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毛细血管瘤
疾病别名又名草莓状痣疾病分类皮肤性病科疾病概述毛细血管瘤又名草莓状痣,就是毛细血管扩张充血破裂形成,以鲜红斑痣和草莓状血管瘤常见。大多在1岁以内长至最大限度,以后可自行退化,数年内可完全或不完全消退。95%患者在5~分化成熟时,部分毛细血管扩张明显,退变期毛细血管变性,以后发生纤维化。
-
颈部血管瘤
概述:血管瘤(haemangioma)为先天性疾病,由中胚层残留组织所发展形成,活跃的内皮样胚芽向邻近组织侵入,形成内皮样条索,经管化后与遗留下的血管相连而形成血管瘤,瘤内血管自成系统,不与周围血管相连。海绵状血管瘤比毛细血管瘤大而厚。相关药品:鱼肝油酸钠、葡萄糖相关检查:雌激素
-
眼眶毛细血管瘤
毛细血管瘤多见于婴儿时期,又名婴儿型血管瘤。按发生部位和范围可分为表层、深层和综合三类型。鉴别诊断1.横纹肌肉瘤儿童时期最常见的眶内恶性肿瘤,肿瘤生长较快,眶周常可扪及质硬肿物,超声检查肿瘤内部有少量低弱回声,彩色多谱勒超声检查可见肿瘤内粗大分支动脉血流。2.瘤内注射硬化剂适用于皮下较小或表层肿瘤。
-
鼻腔血管瘤摘除术
手术名称:鼻腔血管瘤摘除术别名:鼻腔血管瘤切除术分类:耳鼻喉科/鼻和鼻窦手术/鼻部肿物的手术ICD编码:21.3101概述:鼻腔血管瘤可分为毛细血管瘤及海绵状血管瘤两大类,前者多发生于鼻中隔前端,后者多发生于下鼻甲及中鼻道上颌窦自然开口处(来自上颌窦)。3.术前剪鼻毛,剃胡须。体位采用半坐位。
-
鼻腔血管瘤切除术
手术名称:鼻腔血管瘤摘除术别名:鼻腔血管瘤切除术分类:耳鼻喉科/鼻和鼻窦手术/鼻部肿物的手术ICD编码:21.3101概述:鼻腔血管瘤可分为毛细血管瘤及海绵状血管瘤两大类,前者多发生于鼻中隔前端,后者多发生于下鼻甲及中鼻道上颌窦自然开口处(来自上颌窦)。3.术前剪鼻毛,剃胡须。体位采用半坐位。
-
鼻血管瘤
概述:发生于鼻部的脉管瘤以血管瘤为多见,其他少见的肿瘤有血管内皮细胞瘤、血管外皮细胞瘤、纤维血管瘤、血管纤维瘤以及血管淋巴管瘤。对鼻中隔毛细血管瘤(亦称鼻中隔出血性息肉)或原发于鼻腔内较小的血管瘤,可经鼻前孔加以切除。海绵状血管瘤质软,可压缩,多发生于上颌窦的自然开口附近和下鼻甲处。
-
眼睑血管瘤
4.冷冻疗法;用药原则1.婴幼儿眼睑血管瘤,首选2.5%强的松龙或康宁克通-A瘤内注射,一般0.5-1.0ml,每月一次,一般毛细血管1-3次可显效,甚至完全消退,海绵状血管瘤疗效次之,可同时瘤内间隔注射硬化剂,一般效果较好;4.据我们观察,鲜红斑痣药物治疗无效,有人对4岁以上患者采用光动力学治疗有效。
-
喉良性肿瘤-喉血管瘤
疾病分类:耳鼻喉科,肿瘤科疾病概述:喉血管瘤较少见,有毛细血管瘤及海绵状血管瘤2种类型,以前者较多。海绵状血管瘤由窦状血管构成,柔如海绵,暗红色,不带蒂而散布于粘膜下,可延及颈部皮下,呈青紫色。症状体征:喉血管瘤的症状不显著,发生于声带附近者才有声嘶。如有损伤可致出血。疾病病因:不明。
-
眼眶血管瘤
眶血管瘤是一种常见的良性中胚叶眶肿瘤,占眶内占位性病变的第二位,约为105%~眶血管瘤的共同特点是单眼缓慢进展的无痛性眼球突出,由于肿瘤压迫和占位性约有半数发生视力障碍,复视和视力丧失少见。2.全身或局部注射皮质类固醇激素,适合于婴幼儿眼眶毛细血管瘤;术后静滴青霉素、地塞米松减轻手术反应,必要时输血。
