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肠瘘
概述:肠瘘(fistulaofintestine)是指肠管之间、肠管与其他脏器或者体外出现病理性通道,造成肠内容物流出肠腔,引起感染、体液丢失、营养不良和器官功能障碍等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在瘘管形成、肠液溢出体外以后,则主要表现为:瘘口形成与肠内容物漏出、感染、营养不良、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以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等。
-
肠瘘部肠袢旷置术
影响肠外瘘愈合的原因有:唇状瘘(肠黏膜外翻与腹壁创口愈着)、特异性感染、远段肠襻梗阻、肠瘘口部有异物存留,放射性损伤、瘘管瘢痕化等。上肠系膜动脉自胰腺的钩状突部穿出,跨过十二指肠第3段,进入小肠系膜根部,然后分出右结肠动脉,回结肠动脉和10~前2支动脉经腹膜后或系膜根部供应升结肠、盲肠及末端回肠。
-
肠瘘旷置术
影响肠外瘘愈合的原因有:唇状瘘(肠黏膜外翻与腹壁创口愈着)、特异性感染、远段肠襻梗阻、肠瘘口部有异物存留,放射性损伤、瘘管瘢痕化等。上肠系膜动脉自胰腺的钩状突部穿出,跨过十二指肠第3段,进入小肠系膜根部,然后分出右结肠动脉,回结肠动脉和10~前2支动脉经腹膜后或系膜根部供应升结肠、盲肠及末端回肠。
-
带血管蒂肠浆肌层片修补术
上肠系膜动脉自胰腺的钩状突部穿出,跨过十二指肠第3段,进入小肠系膜根部,然后分出右结肠动脉,回结肠动脉和10~前2支动脉经腹膜后或系膜根部供应升结肠、盲肠及末端回肠。肠外瘘病人手术最易发生功能障碍的器官是肺与肝。肠浆肌层片的制作方法如同修补肠瘘,但在修补腹壁缺损时,肠浆肌层片的肌层面向腹腔外。
-
带蒂肠浆肌层片覆盖修补术
上肠系膜动脉自胰腺的钩状突部穿出,跨过十二指肠第3段,进入小肠系膜根部,然后分出右结肠动脉,回结肠动脉和10~前2支动脉经腹膜后或系膜根部供应升结肠、盲肠及末端回肠。肠外瘘病人手术最易发生功能障碍的器官是肺与肝。肠浆肌层片的制作方法如同修补肠瘘,但在修补腹壁缺损时,肠浆肌层片的肌层面向腹腔外。
-
肠外瘘
疾病分类:普通外科疾病概述:非创伤性:(1)急性或慢性炎症和特异性感染,先有弥漫性或局限性腹膜炎,腹腔脓肿的过程,脓肿自行穿破或手术切开后,开始表现为肠外瘘。(2)手术:①因肠壁的缝合不妥,致在缝合处先有肠内容物漏出成为腹内脓肿,以后再自行穿出腹壁或经手术引流而形成肠外瘘。或扩大瘘口以利引流。
-
十二指肠瘘行空肠吻合术
当前的治疗原则是纠正内稳态失衡,控制感染、管理瘘口,加强营养支持,维护器官功能,以争取自愈。影响肠外瘘愈合的原因有:唇状瘘(肠黏膜外翻与腹壁创口愈着)、特异性感染、远段肠襻梗阻、肠瘘口部有异物存留,放射性损伤、瘘管瘢痕化等。由初级弓分出动脉支吻合为2级、3级弓,动脉直支较短(图1.6.4.4-0-2)。
-
空肠与十二指肠瘘吻合术
当前的治疗原则是纠正内稳态失衡,控制感染、管理瘘口,加强营养支持,维护器官功能,以争取自愈。影响肠外瘘愈合的原因有:唇状瘘(肠黏膜外翻与腹壁创口愈着)、特异性感染、远段肠襻梗阻、肠瘘口部有异物存留,放射性损伤、瘘管瘢痕化等。由初级弓分出动脉支吻合为2级、3级弓,动脉直支较短(图1.6.4.4-0-2)。
-
