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内黑尖舌
红内黑尖舌为舌象。舌的后半部红色,舌尖有黑色苔。为足少阴蕴热乘于手少阴之象,可用竹叶石膏汤(见《伤寒舌鉴》)。
-
红尖黑根舌
红尖黑根舌为舌象。舌尖红色,舌根黑苔。为心肾火炽,或实热灼伤阴分,可见于急性流行性发热病。急宜苦寒泻下存阴(见《伤寒舌鉴》)。
-
红细枯长舌
红细枯长舌为舌象。舌干红而长细。此为阴亏已极之象,因手少阴之气竭于内,不能上通于舌本所致,属危重证候,急当峻补真阴(见《伤寒舌鉴》)。
-
红中似苔非苔舌
红中似苔非苔舌为舌象。红舌上有黏腻似苔非苔之象,在温热病中,为中焦夹有秽浊之气所致,急于方药中加入芳香之品以逐之(见《温热论》)。
-
红嫩无津舌
红嫩无津舌为舌象。全舌鲜红柔嫩而无津液。为阴虚之候,宜甘寒滋阴。若淡红者,为气阴两虚,宜益气养阴。若津干火盛者,为阴虚火旺,宜滋阴泻火(见《伤寒舌鉴》)。
-
红尖干舌
红尖干舌为舌象。舌尖色红而干。为心火上炎之象,宜用导赤散加童便,引热下行。《外感温热论》:“舌尖绛独干,此心火上炎。”
-
红尖紫刺舌
红尖紫刺舌为舌象。舌尖红而起紫色芒刺。为里热重证恶候,急宜清热攻下(见《伤寒舌鉴》)。宜用枳实栀子豉汤加大黄清热攻下。
-
红毛蓝属
中文名红毛蓝属拼音名hongmaolanshu拉丁名Pyrrothrix中国植物志70:154属下物种红毛蓝、泰北红毛蓝、异色红毛蓝
-
红中蚀烂舌
红中蚀烂舌为舌象。也称虫碎舌。纯红色中有糜烂红点,如虫蚀状之舌象。为水火不济,热毒炽盛之候,宜泄热攻下(见《伤寒金镜录》)。
-
红断纹裂舌
红断纹裂舌为舌象。舌红有横断裂纹而痛。裂纹不深者,多为老年素体阴亏,宜补肾滋阴;裂纹深而多者,为阴虚火旺,宜滋阴降火(见《伤寒舌鉴》)。
-
红短白疱舌
红短白疱舌为舌象。舌红而短,起白疱。是瘟疫气分热盛,津液受伤,常有声哑、咽干、口疮、烦躁等症,宜清热解毒生津(见《伤寒舌鉴》)。
-
红中微黄根舌
红中微黄根舌为舌象。舌中尖红,舌根有淡黄苔。为热入阳明,每有出现黄疸者。如见头汗、身凉、小便黄涩,可用茵陈蒿汤加味,清热利湿退黄(见《伤寒舌鉴》)。
-
红如柿色舌
红如柿色舌为舌象。全舌无苔,红艳如柿色。为热极伤阴或阴虚火旺之候,宜清热养阴,或滋阴降火。
-
红丝赤缕
红丝赤缕(redthreads)是指头颈胸臂等处皮肤浅表血管扩张呈红丝状的表现。
-
红中淡黑舌
红中淡黑舌为舌象。舌红中央淡黑苔。主脏腑实热里证。若症见壮热,烦躁,便秘,尿赤。急用苦寒攻下泄热(见《伤寒舌鉴》)。
-
红中干舌
红中干舌为证候名。是指舌红而中心干。为心胃火燔、消烁津液之候,治宜于清胃方中加入清心之品(见《温热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