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管造影
(2)应做下列检查、化验:BUN、血肌酐(Cr)、凝血酶原时原时间(即血浆凝血凝血酶原时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小板等。即用Seldinger法插管法,在第12胸椎体处将导管旋转使尖端指向腹前方,然后缓缓地向下移动,导管顶端如挂钉样套住,此时若有抵抗感示导管已进入了肠系膜上动脉。
-
结肠血管畸形
概述:结肠血管疾病是下消化道出血的重要原因之一,过去常常是通过血管造影或手术发现,现在内镜的普及和发展,越来越多的结肠血管疾病得到诊治,其病变常是血管本身的异常,也可以是某些病症的表现之一,病因仍不十分明确。病程长短不一,长者可达十几年,反复血便,一般出血量不多,有自限性,体征缺如。
-
食管癌的动脉灌注化疗
方法:1.食管动脉选择性血管造影:(1)导管选择:食管癌的血供主要来源于呈节段分布的甲状腺下动脉、支气管动脉食管支、食管固有动脉和胃左动脉,插管时应根据肿瘤所在的部位不同,选择适合供血动脉插管的导管类型。(3)消化道出血:见于胃左动脉灌注化疗药物时。②应用血管扩张药物,如罂粟碱、复方丹参、双嘧达莫等。
-
肠道血管畸形
概述:肠道血管畸形(vascularmalformationofintestine)包括动静脉畸形、血管扩张、血管瘤、血管发育不良等,是引起急性或慢性下消化道出血的原因之一,常是血管本身异常,也可是某一系统性病症或某一综合征的表现之一。X线钡餐检查、内镜加活检检查及血管造影可确诊,必要时可行剖腹探查。
-
鼻咽部血管纤维瘤手术
只有在肿瘤基底位于鼻后孔处,大部分于鼻腔时适用;根治性鼻颌进路实际上就是由前侧经上颌窦进入颞下窝的进路,可以充分显露蝶腭孔(sphenopalatineforamen)。(5)将翼腭窝及颞下窝的肿瘤分离并推向上颌窦腔内,在此过程中,可将显露的颌内动脉结扎切断,在蝶腭孔处将肿瘤茎部松解后,即可连同鼻咽腔的肿瘤一起摘除。
-
鼻咽部纤维血管瘤术
只有在肿瘤基底位于鼻后孔处,大部分于鼻腔时适用;根治性鼻颌进路实际上就是由前侧经上颌窦进入颞下窝的进路,可以充分显露蝶腭孔(sphenopalatineforamen)。(5)将翼腭窝及颞下窝的肿瘤分离并推向上颌窦腔内,在此过程中,可将显露的颌内动脉结扎切断,在蝶腭孔处将肿瘤茎部松解后,即可连同鼻咽腔的肿瘤一起摘除。
-
鼻咽纤维血管瘤手术
只有在肿瘤基底位于鼻后孔处,大部分于鼻腔时适用;根治性鼻颌进路实际上就是由前侧经上颌窦进入颞下窝的进路,可以充分显露蝶腭孔(sphenopalatineforamen)。(5)将翼腭窝及颞下窝的肿瘤分离并推向上颌窦腔内,在此过程中,可将显露的颌内动脉结扎切断,在蝶腭孔处将肿瘤茎部松解后,即可连同鼻咽腔的肿瘤一起摘除。
-
肺隔离症
概述:肺隔离症也称为有异常动脉供血的肺囊肿症,是临床上相对多见的先天性肺发育畸形,占肺部疾病的0.15%~病理体动脉供血:最常表现为右肺上、中叶为肺动脉供血,而下叶有1根或更多体动脉血管供血,其可能起自胸主动脉下段,经下肺韧带进入肺实质,或起自腹主动脉,穿过膈肌进入下肺韧带。
-
肺隔离
概述:肺隔离症也称为有异常动脉供血的肺囊肿症,是临床上相对多见的先天性肺发育畸形,占肺部疾病的0.15%~病理体动脉供血:最常表现为右肺上、中叶为肺动脉供血,而下叶有1根或更多体动脉血管供血,其可能起自胸主动脉下段,经下肺韧带进入肺实质,或起自腹主动脉,穿过膈肌进入下肺韧带。
-
肺分离