肠瘘楔形切除缝合术
影响肠外瘘愈合的原因有:唇状瘘(肠黏膜外翻与腹壁创口愈着)、特异性感染、远段肠襻梗阻、肠瘘口部有异物存留,放射性损伤、瘘管瘢痕化等。上肠系膜动脉自胰腺的钩状突部穿出,跨过十二指肠第3段,进入小肠系膜根部,然后分出右结肠动脉,回结肠动脉和10~前2支动脉经腹膜后或系膜根部供应升结肠、盲肠及末端回肠。
-
肠袢楔形切除缝合术
影响肠外瘘愈合的原因有:唇状瘘(肠黏膜外翻与腹壁创口愈着)、特异性感染、远段肠襻梗阻、肠瘘口部有异物存留,放射性损伤、瘘管瘢痕化等。上肠系膜动脉自胰腺的钩状突部穿出,跨过十二指肠第3段,进入小肠系膜根部,然后分出右结肠动脉,回结肠动脉和10~前2支动脉经腹膜后或系膜根部供应升结肠、盲肠及末端回肠。
-
小肠损伤的手术
③肠腔内压力骤增而使肠管破裂。小肠动脉分支位于小肠系膜内,形成吻合网(动脉弓),再由动脉弓分出直支到达肠壁内。用左手提起横结肠系膜,右手沿系膜向下伸向腹后第2腰椎的左侧,摸到固定的十二指肠悬韧带(屈氏韧带),在直视下辨认空肠起端的固定部分,由此向下循序检查肠管及其系膜,直达右下腹的末端回肠和盲肠;
-
肾、输尿管全切除术
手术步骤:1.切口切线自第11肋之尖端向前,下至腹直肌外侧缘,然后垂直向下延至耻骨联合上方,形似“7”字形切口(图7.2.5.5-1),将皮及皮下组织切开翻起后,沿腹直肌之外侧缘,剪开腹外斜肌及腹直肌鞘,将腹外斜肌沿其纤维向后外斜行切开,并切开背阔肌及部分腰背筋膜,向上直达第12肋骨下缘。
-
根治性肾输尿管全切除术
手术步骤:1.切口切线自第11肋之尖端向前,下至腹直肌外侧缘,然后垂直向下延至耻骨联合上方,形似“7”字形切口(图7.2.5.5-1),将皮及皮下组织切开翻起后,沿腹直肌之外侧缘,剪开腹外斜肌及腹直肌鞘,将腹外斜肌沿其纤维向后外斜行切开,并切开背阔肌及部分腰背筋膜,向上直达第12肋骨下缘。
-
肠部分切除术
上肠系膜动脉自胰腺的钩状突部穿出,跨过十二指肠第3段,进入小肠系膜根部,然后分出右结肠动脉,回结肠动脉和10~沿中轴中线切开两段肠管壁的全层直达肠腔。术后处理:肠部分切除术术后可针对可能发生的并发症进行一些处理,包括①在术后的早期,积极纠正已存在的水、电解质与酸碱紊乱,并维持内稳态的平衡;
-
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
手术步骤:1.切口切线自第11肋之尖端向前,下至腹直肌外侧缘,然后垂直向下延至耻骨联合上方,形似“7”字形切口(图7.2.5.5-1),将皮及皮下组织切开翻起后,沿腹直肌之外侧缘,剪开腹外斜肌及腹直肌鞘,将腹外斜肌沿其纤维向后外斜行切开,并切开背阔肌及部分腰背筋膜,向上直达第12肋骨下缘。
-
包膜下肾切除术
早期为结核结节,与其他组织结核病变并无差异,此种结节中央部分常发生干酪样坏死,周围为结核性肉芽组织。如肾门组织过厚,往往不能用肾蒂钳钳夹时,可在肾门处小心切开瘢痕组织,以显露动、静脉,边切开边止血,即便血管被切开或切断,也不致于向深部退缩,仍可将其钳住并贯穿结扎,不致发生大出血。
-
侧壁肠瘘闭合术
侧壁肠瘘闭合术此法用于肠壁因外伤、感染或吻合口不愈合形成的瘘道,或作袢式肠造瘘术后病情不再需要造瘘时。手术图解⑴填塞后分离瘘管,切开腹膜⑵提出连接瘘管的肠段⑶切除瘘管部位肠壁⑷横形全层缝合肠壁切口⑸浆肌层缝合,内翻肠壁切口图1侧壁肠瘘闭合术适应证1.各种肠道手术后形成的肠瘘。瘘管周围梭形切口。
-
双口式肠瘘闭合术
