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FH
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病因: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可以是原发的,也可以是继发于骨梗死、Paget病或是放射治疗之后。MFH的电镜所见纤维母细胞呈卵圆形或梭形,胞质突起,含有大量溶酶体,并有高尔基器,粗面内质网及线粒体,分化差者就较少,细胞核圆形、卵圆形或不规则形,常有双核,核膜下有大量异染色质。
-
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病因: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可以是原发的,也可以是继发于骨梗死、Paget病或是放射治疗之后。MFH的电镜所见纤维母细胞呈卵圆形或梭形,胞质突起,含有大量溶酶体,并有高尔基器,粗面内质网及线粒体,分化差者就较少,细胞核圆形、卵圆形或不规则形,常有双核,核膜下有大量异染色质。
-
骨恶化纤维组织细胞瘤
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病因: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可以是原发的,也可以是继发于骨梗死、Paget病或是放射治疗之后。MFH的电镜所见纤维母细胞呈卵圆形或梭形,胞质突起,含有大量溶酶体,并有高尔基器,粗面内质网及线粒体,分化差者就较少,细胞核圆形、卵圆形或不规则形,常有双核,核膜下有大量异染色质。
-
湖北钉螺
湖北钉螺(Oncomelaniahupensis)是日本血吸虫唯一中间宿主,属于软体动物门、腹足纲、中腹足目、圆口螺科、钉螺属,为雌雄异体、卵生、水陆两栖的淡水螺,在我国通常简称为钉螺。表B.1钉螺与相似螺类的鉴别要点鉴别要点钉螺方格短沟蜷真管螺细钻螺拟钉螺螺旋数(个)5~8长度(mm)5~
-
WS/T 563—2017 钉螺调查
C.2感染性钉螺检测:C.2.1压碎镜检法:将钉螺置于载玻片上,另用一张较厚的玻片将钉螺轻轻压碎,然后在螺体上加一滴脱氯清水,将钉螺置于解剖镜(10×倍)或显微镜(4×物镜,10×目镜)下,用解剖针拔开外壳,依次撕碎钉螺消化腺等软体组织,发现日本血吸虫尾蚴、胞蚴即为感染性钉螺,感染早期的钉螺有时可检获母胞蚴。
-
粗榧枝叶
药理作用:从粗榧枝叶中分离的三尖杉碱、高粗榧碱、异粗榧碱的药理作用海南粗榧的总生物碱制剂对急性及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和恶性淋巴病有一定疗效。性味:苦;还发现本品对慢粒急变亦有较好疗效,用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0例,大部分系与环磷酰胺、6-巯基嘌呤、激素等联合用药,除1例外均达不同程度缓解,其中完全缓解6例。
-
光慈姑
药理作用:①抗肿瘤作用鳞茎中含秋水仙碱,给小鼠皮下注射2毫克/公斤,能抑制细胞的有丝分裂,使之停止于中期,类似放射线照射的效果,分裂较快的胚胎及肿瘤细胞对之最为敏感。光慈姑1.5克/毫升时,对急性淋巴细胞型白血病和急性粒细胞型白血病患者的血细胞脱氢酶都有抑制作用(试管中美蓝脱色法)。
-
粗榧根
拼音名:CūFěi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三尖杉科植物粗榧的根或树皮。雄球花卵圆形,基部有1枚苞片,雄蕊4-11枚;雌球花头状,通常2-5个胚珠发育成种子。生境分布:生态环境: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至广东、广西,西至甘肃、陕西、河南、四川、云南、贵州等地。性味:淡;性平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摘录:《中华本草》
-
泪器
泪道由泪点、泪小管、泪囊和鼻泪管组成。内侧位于提上睑肌上;浅头起于睑内侧韧带,深头起于泪隔。上下睑之Horner肌有一共同起点,位于后泪嵴之上2/3部稍后,除部分肌纤维加入睑板前肌(为该肌之深头)形成该肌主体外,Horner肌一方面分出肌纤维束呈螺旋状插入上下泪小管周围黏膜下之结缔组织中,使其与泪小管紧密相连。
-
土瓜
《神农本草经》·土瓜:土瓜为中药名,出自《神农本草经》,为王瓜之别名。雌蕊1,子房上位,基部附着黄色蜜腺,花柱长于花丝。"归经:《滇南本草》:"红土瓜入脾、胃二经。治黄疸,慢性肝炎,肺热咳嗽,下血,乳少,带下,小儿疳积。(《云南中草药》)②治膀胱偏坠气疼,或一子大硬:土瓜皮点水酒煎汤服。
