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胰瘘
胰腺内瘘,胰腺与十二指肠或高位空肠形成内瘘以后,漏出的胰液直接进入肠道,可缓解原有的假性胰腺囊肿或感染的胰周脓肿带来的症状和体征,甚至自愈。7.胰外瘘的内镜治疗对与主胰管相通的胰瘘,可经内镜行鼻胰管负压引流,把胰液引流到体外促使瘘管闭合,亦可行内镜下胰管支架置放引流,促使瘘口闭合。
-
胰腺外伤的剖腹探查术
手术名称:胰腺外伤的剖腹探查术分类:普通外科/胰腺手术/胰腺外伤ICD编码:52.9501概述:胰腺外伤的发生率占腹部闭合性伤的1%~当不能直接看见主胰管而胰腺有捣碎性伤、深及胰腺实质一半以上的横断、腺体中央部的穿透性伤时,应该认为主胰管已受损伤而需做相应的处理。9.胰十二指肠伤是胰腺伤的严重情况,病死率最高。
-
胰腺体尾部切除术
手术名称:胰腺体尾部切除术分类:普通外科/胰腺手术/胰腺神经内分泌瘤手术/胰岛素瘤手术ICD编码:52.5203概述:胰腺体尾部切除术用于胰岛素瘤的手术治疗。2.胰岛素瘤直径>3cm,且靠近胰腺体尾部的主胰管。4.游离胰腺体尾部切开胃结肠韧带、暴露胰腺体尾部,从脾门向肠系膜上动脉及静脉左侧游离(图1.12.10.1.2-5)。
-
胰切开引流术
胰切开引流术手术图解图1急性胰腺炎腹腔引流术适应证1.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合并弥漫性腹膜炎,腹腔渗液多,经非手术疗法不好转者。4.探查胆道半数以上病人原来有胆道疾病,所以需认真探查胆道,并根据发现,考虑行胆总管切开引流术或胆囊造瘘术。术中注意事项包膜下分离时,注意不要用锐器,以免损伤胰管,造成胰瘘;
-
壶腹部肿瘤十二指肠外切除
手术名称:十二指肠外路径壶腹肿瘤切除术别名:壶腹部肿瘤十二指肠外切除分类:普通外科/胰腺手术/十二指肠肿瘤手术ICD编码:45.3102概述:十二指肠外路径壶腹肿瘤切除术用于十二指肠肿瘤的手术治疗。对于胆总管下端或十二指肠乳头的良性肿瘤多主张采用局部切除,手术的大小和难易程度与肿瘤的位置及体积有关系。
-
胰腺癌胰体尾部切除术
手术名称:胰腺体尾部癌切除术别名:胰腺体尾部癌的外科治疗;当脾脏连同胰尾已游离后,术者可用手指钝分离分开胰腺上缘后腹膜,沿胰腺上缘钳夹、切断、结扎腹膜后组织,并注意避免损伤脾动脉或其他主要血管分支(图1.12.9-8)。在胰腺的上缘,分离出脾动脉,在距切缘约2.0cm的上方,切断脾动脉,断端双重结扎;
-
十二指肠外路径壶腹肿瘤切除术
手术名称:十二指肠外路径壶腹肿瘤切除术别名:壶腹部肿瘤十二指肠外切除分类:普通外科/胰腺手术/十二指肠肿瘤手术ICD编码:45.3102概述:十二指肠外路径壶腹肿瘤切除术用于十二指肠肿瘤的手术治疗。对于胆总管下端或十二指肠乳头的良性肿瘤多主张采用局部切除,手术的大小和难易程度与肿瘤的位置及体积有关系。
-
胰腺左侧断裂伤手术
手术名称:胰腺左侧断裂伤手术分类:普通外科/胰腺手术/胰腺外伤ICD编码:52.9503概述:胰腺体部位于脊柱的前方,临床上常遇到发生在肠系膜上血管的左方的胰腺断裂伤。2.仰卧位。若大网膜上的血管弓和胃短动静脉仍保存完整,可将胰腺体尾部连同脾动、静脉切除但保存脾脏,并不影响脾脏的血液供应与回流。
-
胰腺裂伤缝合修复术
