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龙眼
性味甘、平温、无毒。④龙眼肉10克,花生米(连红衣)12克,水煎服,亦治贫血体弱。⒀龙眼肉15克,莲子、芡实各20克,同煮汤食用,可治贫血,心悸怔忡,自汗盗汗,神经衰弱等症。备注龙眼肉有补心脾、益气血作用,是一种比较理想的中药,但鲜龙眼肉多食却易生湿热及引起口干,入药治病多用干龙眼,又名桂圆肉。
-
桂圆肉
桂圆肉龙眼是无患子科植物龙眼的假种皮。加工方法,如选果整理、剪果、洗果这些工序跟龙眼干加工方法一样。然后把鲜果放在太阳下曝晒,或放在焙灶、烘房中烘干。有开胃益脾、养血安神、补虚长智之功效;治疗贫血和因缺乏尼克酸造成的皮炎、腹泻、痴呆、甚至精神失常,同时对癌细胞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
桂圆
Longan桂圆是无患子科植物龙眼的假种皮。桂圆的别名龙眼、益智、骊珠、元肉桂圆的营养价值1.桂圆含有多种营养物质,有补血安神,健脑益智,补养心脾的功效;3.桂圆有补益作用,对病后需要调养及体质虚弱的人有辅助疗效。可治疗贫血和因缺乏尼克酸造成的皮炎、腹泻、痴呆、甚至精神失常,同时对癌细胞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
骊珠
Longan桂圆是无患子科植物龙眼的假种皮。桂圆的别名龙眼、益智、骊珠、元肉桂圆的营养价值1.桂圆含有多种营养物质,有补血安神,健脑益智,补养心脾的功效;3.桂圆有补益作用,对病后需要调养及体质虚弱的人有辅助疗效。可治疗贫血和因缺乏尼克酸造成的皮炎、腹泻、痴呆、甚至精神失常,同时对癌细胞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
元肉
Longan桂圆是无患子科植物龙眼的假种皮。桂圆的别名龙眼、益智、骊珠、元肉桂圆的营养价值1.桂圆含有多种营养物质,有补血安神,健脑益智,补养心脾的功效;3.桂圆有补益作用,对病后需要调养及体质虚弱的人有辅助疗效。可治疗贫血和因缺乏尼克酸造成的皮炎、腹泻、痴呆、甚至精神失常,同时对癌细胞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
龙眼干
龙眼干工艺流程原料选择→剪果→分级→浸水→过摇→初焙→再焙→剪蒂→分级→包装龙眼干制作方法1.原料选择:应选肉质乳白、晶莹多汁、味甜醇鲜美、果壳黄褐略带青色的果实。出焙后散热24小时。9.分级:将焙干的龙眼按颗大小过筛分档,常分为三元(果径为2.91~2.干的龙眼壳硬而脆,手捏易碎,用齿咬核核易碎且有声响。
-
龙眼属
中文名龙眼属拼音名longyanshu拉丁名Dimocarpus中国植物志47(1):26描述DimocarpusLour.龙眼属,无患子科,约20种,分布于热带亚洲,我国有4种,其中龙眼D.longanLour.我国东南部和西南部广为栽培,尤以福建产最佳,为南部佳果之一。果核果状,球形,果皮有扁平、不明显的疣点;属下物种滇龙眼、灰岩肖韶子、龙荔、龙眼
-
徐国公仙酒
《回春》卷四引龚豫源方:方名:徐国公仙酒组成:头酽好烧酒1坛,龙眼(去壳)2-3斤。功效:补气血,壮元阳,悦颜色,助精神。主治:怔忡,惊悸,不寐。用法用量:龙眼入酒内浸之,日久则颜色娇红,滋味香美。早、晚各随量饮数杯。
-
龙眼膏
龙眼膏制作工艺龙眼膏的制作工艺:洗果、去皮去核、预煮、榨汁、过滤、加糖浓缩、装罐、密封、冷却。预煮要加入相当于果肉量10%的清水,边搅拌边加热,煮到果肉软烂,大约需30min,目的是便于压榨果汁。罐头容器要预先灭菌消毒,加满龙眼膏后立即加盖密封,倒置7min,然后冷却到37℃,即为成品。