概述:肺隔离症也称为有异常动脉供血的肺囊肿症,是临床上相对多见的先天性肺发育畸形,占肺部疾病的0.15%~病理体动脉供血:最常表现为右肺上、中叶为肺动脉供血,而下叶有1根或更多体动脉血管供血,其可能起自胸主动脉下段,经下肺韧带进入肺实质,或起自腹主动脉,穿过膈肌进入下肺韧带。
-
隔离肺
概述:肺隔离症也称为有异常动脉供血的肺囊肿症,是临床上相对多见的先天性肺发育畸形,占肺部疾病的0.15%~病理体动脉供血:最常表现为右肺上、中叶为肺动脉供血,而下叶有1根或更多体动脉血管供血,其可能起自胸主动脉下段,经下肺韧带进入肺实质,或起自腹主动脉,穿过膈肌进入下肺韧带。
-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法
概述: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法是一种建立在图象相减基础上的X线血管造影方法,简称DSA。对主动脉夹层、主动脉瘤、主动脉缩窄或主动脉发育异常和检查肺动脉可用IVDSA。IADSA对显示颈段和颅内动脉均较清楚,可用于诊断颈段动脉狭窄或闭塞、颅内动脉瘤、血管发育异常和动脉闭塞以及颅内及颅内肿瘤的供血动脉和肿瘤染色等。
-
四肢血管球囊扩张成形术
准备:1.投前药在经皮经管的血管成形术(PTA)施行前一夜与施行当天的早晨口服阿司匹林325mg(即阿司匹林325mg每日2次),潘生丁75mg每日3次(从PTA施行前三天开始使用)。2.通常的血管造影前的准备。若往动脉内注入妥拉苏林25mg后,其压力阶差较安静状态下,再次有2.67kPa(20mmHg)以上的变化时,也认为是有意义的指标。
-
下消化道出血临床路径(2016年版)
3.内镜、腹部CT、血管造影等检查明确出血的部位和病因后,采取相应诊断病因的治疗(转出本路径,进入相应的临床路径)。4.当各种检查不能明确出血灶或者严重出血危及患者生命时,需行手术探查。(四)标准住院日为3–7日。2.因消化道出血而诱发其他系统病变(例如肾功能衰竭、缺血性心脏病),建议进入该疾病的相关途径。
-
多发性一过性白点综合症
约在10min则显示后极部至中周部有多发性小圆形弱荧光点,发现的病变数目远大于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发现的病变数目,表明此病不仅累及视网膜色素上皮和光感受器,尚可累及脉络膜毛细血管或毛细血管前动脉;但APMPPE多为双眼发病,病灶较大且更为深层、色较黄且更为浓厚,荧光素血管造影早期为遮蔽荧光,后期为强荧光。
-
多发性易消散性白点综合征
约在10min则显示后极部至中周部有多发性小圆形弱荧光点,发现的病变数目远大于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发现的病变数目,表明此病不仅累及视网膜色素上皮和光感受器,尚可累及脉络膜毛细血管或毛细血管前动脉;但APMPPE多为双眼发病,病灶较大且更为深层、色较黄且更为浓厚,荧光素血管造影早期为遮蔽荧光,后期为强荧光。
-
多发性一过性白点综合征
约在10min则显示后极部至中周部有多发性小圆形弱荧光点,发现的病变数目远大于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发现的病变数目,表明此病不仅累及视网膜色素上皮和光感受器,尚可累及脉络膜毛细血管或毛细血管前动脉;但APMPPE多为双眼发病,病灶较大且更为深层、色较黄且更为浓厚,荧光素血管造影早期为遮蔽荧光,后期为强荧光。
-
结肠动静脉畸形
