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型系统
如红细胞上有A抗原,血清中有A抗体,便会发生凝集。控制不同血型系统的血型基因在不同的染色体上,即使在一个染色体上,两个系统的基因位点也相距甚远,不是连锁关系,因此是独立遗传的。1945年抗人球蛋白试验应用到血型检查中来,这种试验就可检查不完全抗体,从此,许多血型抗原陆续被人发现。
-
血型
ABO、Rh、MN血型系统的抗原,是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共有的。含B抗原者为B型血;利用B型和A型血的血清中α和β凝集素的抗A和抗B作用,通过红细胞与血清天然抗体的凝集反应,可以鉴定ABO血型系统的四种表现型。二是如果红细胞膜上含A、B或H抗原,则除淋巴细胞、脑和脊髓外,几乎在全身的组织和细胞上都能表达血型。
-
ABO血型系统
红细胞上只有凝集原A的为A型血,其血清中有抗B凝集素;临床上在输血前除鉴定ABO血型外,还根据凝集反应原理,将供血者和受血者的血液作交叉配血实验,在体外确证两者血液相混不发生凝集,方可进行输血以确保安全。所有细胞表面血型抗原的特异性可作为机体免疫系统鉴别“自身”和“异物”的标志。
-
Lewis血型鉴定
Lewis血型系统是1个可溶性抗原存在于唾液和血浆中的血型系统,红细胞吸附血浆中的Lewis物质而获得。Lewis抗体常见于从未接受过输血或任何已知抗原刺激的人,因此认为是天然产生的。若出现弱反应,应作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注意事项1.血清中存在丰富的Lewis物质,在体外可在定型时被中和,故须洗涤红细胞方可定型。
-
延迟性溶血性输血反应
延迟性溶血性输血反应(delavedhemolytictransfusionreaction)是指输血后几天到十几天,献血者的红细胞与受血者体内相应抗体结合所导致的溶血反应。相应抗体大多为Rh、Kidd、Duffy血型系统的IgG抗体。临床表现为:发热、黄疸、血红蛋白下降、血红蛋白尿和直接抗球蛋白试验阳性。
-
ABO血型交叉配合试验
概述:受血者血清加供血者红细胞悬液;前者称为交叉配血的主侧,后者为次侧,因为最常见的严重溶血反应,多因受血者血清中的血型抗体(凝集素)作用于输入红细胞膜上的血型抗原而引起,并非因输入血清中的血型抗体作用于受血者的红细胞所致。交叉配血的两侧均无凝集反应,为配血相合,可以输血。(3)0.9%生理盐水。
-
Rh血型系统
Rh血型系统(Rhbloodgroupsystem)是指与输血安全相关第二个被发现的红细胞血型系统,该血型系统有Cc、Dd和Ee三对等位基因。
-
抗原多态性
抗原多态性在人类遗传学应用较多的抗原有红细胞抗原系统和白细胞抗原系统。至今已发现20个红细胞血型系统,其中包括100多种红细胞抗原,比较重要的有:ABO、MNSs、Rh和Xg等血型系统。HLA的基因座位在6q21,已确认的HLA抗原特异性有148种,分属于A、B、C、D、DR、DP、DQ7个连锁基因座位。
-
交叉配血试验
概述:受血者血清加供血者红细胞悬液;前者称为交叉配血的主侧,后者为次侧,因为最常见的严重溶血反应,多因受血者血清中的血型抗体(凝集素)作用于输入红细胞膜上的血型抗原而引起,并非因输入血清中的血型抗体作用于受血者的红细胞所致。交叉配血的两侧均无凝集反应,为配血相合,可以输血。(3)0.9%生理盐水。
-
新生儿溶血症
概述:新生儿溶血症(Hemolyticdiseaseofnewborn)是指因母、婴血型不合而引起的同族免疫性溶血。病因病理病机:当胎儿由父方遗传所得的血型抗原与母亲不同时,进入母体后即会刺激母体产生相应的抗体,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与胎儿红细胞发生抗原抗体反应导致溶血。我国绝大多数人为Rh阳性,故Rh溶血症在我国少见。
-
Rh血型
Rh血型血型抗原在发现ABO血型和其它血型系统后,临床上仍出现一些输血事故不能解释。取其英文名的前二个字母,称为Rh抗原,具有Rh抗原的称Rh阳性,否则就是Rh阴性。输血时,还需注意Rh血型的鉴定。她再次妊娠时,Rh抗体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如胎儿仍为Rh阳性血型,则发生红细胞凝集反应而死亡,成为死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