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清镁
急性心肌梗死、急性乙醇中毒以及新生儿肝炎、婴儿肠切除后等。相关疾病:慢性肾功能衰竭、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糖尿病、昏迷、多发性骨髓瘤、脱水、阿米巴肝脓肿、腹泻、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急性胰腺炎、肝硬化、腹水、急性心肌梗死、肾小管性酸中毒
-
高血镁症
此外,甲状腺素可抑制肾小管镁重吸收、促进尿镁排出,故某些黏液性水肿的患者可发生高镁血症。⑤酸中毒时细胞内镁过多交换到细胞外。鉴别诊断:轻度高镁血症时,症状及体征常缺如,易被忽略,对于使用镁剂的患者特别是伴有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应注意监测血镁浓度,同时结合尿镁测定,原发基础疾病情况作出诊断及鉴别诊断。
-
高镁血症
此外,甲状腺素可抑制肾小管镁重吸收、促进尿镁排出,故某些黏液性水肿的患者可发生高镁血症。⑤酸中毒时细胞内镁过多交换到细胞外。鉴别诊断:轻度高镁血症时,症状及体征常缺如,易被忽略,对于使用镁剂的患者特别是伴有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应注意监测血镁浓度,同时结合尿镁测定,原发基础疾病情况作出诊断及鉴别诊断。
-
血镁过少
吸收不足和胃肠道排出增加:因胃肠道疾病而发生低镁血症,临床上并不少见,但容易被忽视。(3)酸碱平衡紊乱:碱中毒时,镁离子进入细胞内。缺镁还可诱发心衰发生,使心衰病人用洋地黄治疗时易发生洋地黄中毒。镁负荷试验:留取16h尿,测定尿镁排出量。常用制剂为25%硫酸镁溶溶液,可视病情危急程度予快速或缓慢静脉滴注。
-
低血镁症
吸收不足和胃肠道排出增加:因胃肠道疾病而发生低镁血症,临床上并不少见,但容易被忽视。(3)酸碱平衡紊乱:碱中毒时,镁离子进入细胞内。缺镁还可诱发心衰发生,使心衰病人用洋地黄治疗时易发生洋地黄中毒。镁负荷试验:留取16h尿,测定尿镁排出量。常用制剂为25%硫酸镁溶溶液,可视病情危急程度予快速或缓慢静脉滴注。
-
低镁血
吸收不足和胃肠道排出增加:因胃肠道疾病而发生低镁血症,临床上并不少见,但容易被忽视。(3)酸碱平衡紊乱:碱中毒时,镁离子进入细胞内。缺镁还可诱发心衰发生,使心衰病人用洋地黄治疗时易发生洋地黄中毒。镁负荷试验:留取16h尿,测定尿镁排出量。常用制剂为25%硫酸镁溶溶液,可视病情危急程度予快速或缓慢静脉滴注。
-
低镁血症
吸收不足和胃肠道排出增加:因胃肠道疾病而发生低镁血症,临床上并不少见,但容易被忽视。(3)酸碱平衡紊乱:碱中毒时,镁离子进入细胞内。缺镁还可诱发心衰发生,使心衰病人用洋地黄治疗时易发生洋地黄中毒。镁负荷试验:留取16h尿,测定尿镁排出量。常用制剂为25%硫酸镁溶溶液,可视病情危急程度予快速或缓慢静脉滴注。
-
镁缺乏症
血清镁的正常浓度为0.80~在正常人,静脉输注氯化镁或硫酸镁0.25mmol/kg后,注入量的90%很快从尿中排出,而在低镁血症病人,注入相同量的溶液后,输入镁的40%~肾脏丢失过多:如慢性肾盂肾炎、肾小管性酸中毒、急性肾功能衰竭多尿期,或长期应用袢利尿剂、噻嗪类及渗透性利尿等使肾性丢失镁而发生低镁血症;
-
镁过多症
概述:高血镁系一种少见的生化异常,肾功能损害是发生高血镁最主要的原因。病因学:主要是肾功能不全病人,尿镁排泄减少,而引起高镁血症。血清镁进一步增高时,心脏传导功能发生障碍,心电图显示PR间期延长,QRS增宽和T波升高,与高钾血症的心电图变化相似。晚期可出现呼吸抑制,嗜睡和昏迷,甚至心搏骤停。
-
尿镁
血清镁约65%~(2)尿镁降低:①镁由消化道丢失:如长期禁食、吸收不良、长期丢失胃肠液(慢性腹泻、吸收不良综合征、术后肠道瘘管和长期吸引胃液后等)以及严重呕吐。相关疾病:慢性肾功能衰竭、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糖尿病、多发性骨髓瘤、脱水、腹泻、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急性胰腺炎
-
镁代谢紊乱
操作名称镁代谢紊乱方法及内容低镁血症的原因常由于摄入不足或胃肠道丢失,原因有长期静脉输液未补镁、排出过多、肾小管吸收不良、用呋塞米、给氯化铵、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SIADH、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胃肠吸引、腹泻、脂肪下痢、肠道吸收不良等。血清镁4mmol/L时腱反射消失;心电图示Q-T间期延长。
-
脑脊液镁
概述:镁是细胞内液中含量占第2位的阳离子。成人体内含镁20~脑脊液镁的医学检查:检查名称:脑脊液镁分类:体液和排泄物检查脑脊液检查化验取材:脑脊液脑脊液镁的测定原理:当含钙的稀溶液被喷送到火焰中加热,镁化合物的化学键吸收热能而被解离,释出游离的镁原子。相关疾病:麻痹性痴呆、痴呆、结核性脑膜炎
-
热性惊厥临床路径(2019年版)
5.临床分型:单纯型FS与复杂FS。3.首次发病,尤其对于惊厥发作为部分性发作,有局灶性神经系统体征,有明显的发育迟滞,头围异常,有咖啡牛奶斑、色素脱失斑等神经皮肤综合征表现等,或疑有颅内感染或其他颅内病变者可选择影像学检查。对症治疗:退热药或物理降温,维持内环境稳定等。地西泮0.2~doc热性惊厥临床路径表单.
-
低钙血症和低镁血症
概述:血清Ca++低于2mmol/L时,称为低钙血症。他们常互相影响,可同时发生。病因病理病机:常见于急性胰腺炎、甲状旁腺功能受损害,长期肠瘘、胆瘘等。低镁、低钙血症临床表现相似,主要为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增强。低钙血症治疗宜补充钙剂,但对手足搐搦病人注入钙剂后不见好转者,应想到低镁血症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