-
汗腺血管样错构瘤或痣
疾病分类:皮肤性病科疾病概述:本病罕见,损害为一个或多个结节或斑块,似血管瘤,局部多汗,有时疼痛。病理生理:除外泌汗腺痣样改变外,局部有较多增生的毛细血管,围绕外泌汗腺腺体,或混合在一起。5、类固醇疗法口服强的松后,肿瘤可停止生长,甚至消失。适用于2岁以内婴幼儿的毛细血管瘤或毛细海绵状血管瘤。
-
疣状血管瘤
疾病分类:皮肤性病科疾病概述:疣状血管瘤是血管瘤痣的一种变型。2.好发于腿、足或股部。可播散,有时形成卫星状结节。4.组织病理示真皮内毛细血管扩张,增生,表皮角化过度。这种血管瘤可以由局限性血管角化瘤分化而来。病理生理:表皮角化过度,棘层不规则肥厚和乳头瘤样增生,真皮内见毛细血管瘤或海绵状血管瘤改变。
-
海绵状血管瘤
疾病分类:皮肤性病科疾病概述:海绵状血管瘤是指由众多薄壁血管组成的海绵状异常血管团,它并非真性肿瘤,按组织学分类属于脑血管畸形。此综合征也可与其它类型血管瘤伴发(如泛发性毛细血管瘤、多发性血管球瘤、血管内皮瘤等)。腔内含有红细胞和纤维蛋白性物质。有些大血管腔隙内皮细胞增生,形成乳头状结构,突向管腔。
-
化脓性肉芽肿
疾病别名毛细血管扩张性肉芽肿分叶状毛细血管瘤疾病分类皮肤性病科疾病概述化脓性肉芽肿又称为毛细血管扩张性肉芽肿、分叶状毛细血管瘤,是一种常由轻微损伤引起的皮肤粘膜毛细血管和小静脉分叶状增生而形成的息肉状损害。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的男女性,但以青少年多见。多数管腔内皮细胞增生、肿胀,并突向管腔。
-
鼻腔和鼻窦血管瘤
疾病描述:血管瘤为鼻腔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发生于鼻窦的血管瘤则少见。鼻部血管瘤一般分为毛细血管瘤和海绵状血管瘤两类。以前者为多见,多发于鼻中隔前部和下鼻甲前端。症状体征:鼻出血反复发作,每次出血量不等,出血侧鼻腔进行性鼻塞。肿瘤向后突出入鼻烟可造成咽鼓管阻塞,出现耳鸣/听力下降。
-
获得性视网膜大动脉瘤
300 m,推测慢性高血压和年龄性改变导致动脉管壁平滑肌胶原改变,使得管壁薄的地方产生局部扩张。vonHippel-Lindau病还包括脑血管细胞瘤,肾细胞癌和嗜铬细胞瘤。脉络膜新生血管膜:脉络膜新生血管膜是黄斑区视网膜下出血的常见原因,当合并黄斑区玻璃膜疣和色素改变时要考虑到老年黄斑变性合并的脉络膜新生血管膜。
-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眼部表现
疾病别名艾滋病疾病分类眼科疾病概述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系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免疫功能障碍性疾病。4、神经性眼部异常有脑血管性并发症时,第Ⅲ、Ⅳ、Ⅵ颅神经障碍,引起上睑下垂、眼肌麻痹、视盘水肿、视乳头炎、球后视神经炎、视神经萎缩;偶见巩膜炎、虹膜睫状体炎、葡萄膜炎或继发性青光眼。