-
楤木属
中文名楤木属拼音名mushu拉丁名Aralia中国植物志54:150描述AraliaL.楤木属,五加科,约40种,分布于亚洲、大洋洲和北美,我国有30种,南北各省均产之,西南尤盛,有些种类入药,如土当归A.cordataThunb.等。叶为1-3回羽状复叶;花杂性同株,伞形花序,稀头状花序,常再组成圆锥花序;子房下位,2-5室,花柱2-5;
-
龙眼肉粥
处方:龙眼肉15g,红枣3-5枚,粳米2两。功能主治:养心安神,健脾补血。主心血不足之心悸、心慌、失眠、健忘、贫血,脾虚腹泻,浮肿,体质虚羸,以及神经衰弱,自汗盗汗。注意:龙眼粥每次用量不宜过大,根据各人食量,每天早晚可各服1-2饭碗,并须热服,量过了会引起中满气壅。凡风寒感冒,恶寒发热,或舌苔厚腻者忌用。
-
玉灵膏
《随息居饮食谱》:别名:代参膏、龙眼膏组成:好龙眼。产妇临盆服之尤效。制备方法:自剥好龙眼,盛竹筒式瓷碗内,每肉1两,入白洋糖1钱,碗口幂以丝绵1层。《普济方》卷三一四:组成:江子70粒,赤芍药2钱,木鳖4枚(原去壳),当归3钱,白芷2钱,没药1钱,乳香1钱,黄丹(春夏4两半,秋冬5两),柳枝1束。
-
冰柏丸
概述:冰柏丸为方剂名,其同名方剂约有两首。《观聚方要补》卷七引《淡寮方》方之冰柏丸:组成:硼砂(疮甚者用冰片)、黄柏、薄荷。《医方大成》卷八引《澹寮方》之冰柏丸:处方:硼砂(研)、黄柏(晒干)、薄荷叶各等分。功能主治:《医方大成》卷八引《澹寮方》之冰柏丸主治口疮、舌疮。用法用量:每服1丸,津液噙化。
-
伏虎丹
去丝),各一分五。来源:张徽猷方。炮制:上药为细末,酒煮半夏末为糊,圆如龙眼大。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一(续添诸局经验秘方)之伏虎丹:处方:生干地黄1分,蔓荆子(去自)1分,白僵蚕(炒去丝)1分,五灵脂(去皮)半两,踯躅花(炒)1两,天南星1两,白胶香1两,草乌头(炮)1两。
-
葛花丸
处方:葛花15克砂仁15克木香30克沉香7.5克豆蔻7.5克荜澄茄7.5克陈皮(去皮)30克乌梅14个半夏21枚(汤泡七次,汁浸,煮,晒干,切作片,另用姜炒干用)山果15克茯苓7.5克枳实(去瓤,麸炒)30克葛粉末15克甘草(炙)7.5克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龙眼大。功能主治:醒酒祛湿,解毒消痰。摘录:《普济方》卷二五三
-
桂枝丹皮首乌汤
处方:桂枝3钱,丹皮3钱,首乌3钱,甘草2钱,茯苓3钱,半夏3钱,干姜3钱,龙眼10个(肉)。功能主治:两眼昏花不明,而无赤痛者。用法用量:水煎大半杯,热服;摘录:《四圣心源》卷八
-
过夜消
处方:冰片1分,牛黄1分,硼破8分,雄黄8分,孩儿茶8分,山豆根2钱,胆矾3分,陈霜梅(去核)3个。制法:上为末,次将霜梅捣烂,入药和匀为丸,如龙眼大。功能主治:一切喉证。用法用量:临卧含口中,过夜即消。摘录:《仙拈集》卷二
-
琥珀养心汤
处方:人参1钱,当归2钱,茯神3钱,枣仁1钱半(炒),远志1钱半(炙),石菖蒲1钱,琥珀1钱(研,冲服),炙草8分,麦冬2钱,龙眼3枚。功能主治:怔忡。摘录:《疫疹一得》卷下
-
还光丸
处方:白芷。制法:上切,炒黄色,为末,炼蜜为丸,如龙眼大,朱砂为衣。功能主治:一切眼疾。用法用量:每服1丸,食后清茶送下,或荆芥茶尤妙。摘录:《普济方》卷八十六引《海上方》
-
加味平肝解毒退翳丸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龙眼大,重1钱。功能主治:痘后余毒不散,目生翳障。注意:忌白萝卜,韭、蒜、胡椒、虾米、鲜虾、牛、羊、猪首、鹅、驴、公鸡、一切海味、煎炒炙煿之物。摘录:《眼科阐微》卷四
