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滑肌瘤
疾病分类:皮肤性病科疾病概述:平滑肌瘤是皮肤平滑肌细胞的良性肿瘤。发生肉瘤者极少,一般平滑肌肉瘤并不是在原有平滑肌瘤基础上发展而来。大多数不含有肌原纤维。肌束在HE染色切片内呈淡红色,正如胶原一样,因此不易区别。通常本病需要与神经瘤、神经纤维瘤、血管球瘤、纤维瘤等区别,此时,活检甚为重要。
-
食管平滑肌瘤
概述:食管良性肿瘤少见,约占所有食管肿瘤的0.5~(2)形态:99%的食管平滑肌瘤位于食管壁内,个别病例的肿瘤附着在食管壁外而由结缔组织与食管壁连接。尸检发现恰在气管隆嵴水平的食管前壁有一直径为7.5cm平滑肌瘤压迫气管膜部,导致窒息。(2)内镜检查:食管钡餐造影检查诊断为食管平滑肌瘤的病例,均要做内镜检查。
-
卵巢肌肉来源肿瘤
疾病代码:ICD:D39.1疾病分类:妇产科疾病概述:卵巢肌肉来源肿瘤主要有平滑肌瘤发、平滑肌肉瘤和横纹肌肉瘤。盆腔检查常可发现卵巢实性肿物。无核分裂象或极少。(2)镜下:肿瘤整个由横纹肌母细胞构成,分为胚胎型、葡萄簇型和多形型。应与原发于卵巢的平滑肌瘤鉴别。Masson染色胶原纤维呈绿色,肌原纤维呈红色。
-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
妇科检查时子宫肌瘤的体征根据其不同类型而异,带蒂浆膜下肌瘤若蒂较长,于宫旁可扪及实质性肿块,活动自如,此种情况易与卵巢肿瘤混淆。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药物有:(1)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目前临床上常用的GnRH-a有亮丙瑞林(抑那通)、戈舍瑞林(诺雷德)、曲普瑞林(达必佳)等。据报道近期有效率可达80%~
-
食管良性肿瘤
食管平滑肌瘤多见于中年男性。平滑肌瘤起源于食管壁肌层,向食管腔内外缓慢生长,粘膜仍保持完整,因而不引致呕血。食管钡餐造影X线检查可显示边缘光滑整齐的圆形或椭圆形充盈缺损,其上下缘与正常食管壁交界处呈锐角,肿瘤区食管粘膜皱襞被肿瘤撑平而消失但无破坏,吞咽动作可能见到平滑肌瘤随食管上下移动。
-
食管平滑肌瘤切除术
手术名称:食管平滑肌瘤切除术别名:食管平滑肌瘤摘除术;食道平滑肌瘤摘除术;根据病变部位选择体位,食管中段或上胸段平滑肌瘤选用左侧卧位经右胸手术,下胸段食管平滑肌瘤多采取右侧卧位经左胸手术。位于奇静脉后方的平滑肌瘤,先要进行奇静脉的游离,用内镜血管夹夹闭血管的两端后从中间剪断。
-
胃平滑肌瘤
病理生理:胃平滑肌瘤是起源于叶间组织的胃良性肿瘤,多发生在幽门侧,呈结节状生长,多数呈圆形或椭圆形向胃腔中突出,亦可位于浆膜下而向胃外突出,小者可局限于胃壁中,与周围组织有清楚的边界,有的同时累及黏膜与浆膜下呈“哑铃型”。鉴别诊断:主要应与胃平滑肌肉瘤、胃息肉、胃消化性溃疡等鉴别。
-
膀胱平滑肌瘤
发病机制:根据肿瘤部位与膀胱壁的关系分为膀胱黏膜下、膀胱壁间和膀胱浆膜下3型,其中以膀胱黏膜下型最为常见,约占63%,其次为膀胱浆膜下型,约占30%,膀胱壁间型占7%。实验室检查:尿常规检查:伴有血尿时可有红细胞。膀胱平滑肌瘤的治疗:膀胱平滑肌瘤为良性肿瘤,治疗应以保存膀胱为原则。
-
膀胱平滑肌良性肿瘤
发病机制:根据肿瘤部位与膀胱壁的关系分为膀胱黏膜下、膀胱壁间和膀胱浆膜下3型,其中以膀胱黏膜下型最为常见,约占63%,其次为膀胱浆膜下型,约占30%,膀胱壁间型占7%。实验室检查:尿常规检查:伴有血尿时可有红细胞。膀胱平滑肌瘤的治疗:膀胱平滑肌瘤为良性肿瘤,治疗应以保存膀胱为原则。
