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亚麻酸
α-亚麻酸以甘油酯的形式存在于亚麻籽油、紫苏籽油和其他干性油中,是人体的必需脂肪酸。脂肪酸(fattyacid)是一类羧酸。按其碳链上是否存在双键分为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按含双键数目分为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EFA)是指人体必需,自身不能合成,需要从食物中获得的脂肪酸。
-
亚麻子
概述:亚麻子亚麻子为中药名,出自《本草图经》。性味归经:甘,微温。功能主治:功在祛风,解毒,润燥,杀虫。化学成分:种子脂肪油即亚麻油,主要成分为亚麻酸、亚油酸及油酸等的甘油酯,有轻泻作用,还含黏液质、蛋白质、糖、有机酸和少量的亚麻苦苷。尚含阿魏酸廿烷基酯。含量测定:照气相色谱法(附录ⅥE)测定。
-
EFA
必需脂肪酸(essentialfattyacid;EFA)是指人体必需,自身不能合成,需要从食物中获得的脂肪酸。脂肪酸(fattyacid)是一类羧酸。是治疗无脂肪饲养的鼠的鳞状尾、脱毛和不孕症等有效的不饱和脂肪酸,或含有不饱和脂肪酸的脂肪,是具有双键和三键的脂肪酸,1934年H.M.Evans把亚油酸和亚麻酸等命名为维生素F。
-
必需脂肪酸
必需脂肪酸(essentialfattyacid;EFA)是指人体必需,自身不能合成,需要从食物中获得的脂肪酸。脂肪酸(fattyacid)是一类羧酸。是治疗无脂肪饲养的鼠的鳞状尾、脱毛和不孕症等有效的不饱和脂肪酸,或含有不饱和脂肪酸的脂肪,是具有双键和三键的脂肪酸,1934年H.M.Evans把亚油酸和亚麻酸等命名为维生素F。
-
紫柚木
拼音名:ZǐYóuMù来源:药材基源:为马鞭草科植物柚木的茎、叶。小枝四棱形,具4深槽,被灰黄色或灰褐色星状绒毛。单叶对生;侧脉7-15对。花期6-8月,果期9-12月。在对一种藤壶(Balanusimprovisus)半数致死量试验中,拉杷醇对之有明显拮抗作用,它对这种藤壶壳[45Ca]和[14C]吸收抑制作用很强。性味:味苦;祛风止痒。
-
脂肪酸
概述:脂肪酸(fattyacid)是一类羧酸。分布最广的不饱和脂肪酸为油酸,较常见的不饱和脂肪酸还有亚油酸(含两个双键)、亚麻酸(含3个双键)、花生四烯酸(含4个双键)等。在饱和脂肪酸中,长链脂肪酸的熔点又比短链脂肪酸的熔点高。许多种脂肪酸的甘油三酯是油和脂肪的主要成分,因而可以从油和脂肪经水解制得。
-
四念癀
《全国中草药汇编》:四念癀:拼音名:S Ni nHu nɡ别名:龙吐珠、琉璃繁缕来源:报春花科四念癀AnagallisarvensisL.var.coerulea(Schreb.)Gren.etGodr.,以全草入药。花冠辐状,长4-6mm,淡红色,裂片倒卵形,全缘或先端具啮蚀状小齿,具腺状小缘毛;花萼常深裂达基部,裂片5,披针形或钻形,花冠淡红色,5深裂。
-
橄榄油
分别取棕榈酸甲酯、棕榈油酸甲酯、硬脂酸甲酯、油酸甲酯、亚油酸甲酯、亚麻酸甲酯、花生酸甲酯、二十碳烯酸甲酯、山嵛酸甲酯与二十四烷酸甲酯对照品,加正己烷适量溶解制成每1ml含上述对照品各0.1mg的溶液,取1μl注入气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理论板数按油酸甲酯蜂计算不低于10000,各色谱峰的分离度应符合要求。
-
石莼