-
家传定志方
处方:石菖蒲2两,麦冬2两,枣仁2两,茯苓2两,茯神2两,木香5钱,熟地5钱,白芍3两,黄芩3两,砂仁2两,人参2两,白术2两。功能主治:妊娠无外感症,忽然心悸,醒则烦闷,睡则多惊,或卧中言语恍惚,及臌胀腹满,连脐急痛,坐卧不宁,气逆迫胎,皆血虚内热乘心故也。用法用量:每服70丸,龙眼、竹叶汤送下,日2次。
-
锦节丸
处方:真锦灰半两,藕节灰半两,滴乳香1钱(别研)。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龙眼大。功能主治:咳血,呕血。用法用量:每服1丸,食后及临卧噙化。摘录:《济生》卷二
-
惊气丸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一:惊气丸:处方:紫苏子(炒)30克干蝎(去尾针,微炒)7.5克附子(去皮、脐,生用)花蛇(酒浸,炙,去皮、骨)白僵蚕(微炒)橘红天麻(去苗)麻黄(去根、节)南木香南星(洗浸,薄切,姜汁浸一宿)各15克朱砂(研)12克(为衣)制法:上为末,人脑、麝少许,同研极细,炼蜜杵丸,如龙眼大。
-
惊气圆
处方:紫苏子(炒)一两,橘红、南木香、附子(生.脐)、麻黄(去根.姜汁浸一宿)、天麻(去苗),各半两。功能主治:治惊忧积气,心受风邪,发作牙关紧急,涎潮昏塞,醒则精神若痴,大宜服之。铁粉,化痰、镇心、抑肝邪,若多恚怒,肝邪大盛,铁粉能制伏之。(素问)言:「阳厥狂怒,治以铁粉」,金克木之意也。
-
绝痫丹
处方:消煅礞石5钱,天竺黄6钱,当门子2分,煨明天麻3钱,辰州朱砂3钱,蛇含石5钱(酣煅),陈胆星4钱,法半夏8钱。制法:上为末,以姜汁5钱,竹沥2两炼蜜为丸,如龙眼大。功能主治:因惊恐而致之颠仆眼直,口吐痰沫,作羊鸣不省人事。摘录:《外科方外奇方》卷四
-
龙星丹
处方:牛胆南星3钱,朱砂(另研为衣)3钱,片脑(另研)3字,牛黄(另研)3字,麝香(另研)3字,全蝎1钱,防风1钱,薄荷1钱,黄芩2钱,黄连2钱,青黛(另研)1钱。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龙眼大。功能主治:中风,风热痰涎壅盛者。用法用量:每服1丸,噙化。摘录:《丹溪心法附余》卷一
-
萝卜膏
处方:大萝卜12斤,白梨3个,鲜姜4两,香油4两,白蜂蜜2两,紫蔻仁2钱,广砂4钱,川贝2钱。功能主治:久嗽。用法用量:每早、晚服龙眼大1匙,若恐其凉,取出1匙,于微火上温热服之。摘录:《医学探骊集》卷四
-
乳灵丸
功能主治:治痛风,数年不能举动,日夜呻吟。用法用量:以带皮生姜自然汁化开1丸,热酒服,更以酒30毫升送下。病在上,食后停少时服,一日二服。病在上,食后停少时服,1日2次。制备方法:上研细如粉,炼蜜去上白沫,为丸如龙眼大,每1两重作12丸。
-
参苓膏
处方:人参1两,白术1两,茯苓1两,白豆蔻7钱,山药1两,木香5钱,砂仁5钱,肉豆蔻7钱,甘草(炙)3钱。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龙眼大。功能主治:大人、小儿脾胃虚冷,呕吐泄泻,及痘疹泄泻。用法用量:每服1丸,清米汤研化服,不拘时候。摘录:《古今医鉴》卷十三
-
龙眼花
《*辞典》:龙眼花:出处:《泉州本草》拼音名:LónɡYǎnHuā来源:无患子科植物龙眼的花蕾。功能主治:《泉州本草》:"诸种淋症,龙眼花煎汤服;下消、小便如豆腐,龙眼花一两,合猪赤肉炖食,三至五次。
-
龙眼壳