-
32P敷贴治疗
操作名称:32P敷贴治疗适应证:1.皮肤毛细血管瘤、瘢痕疙瘩、慢性湿疹、鲜红斑痣、局限性神经性皮炎和牛皮癣等。禁忌证:1.过敏性皮炎如日光性皮炎、夏令湿疹等。4.治疗反应一般无不良反应,少数皮肤病患者可出现短时间敷贴局部皮肤发红,色素沉着,脱毛(发),表皮脱落等,可不必处理,随时间推移症状会减轻或消失。
-
90Sr敷贴器
概述:90Sr敷贴器由厂家制造,其结构为厚度1mm的银片或高分子材料,内含一定强度的90Sr化合物,外面用一层金属薄膜做保护层,吸收90Sr所发射的β射线,而用于治疗的几乎全是子体90Y衰变为90Zr过程中发射的2.2MeV的β射线,其形状为圆形或方形,出厂时已标定其放射性活度及表面剂量率;皮肤血管瘤总剂量需15~
-
面部毛细血管瘤切除、全厚皮片移植术
麻醉和体位:气管内全身麻醉或局部麻醉,头部仰卧或侧卧位。2.用橡皮片或纱布取创面实际大小面积,然后复印于手臂内侧、锁骨窝上方、大腿内侧或腹部皮肤上,用亚甲蓝划出。术中注意要点:1.切取全皮时,刀刃要紧压掀起的内侧皮层剥离,这样不带或少带皮下脂肪。2.如在大腿内侧取皮,术后应限制活动数日。
-
肝血管瘤
概述肝血管瘤(hemangiomas)大多数属海绵状血管瘤(cavernoushemangioma)是一种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常在成年人出现症状,女性为多。大多为海绵状血管瘤,极少为毛细血管瘤及血管内皮瘤。肝血管瘤常含机化血栓可能反复血栓形成造成肿瘤肿胀,引起Glisson′s包膜牵拉胀痛。
-
眼眶横纹肌肉瘤
概述横纹肌肉瘤是由分化程度不同的横纹肌母细胞构成的高度恶性肿瘤,自出生至成年人均可发生,但多见于10岁以下的儿童,平均7-8岁,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眶内恶性肿瘤。症状与体征(1)发生、发展迅速的眼球突出和眶部肿物是该病最显著的特征。肿瘤位于肌锥内者,常发生眼球轴性突出。2.绿色瘤为急性白血病的眼眶侵犯。
-
眼睑血管瘤摘除术
3.与额骨板障畸形血管相通的血管瘤,在额骨上有大小不等的骨孔,从每个骨孔不断涌出血液流向额部及上睑血管瘤者,应先彻底暴露额骨骨孔,即首先把额骨骨膜掀起,将所有喷血的骨孔,用硅胶海绵及骨蜡填塞密封之,然后将骨膜复位,此时可在不出血或出血很少的情况下,将骨膜上面的所有血管瘤组织全部彻底摘除。
-
面部毛细血管瘤分次切除术
面部毛细管型血管瘤分次切除术分类:口腔科/口腔颌面部肿瘤手术/口腔颌面部良性肿瘤手术/血管瘤手术ICD编码:27.9901适应症:面部毛细血管瘤分次切除术适用于面颊部、内外眦部、鼻侧等部位的毛细血管瘤,允许切除1/2或1/3强仍能缝合,经2~2.切除沿亚甲蓝线切除皮肤层,止血后作潜行分离,而后用3-0细线作相对缝合。
-
面部毛细血管型血管瘤分次切除术
面部毛细管型血管瘤分次切除术分类:口腔科/口腔颌面部肿瘤手术/口腔颌面部良性肿瘤手术/血管瘤手术ICD编码:27.9901适应症:面部毛细血管瘤分次切除术适用于面颊部、内外眦部、鼻侧等部位的毛细血管瘤,允许切除1/2或1/3强仍能缝合,经2~2.切除沿亚甲蓝线切除皮肤层,止血后作潜行分离,而后用3-0细线作相对缝合。