原形态:①石莼,又名:菜石莼。又含氨基酸、乙酸、丙酸、丁酸、戊酸,以及十四酸、十六酸、亚麻酸等脂肪酸,丙烯酸、葛缕醛、糠醛、苯甲醛、丙醛、柠檬醛、茴香醛、香荚兰醛、异香荚兰醛、桂皮醛、香茅醛、异松油烯、α-蒎烯、柠檬烯、黄樟醚、对聚伞花素、桉叶素、丁香油酚、芳樟醇、α-松油醇、生物素和维生素B12。
-
月见草
油内含月桂酸、肉豆蔻酸、棕榈酸、硬脂酸、癸酸、山萮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花生酸、辛酸、γ-亚麻酸。药理作用:月见草油可降低高脂血症大鼠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和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使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中成药·药品说明书:适应症:用于高甘油三酯血症、高胆固醇血症、动脉粥样硬化及肥胖症等。
-
盲肠草
总苞基部被短柔毛,苞片7-8枚,线状匙形,上部较宽,果时长至5mm,外层托片披针形,背面褐色,具黄色边缘,内层较狭,线状披针形;毒性:盲肠草干叶以1:4比例混和在食物中给大鼠服用1-2星期,可使食管内皮DNA的[3H]-胸苷掺入增加2.3倍。
-
WS/T 578.1—2017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 第1部分:宏量营养素
SFA碳链上不含双键的脂肪酸。包括亚油酸(C18:2)和α-亚麻酸(C18:3)。表A.1主要产能营养素折算系数成分折算系数kj/g(kcal/g)成分折算系数kj/g(kcal/g)蛋白质17(4)碳水化合物17(4)脂肪37(9)膳食纤维8(2)附录B(资料性附录)各人群身体活动水平分级表:各人群身体身体活动水平分级见表B.1。
-
ALA
α-亚麻酸以甘油酯的形式存在于亚麻籽油、紫苏籽油和其他干性油中,是人体的必需脂肪酸。脂肪酸(fattyacid)是一类羧酸。按其碳链上是否存在双键分为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按含双键数目分为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EFA)是指人体必需,自身不能合成,需要从食物中获得的脂肪酸。
-
月见草油乳
药品标准:正式名:月见草油乳汉语拼音:YuejiancaoyouRu标准号:WS1-346(X-105)-89拉丁文或英文:EMULSIOOLEIOENOTHERAE主要活性成分:10%的月见草油口服乳剂。每1ml含γ-亚麻酸(C?加入氢氧化钾甲醇溶液(0.5mol/L)2ml,充氮气,在60℃水浴中皂化约15分钟,待油珠溶解后,放冷;精密加入正辛烷2ml,振摇;
-
胆碱磷酯
Essentiale分类:消化系统药物肝脏疾病辅助治疗药物剂型:1.含多烯磷脂酰胆酰胆碱(天然的胆碱磷酸二甘油酯、带有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基,主要为亚油酸,约占70%,亚麻酸和油酸300mg)228mg/粒,30粒/盒;EPL在实验动物模型中,能降低肝脏的脂肪浸润和炎症反应,促进肝细胞再生,减少纤维化,增加免疫应答等作用。
-
PHL
Essentiale分类:消化系统药物肝脏疾病辅助治疗药物剂型:1.含多烯磷脂酰胆酰胆碱(天然的胆碱磷酸二甘油酯、带有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基,主要为亚油酸,约占70%,亚麻酸和油酸300mg)228mg/粒,30粒/盒;EPL在实验动物模型中,能降低肝脏的脂肪浸润和炎症反应,促进肝细胞再生,减少纤维化,增加免疫应答等作用。