-
泪囊瘘管摘除术
泪道周围组织(内眦区):泪道周围组织对泪液的导流起重要作用。浅头起于睑内侧韧带,深头起于泪隔。上下睑之Horner肌有一共同起点,位于后泪嵴之上2/3部稍后,除部分肌纤维加入睑板前肌(为该肌之深头)形成该肌主体外,Horner肌一方面分出肌纤维束呈螺旋状插入上下泪小管周围黏膜下之结缔组织中,使其与泪小管紧密相连。
-
泪囊瘘管切除术
泪道周围组织(内眦区):泪道周围组织对泪液的导流起重要作用。浅头起于睑内侧韧带,深头起于泪隔。上下睑之Horner肌有一共同起点,位于后泪嵴之上2/3部稍后,除部分肌纤维加入睑板前肌(为该肌之深头)形成该肌主体外,Horner肌一方面分出肌纤维束呈螺旋状插入上下泪小管周围黏膜下之结缔组织中,使其与泪小管紧密相连。
-
成骨源性肉瘤
概述:骨肉瘤是最常见的骨恶性肿瘤,它来源于有成骨潜能的间叶细胞,由恶性增殖的肉瘤细胞直接产生肿瘤性骨样组织或不成熟骨,也称为成骨肉瘤,是指瘤细胞能直接产生肿瘤骨及骨样组织的一种恶性结缔组织肿瘤。③若病人要求保肢,还应评估肿瘤能否安全地进行广泛性局部切除,各种重建与软组织修复如皮瓣移植等。
-
原发恶性梭形细胞肿瘤
概述:骨肉瘤是最常见的骨恶性肿瘤,它来源于有成骨潜能的间叶细胞,由恶性增殖的肉瘤细胞直接产生肿瘤性骨样组织或不成熟骨,也称为成骨肉瘤,是指瘤细胞能直接产生肿瘤骨及骨样组织的一种恶性结缔组织肿瘤。③若病人要求保肢,还应评估肿瘤能否安全地进行广泛性局部切除,各种重建与软组织修复如皮瓣移植等。
-
骨肉瘤
概述:骨肉瘤是最常见的骨恶性肿瘤,它来源于有成骨潜能的间叶细胞,由恶性增殖的肉瘤细胞直接产生肿瘤性骨样组织或不成熟骨,也称为成骨肉瘤,是指瘤细胞能直接产生肿瘤骨及骨样组织的一种恶性结缔组织肿瘤。③若病人要求保肢,还应评估肿瘤能否安全地进行广泛性局部切除,各种重建与软组织修复如皮瓣移植等。
-
香柏
拼音名:XiānɡBǎi来源:药材基源:为松科植物雪松的叶、木材。球花单性,雌雄同株。雌球花卵圆形,长约8mm,径约5mm。种子近三角状,种翅宽大,比种子长,包含种子长2.2-3.7cm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300-3300m高山地带,原产阿富汗、印度。性味:苦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散瘀止血。肠风便血;风湿痹痛;
-
掌叶大黄
根茎髓部宽广,有星点环列或散在;瘦果矩卵圆形,有3棱,沿棱生翅,翅边缘半透明,顶端稍凹陷,基部呈心形。(3)抑菌作用:大黄中游离苷元如大黄酸、大黄酚、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大黄素甲醚等为抑菌、抗肿瘤的有效成分,其泻下作用极其微弱。功能与主治: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利湿退黄。
-
生大黄
根茎髓部宽广,有星点环列或散在;瘦果矩卵圆形,有3棱,沿棱生翅,翅边缘半透明,顶端稍凹陷,基部呈心形。(3)抑菌作用:大黄中游离苷元如大黄酸、大黄酚、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大黄素甲醚等为抑菌、抗肿瘤的有效成分,其泻下作用极其微弱。功能与主治: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利湿退黄。
-
火参
根茎髓部宽广,有星点环列或散在;瘦果矩卵圆形,有3棱,沿棱生翅,翅边缘半透明,顶端稍凹陷,基部呈心形。(3)抑菌作用:大黄中游离苷元如大黄酸、大黄酚、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大黄素甲醚等为抑菌、抗肿瘤的有效成分,其泻下作用极其微弱。功能与主治: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利湿退黄。
-
肤如
根茎髓部宽广,有星点环列或散在;瘦果矩卵圆形,有3棱,沿棱生翅,翅边缘半透明,顶端稍凹陷,基部呈心形。(3)抑菌作用:大黄中游离苷元如大黄酸、大黄酚、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大黄素甲醚等为抑菌、抗肿瘤的有效成分,其泻下作用极其微弱。功能与主治: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利湿退黄。
-
锦纹大黄