138例闭合性伤者有61%血清淀粉酶活性升高,胰腺横断者亦只有65%升高,并且血清淀粉酶升高的程度并不与伤情成比例,故临床上并不能以单项血清淀粉酶升高与否作为手术探查的依据,而是要根据临床上的全面检查,血清淀粉酶正常并不能排除胰腺伤的可能。5.胰腺外伤剖腹探查术时应做好对其他脏器伤和大血管伤的紧急处理的准备。
-
胰腺体尾部癌的外科治疗
手术名称:胰腺体尾部癌切除术别名:胰腺体尾部癌的外科治疗;当脾脏连同胰尾已游离后,术者可用手指钝分离分开胰腺上缘后腹膜,沿胰腺上缘钳夹、切断、结扎腹膜后组织,并注意避免损伤脾动脉或其他主要血管分支(图1.12.9-8)。在胰腺的上缘,分离出脾动脉,在距切缘约2.0cm的上方,切断脾动脉,断端双重结扎;
-
胰腺体尾部癌切除术
手术名称:胰腺体尾部癌切除术别名:胰腺体尾部癌的外科治疗;当脾脏连同胰尾已游离后,术者可用手指钝分离分开胰腺上缘后腹膜,沿胰腺上缘钳夹、切断、结扎腹膜后组织,并注意避免损伤脾动脉或其他主要血管分支(图1.12.9-8)。在胰腺的上缘,分离出脾动脉,在距切缘约2.0cm的上方,切断脾动脉,断端双重结扎;
-
胰岛素瘤剜出术
适应症:胰岛素瘤剜出术适用于:胰腺头、体或尾部的单发腺瘤,所在部位表浅,剜出术不致于损伤主胰管者。7.胰腺钩突部胰岛素瘤的剜出:由于胰腺钩突部嵌在腹主动脉之前方和肠系膜血管及其主要分支后方,切除肿瘤时注意勿损伤十二指肠、下腔静脉、左肾静脉、肠系膜上血管、腹主动脉以及胰十二指肠血管。2.急性胰腺炎。
-
胰高血糖素瘤手术
手术名称:胰高血糖素瘤手术别名:α细胞瘤手术分类:普通外科/胰腺手术/胰腺神经内分泌瘤手术ICD编码:52.5905概述:胰高糖素瘤起源于胰腺的α细胞(A细胞),主要临床特征是重症皮炎和轻度的糖尿病。不损伤主胰管是本手术的要领。若肿瘤在胰头后面,可将十二指肠和胰头向左侧翻转,用同法剜出肿瘤(图1.12.10.3-6)。
-
α细胞瘤手术
手术名称:胰高血糖素瘤手术别名:α细胞瘤手术分类:普通外科/胰腺手术/胰腺神经内分泌瘤手术ICD编码:52.5905概述:胰高糖素瘤起源于胰腺的α细胞(A细胞),主要临床特征是重症皮炎和轻度的糖尿病。不损伤主胰管是本手术的要领。若肿瘤在胰头后面,可将十二指肠和胰头向左侧翻转,用同法剜出肿瘤(图1.12.10.3-6)。
-
SMS-201995
抑制胃肠道和胰内分泌胃泌素、血管活性肽、抑胃肽、神经降压素和和胰多肽等,可缓解由胃肠道和胰腺内分泌肿瘤(如胃泌素瘤、血管活性肠肽瘤、高血糖素瘤、胰岛素瘤、类癌综合综合征等)引起的症状;5.混合给药:胰腺外瘘:奥曲肽0.1mg加入生理盐水200ml静脉滴注,待每天引流量小于500ml时,改为每次0.1mg皮下注射。
-
奥曲肽
抑制胃肠道和胰内分泌胃泌素、血管活性肽、抑胃肽、神经降压素和和胰多肽等,可缓解由胃肠道和胰腺内分泌肿瘤(如胃泌素瘤、血管活性肠肽瘤、高血糖素瘤、胰岛素瘤、类癌综合综合征等)引起的症状;5.混合给药:胰腺外瘘:奥曲肽0.1mg加入生理盐水200ml静脉滴注,待每天引流量小于500ml时,改为每次0.1mg皮下注射。
-
善得定
抑制胃肠道和胰内分泌胃泌素、血管活性肽、抑胃肽、神经降压素和和胰多肽等,可缓解由胃肠道和胰腺内分泌肿瘤(如胃泌素瘤、血管活性肠肽瘤、高血糖素瘤、胰岛素瘤、类癌综合综合征等)引起的症状;5.混合给药:胰腺外瘘:奥曲肽0.1mg加入生理盐水200ml静脉滴注,待每天引流量小于500ml时,改为每次0.1mg皮下注射。
-
施他宁[8肽]