概述:结肠血管扩张症是一组结肠血管畸形病变的总称,是由良性非肿瘤性扩张的血管丛构成,又称结肠血管发育不良、结肠血管扩张、结肠动静脉畸形。结肠血管扩张症宜与消化道肿瘤、食管静脉曲张和胃黏膜出血、结肠憩室炎、结肠血管瘤等引起下消化道出血相鉴别。相关药品:甲醛乙醇、肝素、加压素、吸收性明胶海绵、甘露醇
-
结肠血管发育不良
概述:结肠血管扩张症是一组结肠血管畸形病变的总称,是由良性非肿瘤性扩张的血管丛构成,又称结肠血管发育不良、结肠血管扩张、结肠动静脉畸形。结肠血管扩张症宜与消化道肿瘤、食管静脉曲张和胃黏膜出血、结肠憩室炎、结肠血管瘤等引起下消化道出血相鉴别。相关药品:甲醛乙醇、肝素、加压素、吸收性明胶海绵、甘露醇
-
结肠血管扩张症
概述:结肠血管扩张症是一组结肠血管畸形病变的总称,是由良性非肿瘤性扩张的血管丛构成,又称结肠血管发育不良、结肠血管扩张、结肠动静脉畸形。结肠血管扩张症宜与消化道肿瘤、食管静脉曲张和胃黏膜出血、结肠憩室炎、结肠血管瘤等引起下消化道出血相鉴别。相关药品:甲醛乙醇、肝素、加压素、吸收性明胶海绵、甘露醇
-
结肠血管扩张
概述:结肠血管扩张症是一组结肠血管畸形病变的总称,是由良性非肿瘤性扩张的血管丛构成,又称结肠血管发育不良、结肠血管扩张、结肠动静脉畸形。结肠血管扩张症宜与消化道肿瘤、食管静脉曲张和胃黏膜出血、结肠憩室炎、结肠血管瘤等引起下消化道出血相鉴别。相关药品:甲醛乙醇、肝素、加压素、吸收性明胶海绵、甘露醇
-
子宫肌瘤的动脉栓塞介入治疗
手术名称:子宫动脉栓塞手术治疗子宫肌瘤别名:子宫肌瘤的动脉栓塞介入治疗;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血管介入性手术由Seldinger于1953年创立。麻醉和体位:1.局部麻醉或硬膜外麻醉。4.放置4F或5F动脉导管,经髂外动脉,腹主动脉至对侧髂内动脉,用60%泛影葡胺行子宫血管造影,确认子宫动脉及子宫肌瘤所在部位。
-
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
手术名称:子宫动脉栓塞手术治疗子宫肌瘤别名:子宫肌瘤的动脉栓塞介入治疗;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血管介入性手术由Seldinger于1953年创立。麻醉和体位:1.局部麻醉或硬膜外麻醉。4.放置4F或5F动脉导管,经髂外动脉,腹主动脉至对侧髂内动脉,用60%泛影葡胺行子宫血管造影,确认子宫动脉及子宫肌瘤所在部位。
-
液电碎石术
液电碎石法分类:泌尿外科/腔道泌尿外科手术/经皮肾镜手术ICD编码:98.5101概述:经皮肾镜术已成为腔道泌尿外科的重要内容,它扩大了泌尿外科腔道手术的临床实用价值,改变了许多有关上尿路疾病诊治的传统概念,提高了诊治水平。12g或呋塞米10~⑤肾造口管放置若超过10d,需重复检查血红蛋白、钾及作尿细菌培养;
-
结、直肠癌介入治疗
概述:结、直肠癌是胃肠道肿瘤中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欧美居恶性肿瘤第3位,在我国居第4位至6位,发病率逐年上升,病死率在美国已居第2位。操作名称:结、直肠癌介入治疗适应证:结、直肠癌介入治疗的适应证如下:1.病理组织学诊断明确。注意事项:1.术中给予地塞米松10mg,昂丹司琼(恩丹西酮)类止吐药8~
-
血管肉瘤临床路径(2017年版)
基本信息:《血管肉瘤临床路径(2017年版)》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委托中华医学会组织专家制(修)定,在中华医学会网站发布。3.辅助检查:患肢平片、CT、MRI,全身骨扫描及血管造影等。4.术中用药:麻醉用药、抗生素、灭活用高渗盐水。4.术后首选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