根茎髓部宽广,有星点环列或散在;瘦果矩卵圆形,有3棱,沿棱生翅,翅边缘半透明,顶端稍凹陷,基部呈心形。(3)抑菌作用:大黄中游离苷元如大黄酸、大黄酚、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大黄素甲醚等为抑菌、抗肿瘤的有效成分,其泻下作用极其微弱。功能与主治: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利湿退黄。
-
将军
根茎髓部宽广,有星点环列或散在;瘦果矩卵圆形,有3棱,沿棱生翅,翅边缘半透明,顶端稍凹陷,基部呈心形。(3)抑菌作用:大黄中游离苷元如大黄酸、大黄酚、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大黄素甲醚等为抑菌、抗肿瘤的有效成分,其泻下作用极其微弱。功能与主治: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利湿退黄。
-
锦纹
根茎髓部宽广,有星点环列或散在;瘦果矩卵圆形,有3棱,沿棱生翅,翅边缘半透明,顶端稍凹陷,基部呈心形。(3)抑菌作用:大黄中游离苷元如大黄酸、大黄酚、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大黄素甲醚等为抑菌、抗肿瘤的有效成分,其泻下作用极其微弱。功能与主治: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利湿退黄。
-
蜀大黄
根茎髓部宽广,有星点环列或散在;瘦果矩卵圆形,有3棱,沿棱生翅,翅边缘半透明,顶端稍凹陷,基部呈心形。(3)抑菌作用:大黄中游离苷元如大黄酸、大黄酚、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大黄素甲醚等为抑菌、抗肿瘤的有效成分,其泻下作用极其微弱。功能与主治: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利湿退黄。
-
峻
根茎髓部宽广,有星点环列或散在;瘦果矩卵圆形,有3棱,沿棱生翅,翅边缘半透明,顶端稍凹陷,基部呈心形。(3)抑菌作用:大黄中游离苷元如大黄酸、大黄酚、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大黄素甲醚等为抑菌、抗肿瘤的有效成分,其泻下作用极其微弱。功能与主治: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利湿退黄。
-
黄良
根茎髓部宽广,有星点环列或散在;瘦果矩卵圆形,有3棱,沿棱生翅,翅边缘半透明,顶端稍凹陷,基部呈心形。(3)抑菌作用:大黄中游离苷元如大黄酸、大黄酚、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大黄素甲醚等为抑菌、抗肿瘤的有效成分,其泻下作用极其微弱。功能与主治: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利湿退黄。
-
生军
根茎髓部宽广,有星点环列或散在;瘦果矩卵圆形,有3棱,沿棱生翅,翅边缘半透明,顶端稍凹陷,基部呈心形。(3)抑菌作用:大黄中游离苷元如大黄酸、大黄酚、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大黄素甲醚等为抑菌、抗肿瘤的有效成分,其泻下作用极其微弱。功能与主治: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利湿退黄。
-
川军
根茎髓部宽广,有星点环列或散在;瘦果矩卵圆形,有3棱,沿棱生翅,翅边缘半透明,顶端稍凹陷,基部呈心形。(3)抑菌作用:大黄中游离苷元如大黄酸、大黄酚、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大黄素甲醚等为抑菌、抗肿瘤的有效成分,其泻下作用极其微弱。功能与主治: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利湿退黄。
-
唐古特大黄
根茎髓部宽广,有星点环列或散在;瘦果矩卵圆形,有3棱,沿棱生翅,翅边缘半透明,顶端稍凹陷,基部呈心形。(3)抑菌作用:大黄中游离苷元如大黄酸、大黄酚、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大黄素甲醚等为抑菌、抗肿瘤的有效成分,其泻下作用极其微弱。功能与主治: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利湿退黄。
