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急性化脓性骨髓炎
概述:急性化脓性骨髓炎病原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最多见(占80~以血源性化脓性骨髓炎为例说明其发生过程。脓肿破溃可形成窦道。局部骨膜下穿刺抽液(脓)检查及X线检查:如抽刺液作细菌学检查、血液细菌培养及抗生素敏感度测定。首选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效的抗菌药物,如第一代头孢菌素(头孢唑林静脉滴注,成人每次1~
-
急性化脓性颌骨骨髓炎
周围肌肉及筋膜较厚,因此脓液不易引流;一旦引起感染易使血管发生栓塞,形成大块死骨。病因病理病机:发病原因多见牙源性感染,多由于下颌第三磨牙冠周炎、牙齿感染的牙槽脓肿、牙周感染及间隙感染所致。由于炎症向周围扩散因而可出现颌面肿胀,如感染波及咀嚼肌又可出现牙关紧闭。
-
慢性化脓性骨髓炎
概述:慢性化脓性骨髓炎是急性化脓性骨髓炎的延续,一般症状限于局部,往往顽固难治,甚至数年或十数年仍不能痊愈。病因病理病机:形成慢性骨髓炎常见的原因如下:(一)在急性期未能及时和适当治疗,有大量死骨形成。布劳德氏脓肿X线照片显示长骨干骺端有园形稀疏区,脓肿周围骨质致密。(一)病灶清除开放引流法。
-
白虎飞尸
白虎飞尸为病名。又名附骨疽、附骨痈。《仙传外科集验方》:“骨痈者,又流注之败证也。治法:初期脓未成者,以消为主,宜清热解毒、活血通络,方选仙方活命饮合黄连解毒汤,或五味消毒饮等,局部外贴金黄散,或双柏散;若脓已成而未溃,应以托为主,宜托里透脓,方选托里消毒饮加减,局部切开排脓,或采用其他方法施治。
-
硬化型骨髓炎
概述:硬化性骨髓炎又名Garre's病,特发性骨皮质硬化和干性骨髓炎,此病较少见。病理改变:本病为骨的进行性、广泛性和硬化性炎症,因炎性反应致骨髓腔内发生广泛纤维化,血循环发生障碍,骨内的氧张力下降,促使骨内膜下骨样组织增生,沉积和钙化,Haver管阻塞出现反应性骨内膜增厚,骨皮质呈梭形增生一系列病理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