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病理性骨折
原发性骨肿瘤如多发性骨髓瘤、骨巨细胞瘤及溶骨性成骨肉瘤等;属于转移性骨肿瘤的如转移性肾癌、乳腺癌、肺癌、甲状腺癌及神经母细胞瘤等。2.骨质疏松;3、X线检查:除正、侧位X线摄片外,尚应根据伤情拍摄特殊体位相,如开口位(上颈椎损伤)、动力性侧位(颈椎)、轴位(舟状骨、跟骨等)和切线位(髌骨)等。
-
内生性软骨瘤临床路径(2016年版)
有时骨皮质破裂,呈病理性骨折。2.胸部X光片、心电图;3.术后用药:(1)抗菌药物: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国卫办医发〔2015〕43号)执行;4.病理情况:若病理回报结果与内生性软骨瘤不符合,则需要退出临床路径。患肢舒适卧位。□血运观察:观察患肢血运情况,植骨患者注意供骨区切口护理。
-
骨折
最多见于前臂掌侧和小腿,常由损伤骨折的血肿和组织水肿使其室内内容物体积增加或外包扎过紧、局部压迫使骨筋膜室容积减小而导致骨筋膜室内压力增高所致。长期卧床的病人,如不适当的活动常会导致肌肉萎缩,关节强直,肢体末端肿胀。其状无头,但肿痛而阔,其皮薄泽,谓之附骨痈也。”附骨痰:附骨痰为流痰病的一种。
-
骨血管瘤
发病机制:目前多数学者认为骨血管瘤是一种由肿瘤样增生的毛细血管、海绵状血管或静脉窦掺杂于骨小梁间组成的良性病损,其中一部分是肿瘤样畸形或错构瘤,而另一部分是真正的良性肿瘤。鉴别诊断:文献中脊椎骨血管瘤在术前可能诊断为脊柱结核、椎体骨髓瘤、骨质疏松症、转移瘤和恶性淋巴瘤。
-
骨嗜酸细胞性肉芽肿
骨嗜酸细胞性肉芽肿分类:肿瘤科骨肿瘤恶性骨肿瘤ICD号:C41.9流行病学:骨嗜酸性肉芽肿自婴儿至老年人均可发病,约占原发性骨肿瘤的2.1%,占良性骨肿瘤的3.8%,男女患者之比约为2.5∶1,大多数患者为30岁以下男性。位于脊椎的病变可并发侧弯或后凸,活动受限,少数在病理性骨折后可发生脊髓压迫症状。相关药品:泼尼松
-
骨嗜曙红细胞肉芽肿
骨嗜酸细胞性肉芽肿分类:肿瘤科骨肿瘤恶性骨肿瘤ICD号:C41.9流行病学:骨嗜酸性肉芽肿自婴儿至老年人均可发病,约占原发性骨肿瘤的2.1%,占良性骨肿瘤的3.8%,男女患者之比约为2.5∶1,大多数患者为30岁以下男性。位于脊椎的病变可并发侧弯或后凸,活动受限,少数在病理性骨折后可发生脊髓压迫症状。相关药品:泼尼松
-
骨嗜酸细胞肉芽肿
骨嗜酸细胞性肉芽肿分类:肿瘤科骨肿瘤恶性骨肿瘤ICD号:C41.9流行病学:骨嗜酸性肉芽肿自婴儿至老年人均可发病,约占原发性骨肿瘤的2.1%,占良性骨肿瘤的3.8%,男女患者之比约为2.5∶1,大多数患者为30岁以下男性。位于脊椎的病变可并发侧弯或后凸,活动受限,少数在病理性骨折后可发生脊髓压迫症状。相关药品:泼尼松
-
骨嗜酸性肉芽肿
骨嗜酸细胞性肉芽肿分类:肿瘤科骨肿瘤恶性骨肿瘤ICD号:C41.9流行病学:骨嗜酸性肉芽肿自婴儿至老年人均可发病,约占原发性骨肿瘤的2.1%,占良性骨肿瘤的3.8%,男女患者之比约为2.5∶1,大多数患者为30岁以下男性。位于脊椎的病变可并发侧弯或后凸,活动受限,少数在病理性骨折后可发生脊髓压迫症状。相关药品:泼尼松
-
骨血管外皮细胞瘤
1972年被WHO分类为中间型或未定型。骨周皮瘤分类:肿瘤科骨肿瘤中间性骨肿瘤ICD号:M9150/1流行病学:据WHO统计,骨血管外皮细胞瘤占原发骨肿瘤的0.16%,占恶性骨肿瘤的0.3%,国内仅有数例报道,约占原发性骨肿瘤的0.08%。嗜银染色可见血管的网状纤维膜将肿瘤细胞与内皮细胞分割开,网状纤维穿插于肿瘤细胞之间。