-
蛋磷脂
Essentiale分类:消化系统药物肝脏疾病辅助治疗药物剂型:1.含多烯磷脂酰胆酰胆碱(天然的胆碱磷酸二甘油酯、带有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基,主要为亚油酸,约占70%,亚麻酸和油酸300mg)228mg/粒,30粒/盒;EPL在实验动物模型中,能降低肝脏的脂肪浸润和炎症反应,促进肝细胞再生,减少纤维化,增加免疫应答等作用。
-
蛋黄素
Essentiale分类:消化系统药物肝脏疾病辅助治疗药物剂型:1.含多烯磷脂酰胆酰胆碱(天然的胆碱磷酸二甘油酯、带有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基,主要为亚油酸,约占70%,亚麻酸和油酸300mg)228mg/粒,30粒/盒;EPL在实验动物模型中,能降低肝脏的脂肪浸润和炎症反应,促进肝细胞再生,减少纤维化,增加免疫应答等作用。
-
卵磷脂
Essentiale分类:消化系统药物肝脏疾病辅助治疗药物剂型:1.含多烯磷脂酰胆酰胆碱(天然的胆碱磷酸二甘油酯、带有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基,主要为亚油酸,约占70%,亚麻酸和油酸300mg)228mg/粒,30粒/盒;EPL在实验动物模型中,能降低肝脏的脂肪浸润和炎症反应,促进肝细胞再生,减少纤维化,增加免疫应答等作用。
-
维生素F
维生素F通常称为必需脂肪酸。是治疗无脂肪饲养的鼠的鳞状尾、脱毛和不孕症等有效的不饱和脂肪酸,或含有不饱和脂肪酸的脂肪,是具有双键和三键的脂肪酸,1934年H.M.Evans把亚油酸和亚麻酸等命名为维生素F。
-
磷脂
Essentiale分类:消化系统药物肝脏疾病辅助治疗药物剂型:1.含多烯磷脂酰胆酰胆碱(天然的胆碱磷酸二甘油酯、带有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基,主要为亚油酸,约占70%,亚麻酸和油酸300mg)228mg/粒,30粒/盒;EPL在实验动物模型中,能降低肝脏的脂肪浸润和炎症反应,促进肝细胞再生,减少纤维化,增加免疫应答等作用。
-
亚油酸
概述:亚油酸(linoleicacid)是指含18碳原子2个双键的ω-6系多不饱和脂肪酸。按其碳链上是否存在双键分为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按含双键数目分为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使血管壁的功能得到维持和改善,并降低血中低密度脂蛋白、极低密度脂蛋白及甘油三酯水平,使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升高。
-
胡麻油
概述:胡麻油为亚麻科植物亚麻的种子榨取的油。48%的油脂,在常温下压榨得到的油为黄色液体,有特异气味,在空气中质地逐渐变浓,颜色逐渐变深,油中主要成分含亚麻酸、亚油酸、油酸及棕榈酸、硬脂酸等甘油酸。此外,还含有阿魏酸廿烷基酯、多种甾类、三萜类、氰甙类等有机化合物。有润燥通便、养血祛风的功效;
-
白脂麻
化学成份:种子含水分5.42%、油量52.75%、蛋白质22.69%、粗纤维7.57%、糖类6.30%、灰分5.25%。性味:甘,平。治脾约便难,小儿头疮。①孟诜:治虚劳,滑肠胃,行风气,通血脉,去头上浮风,润肌肉,食后生啖一合,终身勿辍。附方:治呕逆:白油麻一大合,以清酒半升,煎取三合,看冷热得所,去油麻,以酒顿服之。