《*辞典》:龙眼壳:出处:《滇南本草图说》拼音名:LónɡYǎnKé来源:为无患于科植物龙眼的果皮。"归经:《本草再新》:"入肺经。"功能主治:①《本草再新》:"治心虚头晕,散邪祛风,聪耳明目。’②《重庆堂随笔》:"研细治汤火伤亦佳。附方:①治汤泡伤:圆眼壳煅存性为未,桐油调涂患处,即止痛,愈后又无瘢痕。
-
喉中结块
喉中结块病名。系指喉间结硬块,状如龙眼,胀塞于喉,致呼吸障碍、饭食难进的疾病。见《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四。本病多由七情郁结,气血瘀滞,痰浊凝聚所致。治宜疏肝解郁、消肿散瘀,方用柴胡疏肝散加减。
-
生津润肺丸
《喉科秘诀》卷上:组成:硼砂3钱(生、煅各半),寒水石2钱,山豆根2钱,五味子1钱,甘草2钱,枯芩2钱,乌梅1钱,薄荷3钱,上冰片2分。功效:生津降火。主治:虚热喉,初起其势不急,微微缓缓,咽津觉得干燥,吞气些碍,无鹅无肿,满喉或红或紫。制备方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龙眼大。用药禁忌:不宜针、吊、吹药。
-
人参款冬花膏
《寿世保元》卷八:组成:人参8钱,紫菀1钱,款冬花(去梗)8钱,桑白皮(炒)1两,贝母2钱,半桔梗(炒)2钱半,紫苏5钱,槟榔5钱,木香5钱,杏仁(去皮,炒)8钱,五味子8钱,马兜铃2钱半。主治:小儿脾胃虚寒,久嗽不已,咽膈满闷,咳嗽痰涎,呕逆恶心,肚腹膨胀,腰背倦痛,诸药无效者。生姜汤化下。
-
咽喉噙化丹
《古今名方》引易玉泉家传方:方名:咽喉噙化丹组成:生地15g,熟地15g,白茯苓15g,天冬12g,麦冬12g,西瓜霜12g,硼砂12g,法夏12g,乌梅肉12g,人参6g,冰片6g,食盐6g,黄柏9g,知母9g,薄荷9g,诃子肉(煨)9g。功效:滋阴润燥,降火利咽。主治:虚火喉痹,虚火乳蛾。用法用量:用时含入口中,慢慢噙化。
-
顺逆丹
《鲁府禁方》卷一:方名:顺逆丹组成:白术(去油芦,土炒)1两,白茯苓(去皮)1两,陈皮1两,厚朴(去皮,姜炒)1两,泽泻1两,猪苓8钱,苍术(米泔浸,炒)1两5钱,神曲(炒)7钱,麦芽(炒)7钱,砂仁3钱,木香2钱,甘草(炙)5钱。主治:霍乱转筋,吐泻不止,伤食停饮,胃肠失和,腹中绞痛,气滞不舒。
-
益府秘传冲虚至宝丹
《寿世保元》卷八:方名:益府秘传冲虚至宝丹组成:紫草茸8两,当归4两,鲜笋1斤,红花4两,木通4两,麻黄4两,白芷4两,白及4两,牡丹皮4两,赤芍4两,怀生地4两,牛蒡子4两,甘草4两。制备方法:上(口父)咀,用水30碗,锅内煮去2分取起,再水10碗,煎至5碗,去滓,共前汁煎滴水成珠,加蜂蜜4两,再熬成珠为度,听用。
-
清上噙化丸
《回春》卷二:方名:清上噙化丸组成:瓜篓霜1两,天门冬1两(去心),橘红1两,枯芩1两(去朽,酒炒),海石1两(煅),柿霜1两,桔梗1两(去芦),连翘1两,玄参1两,青黛5钱,风化消3钱。功效:清火化痰,止嗽定喘。主治:咳喘。用法用量:食远噙化。制备方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龙眼大。
-
清肝消翳丸
《痘科金镜赋集解》卷六:方名:清肝消翳丸组成:兔粪2两,当归1两,白芍7钱,川连5钱,木贼草5钱,甘菊花5钱,密蒙花5钱,生地5钱,谷精草5钱,甘草1钱。主治:痘后瞳人生翳,眼胞红肿。用法用量:每次1丸,食后服。制备方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龙眼大。
-
稀痘丸
《痘疹会通》卷四:方名:稀痘丸组成:紫草(酒蒸)1两,牛蒡子(炒)1两,甘草2两,赤小豆5钱,山楂5钱,连翘5钱,防风4钱,栀炭4钱,荆芥3钱,川连3钱。体厚者,或绿豆汤送下。痘疹未发服,逆变顺,顺变稀。制备方法:甘草汤打面糊为丸,如龙眼大,辰砂为衣。