-
面部毛细管型血管瘤分次切除术
面部毛细管型血管瘤分次切除术分类:口腔科/口腔颌面部肿瘤手术/口腔颌面部良性肿瘤手术/血管瘤手术ICD编码:27.9901适应症:面部毛细血管瘤分次切除术适用于面颊部、内外眦部、鼻侧等部位的毛细血管瘤,允许切除1/2或1/3强仍能缝合,经2~2.切除沿亚甲蓝线切除皮肤层,止血后作潜行分离,而后用3-0细线作相对缝合。
-
血管瘤
概述:血管瘤是口腔颌面部常见的良性肿瘤。附图16毛细血管瘤(左面部)附图17海绵状血管瘤(舌及左颊部)图3-26面部血管瘤图3-27舌部血管瘤临床表现:毛细血管型血管瘤:肿瘤是由大量交织、扩张的毛细血管组成。血窦大小不一,有如海绵状结构,窦腔内充满静脉血,彼此交通。触诊时肿块柔软,边界不清,无压痛。
-
Maffucci综合征
概述:Maffucci综合征是指内生软骨瘤病与海绵状血管瘤同时存在。病因学:病因不明,一般认为是中胚层的发育异常,因软骨和血管均由中胚层衍化而来。亦有为毛细血管瘤淋巴管瘤以及血管错构瘤的报告往往伴有静脉曲张,静脉栓塞及静脉石形成。有时可见拐状手,膝内翻、髋内翻、扁平足等继发性畸形。血管瘤亦有恶变的报告。
-
结膜血管瘤
疾病分类:眼科疾病概述:可发生在球结膜或睑结膜,有先天性因素,血管瘤有生长的倾向。通常和眼睑皮肤、眼眶毛细血管瘤以及静脉血管瘤有广泛联系。疾病病因:多为先天性。诊断检查:根据临床表现即可诊断。近年来报告应用糖皮质激素局部结膜下注射或口服有一定疗效。3、毛细血管瘤可采用冷冻、激光或锶p射线放射治疗。
-
口腔颌面部血管瘤
疾病分类:口腔科疾病概述:口腔颌面部血管瘤为口腔颌面部位的血管瘤,血管瘤的发病率较高,其中口腔颌面部血管瘤占全身的60%。5、小儿患者,为避免术中出血较多,或肿瘤位于易引起畸形的部位,如内眦、眼睑周围等,可先作一段硬化剂注射治疗,待肿瘤缩小后,再行手术切除。(五)术后处理1、术后注射止血剂及抗生素。
-
眉缺损
眉缺损分为部分或全部缺损,多为因深度烧伤,少数因波及眉部的皮肤病变如色素痣或毛细血管瘤等切除后所致,也或为麻风病的局部表现。眉有阻止汗水流入眼内的作用,并参与面部表情活动,体现人的容貌仪表和气质,故眉缺损对功能和外貌都有妨碍,需设法修复,以恢复正常状态。眉的修复或修饰包括非手术方法和手术方法。
-
体表血管瘤
血管瘤是由胚胎期间血管细胞增生而形成的常见于皮肤和软组织内的良性肿瘤。血管瘤因结构形态的不同,可分为毛细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蔓状血管瘤和混合型血管瘤。各种类型的临床表现不尽相同,若血管瘤包含有其他组织成分,如淋巴管,脂肪或纤维组织,分别称为淋巴血管瘤,脂肪血管瘤或纤维血管瘤。
-
电灼疗法
操作名称电灼疗法适应症疣、毛细血管瘤、表浅良性皮肤赘生物等。用品及准备局部共鸣火花电疗机、治疗盘、1%-2%普鲁卡因注射液、注射器、碘酊、乙醇。方法及内容1.检查器械及电路是否完好。2.使患者安卧,取去所带全部金属物。6.术后用无菌纱布包扎。注意事项1.色素痣或病损较大及有继发感染者不宜电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