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gA肾病
概述:IgA肾病(IgAnephropathy)是1968年由Berger首先描述的,以系膜增生及系膜区显著弥漫的IgA沉积为特征的一组肾小球疾病。558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链,分子量约7万,糖基含量高达20%。WHO对本病的病理分级:(1)Ⅰ级:光镜大多数肾小球正常,少数部位有轻度系膜增生伴(不伴)细胞增生,称微小改变,无小管和间质损害。
-
IgA 肾病
558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链,分子量约7万,糖基含量高达20%。少于50%的肾小球有粘连和新月体,称弥漫性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诊断检查诊断:年长儿童反复发作性肉眼血尿,并多有上呼吸道或肠道感染的诱因,应考虑本病,表现为单纯镜下血尿或肉眼血尿或伴中等度蛋白尿时,也应怀疑IgA肾病,争取尽早肾活体组织检查。
-
隐匿型肾炎
本病一般不伴水肿、高血压、肾小球滤过率减少和肾功能不全,常于偶然情况下检查尿常规发现异常,可持续性或反复发生。亦可能是不同类型的肾小球疾病,如膜性肾病、系膜增生性肾炎、微小病变性肾病、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甚至某些IgA肾病的早期表现。如血尿伴发热腰痛多为肾盂肾炎。
-
IgA肾炎
终末期IgA肾病者接受肾移植后,移植肾很快发生系膜区IgA沉积;通常认为在肾脏发生补体激活和形成膜攻击复合物,需有IgG-IgA复合物,但是本病肾组织中有IgA和C3沉积而没有IgG或IgM沉积却很常见。其余为持续的血尿或蛋白尿。肾活检有肾小球硬化、间质纤维化、肾小球毛细血管被侵犯、弥漫增生和弥漫新月体形成等。
-
IgA肾病行肾穿刺活检临床路径(2009年版)
3.根据患者病情,必要时检查:ANCA、抗GBM抗体、HLA-27、超声心动图、腹部超声、双肾血管彩超、甲状腺功能、尿β2微球蛋白、尿N-乙酰-β氨基葡萄糖苷酶(NAG)、血和尿免疫固定电泳、血和尿轻链定量、肿瘤标志物、电测听、眼底镜和裂隙灯检查等。2.临床表现(血压、尿蛋白、血尿、肾功能)稳定或者好转。
-
肝源性肾损害
概述:肝源性肾损害主要包括①乙型肝炎病毒导致的肾小球肾炎;(二)肝硬化性肾小球肾炎,尿液变化随增生性病变的加重蛋白尿、管型尿和镜下血尿变得明显,但肉眼血尿比原发性IgA肾病少见。治疗措施:一、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肾炎参见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治疗,但糖皮质激素可能促进HBV的复制,且疗效不肯定,需谨慎应用;
-
慢性肾炎综合征(疑似IgA肾病)行肾穿刺活检临床路径(2019年版)
基本信息:《慢性肾炎综合征(疑似IgA肾病)行肾穿刺活检临床路径(2019年版)》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于2019年12月29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有关病种临床路径(2019年版)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19〕933号)印发,供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参考使用。(3)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尿红细胞位相。
-
终末期肾脏病临床路径(2009年版)
1.血液透析:有腹膜透析绝对禁忌症,需要建立血液透析通路。(九)术后住院恢复2-6天:术后用药:根据患者情况选择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用药时间1-2天。2.达到慢性肾脏病5期,但尿量不少、营养良好、没有症状,预计1年内不会进入透析者,不进入本路径。
-
NS
