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尿渗透压
概述:尿渗透量浓度又称尿渗透量、尿渗量,是指肾脏排泄尿内全部溶质的微粒总数量,如电解质、尿素、糖类、蛋白质等。化验结果临床意义:降低:主要见于肾浓缩功能严重受损的疾病,如慢性肾盂肾炎、多囊肾、慢性肾功能衰竭、尿崩症、尿路梗阻性肾病变、尿酸性肾病变、急性肾小管功能障碍和原发性肾小球病变等。
-
中枢性尿崩症
疾病分类:儿科疾病概述:神经垂体暂时性或慢性疾病使血管加压素缺乏,其特征是排泄大量极稀释尿(其他均正常)和烦渴.4、加压素试验禁水试验结束后,皮下注射垂体后叶素5U(或静氨散加压素0.1U/kg),然后两小时内多次留尿,测定渗透压,如尿渗透压上升峰值超过给药前的50%,则为完全性中枢性尿崩症;
-
老年人高钠血症
在住院的老年人中,伴高钠血症者常加重相关疾病的病死率;测定尿渗透压有助于鉴别其病因:尿渗透压<300mOsm/kg者为尿崩症(包括中枢性和肾性),>800mOsm/kg者多为不显性失水、原发性饮水过少或钠盐输注过多,介于二者之间者可为部分性中枢性尿崩症、中枢性尿崩症并血容量减少,或肾性尿崩症以及渗透性利尿。
-
老年高钠血症
在住院的老年人中,伴高钠血症者常加重相关疾病的病死率;测定尿渗透压有助于鉴别其病因:尿渗透压<300mOsm/kg者为尿崩症(包括中枢性和肾性),>800mOsm/kg者多为不显性失水、原发性饮水过少或钠盐输注过多,介于二者之间者可为部分性中枢性尿崩症、中枢性尿崩症并血容量减少,或肾性尿崩症以及渗透性利尿。
-
禁水加压素试验
操作名称:禁水加压素试验适应证:尿崩症。2.药物垂体后叶素。方法:试验时禁水,但可进干食。②禁饮8-12h后,每2h排尿1次,测尿量、尿比重、尿渗透压,每小时测血压和体重1次;注意事项:试验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血压等,以免发生严重脱水。3、肾性尿崩症禁水后尿液不能浓缩,注射垂体加压素后仍无反应。
-
抗利尿激素不适当分泌综合征临床路径(2017年版)
基本信息:《抗利尿激素不适当分泌综合征临床路径(2017年版)》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委托中华医学会组织专家制(修)定,在中华医学会网站发布。3.尿钠增高,并不受水负荷的影响。7.排除其他可引起低钠血症疾病:肝硬化腹水、慢性心力衰竭、肾脏疾病伴低钠血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和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等。
-
尿渗量
概述:尿渗透量浓度又称尿渗透量、尿渗量,是指肾脏排泄尿内全部溶质的微粒总数量,如电解质、尿素、糖类、蛋白质等。化验结果临床意义:降低:主要见于肾浓缩功能严重受损的疾病,如慢性肾盂肾炎、多囊肾、慢性肾功能衰竭、尿崩症、尿路梗阻性肾病变、尿酸性肾病变、急性肾小管功能障碍和原发性肾小球病变等。
-
尿渗量测定
概述:尿渗透量浓度又称尿渗透量、尿渗量,是指肾脏排泄尿内全部溶质的微粒总数量,如电解质、尿素、糖类、蛋白质等。化验结果临床意义:降低:主要见于肾浓缩功能严重受损的疾病,如慢性肾盂肾炎、多囊肾、慢性肾功能衰竭、尿崩症、尿路梗阻性肾病变、尿酸性肾病变、急性肾小管功能障碍和原发性肾小球病变等。
-
尿渗透压测定
操作名称:尿渗透压测定适应证:慢性肾炎,肾功能衰竭,肾小管病变,多囊肾,尿崩症等。禁忌证:严重肝损伤和心功不全者慎用。准备:尿液,肝素,仪器。2、饮水后测尿渗透压:嘱患者饮水20ml/pg,在20-30min内分次饮完。严重肝病或心衰者慎做此试验。注意事项:肌肉运动或肌饿可使尿渗透压结果降低。
-
非特异性肾实质疾病
概述:特异性肾实质疾病包括急性肾小管坏死和急性皮质坏死。根据血清肌酐或血尿素氮上升率和电解质浓度可作为透析治疗的标准。35kcal/kg的葡萄糖和必需氨基酸,以纠正或减少机体的分解代谢。严密监测血钾和连续检查心电图有助于早期发现高血钾。尿中可检出肾小管细胞和颗粒状管型、尿液混浊呈棕色。
-
抗利尿激素分泌失调综合症
疾病分类:内分泌科疾病概述:抗利尿激素分泌失调综合症(简称SIADH)是由于内源性抗利尿激素(即精氨酸加压素,简称AVP)持续性分泌,使水排泄发生障碍,当水摄入过多时,可引起低钠血症与有关临床表现。某些药物如氯磺丙脲、长春碱、环磷酰胺、卡马西平、氯贝特、三环抗抑郁剂等可刺激AVP释放,从而产生SIADH。
-
SIADH
疾病分类:内分泌科疾病概述:抗利尿激素分泌失调综合症(简称SIADH)是由于内源性抗利尿激素(即精氨酸加压素,简称AVP)持续性分泌,使水排泄发生障碍,当水摄入过多时,可引起低钠血症与有关临床表现。某些药物如氯磺丙脲、长春碱、环磷酰胺、卡马西平、氯贝特、三环抗抑郁剂等可刺激AVP释放,从而产生SIADH。
-
抗利尿激素不适当分泌综合征
疾病分类:内分泌科疾病概述:抗利尿激素分泌失调综合症(简称SIADH)是由于内源性抗利尿激素(即精氨酸加压素,简称AVP)持续性分泌,使水排泄发生障碍,当水摄入过多时,可引起低钠血症与有关临床表现。某些药物如氯磺丙脲、长春碱、环磷酰胺、卡马西平、氯贝特、三环抗抑郁剂等可刺激AVP释放,从而产生SIADH。
