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h血型
Rh血型血型抗原在发现ABO血型和其它血型系统后,临床上仍出现一些输血事故不能解释。取其英文名的前二个字母,称为Rh抗原,具有Rh抗原的称Rh阳性,否则就是Rh阴性。输血时,还需注意Rh血型的鉴定。她再次妊娠时,Rh抗体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如胎儿仍为Rh阳性血型,则发生红细胞凝集反应而死亡,成为死胎
-
Rh 血型不合
黄疸严重的婴儿可能发生胆红素脑病(核黄疸),而出现抽搐、凝视或震颤,最后死亡。2.红细胞的抗原量这决定于进入母体的胎儿红细胞量及Rh阳性红细胞抗原簇量。一般所谓Rh阳性血型,是指具有D抗原者,因此由抗E或抗c所致的新生儿溶血病,其母亲可能为Rh阳性,故而Rh溶血病不一定都发生于Rh阴性的母亲。
-
Rh血型不合溶血病
概述:Rh血型不合溶血病是新生儿溶血病期间对自己缺乏的胎儿红细胞抗原所产生的抗体,经胎盘传入胎儿体内所产生的溶血性贫血。DD和dD为Rh阳性,dd则表示Rh阴性。轻者只有少量的溶血,重者可表现胎儿水肿综合征导致宫内死亡。免疫性溶血和贫血:苯巴比妥可增加葡萄糖醛酸转移酶活性并增加胆红素结合蛋白的含量。③恢复期;
-
换血疗法
溶血病换血可及时移去抗体和已被致敏的红细胞,减轻溶血,降低血清胆红素浓度,防止胆红素脑病,同时纠正贫血,防止心力衰竭。每换血100ml后注入10%葡萄糖酸酸酸钙1ml(加入25%葡萄糖溶液3ml中),以防止因枸橼酸抗凝剂所引起的低钙血症,注入钙剂要慢,注射时注意心率,避免引起心动过缓。0.5%,主要死于栓塞和继发感染。
-
WS/T 794—2022 输血相容性检测标准
注:红细胞成分输血相容性检测主要包括:ABO血型(正定型、反定型)、Rh血型、抗体筛查、交叉配血等。4.4.2.4献血者ABO血型复检:献血者血浆输注前应进行ABO反定型复检,检测见本标准第4.4.1.5.2条。4.5.2发血单:4.5.2.1发血单内输血相容性检测结果应为血液相合或相容,对于不相容和不相合的结果只宜出具检测结果报告单。
-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换血疗法
概述:换血疗法主要用于Rh血型不血型不合溶血,ABO血型不合可用光疗等方法治疗,需要换血治疗的病例较少。本文重点介绍重症血型不合溶血病的换血疗法操作名称: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换血疗法适应证: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换血疗法适用于:1.脐血胆红素>68μmol/L(4mg/dl),血红蛋白<110g/L。2h,以防心力衰竭。
-
ABO血型交叉配合试验
概述:受血者血清加供血者红细胞悬液;前者称为交叉配血的主侧,后者为次侧,因为最常见的严重溶血反应,多因受血者血清中的血型抗体(凝集素)作用于输入红细胞膜上的血型抗原而引起,并非因输入血清中的血型抗体作用于受血者的红细胞所致。交叉配血的两侧均无凝集反应,为配血相合,可以输血。(3)0.9%生理盐水。
-
输血相容性检测
定义:输血相容性检测(transfusioncompatibilitytesting)是指依据临床输血开展的检测项目,对检测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判断献血者与患者血液是否匹配的过程。红细胞成分输血相容性检测:红细胞成分输血相容性检测主要包括:ABO血型(正定型、反定型)、Rh血型、抗体筛查、交叉配血等。
-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