双口式肠瘘闭合术手术图解⑴分离粘连,探查造瘘近、远端肠管⑵钳夹、切断近、远段肠管⑶包扎残端,吻合近远端肠管⑷切除造瘘肠管残端图1双口式肠瘘闭合术适应证1.各种肠道手术后形成的肠瘘。2.控制感染,使腹腔内和腹壁造瘘处的感染、炎症、水肿消退。麻醉硬膜外麻醉。手术步骤1.体位、切口仰卧位。
-
阑尾输出道可控回结肠膀胱术
3.神经源性膀胱(neurogenicbladder)引起的膀胱输尿管反流、反复尿路感染和肾功能严重受损者。早期发生漏尿注意保持尿管及腹腔引流管通畅,应用抗生素并加强支持疗法,一般1周左右即可停止漏尿,如持续漏尿且有加重,则需手术探查处理。2次用等渗盐水或1∶5000呋喃西林液冲洗,变动体位,将存留粘液冲出;
-
以阑尾作为输出道的可控回结肠膀胱术
3.神经源性膀胱(neurogenicbladder)引起的膀胱输尿管反流、反复尿路感染和肾功能严重受损者。早期发生漏尿注意保持尿管及腹腔引流管通畅,应用抗生素并加强支持疗法,一般1周左右即可停止漏尿,如持续漏尿且有加重,则需手术探查处理。2次用等渗盐水或1∶5000呋喃西林液冲洗,变动体位,将存留粘液冲出;
-
腹膜后脓肿
雷道雄等报告在1993~腰大肌强直征,腹部肿块,肋腰部过敏,坠积性水肿,腹膜刺激征较轻或不明显是本病的特征性体征。3.手术切开引流(1)经腹引流:传统的经腹途径引流适用于首次手术的病例,如阑尾炎、十二指肠或结肠损伤穿孔引起的腹膜后脓肿,可经腹行消化道穿孔引流或造瘘手术,并同时行脓肿引流,一般行多管引流。
-
血清氯化物
试剂:氯化物测定所需的试剂和定标液是与钾钠电极应用的缓冲液和校标液组合在一起的,无需单独配制。所以不能用叠氮钠作为试剂的防腐剂,也不能采用含叠氮钠的质控血清。③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相关疾病:慢性肾功能衰竭、肾小管性酸中毒、梗阻性肾病、呼吸性碱中毒、脱水、肠梗阻、幽门梗阻、肠瘘、糖尿病
-
以阑尾作为输出道的可控乙状结肠膀胱术
3.神经源性膀胱(neurogenicbladder)引起的膀胱输尿管反流、反复尿路感染和肾功能严重受损者。早期发生漏尿注意保持尿管及腹腔引流管通畅,应用抗生素并加强支持疗法,一般1周左右即可停止漏尿,如持续漏尿且有加重,则需手术探查处理。2次用等渗盐水或1∶5000呋喃西林液冲洗,变动体位,将存留粘液冲出;
-
阑尾输出道的可控乙状结肠膀胱术
3.神经源性膀胱(neurogenicbladder)引起的膀胱输尿管反流、反复尿路感染和肾功能严重受损者。早期发生漏尿注意保持尿管及腹腔引流管通畅,应用抗生素并加强支持疗法,一般1周左右即可停止漏尿,如持续漏尿且有加重,则需手术探查处理。2次用等渗盐水或1∶5000呋喃西林液冲洗,变动体位,将存留粘液冲出;
-
Riedmiller技术
3.神经源性膀胱(neurogenicbladder)引起的膀胱输尿管反流、反复尿路感染和肾功能严重受损者。早期发生漏尿注意保持尿管及腹腔引流管通畅,应用抗生素并加强支持疗法,一般1周左右即可停止漏尿,如持续漏尿且有加重,则需手术探查处理。2次用等渗盐水或1∶5000呋喃西林液冲洗,变动体位,将存留粘液冲出;
-
以阑尾作为输出道的可控回肠膀胱术
3.神经源性膀胱(neurogenicbladder)引起的膀胱输尿管反流、反复尿路感染和肾功能严重受损者。早期发生漏尿注意保持尿管及腹腔引流管通畅,应用抗生素并加强支持疗法,一般1周左右即可停止漏尿,如持续漏尿且有加重,则需手术探查处理。2次用等渗盐水或1∶5000呋喃西林液冲洗,变动体位,将存留粘液冲出;