-
老年人异位抗利尿素分泌综合征
SIADH时尿钠浓度高,血浆渗透压低,但血中ADH水平高。3.异常蛋白质的合成学说这与基因学说有关,调节基因可产生某些异常蛋白质和肽类物质,特异蛋白质如组蛋白起压抑作用,操纵基因的非组蛋白对组蛋白发生作用,解除去压抑作用。小细胞肺癌用联合化疗有效之后,低血钠也能被纠正。
-
尿红细胞形态计数
畸形红细胞标准:Birech报告畸形红细胞分类红细胞大小不等,形态异常多样,归为以下7种:①酵母菌样红细胞:在红细胞外膜有小泡突出或细胞呈霉菌孢子样改变。⑦手镯样红细胞:胞体较大,呈明显内外两层膜改变。畸形红细胞20%、80%,为混合型血尿。畸形红细胞形态变化与肾小球性血尿:畸形红细胞各种变化形状分为7~
-
SIAVP
抗精氨酸血管加压素不适当分泌综合征(SIAVP)也称抗利尿激素不适当分泌综合征(SIADH)。后在多饮多尿中逐步调整达到出入量平衡,应注意脑垂体和异位组织无节制释放抗精氨酸血管加压素(AVP)的因素。2.血清钠和血浆渗透压都降低。尿钠〉30mmol/L。血清钾可随之降低。治疗无特殊治疗,只能对水和钠作相应调整,并应兼顾补钾。
-
急性肾盂肾炎临床路径(2016县级医院版)
2.根据患者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1)血、尿渗透压,尿N-乙酰-β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尿β2微球蛋白、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尿找支原体和衣原体、尿结核杆菌培养、尿液高渗培养、血G(1,3-β-D-葡聚糖)试验、GM(半乳甘露聚糖)试验;2.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和/或合并症。急性肾盂肾炎临床路径(县医院版).
-
高渗性脱水
概述水和钠同时丧失,但缺水多于缺钠,故血清钠高于正常范围,细胞外液呈高渗状态。当缺水多于缺钠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增加,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体重可降低,由于细胞外液高张,致细胞内液失水,以补偿细胞外液容量。补充已丧失的液体,可静脉输注5%葡萄糖或低渗盐水溶液。
-
ADH分泌过多综合征
2.尿渗透压高于血浆渗透压。病因学:最常见的原因是由肿瘤组织合成并自主性释放ADH所致,约占本征80%,主要为肺燕麦细胞癌、胰腺癌、十二指肠癌和淋巴瘤等。并发症:本征需与肾小管病变、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慢性心衰、肝硬化腹水、高渗利尿剂的应用以及甲状腺功能低下等所致的水潴留和/或低血钠相鉴别。
-
应激性糖尿病
疾病分类:内分泌科疾病概述:严重烧伤休克、大手术、严重感染、药物影响、口服或静脉输入大量葡萄糖等病史引起酮体增高引起多尿;尿比重高、口渴、高渗性脱水、氮质血症、精神症状、昏迷等。4.注意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高血糖所致的脱水系高渗性脱水,主要应补充水分(口服或静脉输入5%葡萄糖液)。
-
抗精氨酸血管加压素不适当分泌综合征
抗精氨酸血管加压素不适当分泌综合征(SIAVP)也称抗利尿激素不适当分泌综合征(SIADH)。后在多饮多尿中逐步调整达到出入量平衡,应注意脑垂体和异位组织无节制释放抗精氨酸血管加压素(AVP)的因素。2.血清钠和血浆渗透压都降低。尿钠〉30mmol/L。血清钾可随之降低。治疗无特殊治疗,只能对水和钠作相应调整,并应兼顾补钾。
-
职业性急性中毒性肾病
定义:职业性急性中毒性肾病是指在职业活动中,因短期内接触较大剂量的化学物质而引起的以急性肾脏损伤为主要表现的中毒性疾病。b)酱油色尿,化验显示潜血试验阳性,查有血红蛋白或肌红蛋白;b)48h内血清肌酐(Scr)升高1倍以上;重度急性中毒性肾病:治愈后可从事轻工作,但应避免肾脏毒物接触。
-
分侧肾功能试验
正常值:肾小管排斥率0.6~(4)患侧GFR和肾血浆流量降低;(5)患侧尿钠、氨及氢离子比健侧高;(6)TRFR>1.6为右肾病变,<0.6为左肾病变。化验取材:尿液化验方法:肾功能检测化验类别一:尿液检查化验类别二:肾功能检测参考资料:《新编临床检验与检查手册》、《新编化验员工作手册》
-
尿液
正常人每昼夜排出的尿量约1~尿中溶质的浓度常用比重表示。尿液的稀释尿中水占95%~在抗利尿激素存在时,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通透性增加,小管液从外髓集合管向内髓集合管流动时,由于渗透作用,水便不断进入高渗的组织间液,使小管液不断被浓缩而变成高渗液,最后尿液的渗透浓度可高达120mOsm/kgH2O,形成浓缩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