-
骨周皮瘤
1972年被WHO分类为中间型或未定型。骨周皮瘤分类:肿瘤科骨肿瘤中间性骨肿瘤ICD号:M9150/1流行病学:据WHO统计,骨血管外皮细胞瘤占原发骨肿瘤的0.16%,占恶性骨肿瘤的0.3%,国内仅有数例报道,约占原发性骨肿瘤的0.08%。嗜银染色可见血管的网状纤维膜将肿瘤细胞与内皮细胞分割开,网状纤维穿插于肿瘤细胞之间。
-
骨恶性淋巴瘤
疾病名称:骨恶性淋巴瘤英文名称:malignantlymphomaofbone别名:网织细胞肉瘤何杰金病分类:肿瘤科骨肿瘤恶性骨肿瘤骨髓肿瘤ICD号:C41.9流行病学:原发性骨淋巴瘤发病率较低,据国外大宗肿瘤资料统计,占全部恶性骨肿瘤的3%~可见有丝分裂。起源于软组织的恶性淋巴瘤常可分出较多亚类,原发于骨的多属混合型或不能分出。
-
原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症
原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症(甲旁亢)是由于甲状旁腺腺瘤(单个腺瘤占绝大多数,约75%)、增生或腺癌(罕见)导致甲状旁腺素(PTH)分泌过多,引起骨、肾、消化、神经系统等病变及钙磷代谢紊乱疾病。8.除外继发性甲旁亢、异位甲状旁腺激素分泌瘤、慢性肾功能衰竭、骨软化症等。3.对症治疗(高钙血症危象的处理);
-
骨囊肿
注射剂量按病人的年龄和囊腔大小而定,年轻病人的囊肿可注入80—200mg,每2个月可重复注射1次,最多可注射7次,一般2—3次即可,注射后,多数可恢复正常骨结构,其机制尚不清楚,很可能是由于微结晶破坏囊壁的结缔组织内衬,形成了继发性成骨性修复。3、如合并病理性骨折,应按骨折治疗,骨囊肿可能愈合消失,应定期复查。
-
网织细胞肉瘤何杰金病
疾病名称:骨恶性淋巴瘤英文名称:malignantlymphomaofbone别名:网织细胞肉瘤何杰金病分类:肿瘤科骨肿瘤恶性骨肿瘤骨髓肿瘤ICD号:C41.9流行病学:原发性骨淋巴瘤发病率较低,据国外大宗肿瘤资料统计,占全部恶性骨肿瘤的3%~可见有丝分裂。起源于软组织的恶性淋巴瘤常可分出较多亚类,原发于骨的多属混合型或不能分出。
-
骨恶化纤维组织细胞瘤
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病因: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可以是原发的,也可以是继发于骨梗死、Paget病或是放射治疗之后。MFH的电镜所见纤维母细胞呈卵圆形或梭形,胞质突起,含有大量溶酶体,并有高尔基器,粗面内质网及线粒体,分化差者就较少,细胞核圆形、卵圆形或不规则形,常有双核,核膜下有大量异染色质。
-
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病因: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可以是原发的,也可以是继发于骨梗死、Paget病或是放射治疗之后。MFH的电镜所见纤维母细胞呈卵圆形或梭形,胞质突起,含有大量溶酶体,并有高尔基器,粗面内质网及线粒体,分化差者就较少,细胞核圆形、卵圆形或不规则形,常有双核,核膜下有大量异染色质。
-
MFH