抑制胃肠道和胰内分泌胃泌素、血管活性肽、抑胃肽、神经降压素和和胰多肽等,可缓解由胃肠道和胰腺内分泌肿瘤(如胃泌素瘤、血管活性肠肽瘤、高血糖素瘤、胰岛素瘤、类癌综合综合征等)引起的症状;5.混合给药:胰腺外瘘:奥曲肽[8肽]0.1mg加入生理盐水200ml静脉滴注,待每天引流量小于500ml时,改为每次0.1mg皮下注射。
-
奥曲肽[8肽]
抑制胃肠道和胰内分泌胃泌素、血管活性肽、抑胃肽、神经降压素和和胰多肽等,可缓解由胃肠道和胰腺内分泌肿瘤(如胃泌素瘤、血管活性肠肽瘤、高血糖素瘤、胰岛素瘤、类癌综合综合征等)引起的症状;5.混合给药:胰腺外瘘:奥曲肽[8肽]0.1mg加入生理盐水200ml静脉滴注,待每天引流量小于500ml时,改为每次0.1mg皮下注射。
-
善宁
抑制胃肠道和胰内分泌胃泌素、血管活性肽、抑胃肽、神经降压素和和胰多肽等,可缓解由胃肠道和胰腺内分泌肿瘤(如胃泌素瘤、血管活性肠肽瘤、高血糖素瘤、胰岛素瘤、类癌综合综合征等)引起的症状;5.混合给药:胰腺外瘘:奥曲肽[8肽]0.1mg加入生理盐水200ml静脉滴注,待每天引流量小于500ml时,改为每次0.1mg皮下注射。
-
胆道肿瘤
2.经内镜置管引流术和PTCD对中、晚期胆管癌,包括肝门部胆管癌、胆管下段癌无手术探查指征者,或高龄胆管癌,合并严重心、肺、脑疾病,不适于手术治疗者,可行纤维内镜置金属导管内支撑引流,以减轻黄疸,消除胆道内高压并改善肝肾功能,延长患者生命。3.分离胃结肠韧带及胰腺颈部,注意肿瘤不否侵犯肠系膜上静脉。
-
生长抑素八肽
抑制胃肠道和胰内分泌胃泌素、血管活性肽、抑胃肽、神经降压素和和胰多肽等,可缓解由胃肠道和胰腺内分泌肿瘤(如胃泌素瘤、血管活性肠肽瘤、高血糖素瘤、胰岛素瘤、类癌综合综合征等)引起的症状;5.混合给药:胰腺外瘘:奥曲肽[8肽]0.1mg加入生理盐水200ml静脉滴注,待每天引流量小于500ml时,改为每次0.1mg皮下注射。
-
胰腺假性囊肿
主胰管梗阻,梗阻端呈锥形或截然中断;②在针刺抽吸时,经皮置入引流管,可免除反复抽吸,尤适用于与胰管交通的假性囊肿。而前者是胰腺周围组织形成囊壁将积液包囊形成的囊肿,囊壁内没有上皮细胞,故名为假性囊肿。囊肿内胰液如通过横膈之淋巴管,弥散入胸腔,刺激胸膜或囊肿与胸腔之间形成瘘管,即可引起胸水。
-
胰腺破裂
胰腺损伤较重者,胰液可积聚于网膜囊内而表现为上腹明显压痛和肌紧张,还可因腹肌受刺激而出现局部疼痛。3.胰腺头部断裂时,除结扎头侧主胰管断端和缝合腺体断端外,为了保全胰腺功能,尾割断端可与空肠进行Y式吻合。严重的胰头损伤,特别是合并十二指肠损伤时,应施行十二指肠憩室化手术或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
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
疾病分类:普通外科疾病概述: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占急性胰腺炎的10%—20%,胰腺病理改变严重,肿大变硬,腺泡及脂肪坏死,血管出血坏死,脂肪坏死可累及周围组织如肠系膜和后腹膜,病程长的感染后可形成脓肿或瘘管。疾病病因:胆石症、胆道蛔虫,高血脂病史。(6)腹腔灌洗用于重症胰腺炎早期。②肠瘘:见肠瘘节。
-