-
液电碎石法
液电碎石法分类:泌尿外科/腔道泌尿外科手术/经皮肾镜手术ICD编码:98.5101概述:经皮肾镜术已成为腔道泌尿外科的重要内容,它扩大了泌尿外科腔道手术的临床实用价值,改变了许多有关上尿路疾病诊治的传统概念,提高了诊治水平。12g或呋塞米10~⑤肾造口管放置若超过10d,需重复检查血红蛋白、钾及作尿细菌培养;
-
大动脉炎临床路径(2016年版)
基本信息:《大动脉炎临床路径(2016年版)》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于2016年5月31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实施苯丙酮尿症等26个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16〕577号)印发。(3)免疫抑制剂:常用的免疫抑制剂为环磷酰胺、甲氨蝶呤/硫唑嘌呤、吗替麦考酚酯、环孢霉素等;(2)外科手术治疗。
-
磁共振成像
脑脊液T1长;运动器官成像:采用呼吸和心电图门控(gating)成像技术,不仅能改善心脏大血管的MR成像,还可获得其动态图象。不仅要横断面图像,还常要矢状面或(和)冠状面图像,还需获得T1WI和T2WI。虽然MRA对颅内血管、颈部血管及肢体血管的价值与常规血管造影相似,但对极慢血流的病变可能漏掉,空间分辨力低于DSA。
-
碘佛醇
碘佛醇药典标准:品名:中文名:碘佛醇汉语拼音:Dianfuchun英文名:Ioversol结构式:分子式与分子量:C18H24I3N3O9807.11来源(名称)、含量(效价):本品为5-[N-(2-羟乙基)羟乙酰胺基]-N,N'-双(2,3-二羟丙基)-2,4,6-三碘-1,3-苯二甲酰胺。6.遇有较重副反应时,除对症治疗外,并给予抗过敏药物、肾上腺素、吸氧等。
-
动脉先天畸形
概述:畸形性吞咽困难(dysphagiaduetovasculardeformity)早在1787年由Bayford提出,是因右锁骨下动脉起始部发育畸形并走行异常而压迫食管引起吞咽困难的疾病。气管压迫症状:右位主动脉弓和左主动脉韧带、双主动脉弓可出现气管压迫症状,表现气促和喘鸣。迷走右锁骨下动脉可结扎及切断位于食管后壁的血管;
-
安力射
药品说明书:别名:安射力、安射力320、碘维索尔、伊奥索,碘佛醇外文名:Ioversolum、MP-328、Optiray,Ioversol药理毒理:本品为一种新型的含三碘低渗非离子型造影剂。椎动脉4-8mL;锁骨下动脉2-10mL;有高危因素的老年人或幼儿、支气管哮喘、心脏或肝肾功能不全、甲状腺功能亢进等,或病人血清肌酸酐超过3mg/dL时慎用。
-
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
疾病别名色素绒毛结节性滑膜炎,色素性绒毛滑膜炎,腱鞘巨细胞瘤,腱鞘纤维瘤,腱鞘纤维黄素瘤,腱鞘黄素瘤,giantcelltumoroftendonsheath疾病代码ICD:M68.8*疾病分类风湿免疫科疾病概述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pigmentedvillonodularsynovitis,PVNS)是滑膜的一种增生性病变,经常表现为局限的结节。
-