-
右心房与下腔静脉平滑肌瘤
因此,突入血管内的肿瘤表面均覆盖着光滑的内膜或内皮,这与恶性肿瘤侵犯血管或血行转移的机制是不同的。鉴别诊断:需要与本病进行鉴别的疾病有:1.子宫平滑肌肉瘤的血管和心腔转移子宫平滑肌瘤的良性肿瘤性转移,此两种病的转移病变均呈断续性,而不像本病为长条状连续的肿物,且均有肺转移,详细检查不难区别。
-
外阴平滑肌瘤
4.富细胞的程度富细胞并不代表肌瘤恶变,但可表示细胞增生活跃,可以说是肉瘤变的前驱变化,必须慎重对待。鉴别诊断1.外阴纤维瘤2.外阴颗粒细胞性肌母细胞瘤3.外阴平滑肌肉瘤治疗方案治疗原则为手术治疗,手术切口一般采用与小阴唇平行的梭形小切口,大小以能完整切除肿块为标准。切除之组织物送病理检查。
-
网膜肿瘤
概述:大网膜肿瘤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类型,多为转移瘤,原发部位常在结肠、胃、胰腺或卵巢。CT检查:CT扫描可显示多种影像,包块、块状大网膜,小结节浸润性、囊性肿块或多个孤立的结节,是判定大网膜肿物的最佳手段,它不仅可以确定肿物部位及其与周围组织器官的关系,还对大网膜扭转及血管梗死有较好诊断价值。
-
大网膜肿瘤
概述:大网膜肿瘤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类型,多为转移瘤,原发部位常在结肠、胃、胰腺或卵巢。CT检查:CT扫描可显示多种影像,包块、块状大网膜,小结节浸润性、囊性肿块或多个孤立的结节,是判定大网膜肿物的最佳手段,它不仅可以确定肿物部位及其与周围组织器官的关系,还对大网膜扭转及血管梗死有较好诊断价值。
-
平滑肌错构瘤
疾病分类:皮肤性病科疾病概述:平滑肌错构瘤常为平滑肌增生与Becker痣伴发。该病好发于腰背部,表现为褐色斑片和触痛,没有突出的结节和肿块,病理上平滑肌增生不显著,加之腰、背部真皮胶原层较厚,胶原束粗大,易被误诊硬皮病。有些患者斑片上色素增加、多毛,如有此种表现,则可能伴有Becker痣。
-
外阴平滑肌肉瘤
疾病代码:ICD:C51疾病分类:妇产科疾病概述:外阴平滑肌肉瘤少见,但在外阴肉瘤中平滑肌肉瘤是最常见的。本病为起源于平滑肌的低度恶性肿瘤,该肿瘤生长快,核分裂象多见。特点是病变周围有大量慢性炎细胞浸润和血管形成,成纤维细胞、胶原纤维和网状纤维杂居,类似于肉芽组织,有时可见破骨细胞样多核巨细胞。
-
胃平滑肌瘤及肉瘤
疾病分类:肿瘤科疾病概述:胃平滑肌瘤多发于50岁以上患者,临床无特征性症状,常见上腹饱胀隐隐痛等。有无肝肿大;②对较大的平滑肌瘤,应作胃部分切除术,并作术中病理检查,以排除平滑肌肉瘤的可能(平滑肌瘤一般5cm,平滑肌肉瘤则多5cm),平滑肌瘤与平滑肌肉瘤有时肉眼较难区别,须作病理检查,务必避免误诊误治;
-
胃的良性肿瘤
疾病分类:普通外科,肿瘤科疾病概述:胃良性肿瘤约占胃肿瘤的3%。一类源于胃壁粘膜上皮组织的腺瘤或息肉样腺瘤。症状体征:常见的症状是消化道出血,可有上腹隐痛、不适等表现。部分病人可扪及腹部肿块。另一类是良性间叶组织肿瘤,如平滑肌瘤、纤维瘤,脂肪瘤、血管瘤、神经纤维瘤等。3、术后应用抗生素一周。
-
胰腺异位
胰腺原基1个或数个细胞残留于原肠壁,随着原肠发生的有关器官。据丁士海所收集资料,国人胰腺异位部位依次为胃(49.8%)、空肠(22.4%)、十二指肠(11.9%)、回肠(11.9%),其他位于胆总管、胰周脂肪组织、升结肠各1例。若胰腺异位并存胰岛细胞瘤、胃泌素瘤等,则将可分别检测到血糖增高、胰高血糖素或胃泌素水平上升等。