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5.逐步钳夹切断胰腺上、下缘的腹膜、纤维脂肪组织、小血管、淋巴管,使胰腺连同脾脏能进一步向右侧翻转,在胰腺上缘达脾动脉与胰腺接近处,在胰腺下缘则达肠系膜下静脉汇入脾静脉处,如果肠系膜下静脉的汇合点有变异,则可分离至脾静脉与肠系膜上静脉汇接处。6.胆管及胰管引流可在术后2~4.胃肠吻合口瘘。②吻合口溃疡;
-
胆、胰管阻塞的双吻合手术
5.按常法准备一段Roux-Y空肠襻,肠襻经中结肠动脉左方横结肠系膜的无血管区上提至肝门部。5.纤维化性慢性胰腺炎除胆、胰管阻塞外,少数病例同时有十二指肠狭窄,当有十二指肠梗阻时,应行胃空肠吻合术,此时可在胰管空肠吻合口之下方做胃空肠吻合术,即所谓“三口吻合”,亦可以在空肠上端另做胃空肠吻合。
-
腹部创伤
疾病分类:普通外科疾病概述:腹部创伤的关键问题在于有无内脏器官的损伤发果只有单纯腹壁外伤,对伤员生命没有多大威胁,而重要的是内脏损伤后所引起的大出血与休克感染与腹膜炎,病情多危重,如不及时诊治则危及伤员的生命,其死亡率可高达10~诊断性腹腔穿刺及灌洗术(1)诊断性腹腔穿刺术:穿刺前应排空膀胱。
-
胰腺伤
低位肋骨骨折,应注意有无肝、脾破裂。诊断性腹腔穿刺及灌洗术(1)诊断性腹腔穿刺术:穿刺前应排空膀胱。②胰腺体尾部断裂伤,可行断端远侧胰腺切除加脾切除术。5.对胰腺伤者,可应用抑肽酶、生长抑素等药物,抑制和减少胰液的分泌,这对创伤后胰腺炎的治疗与防止胰瘘的发生有一定作用。
-
保留幽门的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
3.十二指肠恶性肿瘤。术后处理:保留胃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后做如下处理:1.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一复杂而创伤大的手术,手术前病人多有明显的营养不良和重度梗阻性黄疸,故手术后病人均应住入外科重症监护病室,周密地观察生命体征和各种临床指标。3周),才拔除胃造口管。(2)吻合口溃疡;12.胃排空障碍、胃潴留。
-
保留幽门胰胃吻合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3.十二指肠恶性肿瘤。术后处理:保留胃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后做如下处理:1.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一复杂而创伤大的手术,手术前病人多有明显的营养不良和重度梗阻性黄疸,故手术后病人均应住入外科重症监护病室,周密地观察生命体征和各种临床指标。3周),才拔除胃造口管。(2)吻合口溃疡;12.胃排空障碍、胃潴留。
-
PPPD
3.十二指肠恶性肿瘤。术后处理:保留胃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后做如下处理:1.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一复杂而创伤大的手术,手术前病人多有明显的营养不良和重度梗阻性黄疸,故手术后病人均应住入外科重症监护病室,周密地观察生命体征和各种临床指标。3周),才拔除胃造口管。(2)吻合口溃疡;12.胃排空障碍、胃潴留。
-