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病因: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可以是原发的,也可以是继发于骨梗死、Paget病或是放射治疗之后。MFH的电镜所见纤维母细胞呈卵圆形或梭形,胞质突起,含有大量溶酶体,并有高尔基器,粗面内质网及线粒体,分化差者就较少,细胞核圆形、卵圆形或不规则形,常有双核,核膜下有大量异染色质。
-
恶性骨血管瘤
概述:骨血管肉瘤亦称脉管肉瘤、恶性骨血管瘤、恶性血管内皮瘤,为起源于骨内血管内皮细胞的高度恶性骨肿瘤,早期能转移到肺。核圆形或椭圆形,染色质增多,核仁明显,胞质丰富,浅染或呈细颗粒状。鉴别诊断:骨血管肉瘤应注意与纤维肉瘤、骨巨细胞瘤、毛细血管扩张性骨肉瘤、恶性淋巴瘤、尤文肉肉肉瘤及转移癌等相鉴别。
-
骨恶性血管内皮瘤
概述:骨血管肉瘤亦称脉管肉瘤、恶性骨血管瘤、恶性血管内皮瘤,为起源于骨内血管内皮细胞的高度恶性骨肿瘤,早期能转移到肺。核圆形或椭圆形,染色质增多,核仁明显,胞质丰富,浅染或呈细颗粒状。鉴别诊断:骨血管肉瘤应注意与纤维肉瘤、骨巨细胞瘤、毛细血管扩张性骨肉瘤、恶性淋巴瘤、尤文肉肉肉瘤及转移癌等相鉴别。
-
骨脉管肉瘤
概述:骨血管肉瘤亦称脉管肉瘤、恶性骨血管瘤、恶性血管内皮瘤,为起源于骨内血管内皮细胞的高度恶性骨肿瘤,早期能转移到肺。核圆形或椭圆形,染色质增多,核仁明显,胞质丰富,浅染或呈细颗粒状。鉴别诊断:骨血管肉瘤应注意与纤维肉瘤、骨巨细胞瘤、毛细血管扩张性骨肉瘤、恶性淋巴瘤、尤文肉肉肉瘤及转移癌等相鉴别。
-
骨血管肉瘤
概述:骨血管肉瘤亦称脉管肉瘤、恶性骨血管瘤、恶性血管内皮瘤,为起源于骨内血管内皮细胞的高度恶性骨肿瘤,早期能转移到肺。核圆形或椭圆形,染色质增多,核仁明显,胞质丰富,浅染或呈细颗粒状。鉴别诊断:骨血管肉瘤应注意与纤维肉瘤、骨巨细胞瘤、毛细血管扩张性骨肉瘤、恶性淋巴瘤、尤文肉肉肉瘤及转移癌等相鉴别。
-
动脉瘤样骨囊肿
概述:动脉瘤样骨囊肿是一种瘤样病损,是一种孤立性、膨胀性、出血性、多房性囊肿,其性质未明,有人认为系良性肿瘤,有人认为系瘤样病损。它可为原发性,也可继发或伴发于骨巨细胞瘤、软骨母细胞瘤或骨母细胞瘤。继发性是指本病常伴随其他良性肿瘤或瘤样病损存在,甚至可与恶性肿瘤并存。3年中可自愈。
-
动脉瘤样骨性囊肿
概述:动脉瘤样骨囊肿是一种瘤样病损,是一种孤立性、膨胀性、出血性、多房性囊肿,其性质未明,有人认为系良性肿瘤,有人认为系瘤样病损。它可为原发性,也可继发或伴发于骨巨细胞瘤、软骨母细胞瘤或骨母细胞瘤。继发性是指本病常伴随其他良性肿瘤或瘤样病损存在,甚至可与恶性肿瘤并存。3年中可自愈。
-
刮除和植骨术
手术名称:刮除和植骨术别名:病灶刮除植骨术分类:小儿外科/骨肿瘤的手术概述:儿童骨肿瘤包括原发性和继发性骨肿瘤,原发性骨肿瘤指原发于骨组织的良性骨肿瘤、恶性骨肿瘤和瘤样病变;2.显露肱骨干骺端:钝性分离三角肌并将其拉向外侧,再将三角肌纤维条、头静脉和胸大肌牵向内侧,以显露肱骨干骺端和肱二头肌长头。
-
胫腓骨干双骨折
是指以患肢疼痛剧烈、肿胀、功能障碍,触摸压痛明显,纵轴叩击痛,能触及骨擦音和异常活动等为主要表现的胫骨结节、腓骨小头以下及胫腓骨远端内、外踝以上骨折。骨折又名折骨、折伤、伤折、折疡。初期宜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服七厘散、复元活血汤、云南白药等;外贴接骨膏。内服补肾壮筋汤、舒筋活血汤、小活络丹等;
-
趾骨骨折
骨折又名折骨、折伤、伤折、折疡。伤部可有瘀血、肿痛、错位、畸形、骨声、轴心叩击痛、异常活动及功能障碍等。初期宜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服七厘散、复元活血汤、云南白药等;外贴接骨膏。内服补肾壮筋汤、舒筋活血汤、小活络丹等;外用海桐皮汤、五加皮汤或损伤洗方外洗,并配合功能锻炼。病理性骨折应同时治疗原发病。