-
尿流改道术
手术名称:尿流改道术别名:回肠膀胱术;③近些年来发展起来的尿流不改道,而使用肠管做膀胱替代性手术,如回肠代膀胱术。④某些尿道梗阻性疾病。4.急性肾盂肾炎:输尿管支架引流管引流不畅后容易发生,因此,术后应严密观察引流情况,如遇引流管堵塞,病儿感腰部胀痛时,应及时用少量抗生素溶液冲洗引流管。
-
克罗恩病(Crohn disease,CD)
疾病名称:克罗恩病(Crohndisease,CD):疾病分类:消化内科疾病概述:克罗恩病是病因未明的胃肠肉芽肿性炎性疾病。非干酪性肉芽肿为本病的重要特征之一,由上皮样细胞和巨细胞组成,中心无干酪性坏死,并不常见,仅见于50%左右的病例。检查血常规,血沉,血清白蛋白,血清钾、钠、氯,必要时行结核菌素试验。5.对症治疗。
-
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
疾病分类:普通外科疾病概述: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占急性胰腺炎的10%—20%,胰腺病理改变严重,肿大变硬,腺泡及脂肪坏死,血管出血坏死,脂肪坏死可累及周围组织如肠系膜和后腹膜,病程长的感染后可形成脓肿或瘘管。疾病病因:胆石症、胆道蛔虫,高血脂病史。(6)腹腔灌洗用于重症胰腺炎早期。②肠瘘:见肠瘘节。
-
小肠切除吻合术
7.复杂性肠瘘。再缝合吻合口前壁,缝针从一端的粘膜入针,穿出浆膜后,再自对侧浆膜入针穿出粘膜,使线结打在肠腔内,将肠壁内翻[图1⑷],完成内层缝合。再用细丝线缝合肠系膜切缘,消灭粗糙面。在所谓迟发性肠坏死,即肠管的色泽经热敷后略为转红,系膜血管可有轻微搏动时,常不易判断是否应该切除。用肠钳夹住两端肠管;
-
回肠膀胱尿流改道术
手术名称:尿流改道术别名:回肠膀胱术;③近些年来发展起来的尿流不改道,而使用肠管做膀胱替代性手术,如回肠代膀胱术。④某些尿道梗阻性疾病。4.急性肾盂肾炎:输尿管支架引流管引流不畅后容易发生,因此,术后应严密观察引流情况,如遇引流管堵塞,病儿感腰部胀痛时,应及时用少量抗生素溶液冲洗引流管。
-
Bricker回肠膀胱术
手术名称:尿流改道术别名:回肠膀胱术;③近些年来发展起来的尿流不改道,而使用肠管做膀胱替代性手术,如回肠代膀胱术。④某些尿道梗阻性疾病。4.急性肾盂肾炎:输尿管支架引流管引流不畅后容易发生,因此,术后应严密观察引流情况,如遇引流管堵塞,病儿感腰部胀痛时,应及时用少量抗生素溶液冲洗引流管。
-
肠粘连松解术
肠粘连松解术手术图解⑴切除粘连带⑵覆盖粗糙的浆膜面图1松解粘连,解除肠成角梗阻图2松解粘连带压迫⑴⑵图3分离肠间粘连⑴浆膜缺损⑵肠管间互相缝合⑶将肠系膜缝于肠壁图4覆盖肠壁粗糙面适应证1.粘连性肠梗阻经非手术治疗无效者。如该处有血运障碍,但范围较窄者,可行浆肌层间断内翻缝合,将其向肠腔内翻入。
-
Cl
大鼠吸入41~含氯物质:无机物:氯单质氯化钠氯化氢有机物:一氯甲烷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甲烷氯离子的检验:检验水中是否含有氯离子可以向其中加入硝酸酸化的银离子(如硝酸银),银离子和氯离子反应会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反应式:Ag++Cl-→AgCl↓医学化验:英文名:chloride别名:血清氯化物;③呼吸性碱中毒。