腹主动脉-腹腔动脉架桥术和腹主动脉-肠系膜上动脉架桥术
术前准备:1.对营养不良病人应进行短程肠外营养支持,改善其一般情况。麻醉和体位: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用3-0或4-0线做腹主动脉-人造血管端-侧吻合,检查确认不漏血后,靠近吻合口阻断人造血管,开放Satinsky钳。开放各阻断钳。术中注意要点:1.吻合前要全身肝素化(100U/kg),吻合完成后可酌情给鱼精蛋白(25~
-
碘维索尔
药品说明书:别名:安射力、安射力320、碘维索尔、伊奥索,碘佛醇外文名:Ioversolum、MP-328、Optiray,Ioversol药理毒理:本品为一种新型的含三碘低渗非离子型造影剂。椎动脉4-8mL;锁骨下动脉2-10mL;有高危因素的老年人或幼儿、支气管哮喘、心脏或肝肾功能不全、甲状腺功能亢进等,或病人血清肌酸酐超过3mg/dL时慎用。
-
胃肠道造影检查
操作名称:胃肠道造影检查适应证:1.胃肠道钡剂造影检查胃肠道造影能显示其内腔和粘膜皱襞、形态和功能等,对胃肠道常见病,如溃疡、癌肿等,有重要诊断价值。3.肌肉注射新斯的明或口服胃复安(灭吐灵)可以增强胃肠道紧张力,促进蠕动,在小肠检查时可缩短钡剂运行时间,能在较短的时间内(1~有胃肠道穿孔时禁用。
-
MRI
脑脊液T1长;运动器官成像:采用呼吸和心电图门控(gating)成像技术,不仅能改善心脏大血管的MR成像,还可获得其动态图象。不仅要横断面图像,还常要矢状面或(和)冠状面图像,还需获得T1WI和T2WI。虽然MRA对颅内血管、颈部血管及肢体血管的价值与常规血管造影相似,但对极慢血流的病变可能漏掉,空间分辨力低于DSA。
-
周围动脉栓塞
另外,栓塞发生于侧支循环丰富的部位时,症状可以不明显或表现为间歇跛行(intermittentclaudication),即患者在行走距离缩短的同时有缺血证据,休息后症状缓解。当较大动脉阻塞后(如髂、股动脉),远端急性缺血,下肢皮肤颜色改变,感觉、运动障碍,脉搏搏动消失,继而引起组织细胞的坏死。12h以内治疗者肢体存活率达81%;
-
畸形性吞咽困难
概述:畸形性吞咽困难(dysphagiaduetovasculardeformity)早在1787年由Bayford提出,是因右锁骨下动脉起始部发育畸形并走行异常而压迫食管引起吞咽困难的疾病。气管压迫症状:右位主动脉弓和左主动脉韧带、双主动脉弓可出现气管压迫症状,表现气促和喘鸣。迷走右锁骨下动脉可结扎及切断位于食管后壁的血管;
-
子宫动脉栓塞手术治疗子宫肌瘤
手术名称:子宫动脉栓塞手术治疗子宫肌瘤别名:子宫肌瘤的动脉栓塞介入治疗;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血管介入性手术由Seldinger于1953年创立。麻醉和体位:1.局部麻醉或硬膜外麻醉。4.放置4F或5F动脉导管,经髂外动脉,腹主动脉至对侧髂内动脉,用60%泛影葡胺行子宫血管造影,确认子宫动脉及子宫肌瘤所在部位。
-
介入放射学
定义:介入放射学(interventionalradiology)是指在医学影像系统监视引导下,经皮针穿刺或引入导管做抽吸注射、引流或对管腔、血管等做成型、灌注、栓塞等,以诊断与治疗疾病的技术。介入放射学是在影像诊断学、选择或超选择性血管造影、细针穿剌和细胞病理学等新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
成人多囊肾