-
贝克尔痣
概述:贝克痣又称Becker色素性毛痣。Becker痣;贝克尔痣分类:皮肤科皮肤肿瘤黑素细胞肿瘤肿瘤科皮肤肿瘤黑素细胞肿瘤ICD号:L98.8流行病学:贝克痣好发于10~损害为色素增生性斑片,一般单发,边缘清楚而不规则,偶或多发,或可融合成网状,其上毛发出现较晚,有时则无毛发,本病可伴发立毛肌平滑肌瘤。毛发结构正常。
-
Becker痣
概述:贝克痣又称Becker色素性毛痣。Becker痣;贝克尔痣分类:皮肤科皮肤肿瘤黑素细胞肿瘤肿瘤科皮肤肿瘤黑素细胞肿瘤ICD号:L98.8流行病学:贝克痣好发于10~损害为色素增生性斑片,一般单发,边缘清楚而不规则,偶或多发,或可融合成网状,其上毛发出现较晚,有时则无毛发,本病可伴发立毛肌平滑肌瘤。毛发结构正常。
-
Becker色素性毛痣
概述:贝克痣又称Becker色素性毛痣。Becker痣;贝克尔痣分类:皮肤科皮肤肿瘤黑素细胞肿瘤肿瘤科皮肤肿瘤黑素细胞肿瘤ICD号:L98.8流行病学:贝克痣好发于10~损害为色素增生性斑片,一般单发,边缘清楚而不规则,偶或多发,或可融合成网状,其上毛发出现较晚,有时则无毛发,本病可伴发立毛肌平滑肌瘤。毛发结构正常。
-
贝克痣
概述:贝克痣又称Becker色素性毛痣。Becker痣;贝克尔痣分类:皮肤科皮肤肿瘤黑素细胞肿瘤肿瘤科皮肤肿瘤黑素细胞肿瘤ICD号:L98.8流行病学:贝克痣好发于10~损害为色素增生性斑片,一般单发,边缘清楚而不规则,偶或多发,或可融合成网状,其上毛发出现较晚,有时则无毛发,本病可伴发立毛肌平滑肌瘤。毛发结构正常。
-
胃良性肿瘤局部切除术
手术名称:胃良性肿瘤局部切除术别名:胃局部切除术治疗胃良性肿瘤分类:普通外科/胃、十二指肠手术ICD编码:43.4201概述:常见的胃良性肿瘤分两类。另一类是来源于结缔组织的肿瘤,如平滑肌瘤、血管瘤、纤维瘤及脂肪瘤等,位于黏膜下、浆膜下或肌层内,以平滑肌瘤最常见。取平卧体位。2.输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
胃局部切除术治疗胃良性肿瘤
手术名称:胃良性肿瘤局部切除术别名:胃局部切除术治疗胃良性肿瘤分类:普通外科/胃、十二指肠手术ICD编码:43.4201概述:常见的胃良性肿瘤分两类。另一类是来源于结缔组织的肿瘤,如平滑肌瘤、血管瘤、纤维瘤及脂肪瘤等,位于黏膜下、浆膜下或肌层内,以平滑肌瘤最常见。取平卧体位。2.输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
食管癌规范化诊治指南(试行)
2.食管腺癌adenocarcinomaoftheesophagus主要起源于食管下1/3的Barrett粘膜的腺管状分化的恶性上皮性肿瘤,偶尔起源于上段食管的异位胃粘膜,或粘膜和粘膜下腺体。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及影像学检查,经细胞学或组织病理学检查,符合下列之一者可诊断为食管癌。(5)同步放化疗时剂量为50~50.4Gy(1.8~2Gy/天)。
-
血管球瘤
疾病别名球状血管瘤疾病分类皮肤性病科疾病概述血管球瘤是一种血管性错构瘤,起源于正常血管球或其它动静脉交通支。患侧肢体可发生下列继发变化:斑状萎缩、肌肉萎缩、骨疏松及疼痛发作时肢体苍白。间质中有许多散在的成纤维细胞、肥大细胞和丰富的无髓神经纤维。诊断检查单发者可类似蓝痣、皮肤纤维瘤、甲下黑素瘤;
