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噪声危害
噪声危害是长时间接触噪声后对机体产生的不良作用。70分贝以上可造成精神不集中;噪声长期作用于中枢神经,可使大脑皮层兴奋和抑制过程失调,导致条件反射异常、脑血管功能紊乱、脑电位改变、脑血流图有异常变化等,还可引起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表现血压波动,心电图发生改变(ST、T移位),甚至可致心肌损害。
-
GBZ/T 229.4—2012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 第4部分:噪声
标准基本信息:ICS13.100C5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T229.4—2012《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第4部分:噪声》(ClassificationofoccupationalhazardsatworkplacesPart4:Occupationalexposuretonoise)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于2012年6月5日发布,自2012年12月1日起实施。噪声是该企业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
-
噪声性耳聋
概述:噪声性耳聋(noiseinduceddeafness)系由于听觉长期遭受噪声影响而发生缓慢的进行性的感音性耳聋,早期表现为听觉疲劳,离开噪声环境后可以逐渐恢复,久之则难以恢复,终致感音神经性聋。病因病理病机:长期工作于噪声级大于90dB的噪声环境中即可对耳蜗造成损害,耳蜗受损程度受下列因素因素影响。
-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深入开展职业病危害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
我委将组织对专项治理工作进行总体评估和全面总结。本次专项治理的工作目标为:到2025年底,被治理企业工作场所作业环境得到显著改善,粉尘、化学毒物、噪声检测合格率达到85%以上,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率、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合格率大幅提高,达到《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2021-2025年)》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