保留胃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3.十二指肠恶性肿瘤。术后处理:保留胃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后做如下处理:1.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一复杂而创伤大的手术,手术前病人多有明显的营养不良和重度梗阻性黄疸,故手术后病人均应住入外科重症监护病室,周密地观察生命体征和各种临床指标。3周),才拔除胃造口管。(2)吻合口溃疡;12.胃排空障碍、胃潴留。
-
EN
方法及内容:肠内营养是指食物或营养液通过各种管道(如鼻胃管、胃或空肠造口管)输入胃肠道。经管道输入的营养物可以是流质的天然饮食(包括匀浆饮食和混合奶),或按一定配方组成的要素膳(饮食),它含有人体必需的各种营养素,氮源物质采用氨基酸混合物或蛋白质水解物,能源物质为葡萄糖,蔗糖或多糖与脂肪等。
-
8肽
药品说明书:药理作用及用途:主要药理作用有:①可抑制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胃肠道和胰腺内分泌激素的病理性分泌过多。③可抑制胆囊的排空,抑制胆囊收缩素,促胰液素的分泌,减少胰酶的损伤作用;应激性溃疡及消化性溃疡所致出血;治疗胰瘘和胃肠道瘘管,以及其他突眼性甲状腺肿、肢端肥大症、特发性假性肠梗阻。
-
遗传性椭圆形红细胞增多症
疾病分类:普通外科疾病概述:遗传性椭圆形细胞增多症是一种以外周血液中椭圆形细胞增多至25%以上为特点的遗传性疾病。遗传性椭圆形细胞增多症患者不全都有溶血现象,临床上发生溶血性贫血者仅占10%~在部分患者中,本病的基因与rh血型的基因位于同一染色体上。5、切除脾脏时注意不要损伤胰尾部,以免术后发生胰瘘。
-
遗传性非球形红细胞性溶血性贫血
疾病分类:普通外科疾病概述:由红细胞酶缺乏引起的溶血性贫血,最初称为先天性非球形细胞溶血性贫血,现称遗传性非球形细胞溶血性贫血(HNHA)。自溶血试验时,红细胞在病人自己的血清中温育后发生溶血,如果先加入葡萄糖或ATP,溶血可得到部分纠正者,为Ⅰ型;麻醉要求:气管内插管麻醉。4、血液病患者须将副脾一并切除。
-
全血细胞减少症(原发性脾功能亢进)
疾病名称全血细胞减少症(原发性脾功能亢进)疾病别名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疾病分类普通外科疾病概述全血细胞减少症(pancytopenia,PCP)是指多次外周血常规检查中白细胞计数(WBC)、血红蛋白(Hb)及血小板计数(PLT)均低于正常值的下限。麻醉要求:气管内插管麻醉。5.切除脾脏时注意不要损伤胰尾部,以免术后发生胰瘘。
-
胰岛素瘤切除术
胰岛素瘤切除术胰岛素瘤又称β-细胞瘤,系内源性高胰岛素血症,是临床最多见的一种胰岛细胞瘤。作血糖测定,术前12小时静脉输入5%~可先作冰冻切片证实为良性肿瘤,方可采用楔形切除术。若胆总管和胰管同时损伤或肿瘤为恶性无转移者,则应行胰头十二指肠切除并行child或whipple消化道重建术(见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
-
肠内营养
方法及内容:肠内营养是指食物或营养液通过各种管道(如鼻胃管、胃或空肠造口管)输入胃肠道。经管道输入的营养物可以是流质的天然饮食(包括匀浆饮食和混合奶),或按一定配方组成的要素膳(饮食),它含有人体必需的各种营养素,氮源物质采用氨基酸混合物或蛋白质水解物,能源物质为葡萄糖,蔗糖或多糖与脂肪等。