-
外阴神经鞘瘤
疾病别名外阴施万细胞瘤,外阴许旺氏细胞瘤,Schwannomaofvulva疾病代码ICD:D28.0疾病分类妇产科疾病概述外阴神经鞘瘤多数认为是由周围神经的雪旺鞘所形成的肿瘤,可以原发,也可因外伤或其他刺激所引起,多与神经纤维瘤伴发。肿瘤表面血管丰富,有完整的包膜。实验室检查:免疫组化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查。
-
心包开窗引流术
心包切开引流术;心包开窗手术;良性者有畸胎瘤、平滑肌瘤、血管瘤、脂肪瘤、纤维瘤及神经纤维瘤等,以畸胎瘤为多见。2.心包间皮瘤从病理形态学上可分为上皮细胞型、纤维细胞型及上述两者之混合型。适应症:心包开窗引流术适用于:1.心包肿瘤并发大量心包腔渗液,引起急性心脏压塞,须行急症心包引流,以挽救患者生命。
-
心包造口术
心包切开引流术;心包开窗手术;良性者有畸胎瘤、平滑肌瘤、血管瘤、脂肪瘤、纤维瘤及神经纤维瘤等,以畸胎瘤为多见。2.心包间皮瘤从病理形态学上可分为上皮细胞型、纤维细胞型及上述两者之混合型。适应症:心包开窗引流术适用于:1.心包肿瘤并发大量心包腔渗液,引起急性心脏压塞,须行急症心包引流,以挽救患者生命。
-
气管肿瘤
概述:原发性气管肿瘤较之支气管、肺肿瘤和喉部肿瘤均远为少见。原发性气管良性肿瘤则有错构瘤、乳头状瘤、平滑肌瘤、软骨瘤、纤维瘤、血管瘤等。表面光滑,粘膜完整,常有瘤蒂,不发生转移。气管恶性肿瘤晚期病例可呈现声音嘶哑,吞咽困难,气管食管瘘,纵隔器官组织受压迫,颈部淋巴结转移和肺部化脓性感染等症状。
-
宫腔因素不孕宫腹腔镜手术治疗临床路径(2016年版)
(3)凝血功能;(8)盆腔超声;病理:术后石蜡切片、必要时术中冰冻切片。二、宫腔因素不孕手术治疗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子宫腔粘连/子宫内膜息肉(ICD-10:N84.001)/子宫平滑肌瘤(ICD-10:D25.900)/子宫纵隔(ICD-10:Q51.202)/子宫畸形/子宫颈闭锁等不孕行宫腔镜手术或宫腹腔镜手术。
-
平滑骨肉瘤
概述:平滑骨肉瘤根据发生部位的不同,分为三个类型:①皮肤,皮下型②后腹膜,肠系膜型③血管型。治疗措施:局部广泛切除是治疗平滑肌肉瘤的主要方法,有淋巴结转移者应行淋巴结清扫,有肺转移者也应采取积极态度,争取施行转移瘤切除。鉴别诊断:良性与恶性平滑肌肿瘤鉴别问题,少数情况下尚有困难。
-
胃平滑肌肉瘤
概述:胃平滑肌肉瘤多从胃固有肌层发生,较为少见,仅占胃内瘤的20%,性别差异不大,平均年龄为54岁。胃镜检查可见粘膜下肿块的特征,如有溃疡时,从该处取活检较易确诊。根据其大体形态,可分为三形:①胃内型,肿瘤位于粘膜下,突向胃腔;③胃内和胃外型,肿瘤位于胃肌层,同时向粘膜下及浆膜下突出,形成哑铃状肿块。
-
胆囊息肉样病变
疾病分类:肝胆外科疾病概述:胆囊息肉又称胆囊息肉样病变或胆囊隆起性病变,是向胆囊内突出的局限性息肉样隆起性病变的总称,一般分为两大类:1.肿瘤性息肉样病变:包括腺瘤和腺癌。此外,如血管瘤、脂肪瘤、平滑肌瘤、神经纤维瘤等均属罕见。3、山楂10克,杭菊花10克,决明子15克,煎汤代茶饮或饮用绿茶。
-
内镜下粘膜切除术
操作名称内镜下粘膜切除术适应症不愿或不能忍受手术的早期食管癌与胃癌,广基型良性息肉,小的腔内型平滑肌肿瘤。方法及内容1.注射生理盐水套切法内镜检查发现病灶后,通过内镜注射针向癌灶基底部注射适量生理盐水,使病灶(包括IIc型凹陷病灶)隆起。切除后如无出血,收集切除标本即完成手术。
