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刺激参数
刺激参数(stimulationparameter)是指针刺时对腧穴施加刺激条件及刺激量等方面的各项数据。如手法运针的刺激参数,包括手法操作过程中提插、捻转的幅度、频率及持续时间。记录和积累刺激参数,并加以分析,对研究针刺原理、提高临床疗效和交流经验等都有重要意义。
-
迷走神经刺激术
心律失常、哮喘或活动性肺疾患、消化性溃疡、胰岛素依赖型糖尿依赖型糖尿病及妊娠者。麻醉和体位: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从胸筋膜上钝性分离锁骨下区的皮下组织,做成一囊袋状,以备能容纳刺激器,然后用分流引导器从胸部切口经皮下隧道将电极导线引至颈部切口中,将螺旋状的电极缠绕在左侧迷走神经上(图4.9.8-4)。
-
迷走神经电刺激术
心律失常、哮喘或活动性肺疾患、消化性溃疡、胰岛素依赖型糖尿依赖型糖尿病及妊娠者。麻醉和体位: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从胸筋膜上钝性分离锁骨下区的皮下组织,做成一囊袋状,以备能容纳刺激器,然后用分流引导器从胸部切口经皮下隧道将电极导线引至颈部切口中,将螺旋状的电极缠绕在左侧迷走神经上(图4.9.8-4)。
-
特发性震颤
起病缓慢。诊断检查诊断:根据患者经常出现姿势性和(或)动作性震颤,饮酒后减轻,有家族史,不伴神经系统其他症状体征,应考虑特发性震颤可能。⑤原发性直立性震颤。3.直立性震颤表现站立时躯干和下肢姿势性震颤,可累及上肢,伴体态不稳和小腿痉挛(肌肉高频强直收缩所致),坐下或仰卧后缓解,行走时减轻。
-
高频电针
高频电针为电针刺激参数之一。指电针仪器输出频率在30~1000Hz之间的刺激参数。
-
慢性小脑电刺激术
还应进行神经生理学检查,如H、V1、V2反射,体感诱发电位(SSEP),视觉诱发电位(VEP),以便术后观察疗效。麻醉和体位:全麻,病人坐位或俯卧位。若采用全植入式刺激器,病人取侧卧位,头旋转45°,向前俯卧,并抬高10°~将发射器埋藏于右下腹壁皮下内。严密缝合硬脑膜,必要时加用肌块覆盖,以防漏脑脊液。
-
智能电针仪
智能电针仪亦称电脑控制电针灸仪。由电脑和电针灸仪组合而成的自动处方、选穴、治疗的新型电针灸仪器.电脑储存医生的临床经验处方程序,电针可由刺激参数变化反馈处理留针时间。因无需电极刺入,克服了患者的畏针心理,避免了交叉感染。由中国科学院电气高技术公司开发研制。
-
连续波
连续波为电针刺激参数。电针仪输出的组合波之一,由基本脉冲波简单重复,中间没有停顿,频率连续可调,频率低于30Hz的连续波,称为疏波,频率高于30Hz的连续波称为密波。
-
脑深部电刺激镇痛术
名称:脑深部电刺激镇痛术适应证:脑深部电刺激镇痛术适用于各种范围较大的顽固性伤害感受性疼痛和神经性疼痛,伤害感受性疼痛一般选择刺激三脑室后下部脑室旁灰质(PVG)或导水管周围灰质(PAG),神经性疼痛常选择刺激对侧的VPL或VPM。方法:1.术前给患者安装立体定向头架,MRI扫描,计算刺激电极植入的靶点坐标。
-
癫痫杏仁核毁损术
手术名称:癫痫杏仁核毁损术分类:神经外科/立体定向手术/癫痫的定向手术ICD编码:92.3908概述:由Riechert等(1957)首先倡用,用以治疗颞叶癫痫。取仰卧位,亦可采取坐位。术中最好用深部脑电图核对电极位置。也可用电刺激触发,刺激参数为方脉冲、双相,脉宽1ms、频率50Hz,强度从小开始,逐渐增加,直到引出痫样放电。
-
低频电针
低频电针为电针刺激参数之一。指电针仪器输出频率低于30Hz的电针刺激参数。
-
脊髓电刺激镇痛术
名称:脊髓电刺激镇痛术适应证:脊髓电刺激镇痛术适用于:1.交感神经功能失调和周围血管性病变引起的顽固性疼痛。3.残肢痛、幻肢痛和脊髓损伤后疼痛。6.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方法:1.手术一般在局麻下进行,刺激电极植入多采用经皮穿刺的方法,在X线透视监测下将电极放置于疼痛相应脊椎节段的椎管内硬脊膜外。
-
针麻定量
针麻定量为针麻术语。指在针刺麻醉过程中对针麻刺激参数所进行的显示和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