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
-
腮腺多形性腺瘤临床路径(2019年版)
(3)血生化。(5)胸片。二、腮腺多形性腺瘤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腮腺多形性腺瘤(ICD-10:D11.0,M8940/0)行腮腺肿物及浅叶切除+面神经解剖术(或部分腮腺切除术)(ICD-9-CM-3:26.2901或26.3101和04.0401)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5~
-
腮腺显像
腮腺显像适应症口腔干燥综合征诊断,腮腺肿物鉴别诊断,腮腺功能监测。注意事项1.不得在检查前服用阻滞或影响腮腺摄取功能的药物,如过氯酸盐、阿托品等。2.口腔干燥综合征腮腺放射性摄取差,放射性分布不均,口内放射性随时间增高不明显;部分病例可在侧位像见扩张之腮腺管;但需与导管堵塞所致局部热区相鉴别。
-
腺淋巴瘤
概述:腺淋巴瘤(adenolymphoma)又称乳头状淋巴囊腺瘤(papillarycystadenomalymphomatosum)或Warthin瘤。故认为本病瘤组织内的淋巴样成分来源于腮腺区正常或反应性淋巴结组织,不参与肿瘤的形成和生长。上皮细胞排列成双层,内层为高柱状细胞,具有颗粒状、嗜伊红的胞浆;上皮细胞也可排成实性团块。
-
嗜酸性腺瘤
概述:嗜酸性腺瘤(oxyphilicadenoma)又称大嗜酸性粒细胞瘤(oncocytom),是一种少见的涎腺良性肿瘤。2.镜检瘤细胞体积较大,界限清楚,圆形或多边形,胞浆呈颗粒状,嗜酸性染色。瘤细胞团之间有纤维结缔组织间质,将上皮团块分隔成分叶状,间质内无淋巴组织,或偶见少量淋巴细胞,但一般不形成淋巴滤泡。
-
沃辛瘤
疾病别名腺淋巴瘤乳头状淋巴囊腺瘤疾病分类口腔科疾病概述沃辛瘤又称腺淋巴瘤或乳头状淋巴囊腺瘤,在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影像诊断等方面颇具特点。由于肿瘤常位于腮腺后下极,可考虑作联通肿瘤以及周围0.5cm以上正常腮腺切除的腮腺部分切除术,这种方式不同于剜除术,不会造成复发,但可保留腮腺导管及大部分腮腺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