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BZ/T 229.1—2010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 1部分:生产性粉尘
ICS13.100C5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T229.1—2010《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1部分:生产性粉尘》(ClassificationofoccupationalhazardsatworkplacesPart1:Occupationalexposuretoindustrialdust)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于2010年03月10日发布,自2010年10月01日起实施。
-
生产性粉尘
生产性粉尘(industrialdust)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粉尘。按粉尘的性质分为:无机粉尘(inorganicdust.含矿物性粉尘、金属性粉尘、人工合成的无机粉尘);有机粉尘(organicdust,含动物性粉尘、植物性粉尘、人工合成的有机粉尘);混合性粉尘(mixeddust,混合存在的各类粉尘)。
-
粉尘工业的上呼吸道职业病
疾病分类:耳鼻喉科疾病概述:粉尘是指较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直径大于0.1μm的固体颗粒,如果存在于生产环境中:称生产性粉尘。3、慢性咽炎、喉炎:多因粉尘刺激致鼻塞,或劳动时张口呼吸,使粉尘直接侵犯咽、喉部粘膜,常有咽部干燥、发痒、异物感等不适。吸入大量溶解度大的毒性粉尘,吸收后侵入血液可发生急性中毒。
-
GBZ/T 229.3—2010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 第3部分:高温
ICS13.100C5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T229.3—2010《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第3部分:高温》(ClassificationofoccupationalhazardsatworkplacesPart3:Occupationalexposuretoheatstress)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于2010年03月10日发布,自2010年10月01日起实施。本部分适用于各类存在高温作业的分级管理。
-
游离二氧化硅含量
游离二氧化硅(SiO2)含量(contentoffreeSiO2)是指生产性粉尘中结晶型游离二氧化硅的含量。
-
急性喉炎
概述:急性喉炎(acutelaryngitis)指以声门区为主的喉黏膜的急性弥漫性卡他性炎症,多发于冬、春季,小儿急性喉炎具有其特殊性,应当引起重视。体征:间接喉镜或纤维喉镜下见双侧声带对称性弥漫性充血,会厌、室带及声门下腔也可表现为红肿,表面可有黏性分泌物,鼻咽部也可有急性炎症的相应表现。500mg,一日2次;
-
尘肺
尘肺(pneumoconiosis)是指在职业活动中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并在肺内潴留而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
-
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管理办法
计划的调整应经卫生部批准。(一)职业卫生标准的范围职业卫生标准包括原卫生标准体系中的劳动卫生标准、职业病诊断标准、放射性疾病诊断标准、放射卫生防护标准中的职业照射部分。(五)科研成果本办法根据(84)卫科教字第75号文《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药卫生科学技术管理办法》(试行)和其他部门的有关规定。
-
生产性粉尘作业
生产性粉尘作业(occupationalexposuretoindustrialdustatworkplace)是指指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可能接触到生产性粉尘的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