-
蓖麻叶
《*辞典》:蓖麻叶:出处:《唐本草》拼音名:B M Y 来源:为大戟科植物蓖麻的叶。40厘米,裂片卵状披针形至矩圆形,边有不规则锯齿,上面绿褐色或红褐色,下面淡绿色,主脉掌状,侧脉羽状,两面凸起;化学成份:叶含山柰酚-3-芸香糖甙、异槲皮甙、芸香甙、山柰酚、槲皮素、黄耆甙、瑞诺甙。外用:煎洗、热熨或捣敷。
-
车桑子叶
单叶互生;萼片4,披针形或长椭圆形,长约3mm,先端钝,雄蕊7或8,花丝长不及1mm,花药长2.5mm,内屈,有腺点;蒴果倒心形或扁球形,2或3翅宽1.8-2.5cm,种皮膜质或纸质,有脉纹。此外,该植物还含山奈酚(Kaempferol)、槲皮素、阿拉伯糖、葡萄糖、鼠李糖和绿原酸(Chlorogenicacid)、咖啡酸(Caffeicacid)等。
-
醋柳果
化学成份:果实含异鼠李素、异鼠李素-3-β-D-葡萄糖甙、异鼠李素-3-β-芸香糖甙及槲皮素、山奈酚的低糖甙。种子油含2.l%非皂化物质,内含玉蜀黍黄素、隐黄素、β-胡萝卜素、γ-胡萝卜素、西红柿烃,并有0.78谷甾醇,维生素E_212毫克%。功能主治:①《西藏常用中草药》:活血散瘀,化痰宽胸,补脾健胃。
-
地杨梅
《*辞典》:地杨梅:出处:《本草抬遗》拼音名:D Y nɡM i来源:为灯芯草科植物地杨梅的全草或果实。花轴自叶丛抽出,高约20厘米,密生小花,排列成头状的穗状花序;蒴果开裂,具种子3粒。生境分布:生长于平地、山坡或草原。灰分中含硅、铁、锰较多。48%,亚麻酸0~性味:《本草拾遗》:味辛,平,无毒。
-
海桑
拼音名:HǎiSānɡ来源:药材基源:为海桑科植物海桑的果实。化学成份:叶中的脂肪酸主要为亚麻酸(linolenicacid),棕榈酸(palmiticacid),亚油酸(linoleicacid)和少量油酸(oleicacid),硬脂酸(stearicacid),甾醇成分主要为谷甾醇(sitosterol)和豆甾醇(stiginasterol),烃类主要为角鲨烯(squalene)。摘录:《中华本草》
-
虎膏
另报道含肉豆蔻酸3.01%,棕榈酸26.75%,硬脂酸10.64%,十四碳烯酸5.58%,十六碳烯酸5.60%,十六碳二烯酸0.21%,十六碳三烯酸0.16%,十八碳烯酸(即油酸)37.93%,十八碳二烯酸(即亚油酸)6.19%,十八碳三烯酸(即亚麻酸)6.78%,及C18以上的不泡和脂肪酸(以廿碳烯酸计算)1.74%,又含不皂化物0.41%。
-
黄花菜子
拼音名:HuánɡHuāCàiZǐ来源:药材基源:为白花菜科植物黄花菜CleomeviscoaL.的种子。果直立,圆柱形、密被腺毛,长6-9cm。又含种子油18.3%,油中含亚油酸(linoleicacid)51.01%,亚麻酸(linolenicacid)18.14%,硬脂酸(stearicacid)17.5%,油酸(oleicacid)7.01%,棕榈酸(palmiticacid)6.80%。主肠寄生虫病;
-
鲤鱼脂
《*辞典》:鲤鱼脂:出处:《实疗本草》拼音名:LǐY Zhī来源:为鲤科动物鲤鱼的脂肪。脂肪中的脂肪酸,饱和者有硬脂酸及少量肉豆蔻酸、棕榈酸;不饱和者有亚油酸,油酸,可能尚有亚麻酸。功能主治:①《食疗本草》:主诸痫,食之良。②《日华子本草》:治小儿痫疾,惊忤。
-
丽春花
《全国中草药汇编》:丽春花:拼音名:L ChūnHuā别名:虞美人来源:罂粟科丽春花PapaverrhoeasL.,以花、全草入药。将蒴果采下,撕开果皮将种子轻轻抖人容器内。种皮含吗啡(morphine),那可汀(narcotine),蒂巴因。种子含脂肪油,主要有亚麻酸,油酸,亚油酸。性味:苦;有毒归经:大肠经功能主治:镇咳;
