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肾盂癌
概述:肾盂癌系发生在肾盂或肾盏上皮的一种肿瘤,约占所有肾肿瘤的10%左右。本病多数为移行细胞癌,少数为鳞癌和腺癌,后二者约占肾盂癌的15%左右,它们的恶性程度远较移行细胞癌为高。晚期病人出现贫血及恶病质。查体常无阳性体征发现,血尿发作时膀胱镜检查可见患侧输尿管口喷血,尿液细胞学检查可见肿瘤细胞。
-
膀胱移行细胞癌
发病机制:正常膀胱尿路上皮为移行上皮,约3~90%以上的膀胱癌为移行细胞癌,其生长表现为多样性,包括乳头状,无蒂浸润,结节状以及上皮内生长。To:未发现原发肿瘤。Tls:原发癌。癌肿位于膀胱颈部或浸润颈部,癌组织大块坏死脱落或巨大癌肿使膀胱容量缩小或伴有结石等均可引起膀胱刺激症状。诊断膀胱癌的敏感性为48%~
-
输尿管肿瘤
鳞状上皮癌、腺癌较少。在占少数的良性肿瘤中以上皮性乳头状瘤最常见,约占75%,其中内翻性乳头状瘤常与恶性肿瘤并发,文献报道约18%的恶性肿瘤发生(同时或异时)输尿管内翻性乳头状瘤,因此对于诊断为内翻性乳头状瘤的患者有必要排除输尿管恶性肿瘤,另一良性肿瘤为纤维上皮息肉。梗阻上方有不同程度积水,肾功能减退;
-
部分膀胱切除术
手术名称:部分膀胱切除术别名:膀胱部分切除术分类:泌尿外科/膀胱手术/膀胱肿瘤的手术治疗ICD编码:57.601概述:膀胱肿瘤是泌尿男生殖系统最常见的肿瘤,约占60%以上,其中绝大多数为上皮性肿瘤,约占95%以上。6.7%,腺癌占0.5%~膀胱移行细胞肿瘤中多数为移行细胞癌少数为良性乳头状瘤,但易复发,并可癌变。
-
单纯性全膀胱切除术
膀胱移行细胞肿瘤中多数为移行细胞癌少数为良性乳头状瘤,但易复发,并可癌变。33%以后可浸润至肌层。同法结扎对侧髂内动脉。否则,应行暂时结肠造口。预防措施为输尿管肠道吻合时应放置输尿管支架管,保证尿液引流通畅,防止血块堵塞吻合口及减少术中出血,防止术中低血压。预防措施为术前纠正贫血及腹部切口用减张缝合。
-
单纯性膀胱切除术
膀胱移行细胞肿瘤中多数为移行细胞癌少数为良性乳头状瘤,但易复发,并可癌变。33%以后可浸润至肌层。同法结扎对侧髂内动脉。否则,应行暂时结肠造口。预防措施为输尿管肠道吻合时应放置输尿管支架管,保证尿液引流通畅,防止血块堵塞吻合口及减少术中出血,防止术中低血压。预防措施为术前纠正贫血及腹部切口用减张缝合。
-
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
膀胱上皮性肿瘤中以移行细胞肿瘤最为常见,约占80%以上,鳞状细胞癌占3%~3.改善心、肺、肝及肾功能。已作肠道准备者,不需作结肠造口,但应加强术后抗生素应用,以防感染发生,并延迟进食时间。预防措施为输尿管肠道吻合时应放置输尿管支架管,保证尿液引流通畅,防止血块堵塞吻合口及减少术中出血,防止术中低血压。
-
根治性膀胱切除术
膀胱上皮性肿瘤中以移行细胞肿瘤最为常见,约占80%以上,鳞状细胞癌占3%~3.改善心、肺、肝及肾功能。已作肠道准备者,不需作结肠造口,但应加强术后抗生素应用,以防感染发生,并延迟进食时间。预防措施为输尿管肠道吻合时应放置输尿管支架管,保证尿液引流通畅,防止血块堵塞吻合口及减少术中出血,防止术中低血压。
-
膀胱肿瘤局部切除及电烙术
手术名称:膀胱肿瘤局部切除及电灼术别名:膀胱肿瘤局部切除及电烙术;膀胱移行细胞肿瘤中多数为移行细胞癌少数为良性乳头状瘤,但易复发,并可癌变。3.难以计数的多发性乳头状浅表性膀胱肿瘤。用镊子轻轻提起肿瘤蒂部,如能松松提起说明肿瘤尚未浸润至肌层。14d,如膀胱内无继发性出血,可拔除膀胱造口管。
-
膀胱肿瘤局部切除及电灼术
手术名称:膀胱肿瘤局部切除及电灼术别名:膀胱肿瘤局部切除及电烙术;膀胱移行细胞肿瘤中多数为移行细胞癌少数为良性乳头状瘤,但易复发,并可癌变。3.难以计数的多发性乳头状浅表性膀胱肿瘤。用镊子轻轻提起肿瘤蒂部,如能松松提起说明肿瘤尚未浸润至肌层。14d,如膀胱内无继发性出血,可拔除膀胱造口管。
-
肾盂肿瘤和输尿管肿瘤
概述:肾盂、输尿管肿瘤以移行细胞癌最为常见,其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等与膀胱肿瘤相似。球状头(bulb)导管输尿管造影,其输尿管导管头似橄榄或橡子块,插入输尿管口荧屏下注入对比剂,可见肿瘤推向上方,输尿管下方扩张如同“高脚杯状”,如系结石则下方不扩张,浸注性肿瘤表面不光滑,尿石并发水肿时可误诊。
-
肾盂肿瘤
肾盂最常见的肿瘤是移行上皮乳头状瘤和移行上皮癌,占90%。肾盂癌单发性肿瘤行肾切除术和不完全性输尿管切除术后,12%在输尿管残端发生移行细胞癌,20%的患者以后有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发生。症状体征:本病临床多见于40~晚期可有厌食、消瘦、贫血等恶病质等表现。B型超声、CT、MRI检查显示血管瘤的密度低于软组织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