概述:成人多囊肾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几乎都是双侧性的(占总病例数的95%)。若发现有一大囊肿压迫了上段输尿管造成梗阻并使肾功能进一步受损,则可将其切除或抽吸其内囊液。镜下或肉眼全程血尿常见且可相当严重,造成原因尚不明了。(7)超声检查:超声影象用于多囊肾的诊断优于排泄性尿路造影及肾核素检查。
-
血管炎
疾病别名系统性血管炎疾病分类风湿免疫科疾病概述血管炎是一组与血管坏死及炎症有关的疾病。这些病变构成了血管腔狭窄或管壁瘤样变,使局部组织供血不足。二、自身抗体(一)抗中性粒细胞浆抗体(ANCA)用荧光免疫方法检查有两种图型:(1)胞浆性型(C—ANCA),粒细胞浆均匀着色,对Wegener肉芽肿有很高特异性。
-
下消化道出血临床路径(2016年县级医院版)
3.内镜、腹部CT、血管造影等检查明确出血的部位和病因后,采取相应诊断病因的治疗(转出本路径,进入相应的临床路径)。4.当各种检查不能明确出血灶或者严重出血危及患者生命时,需行手术探查。(四)标准住院日为3–4日。2.因消化道出血而诱发其他系统病变(例如肾功能衰竭、缺血性心脏病),建议进入该疾病的相关途径。
-
脾动脉瘤
疾病代码:ICD:I72.8疾病分类:肝胆外科疾病概述:脾动脉瘤是内脏动脉中最常见的动脉瘤,占腹腔内脏动脉瘤的50%以上。其他辅助检查:1.腹部平片和动脉造影本病起病隐匿,故绝大多数病人是在非针对性的腹部摄片检查中偶尔发现患有此疾。动脉瘤破裂的病死率约8.5%。
-
Dieulafoy 病
高倍镜下可见破裂的动脉壁有轻度炎症反应,管腔内纤维血栓形成,动脉管壁黏膜下纤维沉着,胃黏膜肌层增厚,病灶周围黏膜无炎症反应。吸出胃腔内大量积血和血凝块,仔细检查胃黏膜有无出血性病灶,若未发现胃黏膜明显病变如血管瘤等,应注意检查贲门区胃黏膜。1.内镜治疗多数Dieulafoy病患者经内镜治疗可获得成功。
-
动静脉型血管畸形
概述:迪厄拉富瓦病(Dieulafoy’sdisease)又称Dieulafoy病变(Dieulafoy’slesion),是引起消化道尤其是上消化道大出血的原因之一。动静脉畸形;胃动脉瘤;黏膜肌层有扭曲、增生的动脉。吸出胃腔内大量积血和血凝块,仔细检查胃黏膜有无出血性病灶,若未发现胃黏膜明显病变如血管瘤等,应注意检查贲门区胃黏膜。
-
Dieulafoy血管畸形
概述:迪厄拉富瓦病(Dieulafoy’sdisease)又称Dieulafoy病变(Dieulafoy’slesion),是引起消化道尤其是上消化道大出血的原因之一。动静脉畸形;胃动脉瘤;黏膜肌层有扭曲、增生的动脉。吸出胃腔内大量积血和血凝块,仔细检查胃黏膜有无出血性病灶,若未发现胃黏膜明显病变如血管瘤等,应注意检查贲门区胃黏膜。
-
Dieulafoy胃黏膜糜烂
概述:迪厄拉富瓦病(Dieulafoy’sdisease)又称Dieulafoy病变(Dieulafoy’slesion),是引起消化道尤其是上消化道大出血的原因之一。动静脉畸形;胃动脉瘤;黏膜肌层有扭曲、增生的动脉。吸出胃腔内大量积血和血凝块,仔细检查胃黏膜有无出血性病灶,若未发现胃黏膜明显病变如血管瘤等,应注意检查贲门区胃黏膜。
-
Dieulafoy病变
概述:迪厄拉富瓦病(Dieulafoy’sdisease)又称Dieulafoy病变(Dieulafoy’slesion),是引起消化道尤其是上消化道大出血的原因之一。动静脉畸形;胃动脉瘤;黏膜肌层有扭曲、增生的动脉。吸出胃腔内大量积血和血凝块,仔细检查胃黏膜有无出血性病灶,若未发现胃黏膜明显病变如血管瘤等,应注意检查贲门区胃黏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