-
赛春雷
《玉案》卷六:方名:赛春雷组成:麻黄1两,紫草1两,甘草5钱,白附子5钱,僵蚕3钱,蝉蜕3钱,穿山甲1钱5分,蟾酥1钱,蜈蚣1条(炙),全蝎8分。主治:痘疮红紫焦枯,或因风寒,痘不起发,内热壅甚,痘郁不出。另以麻黄2两,紫草、红花各1两,酒、水各1碗煎,去滓,再熬成膏,入蜜3两,再略熬,同前末为丸,如龙眼大。
-
柯属
中文名柯属拼音名keshu拉丁名Lithocarpus中国植物志22:80属下物种菴耳柯、白柯、白穗柯、白枝柯、包果柯、包果柯(原变种)、闭壳柯、槟榔柯、柄果柯、薄叶柯、糙果柯、齿叶柯、川柯、刺壳柯、大苗山柯、大叶柯、大叶苦柯、单果柯、滇南柯、短穗柯、短穗泥柯、短尾柯、多果烟斗柯、峨眉包果柯、峨眉柯、耳叶柯、粉叶柯、风兜
-
润楠属
中文名润楠属拼音名runnanshu拉丁名Machilus中国植物志31:7描述MachilusNees润楠属,樟科,约100余种,分布于东南亚或东亚,我国有68种,产西南、中南部至台湾,北达山东、湖北及甘肃和陕西南部。叶互生,疏离或常于枝梢聚集,全缘,羽状脉;果为浆果状核果,球形或椭圆形,基部为宿存、开展或反折的花被裂片所围绕;
-
内府秘传方
《回春》卷五:别名:内府神效方组成:海藻(热水洗净)、昆布(洗净)、海带、海螵蛸、海粉(飞过)、海螺(醋炙。如颈下摇者用长螺,颈不摇者用圆螺)各等分,甘草少许。主治:瘿气。用法用量:每夜临卧口中噙化1丸。制备方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龙眼大。附注:内府神效方(《外科证治全书》卷四)。
-
白附丹
处方:白附子2两,白及、白蔹、白茯苓、密陀僧(研)、白石脂(研)、定粉各等分(研)。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男子妇人,面生黑斑点。用法用量:先用洗面药洗净,临睡用人乳汁,如无用牛乳或鸡子清调,如合就,用乳将药末丸如龙眼大,窨干。摘录:《医方类聚》卷八十二引《瑞竹堂方》
-
大灵丹
《玉案》卷五:大灵丹:处方:当归身4两,人参4两,阿胶3两,川芎1两8钱,牡蛎1两8钱,天麻1两8钱,生地2两,丹皮2两,续断2两,何首乌(9蒸9晒)2两,山栀(炒黑)2两,甘草8钱。功能主治:妇人一切赤白带下,因此久不孕育,及诸虚百损。主治:痘疮,壮热癫狂,惊搐谵语,红紫斑焦干陷,一切恶症。制备方法:上为极细末。
-
大效拱辰丸
处方:琥珀2钱,当归(酒浸)1两,沉香1两,木香1两,官桂(各不见火)1两,人参1两,苁蓉(酒浸)1两,黄耆1两,川乌1只(炮,去皮脐),鹿茸(酥炙)1两,乳香1两,没药1两,酸枣仁半两,鹿角霜半两,干姜半两,延胡索半两,柏子仁半两。功能主治:久服延年,精神充实,多子嗣。主妇人血海虚冷,白带时下,脐腹刺痛。
-
到圣散
处方:大天南星(去皮,只取中心,如龙眼大)。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小儿口疮。用法用量:用醋调,涂脚心。摘录:方出《阎氏小儿方论》,名见《普济方》卷三六五
-
独蒜丸
处方:大蒜不拘多少。制法:于5月5日将大蒜捣烂,次入矾红,拌匀为丸,如龙眼大。功能主治:截脾寒。主脾疟。用法用量:每服1丸,大蒜汤嚼下。摘录:《奇效良方》卷十二
-
二虎丹
《外科百效》卷二:二虎丹:处方:川郁金1钱,巴豆肉1钱。功能主治:喉风。用法用量:一半生用,一半用猪油熬成炭,俱研为末。摘录:《外科百效》卷二《中藏经 附录》卷八:组成:辰砂、硫黄。主治:疟疾。用法用量:当发日,新水7分1盏化下。制备方法:上为细末,枣肉为丸,如龙眼大。