-
氯
大鼠吸入41~含氯物质:无机物:氯单质氯化钠氯化氢有机物:一氯甲烷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甲烷氯离子的检验:检验水中是否含有氯离子可以向其中加入硝酸酸化的银离子(如硝酸银),银离子和氯离子反应会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反应式:Ag++Cl-→AgCl↓医学化验:英文名:chloride别名:血清氯化物;③呼吸性碱中毒。
-
肠间脓肿
疾病名称:肠间脓肿英文名称:interbowelabscess别名:肠间隙脓肿分类:普通外科腹腔和腹膜后间隙疾病腹腔疾病腹腔脓肿ICD号:K92.8病因:腹部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或腹部外伤治疗期间,脓液积聚在肠管与肠管、肠管与腹膜、肠管与系膜或网膜间,由肠襻包裹形成多个脓肿。相关检查: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
-
14肽
药品说明书:别名:生长激素释放抑制激素;施他宁,生长抑素外文名:Somafostatin药理作用:①可以抑制生长激素、甲状腺刺激激素、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的分泌。消化性溃疡应激性溃疡、糜烂性胃炎所致的上消化道出血;其他:肢端肥大症、胃泌素瘤、胰岛素瘤及血管活性肠肽瘤。④应单独给药,本品不宜与其他药物配伍给药。
-
肠间隙脓肿
疾病名称:肠间脓肿英文名称:interbowelabscess别名:肠间隙脓肿分类:普通外科腹腔和腹膜后间隙疾病腹腔疾病腹腔脓肿ICD号:K92.8病因:腹部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或腹部外伤治疗期间,脓液积聚在肠管与肠管、肠管与腹膜、肠管与系膜或网膜间,由肠襻包裹形成多个脓肿。相关检查: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
-
胃肠道外瘘
因各种病因所形成的胃肠道与体表之间的病理性通道,称为胃肠道外瘘。2.早期可有腹膜炎或腹腔脓肿的表现,即发热、腹胀或局限性压痛、反跳痛等;经全身和局部治疗不能治愈者,或肠内容物每日排出量大于500ml的肠瘘。2.对于瘘口小,无明显胃肠道功能紊乱者,以口服“A”项中灭滴灵、抗生素和其他辅助药物为主。
-
酸碱度(pH)
10分7.09~呼吸性碱中毒:过度换气,脑损伤,高热,水杨酸类中毒,人工呼吸机通气量过大等。降低:代谢性酸中毒:酮症酸中毒,高脂低碳水化合物饮食,乳酸性酸中毒,肾衰,肾小管性酸中毒,阿狄森病,腹泻,肠瘘,应用阳离子交换树脂,摄入过多酸性食物或药物等。呼吸性酸中毒:肺心病,呼吸衰竭,肺水肿等。
-
腹腔脓肿切开引流术
腹腔脓肿主要系指两侧髂窝、肠间及肠管与腹壁间的脓肿。手术图解图1腹腔脓肿切开引流术适应证腹腔内脓肿经全身抗感染治疗不见好转,局部炎症范围有扩大趋势者,应作切开引流。这种病人的肠管可能与腹膜粘连,因此在切开腹膜时应特别注意,以免损伤肠管形成肠瘘。然后,用手指钝性分离进入脓腔,并分开纤维隔。
-
结肠损伤