-
马蹄黄
根茎髓部宽广,有星点环列或散在;瘦果矩卵圆形,有3棱,沿棱生翅,翅边缘半透明,顶端稍凹陷,基部呈心形。(3)抑菌作用:大黄中游离苷元如大黄酸、大黄酚、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大黄素甲醚等为抑菌、抗肿瘤的有效成分,其泻下作用极其微弱。功能与主治: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利湿退黄。
-
香大黄
根茎髓部宽广,有星点环列或散在;瘦果矩卵圆形,有3棱,沿棱生翅,翅边缘半透明,顶端稍凹陷,基部呈心形。(3)抑菌作用:大黄中游离苷元如大黄酸、大黄酚、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大黄素甲醚等为抑菌、抗肿瘤的有效成分,其泻下作用极其微弱。功能与主治: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利湿退黄。
-
药用大黄
根茎髓部宽广,有星点环列或散在;瘦果矩卵圆形,有3棱,沿棱生翅,翅边缘半透明,顶端稍凹陷,基部呈心形。(3)抑菌作用:大黄中游离苷元如大黄酸、大黄酚、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大黄素甲醚等为抑菌、抗肿瘤的有效成分,其泻下作用极其微弱。功能与主治: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利湿退黄。
-
大黄
根茎髓部宽广,有星点环列或散在;瘦果矩卵圆形,有3棱,沿棱生翅,翅边缘半透明,顶端稍凹陷,基部呈心形。(3)抑菌作用:大黄中游离苷元如大黄酸、大黄酚、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大黄素甲醚等为抑菌、抗肿瘤的有效成分,其泻下作用极其微弱。功能与主治: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利湿退黄。
-
田螺
田螺适合的人群:一般人群均可食用1.适宜黄疸、水肿、小便不通、痔疮便血、脚气、消渴、风热目赤肿痛以及醉酒之人食用;治热结小便不利、黄疸、脚气、水肿、消渴、痔疮、便血、目赤肿痛、疔疮肿毒。壳口呈卵圆形,上方有一锐角,周缘具有黑色框边,外唇简单,内唇上方贴覆于体螺翅上,部分或全部遮盖脐孔。性味:味甘;
-
高山柏
拼音名:GāoShānBǎi别名:山柏来源:药材基源:为柏科植物高山柏的枝叶或球果。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省级拔1600-4000m的高山地带,多出现于石灰岩山地的顶部。性状:性状鉴别,枝叶呈树枝状,叶全为刺状,3叶交叉 生,披针形,长5-10mm,宽1-1.3mm,先端具急尖或渐尖呈刺状尖头,基部下延。解毒消肿。
-
拟进里香
拼音名:NǐJìnLǐXiānɡ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拟百里香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hymusproximusSerg.采收和储藏:7-8月采收,洗净,晒干。苞片卵圆形或宽卵圆形,无柄;花冠长约7mm,外被短柔毛;花期7-8月。性味:味辛;和中祛湿。肺热咳喘;消化不良;腹痛吐泻;风湿痹痛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
-
香榧草
《*辞典》:香榧草:别名:须须草原形态:一年生草本。秆丛生,直立或基部倾匍,高10~小穗含花3~6朵,长不超过2毫米,卵圆形,淡绿色至淡紫色,小穗轴逐节断落;外稃草质,无芒,具3脉,内稃较短;生境分布:生于田野、路旁及河边低湿地。分布我国长江以南及西南等地。性味:咸,平。功能主治:清热凉血。治咳血,吐血。
-
丽子藤
出处:始载于《植物分类学报》。拼音名:LìZǐTénɡ英文名:rootofYunanDregea别名:滇假夜来香、白血藤、公公藤、奶浆藤、隔山撬来源:药材基源:为双子叶植物药萝藦科植物丽子藤的全草。叶片卵圆形,长1.3-3cm,宽0.9-2.5cm,基部心形;性味:苦;平归经:肝;用于风湿疼痛,小儿腹胀痛,胃痛和外伤肿痛等。
-
膀胱
空虚时膀胱呈锥体形,充满时形状变为卵圆形,顶部可高出耻骨上缘。脐尿管近端为管状组织,远端为筋膜结构,并分为三个韧带,中韧带和脐相连,两个侧韧带则与其动脉残支相连。一般认为膀胱逼尿肌和膀胱颈部运动神经的作用是由副交感神经支配的。这种过程增加了过渡细胞转化成肿瘤的可能,然后繁殖发展成一个恶性肿瘤。
