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露
白露为二十四节气之一。《黄帝内经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寒风晓暮,蒸热相薄,草木凝烟,湿化不流,则白露阴布以成秋令。”此时我国大部分地区天气渐凉。
-
蚱蜢汤
《灵验良方汇编》卷三:方名:蚱蜢汤组成:蚱蜢(每年应白露时辰收来,阴干。若放在空床数日,而摘于帐上者尤妙。)。主治:小儿急惊风。用法用量:每服3个,用滚水半钟,重汤煎服。立效。
-
根用芥菜
根用芥菜属十字花科,二年生草本,亦为芥菜的一个变种。它性喜冷凉,适于松软湿润、排水良好的土壤生长。肉质根肥大,有圆锥形和圆筒形两种类型。长江以南地区多在处暑到白露之间播种,为了夺取高产,应避免大田连作,深耕必须施足基肥,早期发现抽差,应立即摘除,以促使肉质很膨大。
-
四之气
四之气为主气之第四气。亦即由大暑至秋分,包括立秋、处暑、白露三个节气。由初之气、二之气至终之气(六之气),每气各主60日又87.5刻,周遍一岁,年年如此。六气所立之一岁,不同于一般历法从正月朔日起算的一岁,而是从上年十二月中之大寒日起算,至本年十二月大寒日为止,作为一岁。
-
蒲种壳
《*辞典》:蒲种壳:出处:《药材资料汇编》拼音名:P ZhǒnɡK 别名:地蒲壳、扁蒲壳(《苏州本产药材》)。来源:为葫芦科植物瓠子老熟的干燥果皮。立秋至白露间,采取老热果实,剖开除去种子,晒干。生境分布:主产江苏。性味:①《苏州本产药材》:淡。②《药材资料汇编》:治面目四肢浮肿,大水(腹)胀满,小便不通。
-
四气
概述:四气:1.四性;2.运气术语。此外,还有平性药,性质比较和平,其中也有微寒微温者,仍属于四气之内,故称四气,而不称五气。寒凉性药具有清热、泻火、解毒等作用,常适用于热性病证;出《黄帝内经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即四之气。亦即由大暑至秋分,包括立秋、处暑、白露三个节气。
-
恶气
恶气①恶(è)气:病理产物,如毒热、腐败之气血,包括瘀血、败血、脓汁等。《灵枢·四时气》:“以锐针针其处,按出其恶气。”②恶(è)气:存在于自然界,有损于人体的毒害之气。《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恶气不发,风雨不节,白露不下,则菀槁不荣。”《素问·血气形态》:“刺太阳出血恶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