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包括:肾小球微小病变、膜性肾病、IgA肾病、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C3肾病、系膜毛细血管性肾炎等;常见的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包括:狼疮性肾炎、糖尿病肾病、系统性淀粉样变性、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等。肾病综合征在儿童肾小球疾病中占70%~近年来,研究表明,本病与细胞免疫功能有关。
-
原发性IgA肾病
概述:原发性IgA肾病(炎)是免疫病理的诊断名称,它以反复发作性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可伴有不同程度蛋白尿,肾组织以IgA为主的免疫球蛋白沉积为特征。可有肌酐清除率降低,血尿素氮和血肌酐增高。(四)病理检查以新月体形成并伴IgA沉积为主者,可用强化血浆置换疗法及药物治疗(参见急进性肾小球肾炎治疗)。
-
原发性隐匿性肾小球肾炎
概述:隐匿性肾小球肾炎又称隐匿性肾小球疾病,以往称无症状性蛋白尿和(或)血尿;肾功能正常,类风湿因子及抗核抗体阴性,补体正常。四、鉴别诊断应与功能性或体位性蛋白尿,IgA肾病,泌尿系统结核、肾肿瘤等相鉴别。治疗措施:一、平时应避免感冒及过度劳累,反复感冒者宜用转移因子、胸腺肽或做扁桃体摘除。
-
原发性隐匿性肾小球疾病
病因病理病机:隐匿性肾小球疾病过去称为隐匿性肾炎。一、功能性蛋白尿高热、剧烈体力活动后由于肾血管痉挛或pH值下降,使肾小球血管壁通透性增强,可引起蛋白尿,但去除病因后消失,在剧烈运动后,部分病人出现肉眼或镜下血尿,但停止运动后不久即消失。亦可扶正固本。
-
血尿安
药品说明书:主要成分:肾茶、小蓟、白茅根、黄柏。功能与主治:清热利湿,凉血止血。用于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尿路感染、紫癜性肾炎、隐匿性肾炎、IgA肾病等疾病所致血尿,症见小便黄赤灼热,尿路刺痛,舌红,脉数等诸症状者。剂型规格:胶囊:0.35g/粒用法用量:口服,每次4粒,每日3次,重症者可酌情增加剂量。
-
急性肾损伤临床路径(2009年版)
(2)肝肾功能、电解质(包括钙、磷、镁、HCO3-或CO2CP)、血糖、血型、感染性疾病筛查(乙型、丙型、HIV、梅毒等)、凝血功能、血气分析、免疫指标(ANA谱、ANCA、抗GBM抗体、免疫球蛋白、补体、CRP、ASO、RF、ESR、iPTH);(2)血和尿轻链定量、血培养、肿瘤标志物、凝血功能及纤溶指标、血和尿免疫固定电泳;
-
狼疮性肾炎行肾穿刺活检临床路径(2009年版)
2.不同程度的蛋白尿或镜下血尿,蛋白尿可达肾病综合征程度,亦可见肉眼血尿或白细胞尿和管型尿,可伴有高血压和不同程度肾功能减退。(3)抗核抗体、抗dsDNA抗体、抗心肌磷脂抗体、抗Sm抗体、ENA多肽抗体谱,补体C3、C4,免疫球蛋白(包括IgG、IgA、IgM),RF、CRP、ESR、ASO,直接和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
-
复发性多软骨炎性巩膜炎
复发性多软骨炎性巩膜炎的临床表现:眼部表现:复发性多软骨炎最常见的眼部病变是巩膜炎或巩膜外层炎,但也可出现前葡萄膜炎、视网膜炎、眼外肌麻痹、视神经炎、结膜炎、角膜炎和突眼等。相关药品:胶原、氨苯砜、磺胺、葡萄糖、硫唑嘌呤、泼尼松、环磷酰胺相关检查: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白细胞计数
-
静脉使用环磷酰胺临床路径(2016年版)
狼疮性肾炎(ICD-10:N08/M32),过敏性紫癜性肾炎(ICD-10:D69),ANCA相关小血管炎(ICD10:M31.802),微小病变病(ICD-10:N05),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ICD-10:N05.301),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ICD-10:N05.501),膜性肾病(ICD-10:N05),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ICD-10:N05)。静脉使用环磷酰胺临床路径.
-
紫癜性肾炎
概述:过敏性紫癜是一种免疫性的全身中小血管炎,由此引起的肾脏损害称为紫癜性肾炎。临床表现为单纯性尿检异常(血尿最常见)或典型的急性肾炎综合征、肾病综合征、甚至肾功能衰竭。三、血尿明显时加用中药清热解毒、活血化淤,如清宁丸、热毒清片等,也可用生大黄10g左右/d泡饮。肾功能衰竭者见"慢性肾功能不全"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