-
胰腺瘘
概述:常见于胰腺手术,胰外伤,争性胰腺炎,胰腺活检术后发生。胰液外渗蓄积腹腔,胰酶被激活消化。为胰腺外科严重并发症之一。诊断:1.症状胰腺手术,外伤及急性胰腺炎后持续性腹痛,腹胀,发热,肠鸣音减弱,切口或引流处溢出清亮液体。②逆行胰胆管造影可确定胰瘘的部位及胰管有无狭窄,以协助判断有无自愈的可能性。
-
环状胰腺手术
手术名称:环状胰腺手术分类:普通外科/胰腺手术/胰腺的先天性异常适应症:环状胰腺手术适用于环状胰腺引起十二指肠第2段的狭窄及梗阻,表现为高位肠梗阻症状者。3.胃空肠吻合术虽然可以引流胃内容物,但术后胃内容仍然按自然的途径通过幽门至十二指肠,使症状得不到有效的缓解,故引流手术应做在幽门以下十二指肠第1段。
-
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疾病分类:普通外科疾病概述:自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系免疫功能调节紊乱,产生自身抗体简称AIHA补体,吸附与红细胞表面,导致细胞破坏增速而引起的一种溶血性贫血。5、切除脾脏时注意不要损伤胰尾部,以免术后发生胰瘘。2、血红蛋白尿常见于阵发性冷性血红蛋白尿,少见于冷凝集素病,病情常反复,后期不易控制。
-
脾源性中性粒细胞减少及全血细胞减少症
疾病别名原发性脾功能亢进疾病分类普通外科疾病概述脾功能亢进症(简称脾亢),是一种综合征,临床主要表现为脾脏肿大,一种或多种血细胞减少,而骨髓造血细胞相应增生,脾切除后,血象可恢复,症状也可得到缓解。麻醉要求:气管内插管麻醉。5、切除脾脏时注意不要损伤胰尾部,以免术后发生胰瘘。2、引流管一般于术后24~
-
毛细胞性白血病
疾病分类:普通外科疾病概述:毛细胞性白血病(HCL)为一种少见类型的慢性白血病。临床特点:起病缓慢,常诉乏力、消瘦、苍白、眩晕、心悸、不规则发热等,而以渐进性脾肿大最为突出,其中半数为巨脾,肝肿大较少见,少数患者淋巴结肿大。麻醉要求:气管内插管麻醉。5.切除脾脏时注意不要损伤胰尾部,以免术后发生胰瘘。
-
胰体、尾部切除术
胰体、尾部切除术胰腺癌发生在胰体、尾部者约占1/3。4.分离胰体、尾部完全游离胃大弯与脾脏后,切开胰体、尾部上下缘的后腹膜,用手指在胰尾尾侧向胰体侧分离开体、尾部后壁的粘连,直达胰颈部[图1⑷]。检查后腹膜创面区并充分止血后,于胰腺残端和脾窝处放置双腔负压引流管,逐层缝合腹壁切口。
-
环状胰手术
3)十二指肠与十二指肠吻合术:先在十二指肠外侧缘切开后腹膜,分离梗阻的十二指肠[图3⑴],然后在梗阻近端的扩张部分前壁作两针牵引线,在梗阻近端肠管前壁亦作两针牵引线,在梗阻近端肠壁作横行切口,在远端肠壁作纵形切口[图3⑵],用1号丝线作间断全层吻合[图3⑶⑷],可行单层肠壁吻合,针距2mm为宜。
-
镰状红细胞性贫血
在杂纯合子状态,镰刀状细胞则是由HbS,HbA杂合而成。诊断检查:镰状红细胞贫血症的基因诊断可采用PCR-限制性内切酶谱分析法,先用PCR从患者基因组DNA扩增含突变位点的珠蛋白基因片段,再选择适当的限制性内切酶水解PCR产物,根据酶切产物在电泳图谱上的片段数量和大小做出判断。2.引流管一般于术后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