-
颈椎骨折
骨折又名折骨、折伤、伤折、折疡。伤部可有瘀血、肿痛、错位、畸形、骨声、轴心叩击痛、异常活动及功能障碍等。初期宜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服七厘散、复元活血汤、云南白药等;肿消痛减后宜接骨续筋,服正骨紫金丹、接骨丸、跌打丸等;外贴接骨膏。内服补肾壮筋汤、舒筋活血汤、小活络丹等;病理性骨折应同时治疗原发病。
-
胸椎骨折
骨折又名折骨、折伤、伤折、折疡。伤部可有瘀血、肿痛、错位、畸形、骨声、轴心叩击痛、异常活动及功能障碍等。初期宜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服七厘散、复元活血汤、云南白药等;肿消痛减后宜接骨续筋,服正骨紫金丹、接骨丸、跌打丸等;外贴接骨膏。内服补肾壮筋汤、舒筋活血汤、小活络丹等;病理性骨折应同时治疗原发病。
-
腰椎骨折
骨折又名折骨、折伤、伤折、折疡。伤部可有瘀血、肿痛、错位、畸形、骨声、轴心叩击痛、异常活动及功能障碍等。初期宜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服七厘散、复元活血汤、云南白药等;肿消痛减后宜接骨续筋,服正骨紫金丹、接骨丸、跌打丸等;外贴接骨膏。内服补肾壮筋汤、舒筋活血汤、小活络丹等;病理性骨折应同时治疗原发病。
-
病灶刮除植骨术
手术名称:刮除和植骨术别名:病灶刮除植骨术分类:小儿外科/骨肿瘤的手术概述:儿童骨肿瘤包括原发性和继发性骨肿瘤,原发性骨肿瘤指原发于骨组织的良性骨肿瘤、恶性骨肿瘤和瘤样病变;2.显露肱骨干骺端:钝性分离三角肌并将其拉向外侧,再将三角肌纤维条、头静脉和胸大肌牵向内侧,以显露肱骨干骺端和肱二头肌长头。
-
颌骨造釉细胞瘤
造釉细胞瘤为颌骨中心性上皮肿瘤,在牙源性肿瘤中较为常见,关于造釉细胞瘤的组织来源,尚有不同的看法,但大多数认为由釉质器或牙板上皮发生而来。4.骨质破坏多时可出现病理性骨折。用药原则一般性手术的预防性抗感染选用磺胺类药物(如复方新诺明)或主要作用于革兰氏阳性菌的药物(如红酶素、青酶素等);
-
桡骨远端骨折
概述:桡骨远端骨折(distalfractureofradius)为病名。骨折移位严重者,可出现餐叉状畸形,即腕部背侧隆起,掌侧突出。骨折又名折骨、折伤、伤折、折疡。初期宜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服七厘散、复元活血汤、云南白药等;肿消痛减后宜接骨续筋,服正骨紫金丹、接骨丸、跌打丸等;内服补肾壮筋汤、舒筋活血汤、小活络丹等;
-
指骨骨折
骨折又名折骨、折伤、伤折、折疡。伤部可有瘀血、肿痛、错位、畸形、骨声、轴心叩击痛、异常活动及功能障碍等。初期宜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服七厘散、复元活血汤、云南白药等;肿消痛减后宜接骨续筋,服正骨紫金丹、接骨丸、跌打丸等;外贴接骨膏。内服补肾壮筋汤、舒筋活血汤、小活络丹等;病理性骨折应同时治疗原发病。
-
中央性颌骨骨髓炎
中央性骨髓炎的X线片早期无变化,2-4周后可见骨质疏松密度减低区,2-3个月后,显示骨破坏局限有死骨形成或病理性骨折。此时患者全身及局部症状缓解,口内或颌面部有瘘管长期流脓,有时混杂有小块死骨,探查瘘管可触及粗糙骨面或活动死骨块,严重者有大块死骨形成或发生病理性骨折,出现咬合错乱及棉布畸形。