-
丽春花果实
出处:《中国药植图鉴》拼音名:L ChūnHuāGuǒSh 来源:罂粟科植物丽春花的果实。化学成份:种皮含吗啡、那可汀、蒂巴因。其种子中之多糖类有抗肿瘤作用,对吉田肉瘤钿跑之最小有效量在20毫克/公斤以下;①《药用植物学各论》:蒴果的乳汁为麻醉药及轻镇静药》②《中国药植图鉴》:止泻。注意:咳嗽或泻痢初起忌服。
-
罗勒子
《*辞典》:罗勒子:出处:《嘉佑本草》拼音名:Lu L Zǐ别名:兰香子(《海上名方》),光明子(《饮片新参》)。其粘多糖水解后产生D-半乳糖醛酸6.1%、D-甘露糖醛酸3.3%、D-葡萄糖25.0%、D-半乳糖24.4%、D-甘露糖10.0%、L-阿拉伯糖12.4%、D-木糖7.5%、L-鼠李糖7.0%。②《次片新参》:目赤,拳毛倒睫。
-
蚂蚁
拼音名:MáYǐ别名:蚁、玄驹、昆蜉、马蚁来源:药材基源:为蚁科动物丝光褐林蚁及拟黑多翅蚁等多种无毒蚂蚁的全体。2.拟黑多翅蚁,体形较丝光褐林蚁小,工蚁体长约6mm,雄蚁体长6-7mm,雌蚁体长7-9mm。2.拟黑多翅蚁,含以脯氨酸(proline),丙氨酸(alamine),谷氨酸(glutamicacid)和丝氨酸(serine)为主的多种氨基酸;
-
磨盘草子
《*辞典》:磨盘草子:出处:福建晋江《中草药手册》拼音名:M P nCǎoZǐ来源:为锦葵科植物磨盘草的种子。化学成份:种子中含油约5%,其中脂肪酸成分有:油酸41.3%,亚油酸26.67%,亚麻酸6.80%,硬脂酸11.17%和棕榈酸5.08%。又含非皂化物质约1.77%,系谷甾醇。②治痈疽肿毒:磨盘草子实一枚,研末,开水冲服;
-
牡蛎肉
化学成份:近江牡蛎与大连湾牡蛎肉含糖元63.55%,牛磺酸1.3%,10种必需氨酸1.3%,无机盐(铜、锌、锰、钡、磷、钙)17.6%,谷胱甘肽,维生素A、B1、B2、D及F(即亚麻酸和亚油酸)。②《本草拾遗》:煮食,主虚损,妇人血气,调中,解丹毒。③《医林纂要》:清肺补心,滋阴养血。②《本草求原》:脾虚精滑忌。
-
石栗子
《*辞典》:石栗子:出处:《广东中药》Ⅱ拼音名:Sh L Zi别名:海胡桃(《桂海虞衡志》),黑桐油(《广西药植名录》)。幼嫩部和花序均被星状短柔毛。单叶互生,卵形至阔披针形,长10~2.2、灰分4.0~种仁占种子全重的32%,含油54.77%(棕榈酸8.17、硬脂酸3.38、油酸39.52、亚麻酸38.29、甘油8.68,不皂化物O.96%)。
-
菘菜子
拼音名:SōnɡCàiZǐ别名:青菜子来源:药材基源:为十字花科植物青菜BrassicachinensisL.的种子。茎生叶长卵圆形或宽披针形,长8-15cm,宽3-8cm,基部圆耳状抱茎,宽展,全缘,微带粉霜。雄蕊6,长2短,长雄蕊长6-6.5mm,短雄蕊长4-4.5mm,花丝线形;亚油酸(linoleicacid)和亚麻酸(linolenicacid)。
-
醍醐
脂肪是醍醐的主要成分,其中含饱和脂肪酸:丁酸、己酸、辛酸、月桂酸、肉豆蔻酸、棕榈酸、硬脂酸,以及不饱和的油酸(以上都是偶数C的脂肪酸)。③《唐本草》:性冷。功能主治:养营,滋阴,润燥,止渴。治虚劳肺痿,咳唾脓血,消渴,便秘,风痹,皮肤瘙痒。③《日华子本草》:止惊悸,心热,头疼,明目,敷脑顶心。
-
叶象花
来源:为大戟科植物猩猩草的全草。单叶互生,叶形多变化,卵形、椭圆形、深波状裂或不裂,中部及下部的叶长4~总苞绿色钟形,顶端5裂;蒴果卵圆状三棱形,直径约5毫米。生境分布:我国各地都有栽培。脂肪油,油中含亚油酸和亚麻酸等。性味:苦涩,寒。附方:①治月经过多,跌打损伤:叶象花二至三钱,水煎服,日服二次。
-
芸薹子油
