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角膜营养不良
角膜营养不良是一系列与家族遗传有关的原发性进行性角膜病变的总称。2.颗粒状营养不良:角膜上皮粗糙,中央前基质层内出现边界清晰的灰白色混浊块,晚期混浊块之间出现弥漫性混浊,严重影响视力。角膜内皮变性和丧失进而失代偿,发生上皮大泡变性。疗效评价1.治愈:角膜上皮愈合,症状消失或角膜移植片透明愈合。
-
Reis-Bucklers角膜营养不良
此时角膜知觉显著减退。(2)电镜检查:显示此纤维细胞结缔组织的超微结构是由一些特殊的纤丝插进正常胶原纤维中,形成一些不规则的致密的颗粒性嗜伊红胶原组织块。诊断:儿童反复发作性角膜上皮糜烂与上皮脱落,典型的蜂窝状上皮下混浊,组织学检查存在上皮下卷曲状纤维丝,可作为Reis-Bückle角膜营养不良的诊断依据。
-
上皮基底膜营养不良
疾病分类:眼科疾病概述:临床上提到的角膜营养不良,并非—般意义上的营养不良,而是一类原发于角膜的、具有病理组织学特征的病变,一般不伴有全身性疾病,有一定的传性,常常父母发病子女也发病,而且20岁以前双眼发病较多,开始为一层角膜组织受损,后来可缓慢扩展至其他层次,甚至角膜全层。可反复发生上皮剥脱。
-
条纹状角皮症
疾病别名线状角皮症疾病分类皮肤性病科疾病概述条纹状角皮症或称线状角皮症,是一种少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属于掌跖角皮症的范畴。20%水杨酸软膏或尿素软膏,0.1%维A酸软膏或0.25%蒽林软膏亦有效,顽固者可用皮质类固醇激素软膏或硬膏局部封包;结果在上述因素作用下,而发生播散性血管内凝血。
-
格子状角膜营养不良
1967年Kintworth证实本病是淀粉样变性病(amyloidosis)中只限于角膜发病的一种遗传变异。疾病名称:格子状角膜营养不良英文名称:latticecornealdystrophy别名:格子状角膜变性分类:眼科角膜病角膜变性与营养不良角膜营养不良ICD号:H18.5流行病学:格子状角膜营养不良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外显率达100%。
-
格子状角膜变性
1967年Kintworth证实本病是淀粉样变性病(amyloidosis)中只限于角膜发病的一种遗传变异。疾病名称:格子状角膜营养不良英文名称:latticecornealdystrophy别名:格子状角膜变性分类:眼科角膜病角膜变性与营养不良角膜营养不良ICD号:H18.5流行病学:格子状角膜营养不良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外显率达100%。
-
光学性角膜板层移植术
光学性角膜板层移植术适应证病变未累及角膜深基质层及后弹力层,内皮细胞功能正常的:1.角膜中央区中浅层瘢痕性混浊,直径<6mm最佳。最后庆大霉素2万单位,地塞米松2.5mg结膜下注射。图5术中注意事项术中应备有可行穿透性角膜移植的供体角膜,以防术中剥穿移植床或瘢痕太深不能剥除干净时,应改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
-
圆锥角膜
Пучковская(1979)还发现在圆锥角膜患者的血液和前房水中,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的活性下降,很明显这种酶活性的下降会造成谷胱甘肽抗氧化作用机能的不全,引起过氧化物在体内的堆积,而这种过氧化物可能就是损害角膜的因子。后部型圆锥角膜与前部型的主人鉴别在于后部型角膜后表面的弯曲度加大。
-
大泡性角膜病变
2.有异物感、刺痛等症状,持久不退。病因学:1.有晶体大泡性角膜病变如青光眼绝对期,色素膜炎晚期,Fuchs角膜营养不良,穿透角膜移植术后并发虹膜前粘连等。临床表现:角膜上皮水肿,失去光泽,其中有一个或数个大泡隆起(大都达数毫米),泡内充满略显混浊的液体,由于瞬目时与眼睑相互磨擦,大泡可发生破裂。
-
局限性掌跖角皮症
疾病分类:皮肤性病科疾病概述:掌跖角皮症较为多见,表现为手脚掌的皮肤粗糙,严重时手脚掌出现黄色的角化性斑块。手足有皲裂,引起疼痛。症状体征:于跖部、指尖和小鱼际隆起受压处发生具触痛的胼胝状硬结为特征,常伴发精神障碍、颊粘膜白斑和角膜营养不良性改变,也可有甲的异常如弯甲、甲下角化过度及多汗等。
-
Fuch 角膜内皮营养不良
疾病别名角膜滴状变性疾病分类眼科疾病概述又称角膜滴状变性。上皮下出现水泡,形成所谓大泡性角膜病变。组织学检查,可发现后弹力层变肥厚,内皮细胞变薄,并伴有色素沉着。当角膜内皮功能失代偿时,基质和上皮出现水肿,致视力下降,虹视和雾视。治疗方案早期病例无症状,无有效治疗方法,可试用角膜营养药和生长因子。
-
角膜变性
概述:角膜变性(cornealdegeneration),一般是指角膜营养不良性退行性变引起的角膜混浊。常为双侧性,多不伴有充血、疼痛等炎症刺激症状。仅部分患者可发生在炎症之后。病理组织切片检查,无炎性细胞浸润,仅在角膜组织内,出现各种类型的退行性变性。如脂肪变性、钙质沉着、玻璃样变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