-
肱骨大结节骨折
如肱骨大结节骨折块向上移位至肱骨头以上,影响肩关节外展功能者,必须进行骨折复位固定治疗:①伤员坐位:在局部血肿内麻醉下,伤肢上臂外展90°、外旋60°、前屈40°位;骨折又名折骨、折伤、伤折、折疡。初期宜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服七厘散、复元活血汤、云南白药等;内服补肾壮筋汤、舒筋活血汤、小活络丹等;
-
伤折
骨折又名折骨、折伤、伤折、折疡。初期宜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服七厘散、复元活血汤、云南白药等;病理性骨折应同时治疗原发病。其状无头,但肿痛而阔,其皮薄泽,谓之附骨痈也。”治法:初期脓未成者,以消为主,宜清热解毒、活血通络,方选仙方活命饮合黄连解毒汤,或五味消毒饮等,局部外贴金黄散,或双柏散;
-
股骨粗隆间骨折
骨折治疗目的是防止发生髋内翻畸形,具体治疗方法应根据骨折类型、移位情况、患者年龄和全身情况,分别采取不同方法。骨折又名折骨、折伤、伤折、折疡。初期宜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服七厘散、复元活血汤、云南白药等;内服补肾壮筋汤、舒筋活血汤、小活络丹等;外用海桐皮汤、五加皮汤或损伤洗方外洗,并配合功能锻炼。
-
Ⅰ型肾小管性酸中毒
四、自身免疫性疾病原发性高丙种球蛋白血症、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桥本氏甲状腺炎、肝硬化。二、电解质紊乱①远端肾小管泌H+能力障碍,尿NH4+及可滴定酸排出减少,尿PH值不能降至6.0以下,尿钾、钠、钙排出增多,患者常有烦渴、多尿、及失水等症状。④X线检查发现骨质疏松,病理性骨折或尿路结石等。
-
中心性软骨肉瘤
周围性软骨肉瘤;临床表现:中心性软骨肉瘤是起源于骨内的软骨肉瘤,在原发性恶生骨肿瘤中排在第4位,列在浆细胞瘤、骨肉瘤和尤文氏肉瘤之后。软骨瘤好发于儿童,于成人期停止生长,可多年没有变化,除非发生病理性骨折,软骨瘤是无痛的,通常为中等度大小,皮质骨不呈扇贝状,皮质骨无中断,无软组织肿胀。
-
距骨骨折
概述:距骨骨折(fractureoftalus)为病名。骨折又名折骨、折伤、伤折、折疡。伤部可有瘀血、肿痛、错位、畸形、骨声、轴心叩击痛、异常活动及功能障碍等。初期宜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服七厘散、复元活血汤、云南白药等;内服补肾壮筋汤、舒筋活血汤、小活络丹等;外用海桐皮汤、五加皮汤或损伤洗方外洗,并配合功能锻炼。
-
转移性骨恶性肿瘤
转移性骨恶性肿瘤是指原发于骨外的恶性肿瘤,通过血行、淋巴等途径转移至骨骼,继续生长,形成子瘤。2.转移性骨恶性肿瘤属晚期癌,为延长生命和减轻病人痛苦,根据原发癌选择有效的化疗药物的同时,输血、补充白蛋白及中医中药扶正治疗是必要的。
-
手术活检
手术名称:手术活检别名:活检手术分类:骨科/骨肿瘤手术/诊断性手术ICD编码:77.4001概述:手术活检优点是在直视下准确切取肿瘤最具有代表部位的组织,比较符合病理检查要求,正确诊断率可达98%。5.取毕活检的术野,可用适量等渗盐液或抗肿瘤药物配制的稀释溶液冲洗干净,然后将已切开的筋膜或肌间隔筋膜严密缝合。
-
活检手术