拼音名:YúnTáiZǐYóu别名:菜子油来源:药材基源:为十字花科植物芸薹BrassicacampestrisL.种子榨取的油。基生叶长10-20cm,大头羽状分裂,项生裂片圆形或卵形,侧生裂片5对,卵形;上部茎生叶提琴形或长圆状披针形,基部心形,抱茎,两侧有垂耳,全缘或有波状细齿。性味:辛;平归经:肺;胃经功能主治:解毒消肿;
-
杏仁露
《中药成方配本》:方名:杏仁露组成:苦杏仁6两,苏叶1两5钱,桑叶1两5钱,前胡1两,桔梗4钱,紫菀1两,象贝1两,薄荷3钱,百部1两,甘草5钱。主治:感冒风邪,咳嗽痰多。制备方法:用蒸气蒸馏法,每料吊成露4斤。杏仁露的食用建议:有些杏仁露含糖量过高,不宜大量饮用,特别是糖尿病患者不宜饮用。
-
毛豆
毛豆的别名枝豆、菜用大豆毛豆的使用提示每餐约80克毛豆的营养价值1.毛豆中的脂肪含量明显高于其它种类的蔬菜,但其中多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如人体必需的亚油酸和亚麻酸,它们可以改善脂肪代谢,有助于降低人体中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具有健脾宽中,润燥消水、清热解毒、益气的功效;
-
黄酱
黄酱的别名:大豆酱、豆酱、大酱、黄豆酱黄酱的食用量:每餐约20克黄酱的营养价值:1.黄酱的主要成分有蛋白质、脂肪、维生素、钙、磷、铁等,这些都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成分;3.黄酱中还富含亚油酸,亚麻酸,对人体补充必须脂肪酸和降低胆固醇均有益处,从而降低患心血管疾病的机率;
-
光明子
概述:光明子为中药名,出自《饮片新参》,为《嘉祐补注神农本草》记载的罗勒子之处方名。来源:唇形科植物罗勒OcimumbasilicumL.的果实。功能主治:功在清热,明目,祛翳。主治目赤肿痛,倒睫,走马牙疳。研末,以黍米大,点眼眦头治角膜云翳。种子油中含亚油酸、亚麻酸等。本品还含β-谷甾醇、熊果酸等。
-
翅果油
翅果油由卫生部于2011年1月18日《关于批准翅果油等2种新资源食品的公告(2011年第1号)》批准为新资源食品。食用量:≤15克/天质量要求:性状:淡黄色透明油状液体脂肪酸组成(占总脂肪酸含量比):油酸(C18:1)≥28%亚油酸(C18:2)≥42%亚麻酸(C18:3)≥5%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1.使用范围不包括婴幼儿食品。
-
n-3多不饱和脂肪酸
n-3PUFA)是指第一个双键位于从甲基端开始的第3,4位碳之间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包括α-亚麻酸(α-linolneicacid,ALA,C18:3)、二十碳五烯酸(eicosapentaenoicacid,EPA,C20:5)、二十二碳五烯酸(docosapenteonoicacid,DPA,C22:5)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acid,DHA,C22:6)。
-
鹅
病名鹅①系指上腭生有悬痈的病证。参见乳蛾条。鹅油、鹅胆、鹅血是食品工业、医药工业的主要原料。还可补虚益气,暖胃生津,凡经常口渴、乏力、气短、食欲不振者,可常喝鹅汤,吃鹅肉,这样既可补充老年糖尿病患者营养,又可控制病情发展,还可治疗和预防咳嗽病症,尤其对治疗感冒和急慢性气管炎、慢性肾炎、老年浮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