-
韩信草
《*辞典》:韩信草:出处:《生草药性备要》拼音名:H nX nCǎo别名:大力草、耳挖草(《生草药性备要》),金茶匙(《本革求原》),大韩信草(《南宁市药物志》),顺经草(《贵阳民间药草》),调羹草、红叶犁头尖(《湖南药物志》),大叶半枝莲、笑花草(《广西中草药》),虎咬癀、向天盏(《福建中草药》)。
-
文蛤肉
铰合部宽,左壳主齿3枚,前2枚短;阴虚盗汗瘿瘤;凡病水湿痰饮,胶结不化,致成中宫否隔,升降失调,滞于气而为咳逆,滞于血而为胸痹者,以此咸寒润下软坚之物,如气之逆而不下,痹而不通者,可迎刃而解矣。此药捣研成散,用沸汤调服数钱,能分利水湿之邪壅遏阳道,昔仲景用之,为因寒郁热,假此分利表间水气故耳。
-
腺样囊性癌
概述:腺样囊性癌(adenoidcysticcarcinoma)又称圆柱瘤(cylindroma)或圆柱瘤型腺癌(adeno-carcinomaofcylindromatype)。腺样囊性癌中,除筛状结构外,还可见瘤细胞排列密集呈实性小条索、小团块和小导管样结构。腭部小涎腺44例,占腭部涎腺肿瘤的24%。肿块的形状和特点可类似混合瘤,圆形或结节状,光滑。
-
季德胜蛇药片
组成:七叶一枝花、半枝莲、蜈蚣等。季德胜蛇药片的药典标准:品名:季德胜蛇药片JideshengSheyaoPian处方:本品为由重楼、干蟾皮、蜈蚣、地锦草等药味经适宜加工制成的片。(2)取本品10片,研细,加甲醇30ml,加热回流3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2mol/L盐酸溶液30ml使溶解,水浴加热回流1小时,放冷,用石油醚(30~
-
胸水细胞学检查
2.染色液的配制和染色方法:(1)苏木素伊红染色液和染色法:①Harris苏木素溶液配制法:将蒸馏水1000ml注入2000ml烧瓶中,再加入钾明矾或铵明矾100g,搅拌加热促进溶解。细胞中央或略偏于细胞的一侧有一圆形或卵圆形、直径约6μm的细胞核,核内染色质颗粒细而且分布均匀。退变的中性粒细胞体积增大,分叶核体积亦增大。
-
花斑癣
从人体皮肤中能分离出两种形态的花斑癣菌,称正圆形糠秕孢子菌(Pityrosporumorbiculae)和卵圆形糠秕孢子菌(Pityrosporumovale)。(2)合理营养,因营养不良可诱发本病。相关药品:酮康唑、咪康唑、硫代硫酸钠、硫酸钠、氟康唑、伊曲康唑、硫代硫酸钠溶液、稀盐酸、稀盐酸溶液、醋酸、冰醋酸溶液、克霉唑、益康唑
-
花斑糠疹
从人体皮肤中能分离出两种形态的花斑癣菌,称正圆形糠秕孢子菌(Pityrosporumorbiculae)和卵圆形糠秕孢子菌(Pityrosporumovale)。(2)合理营养,因营养不良可诱发本病。相关药品:酮康唑、咪康唑、硫代硫酸钠、硫酸钠、氟康唑、伊曲康唑、硫代硫酸钠溶液、稀盐酸、稀盐酸溶液、醋酸、冰醋酸溶液、克霉唑、益康唑
-
汗斑
此病是由嗜脂酵母圆形或卵圆形糠秕孢子菌所引起的,营养不良或患有细胞外糖原沉积者易患本病,健康状况不良、慢性感染、出汗过度、甚或妊娠等均可诱发本病。相关药品:酮康唑、咪康唑、硫代硫酸钠、硫酸钠、氟康唑、伊曲康唑、硫代硫酸钠溶液、稀盐酸、稀盐酸溶液、醋酸、冰醋酸溶液、克霉唑、益康唑
-
西藏圆柏
拼音名:XīZànɡYuánBǎi来源:药材基源:为柏科植物大果圆柏的枝叶和种子。球果卵圆形或近圆球形,成熟前绿色或有黑色小斑点,熟时红褐色、褐色至黑色或紫色,内有种子1颗,种子卵圆形,微扁,基部圆,两侧或中上部有2-3钝纵脊,表面具4-8个较深的树脂槽。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800-4600m的林中或组成钝林。
-
B免疫母细胞性淋巴瘤
70岁发生率最高,患者常先有免疫功能紊乱或免疫缺陷史,如重症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甲状腺桥本氏病和晚期巨球蛋白血症等,故病人往往有自身免疫缺陷症状。②组织细胞性淋巴瘤,瘤细胞胞质丰富,胞质不空,核呈卵圆形或肾形,有吞噬现象,对ANAE和ACP呈弥漫性阳性反应,对α1—Anti—T和Ly2呈阳性反应。
-
经络特殊结构说
经络特殊结构说是经络实质假说之一。朝鲜金风汉在《关于经络实态的研究》一文中,报告他发现了经络的实态:经穴是与周围组织有明确区别的硬度较软的卵圆形结构物,它存在于表皮下及其他各种组织上,它的周围有许多毛细血管所包绕。此结构物的大小和形态各自不同。管状结构物中完全没有许旺(Schwann)氏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