-
卵圆形或条状叶形白色斑
疾病分类:皮肤性病科疾病概述:卵圆形或条状叶形白色斑1~症状体征:1~2、病理变化:本病的广泛器官发生紊乱取决于结缔组织的原发缺陷,皮肤病损区均有胶原过多,鲛鱼皮斑片区则无甚特殊改变。在叶状白色斑片区有酪氨酸酶活性低的异常色素细胞。根据本病的毛细血管扩张、无黑头粉刺和脓疱而可与寻常痤疮相鉴别。
-
计划性剖宫产临床路径(2009年版)
基本信息:《计划性剖宫产临床路径(2009年版)》由卫生部于2009年6月30日《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8个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09〕111号)印发。:1.第一诊断为首选治疗方案符合:ICD-9-CM-3:74.1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手术编码者;2.凝血功能;3.术中用药:缩宫素10-20μ,抗菌药物;4.少量阴道出血。
-
老年性白内障临床路径(2009年版)
基本信息:《老年性白内障临床路径(2009年版)》由卫生部于2009年6月30日《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8个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09〕111号)印发。:第一诊断为老年性白内障(ICD10:H25.901)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人工晶体植入术(IOL)(ICD-9-CM-3:13.41+13.71)(二)诊断依据。
-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
操作名称:内镜下黏膜切除术适应证:内镜下黏膜切除术适用于不愿或不能忍受手术的早期食管癌与胃癌,广基型良性息肉,小的腔内型平滑肌肿瘤。方法:1.注射生理盐水套切法内镜检查发现病灶后,通过内镜注射针向癌灶基底部注射适量生理盐水,使病灶(包括IIc型凹陷病灶)隆起。切除后如无出血,收集切除标本即完成手术。
-
阴道良性肿瘤切除术
手术名称:阴道良性肿瘤切除术分类:妇产科/妇科手术/阴道及经阴道手术ICD编码:70.3301概述:阴道良性肿瘤以囊性为多见,实质性甚少。常见者有中肾管[卵巢冠纵管,又称革登(Gatnar)]囊肿,为中肾管下端退化不全的残余,其上皮细胞分泌液潴积所致。禁忌症:全身或局部急慢性炎症,糖尿病病人均须在治愈后或控制后施术。
-
腹壁纤维肉瘤
腹壁纤维肉瘤需与皮样囊肿、表皮样囊肿、血管瘤、神经纤维瘤、脂肪瘤和平滑肌瘤等腹壁良性肿块相鉴别。实验室检查:1.组织病理学检查:镜下见瘤体内有丰富的菱形细胞,成片的细胞以锐角互相交叉(鲭鱼骨型),缺乏多形性,可见核分裂象(图1)。
-
胆囊腺瘤
疾病分类:肿瘤科,肝胆外科疾病描述:胆囊息肉样病变又称“胆囊隆起性病变”,是向胆囊内突出的局限性息肉样隆起性病变的总称,多为良性。此外,如血管瘤、脂肪瘤、平滑肌瘤、神经纤维瘤等均属罕见。②数目,多发者常为胆固醇息肉等非肿瘤性息肉样病变,腺瘤或痛多为单发。伴有胆囊结石或有明显临床症状者;
-
食管癌与贲门癌
