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色素膜炎
一般是内皮细胞肿胀和增生,显著者聚集成团,以及管壁水肿,少许嗜伊红性物质沉积,肌层分离,管壁增厚,管腔狭窄,而血栓形成者少;急性发作期中医症状一般以湿热毒邪熏蒸为主,中药治疗以清热利湿、解毒泻火为主要治疗法则,可用龙胆泻肝汤、黄连解毒汤为基本方进行加减组方治疗。继发性病变实质为血管BD,预后较好。
-
急性药物过敏性间质性肾炎临床路径(2016年版)
4.肾小管和/或肾小球功能损害。2.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的使用:停药后肾功能无明显恢复者,或肾活检提示肾间质弥漫炎症细胞浸润或有肉芽肿形成时,在无激素使用禁忌时,应使用泼尼松(龙)治疗,剂量0.5–1mg/kg/d,4~6周或待肾功能明显好转后逐渐减量,总疗程一般在6个月左右;急性药物过敏性间质性肾炎临床路径.
-
玻璃体混浊
肌注安妥碘或透明质酸酶。病因学:先天残留于玻璃体内的胚胎细胞或组织、视网膜或葡萄膜的出血侵入玻璃体内,高血压、糖尿病、葡萄膜炎的出血或渗出物侵入玻璃体内,老年人高度近视眼的玻璃体变性,均可导致玻璃体液化而混浊。其他如眼外伤、眼内异物存久留、寄生虫或肿瘤等也可发生玻璃体混浊。
-
急性药物过敏性间质性肾炎临床路径(2011年版)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检查项目:(1)血免疫学检查:抗核抗体、抗dsDNA抗体、抗心磷脂抗体、抗Sm抗体、ENA多肽抗体谱,补体C3、C4,免疫球蛋白(包括IgE)、RF、CRP、ESR、ASO、直接和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2.根据肾活检病理诊断,确定治疗方案:(1)肾间质弥漫炎症细胞浸润时,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
-
药源性眼病(乙胺碘呋酮)
疾病分类:眼科疾病概述:乙胺碘呋酮致角膜穿孔:乙胺碘呋酮在维持窦性节律方面是比较传统的有效的治疗抗心律失常药物。角膜色素沉着合并角膜溃疡者,停药并给予球结膜下注射庆大霉素2万U,合并色素膜炎者加地塞米松2.5mg,同时加1%阿托品(散瞳)0.3mg,球结膜下注射,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1~症状体征:为抗心率失常药。
-
大泡性角膜病变
2.有异物感、刺痛等症状,持久不退。病因学:1.有晶体大泡性角膜病变如青光眼绝对期,色素膜炎晚期,Fuchs角膜营养不良,穿透角膜移植术后并发虹膜前粘连等。临床表现:角膜上皮水肿,失去光泽,其中有一个或数个大泡隆起(大都达数毫米),泡内充满略显混浊的液体,由于瞬目时与眼睑相互磨擦,大泡可发生破裂。
-
眼生素注射液
药品说明书:别名:眼生素注射液,眼明注射液适应症:适用于非化脓性角膜炎、色素膜炎、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炎,对玻璃体混浊、巩膜炎、早期老年白内障、视网膜色素变性、轻度近视、视力疲劳等眼病也有不同程度的疗效。4.球结膜下注射或球后注射:每次0.5~规格:注射液:每支含1g组织的活性物质(1ml)。
-
单纯皰疹性角膜炎
单纯皰疹性角膜炎是最常见的感染性角膜病。原发感染后病毒潜伏在三叉神经节内,一旦机体抵抗力下降,如感冒、发烧、疲劳、月经、局部用皮质类固醇及创伤刺激之后,病毒活化,引起多种形式的角膜炎,并易反复发作。3.并发色素膜炎者散瞳。疗效评价1.治愈:症状消失,角膜溃疡愈合或混浊水肿消退。
-
Vogt-小柳综合征
疾病分类:皮肤性病科疾病概述:Vogt-小柳综合征又称Harada综合征,很少见,发病可能与病毒感染及自身免疫有关。5.除白发和白癜风外,眼部和听力可恢复。Vogtl906年报告第1例眼色素层炎伴发白癜风;眼部症状之后,约有50%患者发生耳鸣或耳聋;在病的早期局部或系统使用皮质类固醇、散瞳剂、乙酰唑胺对眼病似有改进作用。
-
特发性葡萄膜大脑炎
概述:特发性葡萄膜大脑炎又称色素膜一脑膜炎。很可能先有致病因子如病毒作用于易感的机体,引起非特异性前躯期症状,另方面致病因子引起色素细胞抗原性改变,而发生自体免疫反应。5天出现眼部症状,眼痛、眼红、视力减退,其眼部表现为:⑴Vogt—Koyanagi型,以渗出性虹膜睫状体炎为主,也伴弥漫性脉络膜视网膜炎。
-
眼明注射液
药品说明书:别名:眼生素注射液,眼明注射液适应症:适用于非化脓性角膜炎、色素膜炎、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炎,对玻璃体混浊、巩膜炎、早期老年白内障、视网膜色素变性、轻度近视、视力疲劳等眼病也有不同程度的疗效。4.球结膜下注射或球后注射:每次0.5~规格:注射液:每支含1g组织的活性物质(1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