疾病分类:普通外科疾病概述:结肠损伤发病率较小肠为低,但因结肠内容物液体成分少而细菌含量多,故腹膜炎出现较晚,但较严重。开放性腹部损伤所致结肠破裂,多于入院后行剖腹探查时诊断,纯性腹部损伤可根据典型腹膜炎表现和X线检查有膈下游离气体时作出诊断。其一期修补或吻合形成肠瘘及腹腔残余感染等并发症较多。
-
小肠破裂
由于小肠壁厚,血运丰富,故无论是穿孔修补或肠段切除吻合术,其成功率均较高,发生肠瘘的机会少。特别提示:预防常识:1、小肠破裂的诊断多不难,但有的裂口小或穿孔部位被大网膜等粘连所堵住,无多量肠内容物外漏,故症状轻,体征不典型,X线检查可无气腹征,以致容易误诊。破口小,可行单纯修补术;
-
凝血酶原时间和凝血酶原时间比值
15s(因凝血激酶类型而异)新生儿延长:2~(2)缩短:先天性第Ⅴ因子增多症、心肌梗死、肺栓塞、静脉炎等初期、DIC高凝期等。化验取材:血液化验方法:出血和凝血检查化验类别一:临床血液检查化验类别二:出血和凝血检查参考资料:《新编临床检验与检查手册》、《新编化验员工作手册》
-
粘连性肠梗阻
概述:粘连性肠梗阻是肠粘连或腹腔内粘连带压迫所致的肠梗阻,较常见。并固定于腹壁切口疤痕下,因为肠腔狭小,肠蠕动受到影响,肠管不能扩张,容易发生梗阻。也可配合针刺足三里。当归、赤药、红花、丹皮、桃仁、元胡、五灵脂、大黄、川芎、积壳、乌药等中药均有预防肠粘连的作用。③二甲基硅油腹腔内灌注。
-
回肠
小肠壁为浆膜包裹,浆膜下为肌层。由于肠壁内的细小动脉分支彼此吻合甚少,所以肠段切断应呈扇形(即适当地多切除对系膜缘肠壁),以确保其血供充分,防止术后发生尿瘘或肠瘘。当回肠粘膜长时间地与尿液广泛接触时,则尿液内的氯离子、氢离子、铵离子和含氮物质可被吸收到血液,而出现高血氯性酸中毒和低血钾症。
-
二氧化碳总量,二氧化碳含量
正常值:静脉全血22~24mmol/L脐血14~化验结果意义:增加:呼吸性酸中毒(尤其是代偿性者),弥漫性肺部病变,幽门梗阻呕吐所致代谢性碱中毒,低钾血症,碱摄入过多,应用盐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碳酸氢钠,羟芐青酶素及利尿药时。
-
结肠粪性穿孔
③粪块引起的机械性肠梗阻,肠内压升高而致的直接穿孔,尤以当肠壁已有病变存在时。提高术前确诊率的关键在于对本病有充分的认识,Serpell提出当老年腹膜炎患者病前有慢性便秘史,腹部可触及包块,腹部X线平片上有膈下游离气体和粪块阴影时,应高度考虑为结肠粪性穿孔。行胸腹X线平片检查43例,其中气腹23例(53%)。
-
剖腹术加结肠镜经肛门插入摘除大肠及回肠息肉
该方法清除息肉较彻底,不易遗漏,术后复发少,肠壁切口小,损伤小,肠瘘及腹腔污染机会减少;十二指肠等不易用手摸探查到病变的部位,用结肠镜容易发现病变,并且防止了手术切开十二指肠摘除息肉发生十二指肠瘘的危险。禁忌症:1.小肠多发性息肉合并有急性肠梗阻者。经小肠切口插入内镜摘除小肠息肉者取仰卧位;
-
穿孔型胎粪性腹膜炎的手术
手术名称:穿孔型胎粪性腹膜炎的手术分类:小儿外科/小肠的手术/胎粪性腹膜炎的手术概述:胎粪性腹膜炎是新生儿及婴幼儿时期严重急腹症。其发生原因是在胎儿期肠道穿孔,胎粪流入腹腔,形成无菌性化学性腹膜炎,有大量渗液、纤维素及胎粪形成的钙化物附着于腹膜及脏器表面,广泛粘连造成肠梗阻。2.放置鼻胃管减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