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急性血吸虫病
概述:急性血吸虫病(acuteschistosomiasis)是指初次接触有血吸虫尾蚴疫水而急性发作,以高热,畏寒,盗汗,腹痛,腹泻,呕吐,肝脾肿大,粪检有血吸虫卵等为主要表现的血吸虫病。肝脏肿大不明显;B型超声检查肝脓肿病人肝区探查可见呈蜂窝状结构,回声较低,液化处出现无回声区,若行肝穿刺获得典型的脓液。
-
WS/T 564—2017 巴贝虫病诊断
典型形态为梨形,常在一个红细胞内有多个虫体寄生,以1~D.1.2.2瑞氏染色:在薄血膜上加瑞氏染液5~在包被巴贝虫抗原的96微孔板中加入稀释的待检样品100μL(复孔检测),设阳性对照2孔,阴性对照2孔,并设空白对照2孔,置37℃孵育30min。弃去孔内液体,用洗涤液洗涤3次,每次间隔1mm,甩干。其热型为稽留或驰张型。
-
巴贝虫
概述:巴贝虫(Babesia.spp)是寄生在人和脊椎动物红细胞内的原虫。f巴贝虫在蜱间传播方式有:①经卵传递:雌蜱吸血后,巴贝虫在蜱体内繁殖发育后,进入蜱卵巢,经卵传递给下一代蜱。起病急骤,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有高热、头痛、眼球痛、肌肉与关节疼痛、鼻衄、淋巴结肿大、出疹等症状,一般在发热4d~
-
糖原贮积病Ⅴ型
疾病别名Ⅴ型糖原贮积病,第Ⅴ型糖原累积病,Ⅴ型糖原累积病,McArdle肌病,疾病代码ICD:E74.0疾病分类神经内科疾病概述糖原贮积病Ⅴ型又称McArdle肌病,由肌肉磷酸化酶(phosphorylase)缺乏所引起。有文献报告本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酶基因定位于常染色体11(11q13),但也有报告认为本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
梨浆虫病
巴贝虫的子孢子通过蜱叮咬随唾液进入人或脊椎动物体内,侵入红细胞后,通过出芽生殖方式或二分裂增殖发育成裂殖子。血液涂片镜检时,在红细胞内发现有多个环形体,而无色素颗粒。单用克林霉素肌内注射或与奎宁口服伍用,既能迅速退热,又能减少原虫血症,此乃近年来用于治疗微小巴贝虫所致人巴贝虫病的安全有效药物。
-
巴贝虫病
巴贝虫的子孢子通过蜱叮咬随唾液进入人或脊椎动物体内,侵入红细胞后,通过出芽生殖方式或二分裂增殖发育成裂殖子。血液涂片镜检时,在红细胞内发现有多个环形体,而无色素颗粒。单用克林霉素肌内注射或与奎宁口服伍用,既能迅速退热,又能减少原虫血症,此乃近年来用于治疗微小巴贝虫所致人巴贝虫病的安全有效药物。
-
埃博拉病毒
埃博拉病毒介绍(Ebolavirus)又译作伊波拉病毒,是一种能引起人类和灵长类动物产生埃博拉出血热的烈性传染病病毒,有很高的死亡率,在50%至90%之间。在身体内部,心脏开始渗血,并将渗入它周围的空腔。目前已知的人类艾博拉病毒有3种,都以疫区国家为名,分别是“苏丹艾博拉”、“扎伊尔艾博拉”、“象牙海岸艾博拉”。
-
风湿性多发性肌痛
中医认为,本病是以大关节晨僵和躯体大群肌肉疼痛为特征。典型临床表现为颈部、肩胛带、骨盆带肌肉疼痛和僵硬,尤以清晨1~5.需要排除类似风湿性多肌痛表现的其他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慢性感染、多发性肌炎、恶性肿瘤等。免疫抑制药:对病情顽固或小剂量泼尼松不能维持疗效者,可加用甲氨蝶呤片7.5mg,1次/周,顿服。
-
风湿性多肌病
中医认为,本病是以大关节晨僵和躯体大群肌肉疼痛为特征。典型临床表现为颈部、肩胛带、骨盆带肌肉疼痛和僵硬,尤以清晨1~5.需要排除类似风湿性多肌痛表现的其他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慢性感染、多发性肌炎、恶性肿瘤等。免疫抑制药:对病情顽固或小剂量泼尼松不能维持疗效者,可加用甲氨蝶呤片7.5mg,1次/周,顿服。
-
PMR
中医认为,本病是以大关节晨僵和躯体大群肌肉疼痛为特征。典型临床表现为颈部、肩胛带、骨盆带肌肉疼痛和僵硬,尤以清晨1~5.需要排除类似风湿性多肌痛表现的其他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慢性感染、多发性肌炎、恶性肿瘤等。免疫抑制药:对病情顽固或小剂量泼尼松不能维持疗效者,可加用甲氨蝶呤片7.5mg,1次/周,顿服。
-
风湿性多肌痛
中医认为,本病是以大关节晨僵和躯体大群肌肉疼痛为特征。典型临床表现为颈部、肩胛带、骨盆带肌肉疼痛和僵硬,尤以清晨1~5.需要排除类似风湿性多肌痛表现的其他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慢性感染、多发性肌炎、恶性肿瘤等。免疫抑制药:对病情顽固或小剂量泼尼松不能维持疗效者,可加用甲氨蝶呤片7.5mg,1次/周,顿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