概述:生理性黄疸并不是(physiologicjaundice)是新生儿出生24小时后血清胆红素由出生时的17~(三)粪便几无胆色素、尿色深、尿胆红素阳性者应考虑新生儿肝火和胆道闭锁,因前者常造成较久的基本完全性肝内梗阻,两者的鉴别较困难,以下检查可供参考。出生后,新生儿必须自己处理血红蛋白的代谢产物一未结合胆红素。
-
Rh血型鉴定
蛋白水解酶(如波萝酶);方法及内容蛋白水解酶法(包括菠萝酶、木瓜酶、无花果酶、胰蛋白酶等)以菠萝酶介质法为例:(1)取菠萝酶1g,加pH5.5磷酸盐缓冲液100ml,充分振摇混匀,置37℃水浴箱30min,离心沉淀后取上清液即1%菠萝酶液。盐水介质法(1)试管法①取小试管3支,1支注明抗D,另1支注明阳性对照,最后1支注明阴性对照;
-
交叉配血试验
概述:受血者血清加供血者红细胞悬液;前者称为交叉配血的主侧,后者为次侧,因为最常见的严重溶血反应,多因受血者血清中的血型抗体(凝集素)作用于输入红细胞膜上的血型抗原而引起,并非因输入血清中的血型抗体作用于受血者的红细胞所致。交叉配血的两侧均无凝集反应,为配血相合,可以输血。(3)0.9%生理盐水。
-
Rh新生儿溶血病检测
操作名称Rh新生儿溶血病检测用品及准备抗人球蛋白试剂,1%酶试剂,配组谱细胞,其他材料同Rh血型鉴定。如用完全抗体来检查患儿的Rh血型,可能是假阴性结果。结果判读:放散液与相应抗原起反应,则表示患儿血清中有相应的抗体。因此Rh系HDN的血清检查常采用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和抗体放散试验。
-
预存式自身输血
操作名称:预存式自身输血适应症:预存式自身输血适用于:1.择期手术,如心血管外科、胸心外科、矫形外科、整形外科、妇科、普通外科等。2.多种红细胞抗体或对高频率抗原的同种抗体所致的对所有供血的不配合者。3.稀有血型者。4.有严重输血反应者。5.预防因输血产生同种免疫抗体(如对血小板输注无效者)
-
血管外溶血
血管外溶血(extravascularhemolysis)是指致敏或受损伤红细胞在网状内皮系统被破坏而引发的溶血。Rh血型不相容输血可引发此症。发病不及血管内溶血凶猛,但也可致命。
-
伴随性状
属于连锁的伴随性状如椭圆形红细胞增多症常见于Rh血型阳性者。属于关联的伴随性状如O型血者十二指肠溃疡发病率较其他血型高30%-40%。例如强直性脊柱炎与HLA系统的B27等位基因有关联。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中HLA-B27频率非常高,相对风险比为87.4,即有B27者,患本病风险是无B27者的87.4倍。最近已广泛使用DNA多态遗传标记。
-
血型标签
血型标签(labelofbloodgroup)是指以血型符号、条码和文字标明的ABO和Rh血型的标签。
-
母儿血型不合溶血病
胎儿的A、B抗原即为致敏源。神经细胞变性,胞浆黄染,核消失。娩出后主要表现为贫血、水肿、肝脾肿大、黄疸及核黄疸。孕妇产前应常规查血型,如为O型,而其夫为A、B、AB型者应作特异性抗体检查,阴性者提示已被致敏,Rh血型不合抗体效价>1:32,ABO血型不合抗体效价>1:512者提示病情严重。>0.2mg%提示胎儿有溶血损害。
-
遗传性椭圆形红细胞增多症
疾病分类:普通外科疾病概述:遗传性椭圆形细胞增多症是一种以外周血液中椭圆形细胞增多至25%以上为特点的遗传性疾病。遗传性椭圆形细胞增多症患者不全都有溶血现象,临床上发生溶血性贫血者仅占10%~在部分患者中,本病的基因与rh血型的基因位于同一染色体上。5、切除脾脏时注意不要损伤胰尾部,以免术后发生胰瘘。
-
输血的原则
即使在ABO系统血型相同的人之间进行输血,在输血前必须进行交叉配血试验(corss-matchtest),即不仅把供血者的纸细胞与受血者的血清进行血清配合试验(这称为试验主侧);这样,既可检验血型测定是否有误,又能发现他们的红细胞或血清中,是否还存在一些其它的凝集原或凝集素,足以引起红细胞凝集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