疾病分类:胸外科疾病概述:食道肿瘤主要为鳞状细胞癌及腺癌,其他平滑肌瘤、乳头状瘤及纤维血管息肉等良性肿瘤少见。2.上、中段食管癌经右胸及腹部行颈部食管-胃吻合术,也可经左胸行颈部或胸顶食管—胃吻合术。2.经口进食前作X线透视或摄片,注意有无胸腔积液,如疑有吻合口瘘,应禁食观察;(6)忌暴饮暴食。
-
股骨干骨折临床路径(2009年版)
基本信息:《股骨干骨折临床路径(2009年版)》由卫生部于2009年6月30日《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8个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09〕111号)印发。4.其他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血气分析、肺功能检查、超声心动图、动态心电图、双下肢血管彩色超声;:1.必须复查的项目:血常规、凝血功能、X光检查;
-
Pringle皮脂腺瘤
疾病别名面部血管纤维瘤疾病分类皮肤性病科疾病概述面部血管纤维瘤为本病所特有的体征,以往称为Pringle皮脂腺瘤,实际并非皮脂腺,而是由血管及结缔组织所组成,颜色呈红褐色或与皮肤色泽一致,隆起于皮肤,呈丘疹状或融合成小斑块状,直径约1~在叶状白色斑片区有酪氨酸酶活性低的异常色素细胞。
-
外阴及阴道良性肿瘤
疾病分类:肿瘤科,妇产科疾病概述:外阴良性肿瘤种类有乳头瘤、纤维瘤、汗腺瘤等,其它还有神经纤维瘤、淋巴管瘤和血管瘤等。至于肿瘤是良性的还是恶性的,也需要通过病理检查来最后确定。阴道良性肿瘤有乳头状瘤、平滑肌瘤、神经纤维瘤。2.对实性、较大、有不适症状或对功能有影响者应手术切除。
-
鲛鱼皮斑
虽然本病与神经纤维瘤病一些特征相同且常并存,但两者的遗传方式不同。本病的广泛器官发生紊乱取决于结缔组织的原发缺陷,皮肤病损区均有胶原过多,鲛鱼皮斑片区则无甚特殊改变。在叶状白色斑片区有酪氨酸酶活性低的异常色素细胞。根据本病的毛细血管扩张、无黑头粉刺和脓疱而可与寻常痤疮相鉴别。
-
多发性脂囊瘤
疾病分类:皮肤性病科疾病概述:多发性脂囊瘤可能为皮样囊肿的一种类型。5、组织病理囊肿位于真皮内,囊壁由数层上皮细胞组成,类似皮脂腺导管上皮或毛囊上皮,但无细胞间桥。切开病损后可见油样液体,可以透亮,也可浑浊如牛奶状或奶酪状。有些类似粟丘疹,也可能与表皮囊肿、皮样囊肿甚至与寻常痤疮混淆。
-
子宫平滑肌瘤子宫切除手术临床路径(2016版)
现将上述共1010个临床路径一并在中华医学会网站(网址http://www.cma.org.cn/kjps/jsgf/)发布,供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参考使用。4.凝血功能;:1.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国卫办医发〔2015〕43号)应用预防性抗菌药物;:1.麻醉方式:请麻醉科医师会诊,腰麻或硬膜外麻醉或联合或全身麻醉;
-
心包开窗手术
心包切开引流术;心包开窗手术;良性者有畸胎瘤、平滑肌瘤、血管瘤、脂肪瘤、纤维瘤及神经纤维瘤等,以畸胎瘤为多见。2.心包间皮瘤从病理形态学上可分为上皮细胞型、纤维细胞型及上述两者之混合型。适应症:心包开窗引流术适用于:1.心包肿瘤并发大量心包腔渗液,引起急性心脏压塞,须行急症心包引流,以挽救患者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