手术名称:手术活检别名:活检手术分类:骨科/骨肿瘤手术/诊断性手术ICD编码:77.4001概述:手术活检优点是在直视下准确切取肿瘤最具有代表部位的组织,比较符合病理检查要求,正确诊断率可达98%。5.取毕活检的术野,可用适量等渗盐液或抗肿瘤药物配制的稀释溶液冲洗干净,然后将已切开的筋膜或肌间隔筋膜严密缝合。
-
肱骨内上髁骨骺撕脱骨折
肱骨内上髁骨骺撕脱骨折分类:骨科四肢损伤肱骨干骨折与肘部创伤肘关节骨折ICD号:S42.4肱骨内上髁骨折的病因:肱骨内上髁骨折常为平地跌倒或投掷运动致伤。切开复位:切开复位适用于骨折分离较明显,或骨折片嵌入关节腔手法难以解出,旋转移位手法未能纠正及合并尺神经损伤者。骨折又名折骨、折伤、伤折、折疡。
-
股骨髁骨折
股骨髁骨折的诊断:外伤史、局部肿胀,压痛及传导疼,膝关节功能障碍及X线平片所见,股骨髁部骨折的诊断均无困难,应注意有无血管神经损伤伴发。骨折又名折骨、折伤、伤折、折疡。伤部可有瘀血、肿痛、错位、畸形、骨声、轴心叩击痛、异常活动及功能障碍等。初期宜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服七厘散、复元活血汤、云南白药等;
-
股骨髁上骨折
股骨髁上骨折的分类:髁上骨折一般为关节囊外骨折,而髁部骨折(股骨远端B型骨折)及髁间骨折为关节囊内骨折。股骨髁上骨折的并发症:股后腘动脉损伤:伸展型骨折常可致股后腘动脉损伤。骨折又名折骨、折伤、伤折、折疡。初期宜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服七厘散、复元活血汤、云南白药等;病理性骨折应同时治疗原发病。
-
夹板固定疗法
概述:夹板固定疗法为治疗骨折外固定的方法。见《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五:“治腕折四肢骨碎及筋伤蹉跌。”关于骨折:骨折又名折骨、折伤、伤折、折疡。初期宜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服七厘散、复元活血汤、云南白药等;内服补肾壮筋汤、舒筋活血汤、小活络丹等;外用海桐皮汤、五加皮汤或损伤洗方外洗,并配合功能锻炼。
-
裂缝骨折
骨折又名折骨、折伤、伤折、折疡。伤部可有瘀血、肿痛、错位、畸形、骨声、轴心叩击痛、异常活动及功能障碍等。初期宜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服七厘散、复元活血汤、云南白药等;外贴接骨膏。治法:初期脓未成者,以消为主,宜清热解毒、活血通络,方选仙方活命饮合黄连解毒汤,或五味消毒饮等,局部外贴金黄散,或双柏散;
-
肱骨外上髁骨折
骨折又名折骨、折伤、伤折、折疡。伤部可有瘀血、肿痛、错位、畸形、骨声、轴心叩击痛、异常活动及功能障碍等。初期宜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服七厘散、复元活血汤、云南白药等;肿消痛减后宜接骨续筋,服正骨紫金丹、接骨丸、跌打丸等;外贴接骨膏。内服补肾壮筋汤、舒筋活血汤、小活络丹等;病理性骨折应同时治疗原发病。
-
桡骨干骨折
是指以桡骨干局部疼痛、畸形,骨擦音明显,前臂活动受限,旋转功能障碍等为主要表现的骨折。骨折又名折骨、折伤、伤折、折疡。初期宜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服七厘散、复元活血汤、云南白药等;肿消痛减后宜接骨续筋,服正骨紫金丹、接骨丸、跌打丸等;内服补肾壮筋汤、舒筋活血汤、小活络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