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因子
B因子的医学检查:检查名称:B因子分类:免疫学检查细胞免疫测定B因子的测定原理:将含有抗补体抗体的琼脂铺在玻璃板上,然后打孔,加抗原(补体)。试剂:(1)抗B因子血清自制抗B因子血清应预试选定最适稀释度,商品抗血清按说明书指示效价工作。(2)其余试剂与C1q免疫球蛋白单扩散法测定相同。
-
补体
在补体激活的经典途径中,要有抗原抗体复合物存在,以及补体系统的11种蛋白质参加。此酶活性可被C1INH灭活。C3a留在液相中,具有过敏毒素活性,可被羟肽酶B灭活。CR2的免疫功能尚未阐明清楚,但实验表明,当加入CR2配体时可使B细胞活化。感染局部发生炎症时,补体裂解产物可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吸引白细胞到炎症局部。
-
遗传性补体缺陷病
C3、H因子和I因子缺乏增加了患者对化脓性细菌感染的易感性,而备解素、C5、C6、C7和C8缺陷的患者则易于发生严重的萘瑟菌感染。现有C2缺陷的单倍体型都是这些原始突变派生而来,目前已知C2缺陷患者,常反复发生由肺炎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萘瑟菌和流感杆菌所致的肺炎、脑膜炎或菌血症。备解素缺陷是X连锁隐性遗传。
-
MHC基因
如C57BL品系小鼠的H-2单体型为H-2b,它的二个基因座编码的抗原特异性为K33和D2。由于各个座位基因是随机组合的,故人群中的基因型可达108之多。MHC与免疫应答:1.免疫调控作用动物实验证明,不同品质的小鼠对同一抗原的应答能力大不相同:甲小鼠可产生抗体应答和细胞性应答,乙小鼠完全无应答,两者杂交的F1有应答能力。
-
C1/C2/C3/C4缺陷
疾病分类:皮肤性病科疾病概述:遗传性补体缺陷病在补体系统的组成成分中,几乎每一种可有遗传缺陷。大多数补体遗传缺陷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少数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而备解素缺陷则属X染色体连锁隐性遗传。C3、H因子和I因子缺乏增加了患者对化脓性细菌感染的易感性。4、遗传性C4缺陷:C4有2种基因,即C4A和C4B。
-
眼镜蛇蛇毒因子
张口伸舌困难,吞咽困难,喉间痰鸣,四肢乏力,烦躁、谵妄、嗜睡、对疼痛刺激能睁眼,四肢有翻译,呼吸困难、发生紫绀;中期治疗(被咬伤后4小时至需要手术修复局部组织坏死缺损创面日期)控制感染,消除局部的坏死组织、换药,促进肉芽组织生长为主,根据局部组织的坏死和缺损情况、制定相应的方案。
-
裂解素
英文名:properdin(factorB)别名:B因子,BF正常值:火箭电泳法:0.1~35mg/dl)改良溶血法:64~(2)降低:肝硬化、慢性肾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化验取材:血液化验方法:细胞免疫测定化验类别一:免疫学检查化验类别二:细胞免疫测定参考资料:《新编临床检验与检查手册》、《新编化验员工作手册》
-
视黄醇
视黄醇,又称维生素A,分子式:C20H30O。早在唐朝太宗年间,孙思邈就在《备急千金要方》中记载了用富含β-胡萝卜素的中草药配合羊肝来治疗夜盲症的药方。药品说明书别名甲素;甲种维生素;抗干眼病醇;3.大剂量长期使用,会出现厌食、腹泻、感觉过敏、眼球突出、血中、凝血酶原不足及维生素C的代谢障碍。
-
B因子溶血活性
B因子溶血活性的医学检查:检查名称:B因子溶血活性分类:免疫学检查细胞免疫测定B因子溶血活性的测定原理:未致敏的家兔红细胞(RE)(有类似酵母多糖或菊糖对人补体的作用)可在含Mg2+的EGTA缓冲液稀释的人血清中激活AP,引起溶血。(2)巴比妥缓冲原液:NaCl121.25g,巴比妥1.44g,巴比妥钠0.94g,蒸馏水补足500ml。
-
凝血因子
概述:凝血因子是血浆与组织中直接参与凝血的物质的统称。因子VI事实上是活化的第五因子,已经取消因子VI的命名。激肽释放酶是激活因子XⅡ、XⅠ、VⅡ,使高相对分子质量激肽原转变成激肽,使纤溶酶原转变成纤溶酶。式中左侧为内源性通路(intrinsicpathway),如缺乏内源性因子表现为ptt异常。
-
HLA基因复合体
3.类基因区含有编码补体成分C2、C4、B因子及TNF、热休克蛋白和21羟化酶的基因。2.共显性遗传共显性(co-dominance)是指某位点的等位基因不论是杂合子还是纯合子,均能同等表达,两者的编码产物都可在细胞表面检测到。虽然HLA的基因分型技术发展很快,但目前仍不能完全取代血清学分型法和细胞分型法(详见第二十八章)。
-
血清补体旁路途径活性
概述:本试验阻断补体传统活化途径,加入兔红细胞使B因子活化,导致补体旁路激活,兔红细胞遭受损伤而发生溶血。(3)2u抗绵羊红细胞溶血素溶液:如溶血素的效价为1∶6000,则用巴比妥缓冲液稀释1∶3000即成。(4)标准管制备:2%羊红细胞悬液2ml,加蒸馏水8ml,使其全溶血为100%全溶血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